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美人遲暮

關燈
遼很為難,把關羽的話,如實地向曹公回報吧,唯恐會惹怒了曹公而殺了關羽;不如實地回報吧,又對不住曹公,不合乎事君之道,他在做了激烈的思想鬥争之後,歎息着說:“曹公,君父也;雲長,兄弟也。

    對君父要盡忠孝,對兄弟要友愛。

    如果二者不可得兼,則以君父為先,兄弟次之。

    ”于是便把關羽的話如實地回報給曹操。

     不料曹操聽了,并沒有憤怒,卻绺着胡須意味深長地說:“關羽事君不忘其本,是天下的義士啊!” 半個多月過去了,關羽的心情仍然像六月連雨的天氣,總是陰沉沉的,沒有透出一絲光亮。

    入夜,他正坐在帳中發呆,一個鈴下(當值的士卒)進來報告說:“有一位将軍來見你,說是你的老鄉。

    ” 關羽忙說:“有請!” 鈴下應聲退出,少頃,那個人進來了,關羽擡頭一看,原來是徐晃。

    關羽強作微笑說:“公明,是你啊。

    鈴下說是我的老鄉來了,我還以為是張文遠呢!” 徐晃笑着說:“張文遠是你的老鄉,難道我徐公明就不是你的老鄉?” 關羽說:“當然也是,文遠是馬邑人,你是楊縣人,我是解縣人,當然都是同州的老鄉了。

    不過,最近文遠常到我這裡來,所以我先想到了他。

    ” 關羽方才隻顧和徐晃說話,至此才發現兩個人都在站着,忙說:“公明,坐!” 坐下之後,徐晃接過話碴兒說:“我出去催押糧草,在外面呆了一個多月,所以好長時間沒有到你這裡來。

    今後我隻要有空兒,是會常來看你的,我們三個老鄉,都在曹公麾下執戈服役,自當互相有個照應。

    ” 關羽連連點頭說:“理應如此。

    ” 徐晃說:“我今天來此,是受曹公的差遣。

    ” 關羽問:“什麼事?” 徐晃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向後面招招手,喊道:“擡上來!” 話音未落,兩名士卒擡着一壇酒走了進來,酒壇上寫着一個大大的“谯”字。

    還沒等關羽發問,徐晃忙解釋說:“這是曹公家鄉谯縣的名酒,由地方官進貢來的,一共是四壇,給天子留兩壇,運到官渡前線兩壇,曹公留一壇,給你送來一壇,這可是最高的禮遇啊。

    ” 關羽感激地說:“關某何德何能,受此殊榮,實在是不敢當啊!上次曹公差人送來的兩壇洛陽名酒還沒有喝完,這壇不如分給諸将喝了。

    ” 徐晃說:“雲長,曹公賞賜,卻之不恭,理當拜受。

    放下吧!” 兩個士卒放下酒壇,走了出去。

     關羽說:“公明,回去以後,請向曹公轉達我的謝意。

    ” 張遼說:“放心吧,我會轉達的。

    噢,我給你帶來了一個人。

    ” 徐晃說着,拍了拍手,杜秀娘走了進來,她衣着華麗,光彩照人,但在那靓麗的臉龐上,卻流露着幾多憂郁,幾多尴尬,而那神态中透露出來的更深沉的,更多的信息,是對關羽的相思,憧憬與渴望。

     徐晃見關羽站在那裡發楞,便神秘而又挑皮地眨了眨眼睛說:“雲長,你看,這是誰?今日你們二人巫山相會,也算是天意啊!好了,良宵苦短,我不打擾你們的好事了,再見!” 徐晃說着,便趕緊離開了。

     秀娘的突然出現,關羽一時覺得不知所措,他很不自然地說:“秀娘,……不,杜夫人……請坐!” 秀娘在沒來之前,本來有千言萬語想對關羽說,可是見了面之後,頓時就覺得非常尴尬,不知怎樣開口才好,她低着頭,不敢仰視關羽,默默地坐在了關羽的對面。

    二人都沉默不語,卻又都非常激動,似乎彼此都能聽到對方心跳的聲音。

     過了好久,秀娘首先打破了沉寂說:“長生哥,在下邳被圍期間,我萬念俱灰。

    後來聽說你也在下邳城外紮營,便給你寫了一封信,希望你能設法拯救我,托張遼将軍帶出去,不想此後卻杳無回音,不知你是否收到了我的信?” “收到了。

    ” “那你為什麼不設法救我?” “唉,你哪裡知道,收到書信之後,我和曹公曾幾次提起此事,說是希望在下邳城破之後,能把你賜給我作妻子,當時他滿口答應,我也以為希望快要實現了,朝也思、暮也盼,那些日子人們說我像是要瘋了。

