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曆代通載卷第二十二

關燈
不可不奉戒。

    我不是渠。

    渠不是我。

    作得伊如狸奴白牯行履卻快活。

    爾若一念異即難為修行。

    才一念異便有勝劣二根。

    亦是情見。

    随他因果更有什麼自由分。

    又曰。

    老僧十八上解作活計。

    有人解作活計者麼出來。

    共爾商量。

    須是住山人始得。

    珍重無事各自修行。

    大衆不去。

    師複雲。

    如聖果也大可畏。

    沒量大人尚不柰何。

    我且不是渠。

    渠且不是我。

    他經論家。

    說法身為極則。

    喚作理盡三昧。

    似老僧向前被人教返本還源去。

    幾恁麼會禍事。

    兄弟近日禅師太多。

    覓人癡鈍人不可得。

    不道全無。

    于中還少。

    若有出來共爾商量。

    如空劫時還有修行人否。

    有無作麼不道。

    阿爾尋常巧唇薄舌。

    及乎問着總皆不道。

    何不出來。

    莫論佛出世事。

    兄弟今時人擔佛着肩頭上行。

    聞老僧言心不是佛智不是道。

    便聚頭拟推老僧。

    無爾推處。

    爾若束得虛空作棒。

    打得老僧着。

    一任汝推。

    師與趙州門風。

    天下惟仰以為絕唱。

     大和九年九月十一日。

    潭州道吾山圓智禅師告寂。

    豫章海昏人也。

    姓張氏。

    幼依槃和尚受教登戒。

    預藥山法會密契心印。

    一日藥山問。

    子去何處來。

    曰遊山來。

    山曰。

    不離此室速道将來。

    曰山上鳥兒白似雪。

    澗底遊魚忙不徹。

    師與雲岩侍立次。

    藥山曰。

    智不到處切忌道着。

    道着即頭角生。

    智頭陀怎麼生。

    師便出去。

    雲岩問藥山曰。

    智師兄為什麼不祗對和上。

    山曰。

    我今日背痛。

    是他卻會。

    汝去問取。

    雲岩即來問師曰。

    師兄适來為什麼不祗對和上。

    師曰。

    汝卻去問取和上(僧問雲居。

    切忌道者意怎麼生。

    雲居雲。

    此語最毒。

    僧雲。

    如何是最毒底語。

    雲居雲。

    一棒打殺龍蛇)雲岩臨遷化時。

    遣人送辭。

    書到。

    師展書覽之曰。

    雲岩不知有。

    悔當時不向伊道。

    然雖如是要且不違藥山之子(玄覺雲。

    古人恁麼道還有也未。

    又雲。

    雲岩當時不會。

    且道什麼處是伊不會處)。

    沩山問。

    師什麼處去來。

    師曰。

    看病來。

    曰有幾人病。

    師曰。

    有病底有不病底。

    曰不病底莫是智頭陀否。

    師曰。

    病與不病總不幹他事。

    急道急道。

    僧問。

    萬裡無雲未是本來天。

    如何是本來天。

    師曰。

    今日好曬麥。

    問無神通菩薩為什麼足迹難尋。

    師曰。

    同道方知。

    曰和上知否。

    師曰。

    不知。

    曰為什麼不知。

    師曰。

    汝不識我語。

    石霜問師。

    百年後有人問極則事。

    作麼生向他道。

    師喚沙彌。

    沙彌應諾。

    師曰。

    添卻淨瓶水着。

    師良久卻問石霜。

    适來問什麼。

    石霜再舉。

    師便起去。

    石霜異日又問。

    和上一片骨。

    敲着似銅鳴。

    向什麼處去也。

    師喚侍者。

    侍者應諾。

    師曰。

    驢年去。

    師雲疾有苦。

    僧衆慰問法候。

    師曰。

    有受非償。

    子知之乎。

    衆皆愀然。

    将行謂衆曰。

    吾當西邁理無東移。

    言訖告寂。

    壽六十有七。

    阇維得靈骨數片。

    建塔于石霜山之陽。

    敕谥修一大師。

    塔曰實相。

     ⊙(丙辰) 改開成○元年。

    左街僧錄内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大達法師端甫卒。

    史館修撰裴休制碑曰。

    玄秘塔者。

    大法師端甫靈骨之所歸也。

    於戲為丈夫者。

    在家則張仁義禮樂。

    輔天子以扶世導俗。

    出家則運慈悲定慧。

