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少年陸遜
關燈
小
中
大
姐,小績也舍不得你走呀!”
陸缇輕撫着陸績的頭,似亦有些不舍,許久方道:“小績不哭好嗎?阿姐身為道宮傳人,救民于水火乃是代天宣化的義舉,就如同那天我們救起高寵哥哥一樣,都是上天要求我們必須去做的。
人生一世,有些事你必須勇敢面對,必須堅決的去做,這樣才不負大好年華,才無愧堂堂七尺之軀。
” 陸缇的最後一句話似是在對我說,是啊,人生一世,如白駒過隙,匆匆而已,我的傷也好得差不多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終不是我所向往的,屬于我的地方應該是那個激蕩熱血、渾灑豪情的戰場。
雪沒了行路,陸缇的身影漸漸已在白雪中不見,我的眼神卻仍定定的看着她消失的方向,仿佛她纖手仍在輕繞垂在耳邊的一縷青絲,而那青絲纏繞在她的指間,卻象是在我心頭打了一個結。
情人結。
風吹起衣衫的一角,把這個冬夜所有的陰冷都灌進我的身軀,我卻絲毫都感覺不到寒冷。
在我胸中,有一團火在燃燒。
隻為她。
雪珠落在臉上,有種沁入心脾的冰冷,在這一瞬之間,我終于明白,陸缇在臨行之前與我見面,就是為了說出那最後的一句話,其實她早就看穿了我是怎麼樣的人,她知道我是不會甘心窩居人下,碌碌無為的。
好男兒,當志在千裡,率萬馬千軍殺敵于陣前,立百世功,建萬丈業。
…… 興平二年十二月冬末,孫策在取得神亭嶺大捷後,率大軍入曲阿,采納長史彭城張昭谏議,張榜安民告谕諸縣:有劉繇、笮融等故鄉部曲來降首者,不問以前所做的事情,有樂意加入軍隊的,一個人參軍,免除全家的賦役,不樂意加入的也不勉強。
在短短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四鄉民衆紛紛響應,聚攏起來使得孫策軍總數達到二萬餘衆,戰馬千餘匹,聲勢威震江東。
與此同時,孫策遣丹楊都尉朱治從錢唐領兵攻伐吳郡。
吳郡太守許貢檄會“吳中四姓”及江東各路強豪會盟于虎丘山劍池,共商禦敵大計。
吳中四姓:即是顧、張、朱、陸四大門閥,其實,就吳中士族大豪的實力而言,四姓的叫法并不貼切,更實際的稱謂應是三大家:即“一顧一朱二張”。
自從陸康失了廬江後,陸氏一族便開始走向式衰,而顧、朱二家卻是蒸蒸日上,撐起“顧”氏門面的是顧雍,雍字元歎,為大名士蔡邕弟子,從學琴書,冠絕江南,經州郡表薦,弱冠即為合肥長,甚有治迹。
而朱氏更有輕财貴義的朱桓,桓字休穆,以強識名,與人一面,數年不忘,往遇疫疠,必隐親醫藥,餮粥相繼,士民感戴之。
張家也有名士張允、張溫父子撐着場面,比隻剩下婦孺兒童的陸氏要強過許多。
而實際上,無論是三家還是四姓,随着時間的推移,“顧、張、朱、陸”所代表的士族階層的影響和地位早已沉積在曆史的記憶中了,無論是誰成為吳郡的統治者,他都無法回避這一問題,許貢也是一樣。
我看過陸遜遞過來的檄書,說道:“孫策大軍已進抵由拳,許貢此番邀會必是商讨禦敵方略,隻是以許貢之力,豈能擋得住孫策精銳之師,這劍池之會伯言或可不去。
” “少沖兄,劍池龍騰虎躍,英豪聚集一堂,方才我已差人問過顧公、張公和休穆兄,介時我四姓将共同進退,想來在衆目睽睽之下,那許貢也不敢有所放肆。
”陸遜的目光中流露出一種渴望,我知道再勸也是無益,新掌門戶的他需要有一個機會來證明自已。
我歎了口氣,道:“既如此,請允許我與之同往。
” 陸遜大喜道:“伯言正有此意。
” 虎丘——劍池。
遙想那個諸侯逐鹿、争霸中原的年代,吳越檇李之戰,阖闾戰傷而死;夫差迎喪以歸,蔔葬于破楚門外之海湧山。
