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八 墓誌銘

關燈
,世為長沙人。

    幼孤,事母,鄉裡稱其孝。

    好學自立年四十,始用其兄棐蔭,補英州真陽主簿。

    再調安州應城尉,能使其縣終君之去無一人為盜。

    薦者稱其材任治民,乃遷穀城令。

    漢旁之民,惟鄧、穀為富縣,尚書銓吏常邀厚賂以售貪令,故省中私語以一二數之,惜為奇貨,而二邑之民未嘗得廉吏,其豪猾習以賕賄汙令而為自恣。

    至君一切以法繩之,奸民、大吏不便君之政者,往往訴於其上,雖按覆,率不能奪君所為。

    其州所下文符,有不如理,必輒封還。

    州吏亦切齒,求君過失不可得,君益不為之屈。

    其後民有訟田而君誤斷者,訴之,君坐被劾。

    已而縣籍強壯為兵,有告訟田之民隱丁以規避者,君笑曰:「是嘗訴我者,彼冤民能自伸,此令之所欲也,吾豈挾此而報以罪邪?」因置之不問,縣民由是知君為愛我。

     是歲,西北初用兵,州縣既大籍強壯,而訛言相驚,雲當驅以備邊。

    縣民數萬聚邑中,會秋,大雨霖,米踴貴絕粒。

    君發常平倉賑之,有司劾君擅發倉廩。

    君即具伏,事聞,朝廷亦原之,又為其民正其稅籍之失,而使得歲免破產之患。

     逾年,政大洽,乃修孔子廟,作禮器,與其邑人春秋釋奠而興於學。

    時予為乾德令,嘗至其縣,與其民言,皆曰:「吾邑不幸,有生而未識廉吏者,而長老之民所記才一人,而繼之者今君也。

    」問其一人者,曰張及也。

    推及之歲至於君,蓋三十餘年,是謂一世矣。

    嗚呼!使民更一世而始得一良令,吏其可不慎擇乎?君其可不惜其歿乎?其政之善者可遺而不錄乎? 君用穀城之績,遷大理寺丞、知新州,至則丁母夫人鄭氏憂。

    服除,赴京師,道病,卒於宿州,實慶曆五年七月二十四日也。

     曾祖諱崇謙,連州桂陽令。

    祖諱文蔚,全州清湘令。

    父諱杞,不仕。

    君娶滎陽鄭氏,生子男二人,遵誼、遵微,皆舉進士。

    女四人,長適進士胡純臣,其三尚幼。

    銘曰: 強而仕,古之道。

    終中壽,不為夭。

    善在人,宜有後。

    銘於石,著不朽。

     太常博士尹君墓誌銘 君諱源,字子漸,姓尹氏,與其弟洙師魯俱有名於當世。

    其論議文章,博學強記,皆有以過人。

    而師魯好辯,果於有為。

    子漸為人剛簡,不矜飾,能自晦藏,與人居,久而莫知,至其一有所發,則人必驚伏。

    其視世事若不幹其意,已而榷其情偽,計其成敗,後多如其言。

    其性不能容常人,而善與人交,久而益篤。

    自天聖、明道之間,予與其兄弟交,其得於子漸者如此。

     其曾祖諱誼,贈光祿少卿。

    祖諱文化,官至都官郎中,贈刑部侍郎。

    父諱仲宣,官至虞部員外郎,贈工部郎中。

    子漸初以祖蔭補三班借職,稍遷左班殿直。

    天聖八年,舉進士及第,為奉禮郎,累遷太常博士,歷知芮城、河陽二縣,簽署孟州判官事,又知新鄭縣,通判涇州、慶州,知懷州,以慶曆五年三月十四日卒于官。

     趙元昊寇邊,圍定川堡,大將葛懷敏發涇原兵救之。

    君遺懷敏書曰:「賊舉其國而來,其利不在城堡,而兵法有不得而救者,且吾軍畏法,見敵必赴而不計利害,此其所以數敗也。

    宜駐兵瓦亭,見利而後動。

    」懷敏不能用其言,遂以敗死。

    劉渙知滄州,杖一卒,不服,渙命斬之以聞,坐專殺,降知密州。

    君上書為渙論直,得復知滄州。

     範文正公常薦君材可以居館閣,召試,不用,遂知懷州,至期月,大治。

    是時,天子用範文正公與今觀文殿學士富公、武康軍節度使韓公,欲更置天下事,而權幸小人不便,三公皆罷去,而師魯與時賢士多被誣枉得罪。

    君歎息憂悲發憤,以謂生可厭而死可樂也,往往被酒,哀歌泣下,朋友皆竊怪之。

    已而以疾卒,享年五十。

    至和元年十有二月十三日,其子材葬君於河南府壽安縣甘泉鄉龍洲裡。

    其平生所為文章六十篇,皆行於世。

    男四人,曰材、植、機、杼。

     嗚呼!師魯常勞其智於事物,而卒蹈憂患以窮死。

    若子漸者,曠然不有累其心,而無所屈其志,然其壽考亦以不長。

    豈其所謂短長得失者,皆非此之謂歟?其所以然者,不可得而知歟?銘曰: 有韞於中不以施,一憤樂死其如歸。

    豈其志之將衰?不然,世果可嫉其如斯! 湖州長史蘇君墓誌銘 故湖州長史蘇君有賢妻杜氏,自君之喪,布衣蔬食,居數歲,提君之孤子,斂其平生文章,走南京,號泣於其父曰:「吾夫屈於生,猶可伸於死。

    」其父太子太師以告於予。

    予為集次其文而序之,以著君之大節與其所以屈伸得失,以深誚世之君子當為國家樂育賢材者,且悲君之不幸。

    其妻蔔以嘉祐元年十月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