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艦炮揚威
關燈
小
中
大
江夏郡的治所設在沙羨縣,夏口、樊口和三江口等沿江要隘都是其縣境内,擔負着守護荊州東大門的江夏太守黃祖設在夏口,那裡駐紮着它的大部水師精銳,而在江北岸的軍事要地龜山,卻隻有水軍都督蘇飛的五千人馬。
面對高寵咄咄逼人的攻勢,黃祖心驚膽戰,對于打仗,他這個手握重兵的太守其實心裡發悚,前幾次壯着膽子想偷襲豫章一把,結果都是損兵折将而歸,好在有着靠山劉表支撐着,他這個江夏太守的位子才能坐得安穩。
二日前,派往下遊的斥候帶回了令他坐卧不甯的消息,高寵親臨柴桑督戰了,這意味着進攻江夏的日子就快了。
“傳令給蘇飛,再調龜山守軍二千人駐防夏口。
”雖然在夏口已有一萬三千水軍,但黃祖卻還是覺得不安穩。
黃祖此人,才幹平庸,劉表将江夏這等要地托咐于他,看着的并非是黃祖的能力,而是他的忠心,這就注定了劉表雖居長江中遊有利位置,卻不能順流而下,争奪江東,反之,随着高寵統一江東的目标實現,江夏的争奪開始主客易勢,呈現出高寵由下往上攻的态勢。
建安四年十月的最後一天,晨時,長江之上依舊霧氣迷漫,百丈之外幾乎看不清楚東西了。
蘇飛披甲持刀站立在龜山水營外的一艘巡船上,虎着一張臉,悶聲沉郁的望着江中,任何人都看得出他心裡不痛快。
“蘇督,我們這是準備往哪裡去?”操舵的兵士忐忑的發問。
蘇飛一跺腳,恨恨道:“還能去哪兒,把船駛入外江巡察。
” 大敵當前,黃祖這厮卻隻顧保住自己的一條小命,竟然将北岸龜山的駐軍又削減了二千人,難道他不知道一旦龜山失守,那他的夏口也将不保。
雖然是水軍都督,但蘇飛這個都督卻幹得窩窩囊囊,黃祖不識軍務,卻喜歡時時幹涉軍隊的調遣,軍中各級官員的任命也多以黃祖親信之人來替代,根本就不考慮個人的能力,至于蘇飛,若不是黃祖慮及軍中實在無人可用,這個都督位置怕是早就換了旁人。
江風習習,強勁的北風吹動白帆,輕巧的斥候船幾乎象一支箭一般,飛快的順江而下。
身為水軍都督,蘇飛自然不是泛泛之輩,若說及水戰本領,就是從不曾把旁人放在眼裡的甘甯也對蘇飛敬重幾分。
若按蘇飛的設想,這一次迎擊高寵軍,在兵力和位置上占據着有利因素的荊州水師完全可以先憑江固守,再後發制人,也就是說先依靠龜山、夏口兩處要沖互為倚角,扼住高寵軍西上的通道,等敵久戰不下力疲之際,再遣出精銳順江而下,一舉掃蕩江東之敵,這個謀略應當說是極為穩妥的方案,隻要黃祖稍微有點頭腦,當會采納蘇飛的建議。
可惜的是,黃祖對蘇飛的成見太深,蘇飛與甘甯的私交也讓黃祖心存猜疑,如果讓蘇飛握有重兵,倘若蘇飛叛敵的話則黃祖将全面受制。
這才是黃祖調離龜山二千人馬的真正緣由。
這也是蘇飛心中有怒火卻無法發洩的原因。
将帥離心,互不信任,這樣的仗又如何能打勝? “蘇督你看——,前面是什麼?”一名在船頭觀望的兵士忽然間驚叫起來。
“是敵人的戰船!”斥候船上驚呼連連。
江東的戰船,船頭形狀慣呈尖角,這與方形的荊州水師不同,所以蘇飛手下這些士卒遠遠的一眼就認了出來,不過,這不是他們驚呼出聲的原因。
以前江東的戰船,多以鬥艦為主,其中還夾雜着部分漁船,數量雖多,船隻卻多為小型,根本不能以方形硬木打造的荊州戰船相比,但現在,面前的這幾艘懸挂着“高”字戰旗的戰船在個頭上已幾乎與荊州水師中的蒙沖大艦相比了。
“快降帆,回營!”蘇飛臉色倏然大變,與這些士卒一樣,他的心頭也感到了些許不妙。
逆風上行,高寵的大船要追上蘇飛的斥候船是不可能的,隻要能順利回轉營中,蘇飛就可盡數出動龜山營中尚有的百餘條戰船,将膽敢孤軍來犯的高寵軍一舉殲滅。
毫無疑問,蘇飛可以斷定,對方的這幾條戰船上溯至此的目的隻是為了探察荊州軍的虛實,如果是正式進攻的話,高寵的水師不會隻出動這幾艘戰船。
“也許,船上會有高寵軍的大人物,或許那高寵就在船上?”蘇飛忽然眼皮一跳,他不自禁的回身眺望,在陽光的逆射下,敵方“高”字的旌旗閃着異樣的光芒。
“蘇督這是往哪裡去?”忽然間,一聲大喝打破了蘇飛的胡思亂想。
蘇飛擡眼看去,卻見前方江上,一支船隊正巍然迫近,在十餘條蒙沖戰船的護衛下,站立在主船船甲之上的,是一員披着金黃铠甲的年輕将領。
