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旋風精騎
關燈
小
中
大
荊北之後,以重兵固守江陵、沔陽,其補給線大大縮短,我軍再不可能以偏師襲擾,而與之相反,我軍的補給線從荊南到江夏,有數百裡之遙,一旦舉兵相攻,必然會露出兵力不足的隐患,到時荊州兵效計相擾,我軍必潰。
況且,荊州之民衆依劉表日久,非一朝一夕就能懾服,基此兩點,寵帥作出穩守為上的決定,當無錯也。
”周瑜大聲駁道。
周瑜說的這二點正是高寵所想到的原因,另外的一點則是江東的兵力和财力不可能支撐高寵連續不斷的對外用兵,所謂窮兵黜武,适當的收斂也是為了以後更好的發展。
有時,心急不一定就能取得好的效果,相反卻會帶來失敗,這一方面的教訓,高寵在與孫策的數度惡戰中已體味過了。
“嗯,都督分析的是,劉表帳下也不都是些無能之輩,這一次與我們對敵的魏延狠勇異常,假以時日,必當是一個心腹大患!”徐盛恨恨的說道,他的手還摸在腿上的箭傷處,不過對于魏延,徐盛在矢志報仇的同時,也存了一絲敬佩。
“還有那個文聘——!”丁奉道。
同樣在文聘手上吃了暗虧的丁奉可沒有徐盛那般的寬宏,隻要一想起鹦鹉洲畔的慘敗,他就不禁氣上心頭。
高寵點頭道:“文聘、魏延是荊州二員不可多得的虎将,我軍他日要謀攻劉表,須當先想辦法敲掉這兩顆虎牙。
不過,現在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先自強,唯有實力的增強,才能設想下一步的方向。
” 聽得高寵如此一說,一直沉默無語的張遼道:“寵帥,我們要争霸中原,就須籌建騎兵,而組建騎兵又必須先有上好的馬匹,這江東雖然地域廣闊,卻不是出産良馬的地方,而若想從北方購得戰馬,又要通過重重關卡——!” 馬的重要性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際就受到重視,待到高祖劉邦讨伐匈奴時,數萬步卒被圍白登七天七夜,後買通敵方部族首領方始突圍,原因就是步卒對騎兵在機動性要差了太多,高寵的水軍在江南可以依靠河流作快速的移動,而一旦到了寬廣平坦的北方,水軍就完全沒有了用武之地。
“若以重金向商販收購如何?”高寵問道。
“昔日溫侯在徐州時。
為求馬匹,不得不以重金從商販手中收購,即便這樣,也是所購無多,況且,北方戰事緊急,曹操與袁紹兩方正厲兵秣馬大戰,這個時候商販即是有馬,也不敢冒險通行。
”張遼答道。
“不管如何困難,組建騎兵的計劃一定要實施,子龍、文遠,你們兩個自今日起,授命籌建騎兵部隊,所需錢糧我會專門拔給,至于戰馬來源,先集中江東的全部馬匹應急再說,親兵,将我的烈焰牽來交與子龍将軍!”高寵大聲吩咐道。
“寵帥——,這如何可以?”趙雲道。
“烈焰這家夥性子烈些,子龍你多擔待,好料好草時刻接濟着,不要讓它餓着了!”高寵搖了搖頭,不理會趙雲的勸阻,自顧自的說道。
高寵此番舉動不是做了樣子,他明白隻有自己先帶了頭,其它的将領才會服貼的上繳坐騎,隻有集中江東有限的戰馬,才能搭起騎兵的框架來。
建安五年正月初十,高寵令趙雲為偏将軍,廣陵校尉,裴元紹為副将,駐軍江北籌建騎兵;張遼、高順繼續在壽春募兵操練,并刺探徐州樂進部的動靜,與此同時,周瑜、徐盛、丁奉淩統諸将随高寵回師秣陵。
随着荊州戰事的告一段落,高寵基本上穩固了自己在長江中下遊的勢力範圍,下一步的戰略重點是要抓住曹操、袁紹這些更強大的諸侯相互角力的時機,先發展江東的經濟、固土強兵,不然的話,高寵就會一直飽受兵源和糧草的制約,每一仗打來都是以少敵多,萬分辛苦。
