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曆代通載卷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河。
從牛口中流出琉璃沙。
共五百河流歸南海。
西縛刍河。
從馬口中流出玻璃珂沙。
共五百河流歸西海。
北悉怛河。
從師子口中流出金沙。
共五百河流歸北海。
是彼四河從無熱池右繞七匝随方流轉。
是香山北度二十由旬。
彼處有岩名難陀。
岩面各五十由旬。
周圍二百由旬。
高三由旬半。
又有八千小岩。
其岩北邊二十由旬有娑羅樹王。
名曰善住。
其根入地四十弓量。
高八十弓量。
七重行樹羅列圍繞。
東邊度二十由旬有緩流池。
其狀圓相。
廣五十由旬。
周圍一百五十由旬。
又有八千小池。
盈八功德水。
内有蓮華。
葉若牛皮。
其莖如軸。
花若車輪味美如蜜。
是處又有帝釋臨戰。
所乘象王名曰善住。
與八千象寒四月時住金岩所。
熱四月時住善住所。
雨四月時住緩流池。
無熱池側有贍部樹。
果實味美其量如甕。
熟時堕水出贍部音。
龍化為魚吞啖是果。
殘者遇流成贍部金。
由此樹名故号贍部。
此洲向西有烏佃國。
大金剛宮持種所居。
金剛乘法從彼而傳。
南海之中山曰持舡。
觀音菩薩居止其頂。
聖多羅母居止山下。
東有五峰。
文殊菩薩居止其上。
有十六大國千數小國。
又有三百六千種人。
七百二十種異音。
其外海東洲曰勝身。
狀若半月。
對妙高邊三百五十由旬。
餘邊六十由旬。
周圍六千三百五十由旬。
其洲二邊有二中洲。
北提诃(此雲身)南毗提诃(此雲勝身)是彼三洲越餘洲等七多羅樹。
或曰。
洲人相貌端嚴其身勝故。
名曰勝身。
其外海北洲曰鸠婁。
其狀四角 方相似。
邊各二千由旬。
周圍八千由旬。
其洲二邊有二中洲。
一名鸠婁(此雲有勝)二高羅娑(此雲有勝邊)彼洲人等所有受用出如意樹。
臨沒七日。
其如意樹出不美音。
報曰。
當七日死。
或曰洲人卑舌即割食肉鬼音。
故曰鸠婁。
是不美音。
其外海西洲曰牛貨。
形如滿月。
徑二千五百由旬。
周圍七千五百由旬。
有二中洲。
南舍搋(此雲具谄)北揾怛羅曼怛哩拏(此雲儀上)彼洲人等多寶牛貨。
故曰牛貨。
洲海山等向下皆悉八萬由旬。
近金地故近贍部洲。
星割棘洲金洲月洲等者。
系贍部洲。
餘大洲等。
小洲亦爾。
次上空中四萬由旬。
純淨無礙。
勝堅風輪。
從右而旋。
日月星宿空居天等依止而住。
⊙日輪者。
火珠所成。
徑五十一由旬。
周圍百五十三由旬。
厚六由旬零十八分。
上有金緣。
其上複有金銀琉璃玻璃珂等。
秀成四角。
日天子等所居宮殿由風運行。
一晝一夜繞四大洲。
日行向北時日即長。
南行時短。
行南北間時晝夜停。
由遊處光即有寒暑。
為冬夏際。
北行六月南行六月。
行至中道。
曰日月回。
星輪曆遍謂之一歲。
⊙月輪者。
水珠所成。
徑五十由旬。
周圍百五十由旬。
厚六由旬零十八分。
其上複有金銀琉璃玻璃珂等。
秀成四角。
月天子等所居宮殿。
是彼日月相去遠近自影增減。
由增一分即生上半十五分畢。
謂之圓滿。
由減一分即生下半自影覆彼十五分畢。
