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旋風精騎
關燈
小
中
大
崇尚愚忠的儒學之士眼中,周瑜卻是一個背棄舊主的不義之徒。
在很久的一段時間内,周瑜都頂負着世俗的重重壓力,在這種情況下,高寵的信任和激勵就顯得彌足珍貴。
“寵帥,淩統回來了!”伴着這一聲嘶啞的呼喊,已不是往日模樣的淩統大步而出,雙膝跪倒,眼中有點點晶瑩的光芒閃動。
高寵瞧見淩統,也是一樣激動萬分,忙上前扶起道:“公績,你還能安全無恙的回來,真是太好了,當日得到汝父不幸的消息——!” “父志子承,統雖落草汝南,也時時不忘江東!”淩統咽聲道。
“明日一早,我欲為淩操将軍周年祭,諸位與我同往淮水上!”高寵掃視衆人,大聲說道。
建安四年正月春,也是在這個寒冷的季節,從徐州撤退到壽春的高寵親自為淩操主持了下葬儀式,現在,一年過去了,淩統也終于脫困,重新為淩操祭祀既是對亡者的一份追思,也是對生者的一份安慰。
将軍難免陣前亡,戰仗雖然能帶來榮耀,卻也能讓死亡相伴,隻有讓活着的人親身體味死者的哀痛,才能使每一個人更加慎重的對待将來。
高寵回首,一一與諸将見過,待見到趙雲時,隻見銀白色的铠甲下,征袍一縷被風吹起,襯着一張俊朗豐腴的面容,兩道劍眉斜插入鬓,更顯得英氣逼人。
“常山趙雲,白馬銀槍,一身是膽,高寵傾慕久矣,今得一見更勝聞名!”高寵握住趙雲的手,不住口的贊道。
“大人于何處知吾之名?”趙雲初見高寵,言語中還有些生澀。
高寵笑道:“公孫帳下,白馬義從的聲威不是吹噓出來的,是一仗仗打出來的,今将軍來到江東,寵希望将軍能再現往日之峥嵘。
” “大人過譽了,雲不過一勇武之輩,不敢當此盛譽!”趙雲道。
“适才聽公績說,子龍将軍獨擋虎豹騎數千追兵,若非一身膽氣,怎能如此英雄,寵最喜豪傑之士,今得将軍效命,實乃平生之幸!” 在說罷這一句話後,高寵又轉身拉過張遼的手,道:“文遠與子龍都來自北地,寵希望你們兩個能同心協力,為江東鍛造出一支超越夏侯鐵騎的精銳之師。
” 夏侯淵的飛騎——,正是它讓高寵首度北伐遭遇挫折,通過一年前的試探,高寵明白僅憑籍着水軍,隻能縱橫江東,而不能馳聘中原。
隻有騎兵,才是争霸中原的保證。
張遼和趙雲的先後到來讓高寵一直苦尋的疾風戰将有了着落,張遼沉穩善守,趙雲迅猛果銳,隻要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加上配備可作戰的馬匹和精卒,與曹操的夏侯虎豹、袁紹的河北四将相比,高寵也有信心一戰。
當夜,九江太守劉馥在府中擺下寝宴,召待聚集在淮南的大小官員。
宴上首先談及的是下一步的荊州戰略,同時,對于盤踞在荊北的劉表是應該立即進攻,還是該穩中求勝,衆人中也是意見不一。
“寵帥,我軍既然已拿下了江夏和荊南四郡,何不一鼓作氣,将襄陽、江陵一并攻取,隻要覆亡了劉表勢力,荊揚兩州盡歸我有,到時視天下何人可懼哉!”曲陽令徐奕谏道。
徐奕之話頓使座中衆人議論紛紛,剛剛被委以重任,年輕的徐奕自是意氣風發,究竟是科舉文場上“殺”出來的,在談及縱橫之術時口鋒甚健。
高寵微微一笑,徐奕的話代表着一部分急以渴求勝利的人的心思,他們的出發點雖好,但卻不知道戰場上的變化是無形的,一但強求,就意味着失敗,劉表之敗,不是實力比不上高寵,而是在戰術上犯了錯誤,如果他能穩紮穩打,步步緊逼,高寵當不會這麼快的拿下江夏和荊南。