    不料城破之後,他卻自食其言,把你納入他的房中做姬妾了。

    ”說到這裡,關羽覺得心中很不是滋味,是絕望之痛,失落之苦,其中還夾雜着濃濃的醋意,因而說話的口吻也變得尖刻了。

    “你能陪伴曹公,福氣不小啊!也算是春風喜雨,心花怒放吧!” 秀娘一聽這話,覺得非常委屈,本想與自己的心上人相見之後,能得到一些慰藉,聽到一些知心的話,不想他卻變得如此冷漠,竟用無情的言語奚落自己。

    于是一陣心酸,眼淚便撲簌簌地流了下來,她哭喊着:“這個世道,作個女人太痛苦了!女人是人嗎?不,是男人的獵物,玩物,戰利品,命運就是這樣安排的。

    沒有自由,沒有幸福,有的隻是淩辱和摧殘!可是,這是我的錯嗎?……是我的錯嗎?” 關羽見秀娘哭得如此凄慘,心腸立刻軟了下來,走上前去溫存地撫摸着她的頭發說:“秀娘,不要哭了,方才是我的不對,我不該用言語傷害你。

    其實,我何嘗不是常常想念你?過去在許都,現在在官渡,我都想尋找機會和你相見,無奈侯門高深,難以逾越啊!” 秀娘止住了哭聲,擡起頭來,深情地望着關羽的臉,又上前绺着他的胡須說:“長生哥,你比那年瘦了,秀美的胡須也沒有光澤了。

    唉,常年馳騁于疆場之上,鞍馬勞頓,出生入死,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哪能不消瘦呢!但願今後我能永遠在你身邊,侍奉枕席,白頭到老,永不分離!” 關羽緊緊地抱住了她,激動地說:“這也是我的宿願啊,今夕何夕,共此良宵,多年來的相思債一旦得償,大概這不是在夢中吧?” 秀娘也很激動地說:“不,不是夢!真的不是夢!” 接下來,二人都不再說什麼,而是默默地享受着這甜蜜的時刻。

    多少日子,那痛苦的長相思,多少日子,那刻骨銘心的想念,霎時都化解了,他們抱得愈來愈緊,二人的淚水融合在一起,盡管那是苦澀的,卻是熱乎乎的。

     過了一會兒,秀娘擡起了臉說:“噢,我還忘了告訴你,秦宜祿死了,你不知道吧?” “頭幾天才聽張遼提起這件事,說是翼德把他殺了,他早就該死!” “這樣,我們之間的關系又減少了一層障礙。

    ” 忽然,一股理智的思緒在關羽的心頭湧起,他果斷地推開了秀娘,厲聲地問道:“是誰叫你來的?” 秀娘回答說:“還不是曹公!” “目的何在?” “不過是愛将之意而已。

    他說,最近醒悟過來了,當年沒能答應你的要求,是他的過錯,此時悔恨不已,所以才毅然割愛,把妾身賜與了你,既成全了你我,也算是對你的賠禮道歉。

    ” 關羽聽了這話,情緒開始放松了一些,搭讪着問道:“曹公和你生活了一年多,難道對你就沒有什麼感情,輕易地就把你送給了别人?” 秀娘痛苦地說:“唉,當年下邳城破之日,也就是我另一場噩夢的開始之時,他把我收入房中,不過是玩玩而已,有什麼感情可言!他的後房姬妾甚多,表面上故作憐香惜玉之态,可對誰有真正的情感呢!就拿貂蟬來說,開始時真是寵愛倍至,可是至今過了還不到兩年,不是也被他冷落了嗎?長生哥,我身在曹公那裡,心卻在你這裡。

    今夕是你我的良宵,我們不能錯過啊!” 盡管秀娘激情不減,不料關羽此時的心情卻和方才有了天壤之别,他冷冷地說:“秀娘,不,夫人,曹公的美意我領了,但我不能收留你,你還是回去吧!就算方才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 秀娘一聽這話,傷心極了,她背過身去哭泣着,好久才轉過身來,嗚咽着說:“難道方才真是一場春夢,很快地便驚醒了?難道你我多年來的情緣,那刻骨銘心,死去活來的情緣,就這樣草草地結束了嗎?既有今日,何必當初!” 關羽重複着:“當初……當初……?現在和當初不同了,彼一時也,此一時也,現在收納你,就有三不可。

