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初試鋒镝
關燈
小
中
大
是平分秋色,其實卻是孫策敗了。
他的兵太少,禁不起消耗。
孫策看似出盡風頭,殺得敵軍聞之喪膽,但兩軍對陣的勝負,終究是取決于有組織的相互配合,而不是個人的英勇。
孫策見到周瑜,情緒很低落。
“好漢難抵四手,猛虎經不住群狼,我不該不聽你的話,恃勇出戰。
” “敵軍的戰鬥力也很強,而且陣法的變化,還比我們高出一籌。
”周瑜在城頭上,觀察得很細緻,“這樣硬拼下去,我們必敗無疑。
” 直到此時,二人才真正感到征戰的艱難和兇險。
孫策見周瑜低頭深思,一語不發,覺得很悶,就打開了窗戶。
冰冷的夜風吹進來,很大,桌上的那盞燈應聲而滅。
周瑜心裡猛地一亮:“我有破敵之計了,用極少的代價,把樊能和于麋殺得片甲不留。
” 這一回,孫策都将信将疑:“敵營的四周是空曠的平地,無法設伏,無法偷襲。
樊能和于麋又精通兵法,慎密過人,有什麼妙計能以少勝多呢?” 周瑜笑得很自信:“這風就是我們的百萬雄兵,伯符,你率領人馬在樊能的南面埋伏,準備攔截。
我隻帶五百名強弩手,就能把樊能的一萬大軍殺得潰不成軍。
” 孫策一時不解其意:“五百名強弩手,對樊能的一萬大軍?” “兩軍對面撕殺,勝負無非是看誰能更好的掌握和運用自然之力。
風雨火水和木棒、劍一樣,都是自然之力,隻是有時不好掌握,就被忽視了。
” 周瑜把窗關上,似是怕被人聽見,“兩軍對陣,都有第三股力量存在,并被共有,那就是自然之力。
兵戰的最佳境界就是運用自然之力打擊敵人。
人力是有限的,自然之力無限,用無限的自然之力,攻擊有限之人力,就會産生驚人的效果。
在我眼裡,天地萬物都是兵,都能沖鋒陷陣。
” 孫策恍然大悟:“用火攻。
” 這天夜裡,周瑜率領五百名強弩手,迎着猛烈的北風悄悄出城。
繞到樊能兵營的北面,沖到近前,将一排排火箭射向敵營,眨眼間,數十座帳篷就被點燃了。
火借風勢,一片片地飛落到其它帳篷上,轉眼間就成燎原之勢,哪裡撲救得及,兵将亂成一團,連方向都分不清,相互踐踏,死傷無數。
樊能和于麋飛身上馬,面對的是一片火海在風的推動下,迅速向他撲來,他想拼命都找不着人,隻好下令後退。
逃至半路,忽聽得前面喊殺大起,伏兵殺出。
孫策如猛虎下山,一馬當先沖殺過來,丹陽兵土氣如虹,人人奮勇。
樊能和孫策相遇,一看身後的兵将被燒得焦頭爛,丢盔棄甲,哪裡敢應戰,掉頭又往東逃去。
孫策的馬快,一槍刺中了他的後心,将他挑到了半空中。
于麋也在亂軍中被殺。
對方群龍無首,紛紛投降。
這一仗殲敵四千餘人,大都是被燒死的,還收降了四千餘人,而孫策隻損失不到一百人。
孫策的将士們欣喜若狂,士氣大振:想不到我們的小主公比老主公還厲害得多。
大軍在橫江城修整三日,又進軍當利。
當利的守将聞聽于麋戰敗,大軍全軍覆沒,就棄城而走。
孫策連破兩城,威名大震,收編降兵和流勇近萬人,幸好有周瑜籌集的兩萬斛糧食,才養活了急劇膨脹的軍隊。
在當利城内修整數日,大軍即将渡過長江,進入江東地區,輾轉作戰。
孫策摩拳擦掌之餘,又感覺如履薄冰,他和周瑜反複讨論戰略計劃,不放過任何一個微小細節。
二人每次讨論,孫權都湊過來旁聽,漸漸也能提些建議。
孫權聰穎過人,讀書勤奮,作戰勇敢,從不怕苦累、避風險。
孫策和周瑜都很喜歡他,隻是他年輕還太小,不能擔當重任。
對此,孫權一直不服氣,總怪二人把他當小孩子,一直吵着要“重任”。
這一日,周瑜找到孫權,考問他:“得天下,最重要的是什麼?” “當然是得人心。
” “我們如何得到江東人的心呢?” 孫權毫不猶豫地答:“我們的大軍紀律嚴明,秋豪無犯。
” “這還遠遠不夠,因為據我所知,劉繇和王朗的軍隊也是如此啊!做一件事,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才能穩操勝券。
” 孫權驚問:“在争取人心這件事上,我們有劉繇和王朗都不具備的優勢嗎?” 周瑜含笑點頭:“孫家世代都是江東人,而劉繇和王朗不是。
