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美人遲暮

關燈
立,劉、曹也不能兩立,而主公還在袁紹的營中。

    在這場官渡之戰中,如果将軍為曹孟德立了功,打擊了袁本初,也就等于直接間接地打擊了我們的主公劉豫州,不知将軍是否想到了這一層?” 關羽不耐煩地說:“關某是個血性漢子,以義氣為重,不及其他。

    ” 廖化仍然争辯說:“可是,對曹孟德的義氣,就是對主公的不義氣啊!” 這句話把關羽惹翻了,不禁大怒道:“放肆!一派胡言!” 廖化還要争辯,忽然張遼走了進來。

    關羽起立相迎,二人寒喧入座,廖化則侍立在關羽的身後。

     關羽問道:“文遠,有什麼事嗎?” “有大事。

    ” “什麼大事?” “前方軍情緊急,袁紹派遣郭圖、淳于瓊、顔良等人率軍在白馬縣①進攻我東郡太守劉延,袁紹也率大軍要從黎陽渡過黃河。

    這顔良是最難對付的,他善于用兵,而且武藝高強,英勇無倫,在白馬一帶一連斬了我數員戰将,我軍損失非常慘重。

    現在曹公要親自出征,派你我二人為先鋒,要我們火速率軍去解白馬之圍,主要是對付顔良。

    雲長,你報效曹公的機會到了!” 關羽一聽這話,立刻來了精神,信心十足地說:“顔良鼠輩何足道哉!且看我在萬馬軍中怎樣取下他的首級,獻給曹公!”張遼說:“雲長,你稍為準備一下,我去集合軍隊。

    我們争取快些出發!” “好,我稍加準備,随後就到!” 張遼走後,關羽剛要出帳,廖化心情焦急地阻止他說:“将軍應該找個理由告假,千萬不能前去,這是曹孟德的一石三鳥之計,不能上他的當!” “何謂一石三鳥?” “利用将軍之力,解白馬之圍,此一鳥也。

    ” 關羽不以為然地說:“吃曹家的飯,幹曹家的活,這是我應該做的。

    ” 廖化繼續說:“現在主公在袁紹那裡,如果将軍斬了顔良,袁紹必然要遷怒于主公,這是曹孟德有意離間袁、劉關系,此二鳥也。

    ” 關羽還是不以為然地說:“如今關某已是曹公的部下,我在曹營幹的事,與主公何幹?曹公待我甚厚,不在此時為曹公立功,還算是什麼男子漢大丈夫!” 廖化又繼續說:“如果将軍斬了顔良,就表明将軍是死心塌地地為曹孟德效力,很可能為主公和張翼德等人所猜忌,從而自絕了回歸主公之路,此三鳥也。

    ” 關羽哈哈大笑說:“我與主公肝膽相照,與翼德親如手足,我就是為曹公斬了顔良,他們也是不會猜忌我的。

    我不管什麼一石幾鳥,這次我一定要斬了顔良,報效曹公;我也一定要在為曹公立功後回到主公那裡去。

    詩雲:‘此心非石,不可轉也。

    ’我的主意已定,元儉不必多慮!” 關羽見廖化站在那裡生氣,對他嚴厲地喊道:“還不趕緊披挂起來,随我去出征!” 曹操的軍隊,共有一萬多人,離開官渡北上,到白馬之西的延津停頓下來。

    紮營之後,曹操在大帳中會聚群僚,商讨作戰的規劃。

    大家七嘴八舌,談了許多方案,卻議而難決。

     曹操見關羽一直沒有開口,便問他說:“雲長之意如何?” 關羽不假思索地說:“既然此行是為了解白馬之圍,就應該直搗白馬,力斬顔良和淳于瓊。

    ” 曹操聽了,微微地搖了搖頭。

    他見坐在自己身邊的荀攸一直沒有發言,正在沉思着,便問道:“不知公達有何妙計?” 此時荀攸已經胸有成竹,慢慢騰騰地說:“顔良、淳于瓊、郭圖的兵力加起來超過我軍一倍,袁紹的大軍也将要從黎陽過河接應,其勢頭用‘排山倒海’四個字來形容并不算過,敵我雙方力量相差過于懸殊,我們和他們硬拼是不行的。

    ” 曹操點點頭說:“是的,不能硬拼。

    那麼,計将安出?” 荀攸說:“分其兵勢耳!” 曹操忙問:“怎麼個分法?” 荀攸說:“我們的主力可以佯裝北進,好像要去抄袁紹後路的樣子,袁紹必然要分出大部分兵力到西邊來阻擊。

