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漢賊高寵
關燈
小
中
大
必會削弱他們的影響力,這對我們來說,不失為一個好機會。
”劉晔也不失時機的谏道。
“子敬、子揚所慮甚是,我當謹記之,可惜身體有恙,不然的話我當親往夏口督察。
”正所謂謀而後定,高寵向來不打無準備之仗,這一番思奪之後,他心中大定,臉上也禁不住露出笑容。
建安五年十月中旬,高寵命都督周瑜奔赴荊州,主持江夏、荊南四郡戰局,同時,派副軍師龐統往衡陽,會合呂範籌劃南征交趾事略。
既然劉表、劉璋、士燮有意聯合讨伐江東,那麼就一定要先發制人,交州轄下雖有七郡,但多地處偏遠,人口稀少,是聯盟中最薄弱的一環,一旦受攻,其餘二家囿于地形條件所制,也無法舉兵救援。
當年,高寵早在拿下荊南三郡之後,就令李通在零陵一帶察看過南征可能性,現在,時機已經成熟了。
與高寵在江東磨刀豁豁相比,襄陽一派歌舞升平。
在輿論上、政治上都取得主動的劉表正沉浸在屬下官員的吹捧中,每日裡,除了宴請那些西歸的清議名士外,就是接洽來自交趾和益州的使者。
交趾太守士燮與劉表有舊,關系處得一直不錯,而益州劉璋初即位時,受州大吏趙韪左右,舉兵與劉表在西陵兵戎相見,現在趙韪雖死,但餘衆猶在,劉璋還需借“東州兵”力量幫助平定各郡叛亂。
“東州兵”是南陽、三輔一帶遷入益州的部衆,因為故籍多屬荊州,與劉表的關系非同一般,所以,劉璋也是有求于劉表,加上劉備在中間調停,二家合好決定一緻對外。
建安五年十月二十一日,避居交州的大儒劉熙攜弟子數人至襄陽,受到了宋忠、綦毋闿、程秉、許靖、許邵等一衆清議名士的隆重厚待,荊州牧劉表、皇叔劉備等也出城三裡相迎。
席上,衆人談及高寵,皆斥之為漢賊,一貫喜好在這種場合高談闊論的許靖容光煥發,口沫橫飛,言話間直将高寵貶得一無是處,其過激之處有時連身旁的族弟許邵都皺起了眉頭。
“諸公東來,備有一問,聞高寵出身貧賤,學無長物,隻不知以何擊破孫策,獨霸江東?”劉備問道。
對于一直郁郁不得志的劉備來說,高寵的成功實在讓他不能釋懷,論名望、地位、資曆、能力、仁義,劉備自問哪一樣都勝過高寵多多,但結果卻是高寵虎踞江左,而自己卻寄人籬下,唯一可以解釋的原因也許隻有一個,那就是高寵選擇了地僻偏遠的江東,自己則命運不濟,無論是平原,還是徐州,都有袁紹、曹操、呂布、袁術這等強豪虎視眈眈。
果然,聽得劉備發問,許靖站起高聲道:“皇叔要問高寵是何許人也?以靖之見,此人乃是一個獨斷專行、言而無信的卑賤小人,當初未發迹時,尚能做出一付禮賢下士的樣子,直恨不得朝我們跪下相求,如今一站穩腳跟,就開始忘恩負義一腳将我們踢開,此等奸賊,不誅何以平民憤!”許靖說得口沫橫飛,瞧他的神情,最好能把高寵說成一頭豬才解氣。
坐中一些有操守之士聽罷,紛紛搖頭,許靖的話着實有些過了。
劉備卻是滿臉堆笑,道:“文休是切膚之痛,曆曆在目,言語過激之處,也是自然。
吾聞子将兄善評,未知對高寵有何評價?” 許邵見劉備問及自己,略一沉吟,道:“當日在曲阿演軍場上,高寵為一家奴,邵觀此人與衆不同,曾言假以時日,必居人上,今如是!” 善評者勿以個人好惡而言,許邵相比族兄許靖來說,對高寵并沒有更多的憎恨,當初聯名具書罷崔琰,也是在許靖的鼓促下具的名。
許邵這一評語出,坐中大多數人暗自點頭,劉備冷眼觀瞧,一一看在心裡,這些清議名士與高寵的分歧主要是新舊制度的沖突,與個人的品格并不相幹,凡大善者必有大惡,看來高寵這厮鼓惑人心的本事當是令人佩服。
至于象許靖這般口無遮擋的狂士,有彌衡的例子在先,此等找死之人放到誰手下,都會惹人一身的麻煩。
劉備哈哈一笑,謙然道:“在坐諸公都是一代俊傑,今我欲興漢室,讨伐無道,誅滅亂賊,還望諸位鼎力相助!” 高寵既然趕走清議名士,那我就用他們來反過來鉗制高寵,這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隻要有高寵的威脅存在,劉表就不得不重用自己,劉備想到這裡,寬腴的臉上不禁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
正在劉備與高寵相互試探,為取得更好的發展而勾心鬥角之時,北方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的激戰已進行至最高潮。
濟水南,曹操軍營。
一片愁雲慘霧。
