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神亭嶺上
關燈
小
中
大
首五百餘級,笮融吓得隻能深溝高壘以防孫策,幸好屯軍之處地勢險固,加之繕守有備,孫策一時之間倒也攻取不下。
與此同時,周瑜率新編的水軍封鎖住江面,防止笮融自後騷擾,并隔絕薛禮與笮融的聯系。
三日後,孫策舍了笮融,自引大軍渡江攻秣陵,孫策親到城壕邊,招谕薛禮投降。
薛禮裨将于茲在城上看得真切,暗放一冷箭,正中孫策左腿,孫策翻身落馬,程普等衆将急救起,收兵還營拔出箭矢,用金瘡藥傅之。
為迷惑城中之敵,孫策令軍中詐稱主将中箭身死,軍中舉哀。
拔寨齊起,那薛禮聞知孫策已死,大喜過望,遂與骁将于茲殺将出城,正急趕間突然伏兵四起,孫策一馬當先,高聲斷喝道:“孫郎在此。
” 薛禮驚見孫策未死,慌亂之中不辨路徑,棄軍匹馬落荒而逃,于茲見勢不妙,欲拔馬回城,那邊蔣欽早看得真切,張弓一箭将其射死,秣陵軍馬見主将皆亡,紛紛倒戈歸降,自此江東兵卒聞孫郎兵到,莫敢當其鋒。
從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起,曲阿城便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城中的百姓本就已打好了鋪蓋行囊,隻是還抱着最後的一絲希望留在城裡,而這一次秣陵失陷更堅定了他們逃亡的決心。
大街上除了我們這些個巡哨守衛的兵卒外,幾乎看不到其它的人。
一隊士兵從我們身邊經過,帶隊的将領長得人高馬大,大片連鬓胡子幾乎長滿了整個臉寵,一雙環眼突出眼眶,透着精幹與兇悍,我擡眼看去正是大将陳橫。
“高寵,快回軍營傳我将令:全軍退往神亭嶺!”陳橫勒住馬缰,朝我大聲道。
劉繇終于下定了決心,神亭嶺,隸屬丹陽郡,東與吳郡相接壤,南臨太湖之畔,山勢起伏,延綿千裡,扼東西來往之要沖。
劉繇決定屯兵于此,肯定是希望籍地勢之險抵擋住孫策咄咄逼人的攻勢,從而為長久堅守獲得喘息之機。
隻要能延緩孫策雷霆般推進的速度,并取得一兩場勝利,軍中将士低落的士氣就可以恢複,同時,劉繇更可以靠着“楊州牧”的身份号令吳郡、會稽等諸路割據勢力起兵增援,兔死狐悲,面對孫策勢如破竹般的攻勢,若是王朗、許貢、嚴白虎等強豪能夠聯合起來,對于尚立足未穩的孫策來說,面臨的将是四面受敵的困境。
興平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孫策引大軍紮營于神亭嶺北,與嶺南的劉繇大營遙相對應。
此番神亭嶺一戰對于孫策來說,是平定江東的關健一役,若能戰而勝之,不僅可完全擊垮劉繇勢力,更可為以後平複吳郡、會稽打下基礎。
此戰不在久持,而應旨在速戰速決。
兩軍對壘多日,出戰互有勝負。
我從山上遙望嶺北的孫策軍營帳,見旗幡招展,主次有序,軍容齊整,各寨門守衛嚴密,戒備很是森嚴,正是一派王者之師的風範。
我看在眼裡,心中暗道:将兵者,當明法度,律如一,同甘苦,攬英雄之心,賞祿有功,通志于衆,孫策治軍可謂得孫武兵法的真髓了。
回頭再看我軍,自橫江津、當利口大敗後,全軍士氣低落,巡營将士盔歪甲斜,手裡兵器倒提,低着頭懶懶散散的毫無生氣可言,将官皆是無精打采,一付随時準備開溜的樣子,就是張英、陳橫等帳前領兵大将,臉上也是一籌莫展的苦色,這仗打來如何能勝? 豎日,我正在營中巡哨,忽見營門口有偵騎飛馬趕來,還未到營前,便一縱身跳下馬來,向主帳急跑過去。
我見這偵騎臉上神色緊急,知必有大事發生,忙備馬擒矟,隻待聞鼓出戰。