曰不圓滿。
由增減故名曰宿空。
由一晝夜名曰宿地。
如是三十名曰一月。
⊙諸星宿者。
空居天宮諸寶所成。
其形皆圓。
小一牛吼。
中三牛吼。
大六牛吼。
周圍三倍。
系四王衆。
⊙妙高山者。
有四層級。
始從水際向上相去十千由旬。
即初層級。
從妙高山傍出十六千由旬。
向上相去一萬由旬。
即二層級。
傍出八千由旬。
向上相去一萬由旬。
即三層級。
傍出四千由旬。
向上相去一萬由旬。
即四層級。
傍出二千由旬。
彼妙高山。
其頂四角。
各秀一峰。
高四由旬半。
廣百二十五由旬。
周圍五百由旬。
有藥叉神于中止住。
是山頂上三十三天。
中央城曰善見。
純金所成。
高一由旬半。
面各二千五百由旬。
周萬由旬。
其城體金。
俱用百一雜寶嚴飾。
其地柔軟如兜羅綿。
是城四面有一萬六千寶柱寶桴寶椽寶檐。
四面四門又有千數阙一小門。
四大衢道有諸小衢。
其四門側。
五百天子皆服堅铠守護是門。
城中有帝釋殿曰最勝處。
亦曰殊勝殿。
其狀四方。
高四百由旬半。
面各二百五十由旬。
周千由旬。
百一卻敵。
一一卻敵各有七樓。
一一寶樓各七小樓。
一一小樓各七池沼。
一一池沼各七蓮華。
一一華上各有七數童男童女。
奏種種樂。
歌舞歡娛。
善見城東有諸所乘。
曰衆車苑。
高千由旬。
南臨戰處曰粗惡苑。
西諸行處曰相雜苑。
北遊戲處名歡喜苑。
縱廣同前。
其苑等外度二十由旬有善地。
曰衆車粗惡相雜歡喜。
量同四苑。
善見東北有如意樹。
名波利阇多。
亦名圓生樹。
根深五十由旬。
高百由旬。
枝條傍布五十由旬。
能施欲樂。
下有盤石。
曰阿[口 栗]摩麗歌。
色白如氎面各五十由旬。
周二百由旬。
善見西南諸天集處。
名善法堂。
周九百由旬。
其狀圓相。
是堂中央有帝釋座。
純金所成。
其座周圍有三十二輔臣之座。
鹹皆布列。
三十三天。
向上度八萬由旬。
于空界中依風而住。
諸寶所成○離诤天宮。
量若妙高山頂二倍。
上度一億六萬由旬。
于空界中依風而住。
諸寶所成○兜率天宮量如離诤。
縱廣二倍。
上度三洛叉二萬由旬。
于空界中依風而住。
諸寶所成○化樂天宮量如兜率。
縱廣二倍。
上度六洛叉四萬由旬。
于空界中依風而住。
諸寶所成○他化自在天宮量同化樂。
縱廣二倍。
此即欲界。
上有初禅。
如是四洲七山妙高輪圍欲界六天并初禅等。
謂四洲界一數至千為小千界。
一小鐵圍山圍繞。
此小千界一數至千為中千界。
一中鐵圍山圍繞。
此中千界一數至千為三千大千世界。
一大鐵圍山圍繞。
如是有百億數四洲界等皆悉行布。
鐵圍山等諸洲山間黑暗之處。
無有晝夜舉手無見○初禅天量等四洲界○二禅天量等小千界○三禅天量等中千界。
○四禅天量等三千大千世界。
其相去量皆倍倍增。
謂曰色界○無色界者。
無别處所。
若有生者何處命終。
即彼生處住無色定。
故曰無色。
⊙情世界品。
謂情世界總有六種。
一者地獄。
二者餓鬼。
三者傍生。
四者人。
五者非天。
六者天。
此等六種名義雲何。
謂斫壞肢體。
故曰地獄。
饑渴所逼。
故曰餓鬼。
傍覆而行。
故曰傍生。
意多分别。
故名曰人。
摩[少/兔]沙義。
身及受用雖與天同。