況且,荊州之民衆依劉表日久,非一朝一夕就能懾服,基此兩點,寵帥作出穩守為上的決定,當無錯也。
”周瑜大聲駁道。
周瑜說的這二點正是高寵所想到的原因,另外的一點則是江東的兵力和财力不可能支撐高寵連續不斷的對外用兵,所謂窮兵黜武,适當的收斂也是為了以後更好的發展。
有時,心急不一定就能取得好的效果,相反卻會帶來失敗,這一方面的教訓,高寵在與孫策的數度惡戰中已體味過了。
“嗯,都督分析的是,劉表帳下也不都是些無能之輩,這一次與我們對敵的魏延狠勇異常,假以時日,必當是一個心腹大患!”徐盛恨恨的說道,他的手還摸在腿上的箭傷處,不過對于魏延,徐盛在矢志報仇的同時,也存了一絲敬佩。
“還有那個文聘——!”丁奉道。
同樣在文聘手上吃了暗虧的丁奉可沒有徐盛那般的寬宏,隻要一想起鹦鹉洲畔的慘敗,他就不禁氣上心頭。
高寵點頭道:“文聘、魏延是荊州二員不可多得的虎将,我軍他日要謀攻劉表,須當先想辦法敲掉這兩顆虎牙。
不過,現在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先自強,唯有實力的增強,才能設想下一步的方向。
” 聽得高寵如此一說,一直沉默無語的張遼道:“寵帥,我們要争霸中原,就須籌建騎兵,而組建騎兵又必須先有上好的馬匹,這江東雖然地域廣闊,卻不是出産良馬的地方,而若想從北方購得戰馬,又要通過重重關卡——!” 馬的重要性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際就受到重視,待到高祖劉邦讨伐匈奴時,數萬步卒被圍白登七天七夜,後買通敵方部族首領方始突圍,原因就是步卒對騎兵在機動性要差了太多,高寵的水軍在江南可以依靠河流作快速的移動,而一旦到了寬廣平坦的北方,水軍就完全沒有了用武之地。
“若以重金向商販收購如何?”高寵問道。
“昔日溫侯在徐州時。
為求馬匹,不得不以重金從商販手中收購,即便這樣,也是所購無多,況且,北方戰事緊急,曹操與袁紹兩方正厲兵秣馬大戰,這個時候商販即是有馬,也不敢冒險通行。
”張遼答道。
“不管如何困難,組建騎兵的計劃一定要實施,子龍、文遠,你們兩個自今日起,授命籌建騎兵部隊,所需錢糧我會專門拔給,至于戰馬來源,先集中江東的全部馬匹應急再說,親兵,将我的烈焰牽來交與子龍将軍!”高寵大聲吩咐道。
“寵帥——,這如何可以?”趙雲道。
“烈焰這家夥性子烈些,子龍你多擔待,好料好草時刻接濟着,不要讓它餓着了!”高寵搖了搖頭,不理會趙雲的勸阻,自顧自的說道。
高寵此番舉動不是做了樣子,他明白隻有自己先帶了頭,其它的将領才會服貼的上繳坐騎,隻有集中江東有限的戰馬,才能搭起騎兵的框架來。
建安五年正月初十,高寵令趙雲為偏将軍,廣陵校尉,裴元紹為副将,駐軍江北籌建騎兵;張遼、高順繼續在壽春募兵操練,并刺探徐州樂進部的動靜,與此同時,周瑜、徐盛、丁奉淩統諸将随高寵回師秣陵。
随着荊州戰事的告一段落,高寵基本上穩固了自己在長江中下遊的勢力範圍,下一步的戰略重點是要抓住曹操、袁紹這些更強大的諸侯相互角力的時機,先發展江東的經濟、固土強兵,不然的話,高寵就會一直飽受兵源和糧草的制約,每一仗打來都是以少敵多,萬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