    佐如來以闡教利生。

    舍此無以為丈夫也。

    背此無以為達道也。

    和上其出家之雄乎。

    天水趙氏世為秦人。

    初母張夫人夢梵僧謂曰。

    當生貴子。

    即出囊中舍利使吞之。

    及誕所夢僧白晝入其室。

    摩其頂曰。

    必當大弘教法。

    言訖而滅。

    既成人高颡廣目大頤方口。

    長六尺五寸其音如鐘。

    夫将欲荷如來之菩提。

    鑿生靈之耳目。

    固必有殊相奇表與。

    殆十歲依崇福寺道悟禅師為沙彌。

    十七正度為比丘。

    隸安國寺。

    具威儀于西明照律師。

    禀持犯于崇福寺升律師。

    傳涅槃唯識大義于安國寺素法師。

    複夢梵僧告曰。

    三藏大教盡貯汝腹矣。

    自是經律論無敵于天下。

    囊括川注逢原委會。

    滔滔然莫能知其畔岸矣。

    夫将欲伐株杌于情田。

    雨甘露于法種者。

    固必有勇智宏辨與。

    無何谒文殊于清涼。

    衆聖皆現。

    演大經于太原。

    傾都畢會。

    德宗皇帝聞其名征之。

    一見大悅。

    常出入禁中與儒道論議。

    賜紫方袍。

    歲時錫施異于他等。

    複诏侍皇太子于東朝。

    順宗皇帝深仰其風。

    親之若昆弟。

    相與卧起。

    恩禮特隆。

    憲宗皇帝數幸其寺。

    待之若賓友。

    常承顧問。

    注納偏厚。

    而和上符彩超邁詞理響捷。

    迎合上旨皆契真乘。

    雖造次應對。

    未嘗不以闡揚為務。

    由是天子益知佛為大聖人。

    其教有大不可思議事。

    當是時朝廷方削平區夏。

    縛吳幹蜀潴蔡蕩郓。

    而天子端拱無事。

    诏和上率缁屬迎真骨于靈山。

    開法場于秘殿。

    為人請福親奉香火。

    既而刑不殘兵不黩。

    赤子無愁聲。

    江海無驚浪。

    蓋參用真乘以毗大政之明效也。

    夫将欲顯大不思議之道。

    輔大有為之君。

    固必有冥符玄契與掌内殿法儀。

    錄左街僧事。

    以标表清衆者十一年。

    講涅槃唯議經論。

    位處當仁傳授宗乘以開誘道俗。

    凡一百六十座。

    運三密于瑜伽。

    契無生于悉地。

    日持諸部十餘萬遍。

    指淨土為息肩之地。

    嚴金經為報法之恩。

    前後供施數十百萬悉以崇飾殿宇窮極雕繪。

    而方丈匡床靜慮自得。

    貴臣盛族皆所依慕。

    豪俠工賈莫不瞻向。

    薦金玉以緻誠。

    仰端嚴而禮足。

    日有千數。

    不可殚書。

    而和上即衆生以觀佛。

    離四相以修善。

    心下如地坦無丘陵。

    王公輿台皆以誠接。

    議者以謂成就常不輕行者。

    唯和上而已。

    夫将欲駕橫海之大航拯群迷于彼岸者。

    固必有奇功妙道與。

    以開成元年六月一日。

    向西右脅而滅。

    當暑而尊容若生。

    竟夕而異香彌郁。

    其年七月六日遷于長樂之南原。

    遺命荼毗。

    得舍利三百餘粒。

    方熾而神光月皎。

    既燼而靈骨珠圓。

    賜谥大達。

    塔曰玄秘。

    俗壽六十七。

    僧臘四十八。

    弟子比丘比丘尼約千餘輩。

    或講論玄言。

    或紀綱大寺。

    修禅秉律分作人師五十。

    其徒皆為達者。

    於戲和上果出家之雄乎。

    不然何至德殊祥如此其盛也。

    承襲弟子自約義正正言等。

    克荷先業虔守遺風。

    大懼徽猷有時堙沒。

    而合門劉公法緣最深。

    道契彌固。

    亦以為請。

    願播清塵。

    休嘗遊其藩備其事。

    随喜贊歎蓋無愧辭。

    銘曰。

    賢劫千佛。

    第四能仁。

    哀我生靈。

    出經破塵。

    教網高張。

    孰分。

    有大法師。

    如從親聞。

    經律論藏。

    戒定慧學。

    深淺同源。

    先後相覺。

    異宗偏義。

    孰正孰駁。

    有大法師。

    為作霜雹。

    趣真則滞。

    涉僞則流。

    象狂猿輕。

    鈎檻莫收。

    柅制刀斷。

    尚生瘡疣。

    有大法師。

    絕念而遊。

    巨唐啟運。

    大雄垂教。

    千載冥符。

    三乘疊耀。

    寵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