孫家突出這一點,就不難得到江東世家大族和百姓們的支持。
這一點很重要,我義父在中原攻城奪地,名震天下,卻無法立足,白白将勝利成果拱手讓給袁術,原因就是得不到當地士族的認同。
” 孫權聽得連連點頭。
“仲謀,你就做這件事:大力宣傳孫家和江東的淵源、孫家和江東的血肉相連,孫家對江東是一往情深,就連我們的士兵,也大都是江東人,以博得江東人的同情和支持。
還有一點不要忘了,孫家是兵聖孫武和孫膑的後代,這也要大講特講。
長期以來,百姓和英雄豪傑們,都覺得具有高貴血統的人比貧賤之人,更能代表天意。
” 孫權不太情願地說:“論沖鋒陷陣,我不如我大哥,論謀略機心,我不如你,所以隻能做這種無關緊要的事情。
” “仲謀,你說錯了。
你做的這件事最重要。
我們在江東能不能成霸業,最終将取決于江東人的認同和支持,否則,你大哥再勇武,我再有智謀,也無濟于事。
”他拍了拍孫權的肩:“我也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今後很長一段日子,不能和伯符并肩作戰了。
” 孫權很好奇:“何事比打仗還重要。
” “大軍即将渡過長江,轉戰秣陵和江陵等地,論勇武和用兵謀略,這些地區無一人是伯符的對手。
我在他身邊,作用也不大。
我要着手培養一大批精明強幹的密探,把他們派到全國各地去。
” “這件事很重要嗎?” “百戰不殆的條件就是知已知彼。
一個人多麼有智謀,但他如果變成了聾子和瞎子,也就成了傻子。
敵人的一舉一動都瞞不過你,那你就百戰百勝了。
凡是割據一方的豪強,都重視敵方消息的反饋,但我覺得他們重視的程度都不夠,密探們的地位不高,獎賞不厚,組織不嚴密,任務也很簡單。
我要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強大的密探組織,從密探的訓練,到消息的收集和傳遞,再到歸類和分析,都要設立專門機構,彼此相互聯系又獨立,分工明确。
” “好,公謹大哥,我很有興趣和你一起幹。
” “等到這個組織成熟了,我就把它交給你。
但你現在,
他的兵太少,禁不起消耗。
孫策看似出盡風頭,殺得敵軍聞之喪膽,但兩軍對陣的勝負,終究是取決于有組織的相互配合,而不是個人的英勇。
孫策見到周瑜,情緒很低落。
“好漢難抵四手,猛虎經不住群狼,我不該不聽你的話,恃勇出戰。
” “敵軍的戰鬥力也很強,而且陣法的變化,還比我們高出一籌。
”周瑜在城頭上,觀察得很細緻,“這樣硬拼下去,我們必敗無疑。
” 直到此時,二人才真正感到征戰的艱難和兇險。
孫策見周瑜低頭深思,一語不發,覺得很悶,就打開了窗戶。
冰冷的夜風吹進來,很大,桌上的那盞燈應聲而滅。
周瑜心裡猛地一亮:“我有破敵之計了,用極少的代價,把樊能和于麋殺得片甲不留。
” 這一回,孫策都将信将疑:“敵營的四周是空曠的平地,無法設伏,無法偷襲。
樊能和于麋又精通兵法,慎密過人,有什麼妙計能以少勝多呢?” 周瑜笑得很自信:“這風就是我們的百萬雄兵,伯符,你率領人馬在樊能的南面埋伏,準備攔截。
我隻帶五百名強弩手,就能把樊能的一萬大軍殺得潰不成軍。
” 孫策一時不解其意:“五百名強弩手,對樊能的一萬大軍?” “兩軍對面撕殺,勝負無非是看誰能更好的掌握和運用自然之力。
風雨火水和木棒、劍一樣,都是自然之力,隻是有時不好掌握,就被忽視了。
” 周瑜把窗關上,似是怕被人聽見,“兩軍對陣,都有第三股力量存在,并被共有,那就是自然之力。
兵戰的最佳境界就是運用自然之力打擊敵人。
人力是有限的,自然之力無限,用無限的自然之力,攻擊有限之人力,就會産生驚人的效果。
在我眼裡,天地萬物都是兵,都能沖鋒陷陣。
” 孫策恍然大悟:“用火攻。
” 這天夜裡,周瑜率領五百名強弩手,迎着猛烈的北風悄悄出城。
繞到樊能兵營的北面,沖到近前,将一排排火箭射向敵營,眨眼間,數十座帳篷就被點燃了。
火借風勢,一片片地飛落到其它帳篷上,轉眼間就成燎原之勢,哪裡撲救得及,兵将亂成一團,連方向都分不清,相互踐踏,死傷無數。
樊能和于麋飛身上馬,面對的是一片火海在風的推動下,迅速向他撲來,他想拼命都找不着人,隻好下令後退。