這一身金黃的戰袍是如此的奪目,以至于讓人瞧不清楚此人的面目,蘇飛眯起眼睛,臉上浮起一絲輕蔑,他冷
面對高寵咄咄逼人的攻勢,黃祖心驚膽戰,對于打仗,他這個手握重兵的太守其實心裡發悚,前幾次壯着膽子想偷襲豫章一把,結果都是損兵折将而歸,好在有着靠山劉表支撐着,他這個江夏太守的位子才能坐得安穩。
二日前,派往下遊的斥候帶回了令他坐卧不甯的消息,高寵親臨柴桑督戰了,這意味着進攻江夏的日子就快了。
“傳令給蘇飛,再調龜山守軍二千人駐防夏口。
”雖然在夏口已有一萬三千水軍,但黃祖卻還是覺得不安穩。
黃祖此人,才幹平庸,劉表将江夏這等要地托咐于他,看着的并非是黃祖的能力,而是他的忠心,這就注定了劉表雖居長江中遊有利位置,卻不能順流而下,争奪江東,反之,随着高寵統一江東的目标實現,江夏的争奪開始主客易勢,呈現出高寵由下往上攻的态勢。
建安四年十月的最後一天,晨時,長江之上依舊霧氣迷漫,百丈之外幾乎看不清楚東西了。
蘇飛披甲持刀站立在龜山水營外的一艘巡船上,虎着一張臉,悶聲沉郁的望着江中,任何人都看得出他心裡不痛快。
“蘇督,我們這是準備往哪裡去?”操舵的兵士忐忑的發問。
蘇飛一跺腳,恨恨道:“還能去哪兒,把船駛入外江巡察。
” 大敵當前,黃祖這厮卻隻顧保住自己的一條小命,竟然将北岸龜山的駐軍又削減了二千人,難道他不知道一旦龜山失守,那他的夏口也将不保。
雖然是水軍都督,但蘇飛這個都督卻幹得窩窩囊囊,黃祖不識軍務,卻喜歡時時幹涉軍隊的調遣,軍中各級官員的任命也多以黃祖親信之人來替代,根本就不考慮個人的能力,至于蘇飛,若不是黃祖慮及軍中實在無人可用,這個都督位置怕是早就換了旁人。
江風習習,強勁的北風吹動白帆,輕巧的斥候船幾乎象一支箭一般,飛快的順江而下。
身為水軍都督,蘇飛自然不是泛泛之輩,若說及水戰本領,就是從不曾把旁人放在眼裡的甘甯也對蘇飛敬重幾分。
若按蘇飛的設想,這一次迎擊高寵軍,在兵力和位置上占據着有利因素的荊州水師完全可以先憑江固守,再後發制人,也就是說先依靠龜山、夏口兩處要沖互為倚角,扼住高寵軍西上的通道,等敵久戰不下力疲之際,再遣出精銳順江而下,一舉掃蕩江東之敵,這個謀略應當說是極為穩妥的方案,隻要黃祖稍微有點頭腦,當會采納蘇飛的建議。
可惜的是,黃祖對蘇飛的成見太深,蘇飛與甘甯的私交也讓黃祖心存猜疑,如果讓蘇飛握有重兵,倘若蘇飛叛敵的話則黃祖将全面受制。
這才是黃祖調離龜山二千人馬的真正緣由。
這也是蘇飛心中有怒火卻無法發洩的原因。
将帥離心,互不信任,這樣的仗又如何能打勝? “蘇督你看——,前面是什麼?”一名在船頭觀望的兵士忽然間驚叫起來。
“是敵人的戰船!”斥候船上驚呼連連。
江東的戰船,船頭形狀慣呈尖角,這與方形的荊州水師不同,所以蘇飛手下這些士卒遠遠的一眼就認了出來,不過,這不是他們驚呼出聲的原因。
以前江東的戰船,多以鬥艦為主,其中還夾雜着部分漁船,數量雖多,船隻卻多為小型,根本不能以方形硬木打造的荊州戰船相比,但現在,面前的這幾艘懸挂着“高”字戰旗的戰船在個頭上已幾乎與荊州水師中的蒙沖大艦相比了。
“快降帆,回營!”蘇飛臉色倏然大變,與這些士卒一樣,他的心頭也感到了些許不妙。
逆風上行,高寵的大船要追上蘇飛的斥候船是不可能的,隻要能順利回轉營中,蘇飛就可盡數出動龜山營中尚有的百餘條戰船,将膽敢孤軍來犯的高寵軍一舉殲滅。
毫無疑問,蘇飛可以斷定,對方的這幾條戰船上溯至此的目的隻是為了探察荊州軍的虛實,如果是正式進攻的話,高寵的水師不會隻出動這幾艘戰船。
“也許,船上會有高寵軍的大人物,或許那高寵就在船上?”蘇飛忽然眼皮一跳,他不自禁的回身眺望,在陽光的逆射下,敵方“高”字的旌旗閃着異樣的光芒。
“蘇督這是往哪裡去?”忽然間,一聲大喝打破了蘇飛的胡思亂想。
蘇飛擡眼看去,卻見前方江上,一支船隊正巍然迫近,在十餘條蒙沖戰船的護衛下,站立在主船船甲之上的,是一員披着金黃铠甲的年輕将領。
這一身金黃的戰袍是如此的奪目,以至于讓人瞧不清楚此人的面目,蘇飛眯起眼睛,臉上浮起一絲輕蔑,他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