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為顯學的當代紅學
關燈
小
中
大
對一部作品的研究成為一門專學,世界上并不多見。如果一定找例證的話,隻有英國的大戲劇家莎士比亞可與之相匹比。英國有莎氏學,有專門的研究機構,也有莎士比亞研究專刊英國劍橋學者KennethMuir主編的《莎士比亞研究年刊》,1948年創刊,至1981年共出版34輯,每輯有一個單獨的研究主題。參見裘克安的《莎學在英國》一文,載《莎士比亞研究》創刊号,第344至345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每年要開規模很大的莎學讨論會。和《紅樓夢》研究一樣,莎士比亞研究現在也是公案疊出,漫無頭緒,甚至著作權問題也沒有完全解決,至今有人懷疑世界上是否真有莎士比亞其人,如同曹雪芹的著作權不斷遇到诘難一樣。而且無獨有偶,莎士比亞筆下的劇中人物也有四百多個,與《紅樓夢》裡的人物相仿佛,隻不過莎翁筆下的人物分散在三十七個劇本中,《紅樓夢》一部作品裡就有四百多個《紅樓夢》到底寫了多少人物,各家說法不一。諸聯在《紅樓評夢》中寫道:“總核書中人數,除無姓名及古人不算外,共男子三百三十二人,女子一百八十九人,亦雲夥矣。”(參見《紅樓夢卷》第119頁)蛟川大某山民加評本的明齋主人總評,說法同諸聯,但上面有姜季南的批語:“男子二百三十五人,女子二百十三人。”姚燮的《讀紅樓夢綱領》統計為:男二百八十二人,女二百三十七人,共得五百十九人。吳新雷的《曹雪芹》則主張:“上上下下的人物有六百二十多個。”(江蘇出版社1983年版,第74頁)又香港中文大學潘銘燊所編《紅樓夢索引》(龍門書店1983年5月初版),用電腦統計,全書一百二十回,共得人物493人;何錦階、邢頌恩編寫的《百二十回紅樓夢人名索引》(香港集賢社1984年版)則認為:“本書人物實得720名,其中男421名,女294名。”謹錄以備考。。莎士比亞研究是世界性的學問,《紅樓夢》研究也在變成世界性的學問。
對這種狀況,有人感到不可理解,認為是一種不公正的發展,提出《紅樓夢》研究可以成為專學,研究其他作家的作品為什麼就不能?比如說,為什麼不可以有“水浒學”、“三國學”、“西遊學”、“金瓶梅學”或“聊齋學”?其實,不是可不可以的問題,是能不能名實相符的問題。“水浒學”、“三國學”人們已在叫了,但能否叫得開,最終能不能獲得一門學科應有的内容;叫開了,在學科建設上有無科學依據,仍是未知數。應承認,以一書名學,絕非尋常之事。中國從前有“選學”的說法,那是由于昭明太子蕭統的《文選》對後世影響太大了,唐以後經常把《文選》與儒家經典并列,文士手中必備此書,恰同于《紅樓夢》的“家置一編”汪堃:《寄蝸殘贅》雲:“《紅樓夢》一書,始于乾隆間,後遂遍傳海内,幾于家置一編。”參見《紅樓夢卷》第二冊,第381頁。。誠如錢锺書先生所說:
詞章中一書而得為“學”,堪比經之有“易學”、“詩學”等或《說文解字》之蔚成“許學”者,惟“選學”與“紅學”耳。寥落千載,俪坐俪立,莫許參焉。“千家注杜”,“五百家注韓、柳、蘇”,未聞标立“杜學”、“韓學”等名目,考據言“鄭學”、義理言“朱學”之類,乃謂鄭玄、朱熹輩著作學說之全,非謂一書也。錢锺書:《管錐編》第四冊,第1401頁,中華書局1979年版。
錢锺書先生對一書以名學的剖解,完全出自嚴謹的學術立場,可謂不刊之論,啟示我們治學之道,唯在慎思明辨,而不能逐無實之名,動辄以專學自诩。
對這種狀況,有人感到不可理解,認為是一種不公正的發展,提出《紅樓夢》研究可以成為專學,研究其他作家的作品為什麼就不能?比如說,為什麼不可以有“水浒學”、“三國學”、“西遊學”、“金瓶梅學”或“聊齋學”?其實,不是可不可以的問題,是能不能名實相符的問題。“水浒學”、“三國學”人們已在叫了,但能否叫得開,最終能不能獲得一門學科應有的内容;叫開了,在學科建設上有無科學依據,仍是未知數。應承認,以一書名學,絕非尋常之事。中國從前有“選學”的說法,那是由于昭明太子蕭統的《文選》對後世影響太大了,唐以後經常把《文選》與儒家經典并列,文士手中必備此書,恰同于《紅樓夢》的“家置一編”汪堃:《寄蝸殘贅》雲:“《紅樓夢》一書,始于乾隆間,後遂遍傳海内,幾于家置一編。”參見《紅樓夢卷》第二冊,第381頁。。誠如錢锺書先生所說:
詞章中一書而得為“學”,堪比經之有“易學”、“詩學”等或《說文解字》之蔚成“許學”者,惟“選學”與“紅學”耳。寥落千載,俪坐俪立,莫許參焉。“千家注杜”,“五百家注韓、柳、蘇”,未聞标立“杜學”、“韓學”等名目,考據言“鄭學”、義理言“朱學”之類,乃謂鄭玄、朱熹輩著作學說之全,非謂一書也。錢锺書:《管錐編》第四冊,第1401頁,中華書局1979年版。
錢锺書先生對一書以名學的剖解,完全出自嚴謹的學術立場,可謂不刊之論,啟示我們治學之道,唯在慎思明辨,而不能逐無實之名,動辄以專學自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