逃至半路,忽聽得前面喊殺大起,伏兵殺出。
孫策如猛虎下山,一馬當先沖殺過來,丹陽兵土氣如虹,人人奮勇。
樊能和孫策相遇,一看身後的兵将被燒得焦頭爛,丢盔棄甲,哪裡敢應戰,掉頭又往東逃去。
孫策的馬快,一槍刺中了他的後心,将他挑到了半空中。
于麋也在亂軍中被殺。
對方群龍無首,紛紛投降。
這一仗殲敵四千餘人,大都是被燒死的,還收降了四千餘人,而孫策隻損失不到一百人。
孫策的将士們欣喜若狂,士氣大振:想不到我們的小主公比老主公還厲害得多。
大軍在橫江城修整三日,又進軍當利。
當利的守将聞聽于麋戰敗,大軍全軍覆沒,就棄城而走。
孫策連破兩城,威名大震,收編降兵和流勇近萬人,幸好有周瑜籌集的兩萬斛糧食,才養活了急劇膨脹的軍隊。
在當利城内修整數日,大軍即将渡過長江,進入江東地區,輾轉作戰。
孫策摩拳擦掌之餘,又感覺如履薄冰,他和周瑜反複讨論戰略計劃,不放過任何一個微小細節。
二人每次讨論,孫權都湊過來旁聽,漸漸也能提些建議。
孫權聰穎過人,讀書勤奮,作戰勇敢,從不怕苦累、避風險。
孫策和周瑜都很喜歡他,隻是他年輕還太小,不能擔當重任。
對此,孫權一直不服氣,總怪二人把他當小孩子,一直吵着要“重任”。
這一日,周瑜找到孫權,考問他:“得天下,最重要的是什麼?” “當然是得人心。
” “我們如何得到江東人的心呢?” 孫權毫不猶豫地答:“我們的大軍紀律嚴明,秋豪無犯。
” “這還遠遠不夠,因為據我所知,劉繇和王朗的軍隊也是如此啊!做一件事,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才能穩操勝券。
” 孫權驚問:“在争取人心這件事上,我們有劉繇和王朗都不具備的優勢嗎?” 周瑜含笑點頭:“孫家世代都是江東人,而劉繇和王朗不是。
孫家突出這一點,就不難得到江東世家大族和百姓們的支持。
這一點很重要,我義父在中原攻城奪地,名震天下,卻無法立足,白白将勝利成果拱手讓給袁術,原因就是得不到當地士族的認同。
” 孫權聽得連連點頭。
“仲謀,你就做這件事:大力宣傳孫家和江東的淵源、孫家和江東的血肉相連,孫家對江東是一往情深,就連我們的士兵,也大都是江東人,以博得江東人的同情和支持。
還有一點不要忘了,孫家是兵聖孫武和孫膑的後代,這也要大講特講。
長期以來,百姓和英雄豪傑們,都覺得具有高貴血統的人比貧賤之人,更能代表天意。
” 孫權不太情願地說:“論沖鋒陷陣,我不如我大哥,論謀略機心,我不如你,所以隻能做這種無關緊要的事情。
” “仲謀,你說錯了。
你做的這件事最重要。
我們在江東能不能成霸業,最終将取決于江東人的認同和支持,否則,你大哥再勇武,我再有智謀,也無濟于事。
”他拍了拍孫權的肩:“我也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今後很長一段日子,不能和伯符并肩作戰了。
” 孫權很好奇:“何事比打仗還重要。
” “大軍即将渡過長江,轉戰秣陵和江陵等地,論勇武和用兵謀略,這些地區無一人是伯符的對手。
我在他身邊,作用也不大。
我要着手培養一大批精明強幹的密探,把他們派到全國各地去。
” “這件事很重要嗎?” “百戰不殆的條件就是知已知彼。
一個人多麼有智謀,但他如果變成了聾子和瞎子,也就成了傻子。
敵人的一舉一動都瞞不過你,那你就百戰百勝了。
凡是割據一方的豪強,都重視敵方消息的反饋,但我覺得他們重視的程度都不夠,密探們的地位不高,獎賞不厚,組織不嚴密,任務也很簡單。
我要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強大的密探組織,從密探的訓練,到消息的收集和傳遞,再到歸類和分析,都要設立專門機構,彼此相互聯系又獨立,分工明确。
” “好,公謹大哥,我很有興趣和你一起幹。
” “等到這個組織成熟了,我就把它交給你。
但你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