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史論

關燈
《五代史?職方考》論 嗚呼!三代以上莫不分土而治也。

    後世鑒古矯失,始郡縣天下。

    而自秦、漢以來,為國孰與三代與短?及其亡也,未始不分,至或無地以自存焉。

    蓋得其要,則雖萬國而治;失其所守,則雖一天下不能以容。

    豈非一本於道德哉! 唐之盛時,雖名天下為十道,而其勢未分。

    暨其衰也,置軍節度,號為方鎮。

    鎮之大者連州十餘,小者猶兼三四,故其兵驕則逐帥,帥強則叛上,土地為其世有,幹戈起而相侵,天下之勢,自茲而分。

    然唐自中世多故矣,其興衰救難,常倚鎮兵扶持,而侵淩亂亡,亦終以此。

    豈其利割之理然歟?自僖、昭以來,日益割裂。

    梁初,天下別為十一,南有吳、浙、荊、湖、閩、漢,西有岐、蜀,北有燕、晉,而朱氏所有七十八州以為梁。

    莊宗初起並、代,取幽、滄,有州三十五,其後又取梁、魏、博等十有六州,合五士一州以來梁。

    岐王稱臣,又得其州七。

    同光破蜀,已而復失,惟得秦、鳳、階、成四州,而營、平二州陷於契丹,其增置之州一,合一百二十三州以為唐。

    石氏入立,獻十有六州於契丹,而得蜀金州,又增置之州一,合一百九州為晉。

    劉氏之初,秦、鳳、階、成復入於蜀,隱帝時增置之州一,合一百六州以為漢。

    郭氏代漢,十州入於劉旻,世宗取秦、鳳、階、成、瀛、莫及淮南十四州,又增置之州五而廢者三,合一百一十八州以為周。

    宋興因之。

    此中國之大略也。

     其餘外屬者,強弱相並,不常其得失。

    至於周末,閩已先亡,而在者七國。

    自江以下二十一州為南唐,自劍以南及山南西道四十六州為蜀,自清南北十州為楚,自浙樂西十三州為吳越,自嶺南北四十七州為南漢,自太原以北十州為東漢,而荊、歸、峽三州為南平。

    合中國所有,二百六十八州,而軍不在焉。

     唐之封疆遠矣,前史備載,而羈縻寄治虛名之州在其間。

    五代亂世,文字不完,而時有廢省,又或陷於夷狄,不可考究其詳。

    其可見者,具之如譜。

     自唐有方鎮,而史官不錄於地理之書,以謂方鎮兵戎之事,非職方所掌故也。

    然而後世因習,以軍目地,而沒其州名。

    又今置軍者,徒以虛名升建為州府之重,此不可以不書也。

    州縣,凡唐故而廢於五代,若五代所置而見於今者,及縣之割隸今因之者,皆宜列以備職方之考。

    其餘嘗置而復廢,嘗改割而復舊者,皆不足書。

    山川物俗,職方之掌也,五代短世,無所遷變,故亦不復錄,而錄其方鎮軍名,以與前史互見之雲。

     《五代史·司天考》論 昔孔子作《春秋》而天人備。

    予述本紀,書人而不書天,予何敢異於聖人哉!其文雖異,其意一也。

     自堯、舜、三代以來,莫不稱天以舉事,孔子刪《詩》《書》不去也。

    蓋聖人不絕天於人,亦不以天參人。

    絕天於人則天道7廢,以天參人則人事惑,故常存而不究也。

    《春秋》雖書日食、星變之類,孔子未嘗道其所以然者,故其弟子之徒,莫得有所述於後世也。

     然則天果與於人乎?果不與於人乎?曰:天,吾不知,質諸聖人之言可也。

    《易》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

    」此聖人極論天人之際,最詳而明者也。

     其於天地鬼神,以不可知為言;其可知者,人而已。

    夫日中則昃,盛衰必復。

    天,吾不知,吾見其虧益於物者矣。

    草木之成者,變而衰落之;物之下者,進而流行之。

    地,吾不知,吾見其變流於物者矣。

    人之貪滿者多禍,其守約者多福。

    鬼神,吾不知,吾見人之禍福者矣。

    天地鬼神,不可知其心,則因其著於物者以測之。

    故據其跡之可見者以為言,曰虧益,曰變流,曰害福。

    若人,則可知者,故直言其情曰好惡。

    其知與不知,異辭也,參而會之,與人無以異也。

    其果與於人乎,不與於人乎?則所不知也。

    以其不可知,故常尊而遠之;以其與人無所異也,則修吾人事而已。

    人事者,天意也。

    《書》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未有人心悅於下,而天意怒於上者;未有人理逆於下,而天道順於上者。

     然則王者君天下,子生民,布德行政,以順人心,是之謂奉天。

    至於三辰五星常動而不息,不能無盈縮差忒之變,而占之有中有不中,不可以為常者,有司之事也。

    本紀所述人君行事詳矣,其興亡治亂可以見。

    至於三辰五星逆順變見,有司之所占者,故以其官誌之,以備司天之所考。

     嗚呼,聖人既沒而異端起。

    自秦、漢以下,學者惑於災異矣,天文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