微分鄙劣。
或由無酒。
故曰非天。
阿修羅義。
從梵身生遊戲娛樂。
從牛口中流出琉璃沙。
共五百河流歸南海。
西縛刍河。
從馬口中流出玻璃珂沙。
共五百河流歸西海。
北悉怛河。
從師子口中流出金沙。
共五百河流歸北海。
是彼四河從無熱池右繞七匝随方流轉。
是香山北度二十由旬。
彼處有岩名難陀。
岩面各五十由旬。
周圍二百由旬。
高三由旬半。
又有八千小岩。
其岩北邊二十由旬有娑羅樹王。
名曰善住。
其根入地四十弓量。
高八十弓量。
七重行樹羅列圍繞。
東邊度二十由旬有緩流池。
其狀圓相。
廣五十由旬。
周圍一百五十由旬。
又有八千小池。
盈八功德水。
内有蓮華。
葉若牛皮。
其莖如軸。
花若車輪味美如蜜。
是處又有帝釋臨戰。
所乘象王名曰善住。
與八千象寒四月時住金岩所。
熱四月時住善住所。
雨四月時住緩流池。
無熱池側有贍部樹。
果實味美其量如甕。
熟時堕水出贍部音。
龍化為魚吞啖是果。
殘者遇流成贍部金。
由此樹名故号贍部。
此洲向西有烏佃國。
大金剛宮持種所居。
金剛乘法從彼而傳。
南海之中山曰持舡。
觀音菩薩居止其頂。
聖多羅母居止山下。
東有五峰。
文殊菩薩居止其上。
有十六大國千數小國。
又有三百六千種人。
七百二十種異音。
其外海東洲曰勝身。
狀若半月。
對妙高邊三百五十由旬。
餘邊六十由旬。
周圍六千三百五十由旬。
其洲二邊有二中洲。
北提诃(此雲身)南毗提诃(此雲勝身)是彼三洲越餘洲等七多羅樹。
或曰。
洲人相貌端嚴其身勝故。
名曰勝身。
其外海北洲曰鸠婁。
其狀四角 方相似。
邊各二千由旬。
周圍八千由旬。
其洲二邊有二中洲。
一名鸠婁(此雲有勝)二高羅娑(此雲有勝邊)彼洲人等所有受用出如意樹。
臨沒七日。
其如意樹出不美音。
報曰。
當七日死。
或曰洲人卑舌即割食肉鬼音。
故曰鸠婁。
是不美音。
其外海西洲曰牛貨。
形如滿月。
徑二千五百由旬。
周圍七千五百由旬。
有二中洲。
南舍搋(此雲具谄)北揾怛羅曼怛哩拏(此雲儀上)彼洲人等多寶牛貨。
故曰牛貨。
洲海山等向下皆悉八萬由旬。
近金地故近贍部洲。
星割棘洲金洲月洲等者。
系贍部洲。
餘大洲等。
小洲亦爾。
次上空中四萬由旬。
純淨無礙。
勝堅風輪。
從右而旋。
日月星宿空居天等依止而住。
⊙日輪者。
火珠所成。
徑五十一由旬。
周圍百五十三由旬。
厚六由旬零十八分。
上有金緣。
其上複有金銀琉璃玻璃珂等。
秀成四角。
日天子等所居宮殿由風運行。
一晝一夜繞四大洲。
日行向北時日即長。
南行時短。
行南北間時晝夜停。
由遊處光即有寒暑。
為冬夏際。
北行六月南行六月。
行至中道。
曰日月回。
星輪曆遍謂之一歲。
⊙月輪者。
水珠所成。
徑五十由旬。
周圍百五十由旬。
厚六由旬零十八分。
其上複有金銀琉璃玻璃珂等。
秀成四角。
月天子等所居宮殿。
是彼日月相去遠近自影增減。
由增一分即生上半十五分畢。
謂之圓滿。
由減一分即生下半自影覆彼十五分畢。
曰不圓滿。
由增減故名曰宿空。
由一晝夜名曰宿地。
如是三十名曰一月。
⊙諸星宿者。
空居天宮諸寶所成。
其形皆圓。
小一牛吼。
中三牛吼。
大六牛吼。