據傳殉葬劍甲六千餘副,其中更有魚腸、幹将、莫邪等利器,金玉之玩,充牣其中,更不知其數。
既葬,盡殺工人以殉。
“
人生一世,有些事你必須勇敢面對,必須堅決的去做,這樣才不負大好年華,才無愧堂堂七尺之軀。
” 陸缇的最後一句話似是在對我說,是啊,人生一世,如白駒過隙,匆匆而已,我的傷也好得差不多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終不是我所向往的,屬于我的地方應該是那個激蕩熱血、渾灑豪情的戰場。
雪沒了行路,陸缇的身影漸漸已在白雪中不見,我的眼神卻仍定定的看着她消失的方向,仿佛她纖手仍在輕繞垂在耳邊的一縷青絲,而那青絲纏繞在她的指間,卻象是在我心頭打了一個結。
情人結。
風吹起衣衫的一角,把這個冬夜所有的陰冷都灌進我的身軀,我卻絲毫都感覺不到寒冷。
在我胸中,有一團火在燃燒。
隻為她。
雪珠落在臉上,有種沁入心脾的冰冷,在這一瞬之間,我終于明白,陸缇在臨行之前與我見面,就是為了說出那最後的一句話,其實她早就看穿了我是怎麼樣的人,她知道我是不會甘心窩居人下,碌碌無為的。
好男兒,當志在千裡,率萬馬千軍殺敵于陣前,立百世功,建萬丈業。
…… 興平二年十二月冬末,孫策在取得神亭嶺大捷後,率大軍入曲阿,采納長史彭城張昭谏議,張榜安民告谕諸縣:有劉繇、笮融等故鄉部曲來降首者,不問以前所做的事情,有樂意加入軍隊的,一個人參軍,免除全家的賦役,不樂意加入的也不勉強。
在短短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四鄉民衆紛紛響應,聚攏起來使得孫策軍總數達到二萬餘衆,戰馬千餘匹,聲勢威震江東。
與此同時,孫策遣丹楊都尉朱治從錢唐領兵攻伐吳郡。
吳郡太守許貢檄會“吳中四姓”及江東各路強豪會盟于虎丘山劍池,共商禦敵大計。
吳中四姓:即是顧、張、朱、陸四大門閥,其實,就吳中士族大豪的實力而言,四姓的叫法并不貼切,更實際的稱謂應是三大家:即“一顧一朱二張”。
自從陸康失了廬江後,陸氏一族便開始走向式衰,而顧、朱二家卻是蒸蒸日上,撐起“顧”氏門面的是顧雍,雍字元歎,為大名士蔡邕弟子,從學琴書,冠絕江南,經州郡表薦,弱冠即為合肥長,甚有治迹。
而朱氏更有輕财貴義的朱桓,桓字休穆,以強識名,與人一面,數年不忘,往遇疫疠,必隐親醫藥,餮粥相繼,士民感戴之。
張家也有名士張允、張溫父子撐着場面,比隻剩下婦孺兒童的陸氏要強過許多。
而實際上,無論是三家還是四姓,随着時間的推移,“顧、張、朱、陸”所代表的士族階層的影響和地位早已沉積在曆史的記憶中了,無論是誰成為吳郡的統治者,他都無法回避這一問題,許貢也是一樣。
我看過陸遜遞過來的檄書,說道:“孫策大軍已進抵由拳,許貢此番邀會必是商讨禦敵方略,隻是以許貢之力,豈能擋得住孫策精銳之師,這劍池之會伯言或可不去。
” “少沖兄,劍池龍騰虎躍,英豪聚集一堂,方才我已差人問過顧公、張公和休穆兄,介時我四姓将共同進退,想來在衆目睽睽之下,那許貢也不敢有所放肆。
”陸遜的目光中流露出一種渴望,我知道再勸也是無益,新掌門戶的他需要有一個機會來證明自已。
我歎了口氣,道:“既如此,請允許我與之同往。
” 陸遜大喜道:“伯言正有此意。
” 虎丘——劍池。
遙想那個諸侯逐鹿、争霸中原的年代,吳越檇李之戰,阖闾戰傷而死;夫差迎喪以歸,蔔葬于破楚門外之海湧山。
據傳殉葬劍甲六千餘副,其中更有魚腸、幹将、莫邪等利器,金玉之玩,充牣其中,更不知其數。
既葬,盡殺工人以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