第九回 王稼祥力促遵義會 周恩來舉薦成大功

關燈
話說中央紅軍進入遵義城區以後,全軍上下,歡歡騰騰。

    紅軍從誕生的那天起,還不曾在遵義這樣的中等城市落過腳。

    戰士們紛紛走上街頭,宣傳群衆,發動群衆,紅軍總部還在城南廣場上召開了萬人群衆大會,朱德、毛澤東親自到會講了話。

    連日裡,成立了遵義革命委員會,劉伯承兼任遵義警備司令,工人武裝糾察隊也組織起來了。

    遵義城裡,一派“瑞金景象”。

     其時,敵情也有了很大的緩和。

    駐湖南邵陽的何鍵,仍為“追剿軍”總司令,但他率領20個團到常德地區同2、6軍團作戰去了。

    四川劉湘的部隊在川南長江一線,一時搞不清虛實,不敢輕易入黔。

    廣西的桂軍調了一個師進駐黔南都勻地區,不再北進。

    白崇禧在桂林的一次記者招待會的舞會上,私下裡對人說:“有薛兵團10萬大軍入黔對付共匪3萬之衆,料必足矣,桂軍隻須敲敲邊鼓可也。

    ”就是這個薛兵團,紅軍當面主要之敵,此時也駐紮貴陽地區,不敢輕進。

    1月5日,薛嶽緻電蔣介石,請求在貴陽整饬軍備,說是“共匪竄集黔北,即就桐梓、遵義地區暫事喘息,抑或轉竄川南,尚須待證。

    謹就管見所及,竊為嗣後進剿策劃,有待川、滇、黔軍協力之需求,尤以重慶、桐梓、遵義、貴陽交通之掌握,與本路軍所依托貴陽策源地之整備實力為急務;否則大軍再事遠涉,後方聯絡線日益伸展,恐功虧一篑,遺無窮憂慮……”雲雲。

     由于敵情的緩和,又有前幾次會議(通道、黎平、猴場)的基礎,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全面總結第五次反“圍剿”以來軍事指揮上的經驗教訓,審查黎平會議決議是否有當,時機已經成熟。

    但是,議案一提出,便有着開與不開的鬥争。

    開會的議案最早是王稼祥提出來的。

    他首先找到張聞天,談了毛澤東的主張和自己的一些看法,說:“該開會解決問題了,不能再拖了。

    ”張聞天滿口贊成,說:“我也正在考慮這個問題,現在是個時機。

    ”王稼祥回頭又找毛澤東,說:“既然要開會,你就得把你的主張都端出來啊?”毛澤東說: “我嘛,老一套而已。

    不過,講還是要講一講的。

    ” 王稼祥雖說隻是政治局候補委員,卻是紅軍總政治部主任,在黨内軍内都是有說話的地位和條件的。

    他把問題提到周恩來面前,周恩來連說“好,好,好”。

    周恩來是“三人團”成員,實際上他比誰都深刻地認識到,現在的中央“三人團”,無論在理論修養上,策略水平上,領導能力上,還是在組成方式上,都不足以領導中國革命到達勝利的彼岸;甯都會議以後,完全排斥毛澤東對紅軍的領導是一個很大的錯誤。

    因此,盡快召開一個有規模的會議,充分深入地總結一下第五次反‘圍剿’以來的軍事工作,及早克服當前中央領導的某種怪異狀态,是他求之不得的。

    他贊同盡快開會,也還有他個人的一個直接因素:他這個“三人團”成員,目前處境艱難,博古、李德不吭聲了,毛澤東、王稼祥、張聞天等又不能最後決策,他唱了個什麼角色?說不清楚,也很不是滋味。

     要開會,還得征得博古的同意。

    周恩來估計,博古是不一定贊成開這個會的。

    他找到博古說:“博古同志,根據黎平會議決議,我們還要開個政治局擴大會議。

    現在有時間了,其他同志也有這個要求,你看是不是就抓緊開了,再拖下去不好,于今後的事情不好辦。

    ”果然,博古說:“還要開什麼會呀,不是接連開了好幾個會,問題都解決了麼?列甯同志是反對‘開會迷’的。

    ”周恩來再次斡旋,說:“會是開過幾次了,但都比較零碎,是不是更集中一點,充分地總結一下,求得認識上更加明晰一些。

    ”博古說:“什麼零碎呀,一樁樁,一件件,不是都照他們說的辦了麼?他們說不去湘鄂西,我們就不去湘鄂西;他們說要過烏江,我們就過烏江;他們說到黔北來搞根據地,我們也就到這邊來了。

    很好了嘛。

    ”周恩來說:“像你這樣的說法,正好說明我們在指導思想上的分歧并沒有真正解決。

    分歧始于江西呀,博古同志,我們需要就第五次反‘圍剿’以來的經驗教訓,作一個較為全面的總結。

    這是一種負責的表現。

    ”周恩來的後一句話比較重了。

    他本來還想重一點的,他怕博古受不了,又變了變口氣說:“當然,我說的負責,指的是我們‘三人團’。

    ”博古沉默了片刻,說:“恩來同志,關于‘三人團’,我看,我們就不必自作多情了。

    你恐怕不會不知道吧,已經有人在說,要開個會,把我們轟下台。

    如果是這樣,我倒是贊同開這個會的。

    因為,恩來同志,我是怎麼上台的,你是知道的,我可不是自己要上台的,我知道我的經驗不足。

    ”周恩來說:“個人的得失就放到後面去吧。

    要說起責任來,我的責任還小麼?”就這樣,博古勉勉強強同意開會。

     應當說,把會議提到日程上來,開始會議的準備工作,是周恩來的事。

    周恩來回頭又找毛澤東、王稼祥、張聞天交談,征求怎樣把會開好的意見。

    他在找毛澤東交談時,在說了他對會議的一些想法之後,說到了博古對開會的勉強态度,也說到了他自己的一些心情。

    他說:“澤東同志,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