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荊南之虎

關燈
為黃漢升也。

    ” 這時,帳下一将道:“校尉大人可是有了愛才之心,那黃忠武藝,雖比甘将軍差了些許,然與荊襄諸将相比,當可為武将之首,惜在劉表手下不得重用,今若施計收之,必能歸附。

    ” 我定睛一看,卻是偏将李通,這李通字文達,乃江夏平春人也。

    少時以俠聞于江、汝之間,與其郡人陳恭共起兵于朗陵,衆多歸之,時有周直者,率二千餘人,與恭、通外和内違,通欲殺直而恭不肯,通知恭無謀,即單獨定下計策,約直相會,乘酒酣而殺直,直既死附衆大擾,通遂誅其黨帥,盡并其營。

     後黃祖領江夏郡,妒李通之财,數往讨之通始不給,遂與之不睦,便假平賊之機誣通與黃巾餘黨有勾結,率江夏軍征讨,李通接戰失利,敗亡江中,後聞我平複豫章之威名,便率部曲歸之。

     李通初投我軍不久,此番獻計定是想有所作為,方才他說黃忠武藝不及甘甯,實不盡然,白日一戰甘甯黃忠不分勝負,但若再戰下去,甘甯疲乏定是不敵,不過李通這樣說法,想是為了照顧甘甯的面子。

     我道:“計将安出?” 李通道:“通在江夏之時,聞忠與磐抵足相眠,交情深厚,為摯友耳,今若劉磐被困,黃忠必傾力救援,如此攸縣空虛,我軍則可乘機奪之。

    ” 劉晔聞言道:“文達之計甚好,不過攸縣城牆堅固,即便守軍空虛取之也是不易,不如令一軍假作敗兵,騙取城池豈不更妙。

    ” 我大喜道:“有此縛虎之繩,黃忠必可收矣,但不知何人可當襲城之重任?” 李通道:“末将願領此令。

    ” 甘甯見李通搶了先手,急道:“甯亦願前往!” 我見兩人争峙不下,忙打圓場,道:“興霸勿急,汝若去奪城,黃忠何人可敵之,文達獻計在先,奪城之事自責無旁貸!” 甘甯聽我如此一說,臉色稍緩,道:“既如此,甘甯遵令便是!” 主意既定,各将依令而行,我與甘甯、劉晔諸将引軍伏于營外山崗之後,李通則自引一千軍伏于城外。

     冬夜的風劃過草荠,枯黃的莖葉輕輕擺動着,蕭瑟而凋落,我蟄伏在山崗間的密林中,等待着獵物的到來,身旁将士們在擦拭和磨砺着戎裝利刃,所有的人都沉默着,一個年輕的騎卒正在不遠處為心愛的馬兒添上一把嫩草。

     這少年用手輕撫一下馬缰,拍了拍戰馬寬厚的背脊,仿佛在說:夥計,待會兒可要好好加油啊! 我看在眼裡,心裡忽然湧過一股暖流,此情此景是這般的熟悉,一年前的我也是如此模樣,渴望着用熱血和生命來換取旁人羨慕的眼神。

     那時的我,血是熾熱的,心是單純的。

     即便身在天涯,我隻以一腔熱血去賭心中所願。

     隻要努力過,雖死無憾! 隻可惜,現在的我背負着太多的牽挂,再也不能象以前那般心無雜念,一意而行。

     當成熟籠上眉頭時,純真便漸漸失去了。

     我輕輕的走過去,少年聽到腳步聲響轉過身來,見到我時一陣慌亂,驚慌道:“屬下見過将軍!” 我朝他笑了一下,問道:“你叫什麼名字,哪裡人氏?” 少年答道:“屬下乃吳郡陽羨人周鲂,字子魚。

    ” 原來是吳郡人,字竟是子魚,與華歆相同,我本就對這少年有了好感,現在聽這少年一說乃是同鄉,更覺親切。

     我問道:“怎會從軍的?” 周鲂臉上一紅,低聲道:“上次我随孫将軍……,噢不,随孫贲到番陽時被俘虜了,後來就被編入了軍隊……。

    ”周鲂的聲音越來越輕,淪為俘虜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周鲂年輕氣盛好面子,怕别人恥笑于他。

     其實,周鲂多慮了,在我所帶的這五千豫章士兵中,象周鲂這樣以俘虜身份投效過來的,不在少數,哪個要是以此來取笑旁人,豈不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