周圍三倍。
系四王衆。
⊙妙高山者。
有四層級。
始從水際向上相去十千由旬。
即初層級。
從妙高山傍出十六千由旬。
向上相去一萬由旬。
即二層級。
傍出八千由旬。
向上相去一萬由旬。
即三層級。
傍出四千由旬。
向上相去一萬由旬。
即四層級。
傍出二千由旬。
彼妙高山。
其頂四角。
各秀一峰。
高四由旬半。
廣百二十五由旬。
周圍五百由旬。
有藥叉神于中止住。
是山頂上三十三天。
中央城曰善見。
純金所成。
高一由旬半。
面各二千五百由旬。
周萬由旬。
其城體金。
俱用百一雜寶嚴飾。
其地柔軟如兜羅綿。
是城四面有一萬六千寶柱寶桴寶椽寶檐。
四面四門又有千數阙一小門。
四大衢道有諸小衢。
其四門側。
五百天子皆服堅铠守護是門。
城中有帝釋殿曰最勝處。
亦曰殊勝殿。
其狀四方。
高四百由旬半。
面各二百五十由旬。
周千由旬。
百一卻敵。
一一卻敵各有七樓。
一一寶樓各七小樓。
一一小樓各七池沼。
一一池沼各七蓮華。
一一華上各有七數童男童女。
奏種種樂。
歌舞歡娛。
善見城東有諸所乘。
曰衆車苑。
高千由旬。
南臨戰處曰粗惡苑。
西諸行處曰相雜苑。
北遊戲處名歡喜苑。
縱廣同前。
其苑等外度二十由旬有善地。
曰衆車粗惡相雜歡喜。
量同四苑。
善見東北有如意樹。
名波利阇多。
亦名圓生樹。
根深五十由旬。
高百由旬。
枝條傍布五十由旬。
能施欲樂。
下有盤石。
曰阿[口 栗]摩麗歌。
色白如氎面各五十由旬。
周二百由旬。
善見西南諸天集處。
名善法堂。
周九百由旬。
其狀圓相。
是堂中央有帝釋座。
純金所成。
其座周圍有三十二輔臣之座。
鹹皆布列。
三十三天。
向上度八萬由旬。
于空界中依風而住。
諸寶所成○離诤天宮。
量若妙高山頂二倍。
上度一億六萬由旬。
于空界中依風而住。
諸寶所成○兜率天宮量如離诤。
縱廣二倍。
上度三洛叉二萬由旬。
于空界中依風而住。
諸寶所成○化樂天宮量如兜率。
縱廣二倍。
上度六洛叉四萬由旬。
于空界中依風而住。
諸寶所成○他化自在天宮量同化樂。
縱廣二倍。
此即欲界。
上有初禅。
如是四洲七山妙高輪圍欲界六天并初禅等。
謂四洲界一數至千為小千界。
一小鐵圍山圍繞。
此小千界一數至千為中千界。
一中鐵圍山圍繞。
此中千界一數至千為三千大千世界。
一大鐵圍山圍繞。
如是有百億數四洲界等皆悉行布。
鐵圍山等諸洲山間黑暗之處。
無有晝夜舉手無見○初禅天量等四洲界○二禅天量等小千界○三禅天量等中千界。
○四禅天量等三千大千世界。
其相去量皆倍倍增。
謂曰色界○無色界者。
無别處所。
若有生者何處命終。
即彼生處住無色定。
故曰無色。
⊙情世界品。
謂情世界總有六種。
一者地獄。
二者餓鬼。
三者傍生。
四者人。
五者非天。
六者天。
此等六種名義雲何。
謂斫壞肢體。
故曰地獄。
饑渴所逼。
故曰餓鬼。
傍覆而行。
故曰傍生。
意多分别。
故名曰人。
摩[少/兔]沙義。
身及受用雖與天同。
微分鄙劣。
或由無酒。
故曰非天。
阿修羅義。
從梵身生遊戲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