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南方的混戰與吳的衰亡

關燈
馬蔡公棄疾散布謠言,說靈王未死,已來讨罪,竟把無用的公子比和公子黑肱生生逼死;棄疾即位,是為平王(名熊居)。

    這時攻徐的楚軍聞耗班師,也被吳人在豫章截擊,殺得大敗,吳人獲了楚軍的五個将帥。

    平王即位以後,重封陳、蔡,遷複各地的人民,楚國方才稍稍平定。

     楚國大亂之後,勢力更衰,吳人乘機滅掉州來(州來是吳、楚争鋒的要塞)。

    隔了四年(魯昭公十七年),吳人又起兵伐楚,在長岸開戰,楚兵先勝,搶得吳國有名的大船餘皇。

    吳人用計乘夜擾亂楚營,又把楚兵打敗,搶回了餘皇。

    明年,楚人把許國又從葉邑遷到白羽(在今河南内鄉縣),次年又遷陰地之戎于下陰(在今湖北光化縣?),令尹子瑕修築郏城(在今河南郏縣),這是防備晉、鄭的侵逼。

    楚國這樣兢兢自守,當時人已知他無能為力了。

     楚平王對外既不能振興國威,對内又不善治家。

    他替兒子太子建聘娶秦國的女兒,聽說秦女長得美麗,他就學了衛宣公的樣,搶來立為自己的夫人。

    不久,他又大城城父(在今河南寶豐縣,與陳邑城父為二地),派太子建駐守在那裡以通北方;派兵修複州來的城池,以禦東方。

    後來他終竟聽信了讒言,把太子建趕走,殺死他的師傅伍奢,奢的兒子伍員奔吳,這就惹下了潑天大禍。

     魯昭公二十三年,吳人起兵攻州來;楚人興動了陳、蔡、許、頓、胡、沈諸國的兵去援救,令尹子瑕恰巧在這時去世,使得楚兵先受了一個挫折。

    兩方在雞父(在今河南固始縣)地方開戰,吳人用了公子光的計策,先派刑徒三千人去搗亂胡、沈、陳三國的軍隊,大兵跟随過去,一陣厮殺,三國的兵大敗,吳人斬獲胡、沈兩國的君主和陳大夫夏齧。

    再釋放胡、沈兩軍的俘虜去擾亂蔡、許、頓三國的軍隊,大兵跟着呼噪,三國的兵驚潰,楚軍也止不住腳,大潰而走。

    同時楚太子建的母親住在?邑(在今河南新蔡縣),怨恨平王廢逐她的兒子,也引導吳兵入?,把她帶去又把藏在?邑的楚國寶器一齊擄了。

    楚司馬鑅越追趕吳兵不及,自缢而死。

    楚人這時懼怕吳人到了極點,竟至修築國都郢城。

    次年,楚王造了舟師去侵略吳疆,越人又來會兵。

    楚兵進到圉陽(約在今安徽巢縣)回去,吳兵從後追來,攻破楚邑巢和鐘離。

    楚人又連連築城遷民,把全國鬧得雞犬不安。

     吳人的擾楚魯昭公二十六年,楚平王去世,秦女所生的兒子壬即位,是為昭王。

    吳人想乘楚國國喪去搗亂,派兵圍困潛邑(在今安徽霍山縣),楚兵救潛,前後夾攻,吳兵不能退回。

    吳公子光(諸樊子)乘此機會,起來弑了國君王僚(魯襄公二十九年吳王餘祭死,弟餘昧嗣位。

    昭公十五年,餘昧死,子王僚嗣位),自立為君,是為阖廬。

    楚國國内在這時也發生事故,奸臣費無極等在令尹子常面前竭力說大臣郤宛的壞話,子常攻殺郤宛,盡滅郤氏的族黨。

    國人大大不服,群起謗毀令尹。

    子常又把費無極等殺死,以向國人解說。

    吳前王僚的母弟公子掩餘與公子燭庸從徐國和鐘吾國奔楚,楚人把他們安置在養邑(在今河南沈丘縣附近),替他們修築城池,用來對付吳人。

    吳王阖廬大怒,起兵先拘了鐘吾子,順道伐滅徐國,徐君奔楚。

    楚兵救徐不及,就修築了夷(城父)城,給徐君居住。

     徐國既入吳人之手,楚國大震。

    逃亡在吳國的楚将伍員就教吳王分派三支軍隊,更番侵擾楚邊,聲東擊西,以疲乏楚人的兵力;然後以大軍合力進攻。

    吳王聽了他的話,于是楚國大受其害(這與晉人疲楚的方略一樣)。

    魯昭公三十一年,吳人兩次圍攻楚邑,楚兵一來,吳兵即回。

    定公二年,吳人又教舒鸠人引誘楚兵出來伐吳,設下計策,在豫章擊敗楚兵,再破巢邑。

    這就是運用了伍員的計謀。

     柏舉之戰楚國在“日蹙國百裡”的情勢之下,執政子常仍是非常貪暴,向各小國要索無厭。

    甚至把蔡、唐兩國的君主拘了好幾年,硬逼取了賄賂,才把他們釋放。

    蔡侯回國就朝晉請兵伐楚,不料晉國的當權者也同楚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