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曆代通載卷第二十二

關燈
于實相法密經。

    凡三千二百五言。

    空法塵依佛智。

    莫過于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凡二百五十八言。

    是八種經具十二部。

    合一十一萬六千八百五十七言。

    三乘之要旨。

    萬佛之秘藏盡矣。

    是石壁積四重高三尋長十有五丈厚尺有咫。

    有石蓮敷覆其上下。

    有石神固護其前後。

    火水不能燒漂。

    風日不能搖消。

    所謂施無上法盡未來際者也。

    唐長慶二年冬作。

    太和三年春成。

    律德沙門清晃矢厥謀。

    清海繼厥志。

    門弟子南容成之。

    道則終之。

    寺僧契元舍藝而書之。

    郡守居易施辭而贊之。

    贊曰。

    佛滅度後。

    世界空虛。

    惟是經典。

    與衆生俱。

    設複有人。

    書貝葉上。

    藏檀龛中。

    非堅非久。

    如臘印空。

    假使有人。

    刺血為墨。

    剝膚為紙。

    即人知滅。

    如筆畫水。

    噫畫水不若文石。

    印臘不若字金。

    其功不朽。

    其義甚深。

    故吾謂石經功德。

    契如來付囑之心。

     ⊙是歲丹霞天然禅師将終。

    命左右具浴。

    浴畢乃頂笠策杖受履垂一足。

    未及地而化。

    春秋八十有六。

    師本儒生。

    行應舉。

    偶一禅者。

    問仁今何往。

    曰選官去。

    禅者曰。

    選官何如選佛。

    曰選佛當何所詣。

    禅者曰。

    江西馬祖出世。

    即選佛之場也。

    師遂見馬祖。

    以手[打-丁+毛]襆頭額。

    祖顧視良久曰。

    南嶽石頭是汝之師。

    師抵南嶽。

    亦以前意投之。

    石頭曰。

    着槽廠去。

    乃禮謝入行者堂執務。

    後因普請鏟草次。

    師獨沐頭跪于石頭之前。

    石頭欣然與之落發。

    尋為說戒。

    即掩耳而去。

    便返江西再見馬祖。

    未參禮便入僧堂。

    騎聖僧頸而坐。

    衆驚異以白馬祖。

    祖入堂見之曰。

    我子天然。

    師即下地禮拜曰。

    謝師賜與法名。

    久之遍曆諸方。

    後于天津橋橫卧。

    留守鄭公出呵之不起。

    吏問故。

    曰無事僧。

    鄭奇之。

    日給米面。

    洛下翕然敬向。

    居鄧州丹霞。

    至數百衆。

    嘗示衆曰。

    阿爾渾家切須保護一靈之物。

    此不是爾造作名邈得。

    更說什麼薦不薦。

    吾往日見石頭和上。

    亦隻教保護此事。

    不是爾譚話得。

    阿爾渾家各有一坐具地。

    更疑什麼禅。

    可是爾解得底物。

    豈有佛可成。

    佛之一字永不喜聞。

    阿爾自看。

    善巧方便慈悲喜舍。

    不從外得。

    不着方寸。

    善巧是文殊。

    方便是普賢。

    爾更拟趁逐什麼物。

    不用經不落空去。

    今時學者紛紛擾擾。

    皆是參禅問道。

    吾此間無道可修。

    無法可證。

    一飲一啄各自有分。

    不用疑慮。

    在在處處有恁麼底。

    若識得釋迦即是凡夫。

    阿爾須自看取。

    一盲引衆盲。

    相将入火坑。

    夜暗裡雙陸賽彩若為生。

    無事珍重。

    師嘗着玩珠吟二篇。

    其一曰。

    識得衣中寶無明醉自醒。

    百骸俱潰散。

    一物鎮長靈。

    智境渾非體。

    神珠不定形。

    悟則三身佛。

    迷疑萬卷經。

    在心心可測。

    曆耳耳難聽。

    罔象先天地。

    玄泉出杳冥。

    本剛非鍛煉。

    元淨莫澄渟。

    槃礴輪朝日。

    玲珑映曉星。

    瑞光流不滅。

    真氣觸還生。

    鑒照崆峒寂。

    羅籠法界明。

    剉凡功不減。

    超聖果非盈。

    龍女心親獻。

    阇王口自呈。

    護鵝人卻活。

    黃雀意猶輕。

    解語非關舌。

    能言不是聲。

    絕邊彌汗漫。

    無際等空平。

    演教非為說。

    聞名忽認名。

    兩邊俱莫立。

    中道不須行。

    見月休觀指。

    還家罷問程。

    識心心即佛。

    何佛更堪成。

     ⊙時有淩行婆者。

    嘗谒浮杯和上。