    ” “哪三不可?” “當年我是自由之身,現在成了曹公的階下之囚,而你已是曹公的愛姬,在平常人之間,還不應該奪人之所愛,何況曹公現在還是我的主公?此一不可也。

    ” “什麼叫奪人所愛?曹公什麼時候真正愛過我?是他把我送還給你的,難道你就不覺得卻之不恭嗎?這不算是理由,請言其二。

    ” “當年我還沒有妻室,如今已經成了家,夫人胡氏尚稱賢慧,我不應當再納夫人,此二不可也。

    ” “當今之世,士君子和殷實之家,很多人都是三妻四妾,可你隻有一個夫人啊。

    我過來之後,并不計較什麼名分,隻要能終生服侍你,就是做奴做婢,也于願足矣。

    這也不算理由,敢問這三……” “這三嘛,我的主公劉豫州現在正處于颠沛流離之中,此刻我還談得上什麼兒女私情!” “此言差矣!在這種時候,你更需要心心相印的紅顔知已啊!我願意與你同休戚,共患難,相伴以情,相濡以沫,願随你出生入死,願随你到海角天涯,天長地久,永不分離!” 關羽擺了擺手,幾乎是抽泣地說:“秀娘,不,夫人,原諒關羽的無情,請回去吧!” 秀娘非常失望,乘關羽不備,突然抽出他的佩刀,想要自盡。

    可關羽手急眼快,馬上奪了下來。

    秀娘絕望又深情地望着關羽,愛恨交加地說:“原先我隻說秦宜祿不是一個男子漢,可我現在忽然明白,你也不是一個男子漢,是的,你也不是男子漢!” 秀娘愈說愈悲憤,竟像瘋癫一般叫喊着:“說穿了,你不過是怕你的新主子曹公,不敢染指屬于他的東西而已。

    你也怕為了我一個女人,幹擾了你回歸到劉豫州那裡去的計劃,是嗎?你對于新舊主子都講究忠義,卻甯可犧牲自己的愛情。

    一個不敢愛,不敢正視自己的感情的人,算什麼男子漢?算什麼英雄?懦夫而已!” 秀娘此時已經悲憤到了極點,她哭泣着踉跄地向外跑去。

    關羽心如刀絞地目送着秀娘背影的消失,然後用拳頭重重地敲打着幾案,用絕望而顫抖的聲音喊道:“是的,我不是男子漢,不是男子漢!可是,誰讓我是一個俘虜呢?誰讓我做了人家的階下之囚呢?!” 關羽坐在大帳中,心情非常煩悶,想要和廖化下一盤棋,卻不知道他到哪裡去了,他在敲打着空棋盤發楞,廖化興緻盎然地走進來了,一見關羽,馬上說道:“恭喜将軍!賀喜将軍!” 關羽困惑不解地問道:“我喜從何來?” 廖化說:“我方才遇到了從袁紹那邊過來的降人,向他打聽消息,他說主公現在袁紹那裡。

     關羽聽到這消息,愁眉立刻舒展開來,忙問道:“是在邺城嗎?” “不,是在黎陽,聽說主公從徐州突圍後,就去投靠袁紹,先是住在邺城,後來随袁紹出征南下,現在到了黎陽,離我們這裡大約有三、四百裡吧。

    ” “這消息可靠嗎?” “是可靠的,我問過幾個北方降人,都是這麼說的。

    既然有了主公确切的消息,我們就應該趕快離開這裡,回到主公的身邊才是。

    ” “早日投歸主公,是我最大的心願。

    但曹公待我甚厚,可謂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賜金,下馬賜銀,歌伎鼓樂,不絕于前。

    作為一名階下之囚,受到如此厚待,實為曠古罕見,關某并非草木,豈能無動于衷而感恩不報?” “将軍過去對曹孟德不是恨之入骨嗎?将軍不是說過,過去曾經産生過殺死曹孟德的想法嗎?如今對他的态度,和過去卻有天壤之别了。

    ” “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現在我怎能以怨報德?” 廖化見關羽執意要報效曹操,不以為然地說:“我追随将軍以來,一向是和将軍開誠相見的。

    恕我直言,曹孟德挾持天子,專制朝政,漢室老臣恨之入骨,我家主公也參與了“衣帶诏”的反曹活動,可惜這個活動中途夭折了。

    難道現在将軍竟因為曹孟德的私恩而不顧大義了嗎?” 關羽反駁他說:“元儉之言差矣!語雲:‘士為知已者死,女為悅已者容,’這就是關某的大義。

    主公是我的知已,曹公昔日是仇敵,現在也是知已,我都要對得起他們,這是我至死不渝的做人信條。

    總之,我要在報效曹公之後,再回到主公那裡,以報曹公的知遇之恩。

    ” 廖化聽了這些話,有些憤懑地說:“再恕我直言,從當前的形勢看,袁、曹不能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