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洋教頭再度起風波 猴場會重申向黔北

關燈
德說:“他想知道你是執行還是不執行?”朱德說:“你告訴他,我是軍委主席,這樣大的變動,我得聽中央的!”說着,他扭頭走了。

     朱德想,黎平會議後,李德不可能再那麼享受特權,有什麼事情,周恩來會直接給他說的。

    他連忙找到周恩來,問道:“部隊不過烏江了,你知道嗎?”周恩來一怔說:“誰說的?”朱德說:“德國的那個小老德說的,說博古也同意了。

    ”周恩來這才想起來,昨天李德真還在他面前嘀咕過一句:“部隊是不是還有必要在這裡過烏江?”當時他沒在意,以為李德說的是渡江位置問題。

    此刻周恩來有點火了,說:“不行,作這樣的變動,就是‘三人團’議決了也不合适。

    去黔北是政治局擴大會議作出的決定。

    我找毛澤東。

    ”周恩來轉身便去找毛澤東。

    他來到毛澤東的住處,正好王稼祥和張聞天也在,他便轉述了朱德說的李德和博古提出的問題,說:“部隊正在做搶渡烏江的準備,你們的意見怎樣?”王稼祥歎道:“我沒說錯吧?我說這個東西子,這樣下去不行。

    ”他沒有明說“組織”問題,他怕刺激了周恩來。

    張聞天也陰陰陽陽地說:“看來,明天的元旦也過不好了。

    ”毛澤東說:“恩來啊,才開會定下來的東西,就這麼變了不好吧?”周恩來說:“隻好再開一次會了?”王稼祥說:“開,開!要不這雙腳對這張嘴有意見哩,說是我累着你倒閑着。

    ”張聞天惱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嘛! 老毛,你腦子好,你說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毛澤東說:“要我說呀,”他點着自己的腦袋:“基本思路錯了,就是比較難辦,改起來挺費事的。

    我們最近這一段的形勢不是還不錯嗎?恐怕是腦子裡的那根蟲又動起來了。

    别看李立三去蘇聯了,批評李立三的調子也挺高的,但那個李立三還在自己的腦子裡:到湘鄂西去吧,賀龍辦了酒席在等着我們喽,那裡離長沙很近喽!要不,他怎麼會變得這麼快?别的理由找不到嘛。

    嘿,你别說,我還真想過一下子,要是到湘鄂西去,一個短時期裡,可能比較去黔北要輕松一點。

    但是,同志們呐,長遠考慮,不行。

    在那裡,向北向西是長江,那裡的長江我們過得去嗎?向東向南,還是湖南、江西。

    所以,還是要作長期打算才行,苦一點也沒法子。

    說來也真費思量啊,一個外國人,耐不住性子,倒也罷了;我們中國人自己,還是要把中國革命的日程表放長一點才好,是不是?不說了,開個會再談談吧。

    ” 在猴場,1935年的元旦,政治局再次開會讨論轉移方向問題。

    這次會議,是由周恩來提議召開的,由博古主持。

    由于有黎平會議的基礎,陣線是很清楚的。

    毛澤東事前又跟王稼祥和張聞天打了招呼,說是看在部隊正在積極作渡江準備的份上,不要提組織問題,争取開個短會。

    因此,盡管會議來得突然,卻沒有黎平會議上的那種大吵大鬧。

    會議一開始,博古便陳述了他和李德關于改變去川黔邊的決心的理由,接着是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三言兩語,除了何克全沒吭聲,沒有一個贊同改變去黔北的決心的,都認為,“擴大會議的決議是不能随便改變的,目前的敵情也不足以使我們改變原來的決心。

    ”博古感到很惱火,說:“折向湘鄂西,怎麼能說是改變了黎平會議的決議,在黎平決定北進的時候,我們就考慮到了同2、6軍團會合的問題。

    現在不過是付諸實施的問題。

    ”周恩來說:“那倒不能這麼說,黎平決議的主要之點是去黔北建立以遵義為中心的根據地。

    我看,還是請澤東同志談談吧,他的意見也許能充分一點。

    ”博古說:“請吧。

    ”王稼祥又在一旁遞了一句:“抓緊點,我還要過年哩。

    ” 毛澤東說:“中國的事情挺複雜的,知其一好辦,知其二就不那麼好辦,要知其三知其四,恐怕就更難了。

    為什麼要念念不忘同2、6軍團的會合呀?我們同2、6軍團會合的目的是什麼呀?不就是為了發展自己,打幾個好仗,徹底粉碎敵人的第五次‘圍剿’麼?根據這個思想,我們有什麼理由放棄去川黔邊?那裡不正是可以搞那麼一塊根據地,發展自己,争取打幾個好仗麼?現在來個否定之否定,折向湘鄂西,不妥。

    第一,我們已經要2、6軍團向常德方向打幾仗,他們現在的位置到底在哪裡,我們還不得而知,再要像6軍團那樣找來找去,天老爺恐怕不會給我們那麼多的時間。

    就說我們去了,同他們會合了,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