“季才之言大謬,劉表在退守
在很久的一段時間内,周瑜都頂負着世俗的重重壓力,在這種情況下,高寵的信任和激勵就顯得彌足珍貴。
“寵帥,淩統回來了!”伴着這一聲嘶啞的呼喊,已不是往日模樣的淩統大步而出,雙膝跪倒,眼中有點點晶瑩的光芒閃動。
高寵瞧見淩統,也是一樣激動萬分,忙上前扶起道:“公績,你還能安全無恙的回來,真是太好了,當日得到汝父不幸的消息——!” “父志子承,統雖落草汝南,也時時不忘江東!”淩統咽聲道。
“明日一早,我欲為淩操将軍周年祭,諸位與我同往淮水上!”高寵掃視衆人,大聲說道。
建安四年正月春,也是在這個寒冷的季節,從徐州撤退到壽春的高寵親自為淩操主持了下葬儀式,現在,一年過去了,淩統也終于脫困,重新為淩操祭祀既是對亡者的一份追思,也是對生者的一份安慰。
将軍難免陣前亡,戰仗雖然能帶來榮耀,卻也能讓死亡相伴,隻有讓活着的人親身體味死者的哀痛,才能使每一個人更加慎重的對待将來。
高寵回首,一一與諸将見過,待見到趙雲時,隻見銀白色的铠甲下,征袍一縷被風吹起,襯着一張俊朗豐腴的面容,兩道劍眉斜插入鬓,更顯得英氣逼人。
“常山趙雲,白馬銀槍,一身是膽,高寵傾慕久矣,今得一見更勝聞名!”高寵握住趙雲的手,不住口的贊道。
“大人于何處知吾之名?”趙雲初見高寵,言語中還有些生澀。
高寵笑道:“公孫帳下,白馬義從的聲威不是吹噓出來的,是一仗仗打出來的,今将軍來到江東,寵希望将軍能再現往日之峥嵘。
” “大人過譽了,雲不過一勇武之輩,不敢當此盛譽!”趙雲道。
“适才聽公績說,子龍将軍獨擋虎豹騎數千追兵,若非一身膽氣,怎能如此英雄,寵最喜豪傑之士,今得将軍效命,實乃平生之幸!” 在說罷這一句話後,高寵又轉身拉過張遼的手,道:“文遠與子龍都來自北地,寵希望你們兩個能同心協力,為江東鍛造出一支超越夏侯鐵騎的精銳之師。
” 夏侯淵的飛騎——,正是它讓高寵首度北伐遭遇挫折,通過一年前的試探,高寵明白僅憑籍着水軍,隻能縱橫江東,而不能馳聘中原。
隻有騎兵,才是争霸中原的保證。
張遼和趙雲的先後到來讓高寵一直苦尋的疾風戰将有了着落,張遼沉穩善守,趙雲迅猛果銳,隻要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加上配備可作戰的馬匹和精卒,與曹操的夏侯虎豹、袁紹的河北四将相比,高寵也有信心一戰。
當夜,九江太守劉馥在府中擺下寝宴,召待聚集在淮南的大小官員。
宴上首先談及的是下一步的荊州戰略,同時,對于盤踞在荊北的劉表是應該立即進攻,還是該穩中求勝,衆人中也是意見不一。
“寵帥,我軍既然已拿下了江夏和荊南四郡,何不一鼓作氣,将襄陽、江陵一并攻取,隻要覆亡了劉表勢力,荊揚兩州盡歸我有,到時視天下何人可懼哉!”曲陽令徐奕谏道。
徐奕之話頓使座中衆人議論紛紛,剛剛被委以重任,年輕的徐奕自是意氣風發,究竟是科舉文場上“殺”出來的,在談及縱橫之術時口鋒甚健。
高寵微微一笑,徐奕的話代表着一部分急以渴求勝利的人的心思,他們的出發點雖好,但卻不知道戰場上的變化是無形的,一但強求,就意味着失敗,劉表之敗,不是實力比不上高寵,而是在戰術上犯了錯誤,如果他能穩紮穩打,步步緊逼,高寵當不會這麼快的拿下江夏和荊南。
“季才之言大謬,劉表在退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