    然後我們輕兵襲擊白馬,出其不意,掩其不備,則顔良和淳于瓊之輩可擒也。

    ” 曹操采納了荀攸之計,率兵大張旗鼓地北進,但故意把行軍的速度放慢,以引誘袁紹前來。

    袁紹在黎陽接到報告,急忙分出大部分兵力西去延津。

    曹操則丢棄了辎重,日以繼夜地輕兵東進,迅速地到了白馬城下。

    他命先鋒官關羽和張遼去大戰顔良。

    到了兩軍陣前,雙方少不了要混殺一陣。

     關羽立馬橫矛,定睛張望,遙遙望見在傘蓋之下有一大将正在指揮三軍,身邊有一面大旗,影影綽綽地可見上邊有一個“顔”字,料定此人定是顔良了。

    關羽身上的血液立刻沸騰起來,由于過度興奮,臉色通紅,胡須顫動,心跳也加快了,他握緊長矛,催動着跨下的戰馬,好像兇神下界一樣,一溜風地向敵陣沖去,一路撥開袁軍的将士,所遇無不應聲而倒。

     關羽看準了顔良的位置,閃電般地沖到顔良的麾蓋之下,還沒有等顔良反應過來,那長矛早已刺中了顔良的胸膛,然後馬不離鞍,利落地割下了首級,又從軍陣之中沖了回來,簡直是在千軍萬馬之中來往自如,如入無人之境。

     同行的張遼看到了關羽斬顔良的整個過程,不禁驚叫着說:“關雲長真神人也!” 顔良被斬,軍中無主,袁軍像堤壩決口一樣崩潰了,于是便解了白馬之圍。

    曹操在白馬城小住,讓軍隊稍事休整。

    聽說袁紹渡過黃河,到了延津之南,曹操率兵進擊,袁紹的名将文醜,也在與曹兵的交戰中喪了命。

    曹操在白馬、延津等地大敗袁紹後,趕緊還軍官渡,加強防守,袁紹則進軍到陽武,與曹操遙相對峙。

     官渡前線。

    在關羽的行軍大帳的旁邊,有一頂小一些的帳篷,這算是關羽的内寝,夫人胡氏也随軍住在這裡。

    關羽鼓筝,胡氏坐在床上做女紅。

     關羽邊鼓邊唱:“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

    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

    不……凋……零……。

    ” 關羽唱罷,停止了鼓筝,出神地望着牆上的那幅《墨竹圖》。

    胡氏微笑着說:“又對着那幅《墨竹圖》發呆了。

    你斬了顔良之後,曹公表奏天子,封你為漢壽亭侯。

    本來封侯拜将,乃是莫大的喜事,可我卻沒有看到你怎麼高興過,而是在呈遞了謝恩表之後,又畫了這幅《墨竹圖》。

    你說在畫那幅墨竹時,竹葉間隐藏着一首小詩,昨天我費了很多時間,總算把那些字找出來了,就是你方才唱的那幾句。

    我琢磨着,你那詩裡有着很深的涵義,是在表明自己的心迹。

    ” “噢?那你就說說看。

    ” “那就要請你恕我放肆了。

    東君,本是太陽,這裡是比喻曹公對你的恩惠。

    ‘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

    ’是說,你雖然受到曹公的恩寵,但并不能改變你的節操,就像這丹青上畫的墨竹一樣。

    ‘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

    ’是說,你與主公分離,好像孤葉一樣,它雖然孤獨與清淡,但志節是堅定的,永遠不會動搖。

    反正我也說不太好,大體上是這樣嗎?” “夫人真聰慧也,不愧是出身于書香門第啊!總的來說,是在表明我身在曹營,不忘故主,終究是要回到主公身邊的。

    ” 夫妻二人正在談話,廖化在外面喊:“将軍,我可以進來嗎?” 關羽說:“元儉,快進來!” 廖化應聲而入,關羽指着一個座位讓他坐下,他沒有坐,站在那裡看了看胡氏,用眼神向關羽示意。

     關羽說:“夫人也不是外人,有什麼事你就說吧!” 廖化說:“将軍,我得到一個确切的消息,延津之役以後,袁紹已經南進到陽武,主公也跟随袁紹到了那裡。

    ” 關羽聞言,心裡立刻豁亮起來,叫道:“陽武!離我們這裡不是很近了嗎?” “是的,官渡到陽武,隻有不到百裡的距離。

    ” 關羽警惕地向外面張望了一下,确認沒有什麼動靜以後,小聲地對廖化說:“這是我們投歸主公的最佳時機啊!” 廖化說:“我也是這麼想的,所以聽到消息後,就馬上向您報告。