與江東、河北九、十月份的大豐收相比,曹操占據的兖豫徐和司隸地區卻是
”劉晔也不失時機的谏道。
“子敬、子揚所慮甚是,我當謹記之,可惜身體有恙,不然的話我當親往夏口督察。
”正所謂謀而後定,高寵向來不打無準備之仗,這一番思奪之後,他心中大定,臉上也禁不住露出笑容。
建安五年十月中旬,高寵命都督周瑜奔赴荊州,主持江夏、荊南四郡戰局,同時,派副軍師龐統往衡陽,會合呂範籌劃南征交趾事略。
既然劉表、劉璋、士燮有意聯合讨伐江東,那麼就一定要先發制人,交州轄下雖有七郡,但多地處偏遠,人口稀少,是聯盟中最薄弱的一環,一旦受攻,其餘二家囿于地形條件所制,也無法舉兵救援。
當年,高寵早在拿下荊南三郡之後,就令李通在零陵一帶察看過南征可能性,現在,時機已經成熟了。
與高寵在江東磨刀豁豁相比,襄陽一派歌舞升平。
在輿論上、政治上都取得主動的劉表正沉浸在屬下官員的吹捧中,每日裡,除了宴請那些西歸的清議名士外,就是接洽來自交趾和益州的使者。
交趾太守士燮與劉表有舊,關系處得一直不錯,而益州劉璋初即位時,受州大吏趙韪左右,舉兵與劉表在西陵兵戎相見,現在趙韪雖死,但餘衆猶在,劉璋還需借“東州兵”力量幫助平定各郡叛亂。
“東州兵”是南陽、三輔一帶遷入益州的部衆,因為故籍多屬荊州,與劉表的關系非同一般,所以,劉璋也是有求于劉表,加上劉備在中間調停,二家合好決定一緻對外。
建安五年十月二十一日,避居交州的大儒劉熙攜弟子數人至襄陽,受到了宋忠、綦毋闿、程秉、許靖、許邵等一衆清議名士的隆重厚待,荊州牧劉表、皇叔劉備等也出城三裡相迎。
席上,衆人談及高寵,皆斥之為漢賊,一貫喜好在這種場合高談闊論的許靖容光煥發,口沫橫飛,言話間直将高寵貶得一無是處,其過激之處有時連身旁的族弟許邵都皺起了眉頭。
“諸公東來,備有一問,聞高寵出身貧賤,學無長物,隻不知以何擊破孫策,獨霸江東?”劉備問道。
對于一直郁郁不得志的劉備來說,高寵的成功實在讓他不能釋懷,論名望、地位、資曆、能力、仁義,劉備自問哪一樣都勝過高寵多多,但結果卻是高寵虎踞江左,而自己卻寄人籬下,唯一可以解釋的原因也許隻有一個,那就是高寵選擇了地僻偏遠的江東,自己則命運不濟,無論是平原,還是徐州,都有袁紹、曹操、呂布、袁術這等強豪虎視眈眈。
果然,聽得劉備發問,許靖站起高聲道:“皇叔要問高寵是何許人也?以靖之見,此人乃是一個獨斷專行、言而無信的卑賤小人,當初未發迹時,尚能做出一付禮賢下士的樣子,直恨不得朝我們跪下相求,如今一站穩腳跟,就開始忘恩負義一腳将我們踢開,此等奸賊,不誅何以平民憤!”許靖說得口沫橫飛,瞧他的神情,最好能把高寵說成一頭豬才解氣。
坐中一些有操守之士聽罷,紛紛搖頭,許靖的話着實有些過了。
劉備卻是滿臉堆笑,道:“文休是切膚之痛,曆曆在目,言語過激之處,也是自然。
吾聞子将兄善評,未知對高寵有何評價?” 許邵見劉備問及自己,略一沉吟,道:“當日在曲阿演軍場上,高寵為一家奴,邵觀此人與衆不同,曾言假以時日,必居人上,今如是!” 善評者勿以個人好惡而言,許邵相比族兄許靖來說,對高寵并沒有更多的憎恨,當初聯名具書罷崔琰,也是在許靖的鼓促下具的名。
許邵這一評語出,坐中大多數人暗自點頭,劉備冷眼觀瞧,一一看在心裡,這些清議名士與高寵的分歧主要是新舊制度的沖突,與個人的品格并不相幹,凡大善者必有大惡,看來高寵這厮鼓惑人心的本事當是令人佩服。
至于象許靖這般口無遮擋的狂士,有彌衡的例子在先,此等找死之人放到誰手下,都會惹人一身的麻煩。
劉備哈哈一笑,謙然道:“在坐諸公都是一代俊傑,今我欲興漢室,讨伐無道,誅滅亂賊,還望諸位鼎力相助!” 高寵既然趕走清議名士,那我就用他們來反過來鉗制高寵,這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隻要有高寵的威脅存在,劉表就不得不重用自己,劉備想到這裡,寬腴的臉上不禁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
正在劉備與高寵相互試探,為取得更好的發展而勾心鬥角之時,北方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的激戰已進行至最高潮。
濟水南,曹操軍營。
一片愁雲慘霧。
與江東、河北九、十月份的大豐收相比,曹操占據的兖豫徐和司隸地區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