等了片刻,張英、陳橫諸将也急着趕來,進了劉繇帳中議事,然卻許久不聞出戰号令,我正感納悶,忽見一員大将從帳中氣沖沖奔出,邊跑邊叫過牽馬
與此同時,周瑜率新編的水軍封鎖住江面,防止笮融自後騷擾,并隔絕薛禮與笮融的聯系。
三日後,孫策舍了笮融,自引大軍渡江攻秣陵,孫策親到城壕邊,招谕薛禮投降。
薛禮裨将于茲在城上看得真切,暗放一冷箭,正中孫策左腿,孫策翻身落馬,程普等衆将急救起,收兵還營拔出箭矢,用金瘡藥傅之。
為迷惑城中之敵,孫策令軍中詐稱主将中箭身死,軍中舉哀。
拔寨齊起,那薛禮聞知孫策已死,大喜過望,遂與骁将于茲殺将出城,正急趕間突然伏兵四起,孫策一馬當先,高聲斷喝道:“孫郎在此。
” 薛禮驚見孫策未死,慌亂之中不辨路徑,棄軍匹馬落荒而逃,于茲見勢不妙,欲拔馬回城,那邊蔣欽早看得真切,張弓一箭将其射死,秣陵軍馬見主将皆亡,紛紛倒戈歸降,自此江東兵卒聞孫郎兵到,莫敢當其鋒。
從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起,曲阿城便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城中的百姓本就已打好了鋪蓋行囊,隻是還抱着最後的一絲希望留在城裡,而這一次秣陵失陷更堅定了他們逃亡的決心。
大街上除了我們這些個巡哨守衛的兵卒外,幾乎看不到其它的人。
一隊士兵從我們身邊經過,帶隊的将領長得人高馬大,大片連鬓胡子幾乎長滿了整個臉寵,一雙環眼突出眼眶,透着精幹與兇悍,我擡眼看去正是大将陳橫。
“高寵,快回軍營傳我将令:全軍退往神亭嶺!”陳橫勒住馬缰,朝我大聲道。
劉繇終于下定了決心,神亭嶺,隸屬丹陽郡,東與吳郡相接壤,南臨太湖之畔,山勢起伏,延綿千裡,扼東西來往之要沖。
劉繇決定屯兵于此,肯定是希望籍地勢之險抵擋住孫策咄咄逼人的攻勢,從而為長久堅守獲得喘息之機。
隻要能延緩孫策雷霆般推進的速度,并取得一兩場勝利,軍中将士低落的士氣就可以恢複,同時,劉繇更可以靠着“楊州牧”的身份号令吳郡、會稽等諸路割據勢力起兵增援,兔死狐悲,面對孫策勢如破竹般的攻勢,若是王朗、許貢、嚴白虎等強豪能夠聯合起來,對于尚立足未穩的孫策來說,面臨的将是四面受敵的困境。
興平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孫策引大軍紮營于神亭嶺北,與嶺南的劉繇大營遙相對應。
此番神亭嶺一戰對于孫策來說,是平定江東的關健一役,若能戰而勝之,不僅可完全擊垮劉繇勢力,更可為以後平複吳郡、會稽打下基礎。
此戰不在久持,而應旨在速戰速決。
兩軍對壘多日,出戰互有勝負。
我從山上遙望嶺北的孫策軍營帳,見旗幡招展,主次有序,軍容齊整,各寨門守衛嚴密,戒備很是森嚴,正是一派王者之師的風範。
我看在眼裡,心中暗道:将兵者,當明法度,律如一,同甘苦,攬英雄之心,賞祿有功,通志于衆,孫策治軍可謂得孫武兵法的真髓了。
回頭再看我軍,自橫江津、當利口大敗後,全軍士氣低落,巡營将士盔歪甲斜,手裡兵器倒提,低着頭懶懶散散的毫無生氣可言,将官皆是無精打采,一付随時準備開溜的樣子,就是張英、陳橫等帳前領兵大将,臉上也是一籌莫展的苦色,這仗打來如何能勝? 豎日,我正在營中巡哨,忽見營門口有偵騎飛馬趕來,還未到營前,便一縱身跳下馬來,向主帳急跑過去。
我見這偵騎臉上神色緊急,知必有大事發生,忙備馬擒矟,隻待聞鼓出戰。
等了片刻,張英、陳橫諸将也急着趕來,進了劉繇帳中議事,然卻許久不聞出戰号令,我正感納悶,忽見一員大将從帳中氣沖沖奔出,邊跑邊叫過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