    不過,您和主公取得聯系了嗎?那邊的意見如何?” “前幾天在延津時,我聽說主公也随袁紹到了那裡,就秘密派人給主公送去一封信,表示要趁機回到主公那裡去。

    主公也寫了回信。

    ” “主公的信裡是怎麼說的?” “主公希望我們趕緊回去。

    ” “那麼,我們什麼時候走?” “事不宜遲,我們稍稍準備一下,過兩天就出發。

    ” 廖化沉吟了一下說:“将軍是否想過,回到主公那裡去,還有什麼麻煩事?” “回歸心切,不及其他。

    你說的麻煩事是……” “比如說,袁紹若是責問你斬顔良之事,你怎麼辦?” 關羽尴尬地說:“我想主公會設法為我擺平的。

    ” “如果擺不平怎麼辦?” “那就聽天由命吧,袁紹要殺要剮,由他好了。

    我還是那句話,回歸心切,不及其他。

    ” 第二天下午,關羽把曹操所賜的物品一一封存好,一無所取,隻帶了自認為是天子所賜的“漢壽亭侯”印绶一顆,留下向曹操辭行的一封書信,率領夫人胡氏、廖化及數十名親兵,離開了曹兵的營壘區,匆匆地向北方行進。

     關羽和将士們都騎着馬,夫人胡氏和貼身的婢女坐着轺車,關羽下令,人銜枚、馬勒口,一行人馬務要保持肅靜。

    走出了數裡之遙,關羽回頭望去,曹營的方向很寂靜,并沒有什麼追兵。

    到了官渡水,人馬坐上了事先準備好的船隻,順利地渡過。

     奔走了大約一個多時辰,走了三四十裡的路程,太陽斜向了西方,風大了起來,吹得古道兩旁的樹木沙沙作響,關羽不時地回頭望去,仍然沒有什麼追兵的影子,這時他才有些放心了。

     又走了一程,突然聽得左側的林間小道蹄聲嗒嗒,車輪聲紮紮作響,關羽定睛望去,見一夥人馬鑽了出來。

    關羽想,“壞了,追兵從小道趕來了!”正驚愕間,這夥人馬已經來到近前,為首的一名軍官模樣的人喊道:“關将軍,慢走!” 關羽此時才看見那軍官的坐騎後邊有一輛華麗的轺車,這車子走到離關羽不遠的地方停下來。

    車簾掀開了,走下來一名盛裝的女人。

     “啊,秀娘!……不,夫人!” 關羽幾乎驚叫起來,沒有想到她竟在這種場合出現了。

    關羽稍為鎮靜了一下,冷冷地問道:“你來幹什麼?是奉了曹公之命,追我回去嗎?” “不,你們離開之後,有人立刻報告給曹公,曹公看過了你留下的書信,隻是歎息了一聲,沒有說什麼。

    當時坐上有許多文武官員,有人主張派人來追,曹公說,‘關雲長事君不忘其本,忠義可佳,不必追了,由他去吧!’” “那麼,你來幹什麼?” “曹公讓我代他向你緻意,祝你一路順風,至于我,曹公說:願留願走,随我的便,我就沿着小路趕來了。

    長生哥,帶我走吧!” 關羽冷冷地說:“這怎麼使得!夫人請回吧!别忘了轉達我對曹公的謝意!” 秀娘嗚咽着說:“你為什麼總是叫我夫人?你知道嗎?我每次聽到這個稱呼從你嘴裡說出來,心裡比刀子紮的還難受。

    你能叫我秀娘嗎?我求你了!” 關羽還是冷冷地說:“秀娘,請回吧!” 秀娘哭泣着說:“你走了,不要我了,我在曹家生活還有什麼意思?幾年來,我幾次想要輕生自盡,就是因為兒子秦朗還小,同時還有你在這個世界上,才活了過來。

    長生哥,我真不明白,你的心為什麼這麼硬,一再拒絕我?” 關羽仍然冷冷地說:“上次在曹營裡,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為了不耽誤趕路,我就不重複了。

    ” 這時胡氏正撩開車簾,探出頭來,傾聽着二人的談話,見秀娘如此雍容華貴,光彩照人,心中不覺一動。

     隻見關羽抱着拳,對那女人道:“望你多多珍重,再見!”說着便打馬跑開了。

     一行人馬也加速了前進的步伐。

    在滾滾煙塵中,馬蹄聲,車輪聲交織在一起,似乎在演奏着一曲哀婉的樂章。

    後面,秀娘那絕望的、撕心裂肺的哭聲随風聲飄了過來。

    關羽打馬靠近胡氏的車子,這時車簾還沒有放下,眼光銳利的胡氏看到關羽的眼中噙着淚花,見人不注意,偷偷地用袍袖擦了下去,但這動作并沒有逃過胡氏的視線。

     陽武。

    天陰沉沉的,坐在中軍帳中的袁紹,心裡也沒有一絲光亮。

     他來回踱着步,沮喪地對郭圖、沮授說:“頭些日子我軍與曹軍在白馬、延津一帶交戰,敗得好慘啊,竟折損了我顔良、文醜兩員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