    與吃茶次。

    婆問。

    盡力道不得底句。

    還分付阿誰。

    曰浮杯無剩語。

    婆雲。

    我不恁麼道。

    曰爾作麼生道。

    婆斂手哭曰。

    蒼天中更冤苦。

    杯無語。

    婆雲。

    語不知偏正為人即禍生。

    後有僧舉似南泉。

    泉雲。

    苦哉浮杯。

    卻被老婆摧折。

    婆聞南泉語乃笑曰。

    王老師猶少機關在。

    有澄一禅者。

    見婆問。

    怎生是南泉猶少機關在。

    婆乃哭曰。

    可悲可痛。

    一罔措。

    婆雲。

    會麼。

    一合掌而立。

    婆雲。

    伎死禅和如麻似粟。

    後澄一舉似趙州。

    州雲。

    我若見這臭老婆問教口啞在。

    一雲。

    未審和上怎生問他。

    州以棒打雲。

    似這伎死禅和。

    不打更待何時。

    連打數棒。

    婆聞趙州恁麼道乃曰。

    趙州自合吃婆手裡棒在。

    後有僧舉似趙州。

    州哭雲。

    可悲可痛。

    婆聞趙州此語乃合掌曰。

    趙州眼放光明照破四天下。

    後趙州令僧去問。

    怎生是趙州眼。

    婆乃豎起拳頭。

    趙州聞之。

    乃以一偈寄雲。

    當機直面提。

    直面當機疾。

    報爾淩行婆。

    哭聲何得失。

    婆亦以一偈答曰。

    哭聲師已曉。

    已曉複誰知。

    當時摩竭國。

    機喪目前機。

     ⊙(辛亥) 文宗喜食蛤蜊。

    一日禦馔中有蛤蜊劈不張者。

    忽變菩薩像。

    帝驚異。

    有旨送興善寺令衆僧瞻禮。

    因問侍臣。

    此何祥也。

    或對。

    太一山有惟政禅師。

    深明佛法。

    诏問之。

    帝召政而問焉。

    對曰。

    物無虛應。

    此殆啟陛下信心耳。

    經雲。

    應以菩薩形得度者。

    即現菩薩形而為說法。

    帝曰。

    菩薩形今見矣。

    未聞其說法何也。

    對曰。

    陛下見此以為常耶。

    非常耶。

    信耶。

    弗信耶。

    帝曰。

    非常之瑞。

    朕焉不信。

    政曰。

    陛下聞其說法矣。

    何謂未聞。

    帝大悅。

    诏天下寺并立觀音像奉祀焉。

     (癸醜) 十月帝誕節召法師知玄與道士于麟德殿論道。

     ⊙(乙卯) 四月丁巳。

    宰相李訓上疏。

    請罷内道場沙汰僧尼濫僞者。

    制可。

    是日诏下。

    方毀大内靈像。

    俄暴風聿起。

    含元殿鸱吻俱落。

    發三金吾仗舍。

    内外城門樓觀俱壞。

    光化門牆亦崩。

    士民震恐。

    帝以訓所請忤天意。

    亟诏停前沙汰。

    诏複立大内聖像。

    風遂頓息。

    見舊史五行志。

    是歲冬十一月。

    宰相李訓鄭注謀誅宦官。

    不克事敗。

    訓注皆死之。

     ⊙是歲南泉普願禅師(鄭州新鄭人也姓王氏)将示寂。

    第一座問曰。

    和尚百年後。

    向什麼處去。

    師雲。

    山下作一頭水牯牛去。

    座雲某甲随和上去。

    還得不。

    師雲。

    汝若随吾則須銜一莖草來。

    乃集門人告之曰。

    星翳燈幻其來久矣。

    勿謂吾有去來也。

    言訖而逝。

    師得法于馬祖。

    後歸池陽。

    自架禅室以居。

    凡三十年不下南泉。

    會宣城觀察使陸公亘請下山伸弟子之禮。

    由是學徒雲集。

    陸嘗問。

    弟子從六合來。

    彼中還更有身否。

    泉雲。

    分明記取舉似作家。

    陸雲。

    和上大不思議。

    到處世界現成。

    泉雲。

    适來總是大夫分上事。

    陸他日又雲。

    弟子薄會佛法。

    泉雲。

    十二時中作麼生。

    陸雲。

    寸絲不挂。

    泉雲。

    猶是階下漢。

    泉又雲。

    不見道。

    有道君王不納有智之臣。

    一日見人雙陸。

    大夫拈起骰子雲。

    恁麼不恁麼。

    隻恁麼信彩去時如何。

    泉拈起骰子雲。

    臭骨頭十八。

    嘗示衆曰。

    道個如如早是變了也。

    今時師僧直須向異類中行。

    又曰。

    我于一切處而無所行。

    他拘我不得。

    喚作遍行三昧普現色身。

    又曰。

    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