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晉國的複霸
關燈
小
中
大
了這次盟,明神就降下罰來,着他喪師亡國!”兩國結盟既成,鄭伯到晉國去聽命。
晉、魯、衛諸國會于瑣澤,申明了和議。
晉厲的西伐晉、楚和局既定,兩國又互派使臣往還結盟。
晉國解除了南顧的憂慮,便把精力移轉到西方。
這時秦國聳動楚、狄兩方,想引導他們去伐晉,晉人先把狄兵在交剛地方打敗,然後派使臣呂相去絕了秦好,把罪狀都推在秦國身上,邀合齊、魯、宋、衛、鄭、曹、邾、滕等諸侯朝見周王,請周王派大臣監兵,大張旗鼓去伐秦。
兩方在麻隧(在今陝西泾陽縣)開戰,秦兵大敗,諸侯的兵渡過泾水,一直打到侯麗(也在今泾陽縣附近),方才回去。
第一次晉楚弭兵之約的破裂隔了三年(魯成公十五年),楚國想違背盟約,出兵北略。
大夫子囊道:“我們剛和晉國結盟,就違背了盟約,似乎說不過去。
”司馬子反道:“隻要于本國有利就可以幹,管什麼盟約!”楚共王聽了子反的話就興兵侵擾鄭、衛兩國。
這次因楚國先輸了理,所以鄭國也發兵侵楚,奪取新石地方。
晉國見楚背約,就邀合諸侯的大夫與吳人會于鐘離(在今安徽鳳陽縣),預備對付楚人。
這是吳與中原上國會盟的開始。
楚國見勢不利,又割了汝陰的田買服鄭國。
鄭伯叛晉,與楚結盟,又起兵替楚伐宋。
衛國也起兵替晉伐鄭。
到這時,中原的和平便破裂了。
鄢陵之戰晉厲公發動大兵讨鄭,鄭國向楚告急,楚共王親征救鄭。
晉兵渡河,與楚兵在鄢陵(在今河南鄢陵縣)相遇。
晉中軍佐将士燮不願開戰,中軍元帥栾書和新軍佐将郤至卻都主張接戰。
楚兵又抄了?戰的老樣,乘天氣陰暗,一早起來全軍壓迫晉營結陣。
晉軍很是畏懼。
小将範匄(士燮子)獻策道:“我們把井塞了,竈平了,在軍中結陣,打開營壘作為戰道就是,何必怕楚!”元帥栾書也道:“楚兵很是輕佻,我們固守着營壘候他,三天之内他們必退。
等他們退了順勢攻擊過去,定能獲勝的。
”郤至也竭力說明楚有可乘之機。
楚亡臣苗贲皇報告晉侯道:“楚兵的精華都在中軍王族,如果分了精兵去攻擊他的左右軍,再合三軍之力去攻王卒,楚兵必然大敗。
”兩方開戰,楚軍果然失利。
晉将魏锜一箭射中楚王的眼睛,楚王叫神箭手養由基回射,把魏锜射死。
楚兵敗退,臨了險地,養由基連射晉軍,箭無虛發;大力的叔山冉也搏了人去投擊晉車,把晉軍的車轼折斷,晉兵才止住不追,俘獲了楚将公子罿。
楚兵與晉兵打了一天,到夜還未息手。
楚司馬子反命令軍吏查恤傷兵,修補卒乘,整理軍器,預備明天再戰。
晉軍方面,苗贲皇也替晉侯下令,命部下修補車卒,秣馬厲兵,固陣等待;一面把捉來的楚國俘虜縱放回營,讓他們去報信。
楚王派人召子反商議,哪知子反喝醉了酒,不能出見。
楚王歎道:“這是天敗楚了!”不能久待,連忙乘夜帶兵逃走。
晉軍抄了城濮之戰的老文章,占領楚營,把營中糧饷吃了三天。
楚兵回國,司馬子反自己覺得有罪,就自殺了。
這次戰争,又是晉國方面獲得大勝利。
沙随之會與晉厲的南略晉厲公大敗楚兵于鄢陵以後,就邀合齊、魯、宋、衛、邾諸國會于沙随(在今河南甯陵縣附近),預備伐鄭。
在提起這回伐鄭的事之前,有一件魯國的故事應當補叙一下。
當鄢陵之戰時,齊、魯、衛三國的當局和國君都出來做晉國的援應。
就在這時,魯國内部發生變亂,隻為大夫叔孫僑如與成公的母親穆姜通奸,想去掉與他并立的季孫、孟孫兩家,所以在成公将要出國去的時候,穆姜就要求他趕走季孫和孟孫。
成公說這事回來再談吧,穆姜聽了很不高興。
成公一看情勢不對,先在宮中置了守備,設了留守的人,然後出國。
為了這一耽擱,他到鄢陵時已過了晉、楚戰期了。
到這一次沙随之會,叔孫僑如公報私仇,便派人向晉臣郤鮤說了成公壞話。
郤鮤是晉國的公族大夫、新軍的将領,主管東方諸侯的事,權力很大的,他向僑如要了賄賂,就在晉侯面前進讒言,訴說成公已有二心于楚。
于是晉侯不給魯侯面子,不去見他。
不久,晉國集合諸侯的兵伐鄭,成公又去赴會,穆姜重向成公提起舊話,成公始終不肯答應,依舊安置好了戒備然後動身。
諸侯的兵駐在鄭西,魯兵又來晚了,駐在鄭東,不敢越過鄭境,隻得向晉國請了接應,方才得與諸侯的兵一同會集。
晉下軍佐将知帶領諸侯的兵先侵陳、蔡兩國,諸侯留守的軍隊遷駐颍上,鄭國乘夜出來攻擊,齊、宋、衛三軍都大受損失。
于此可見鄭國到底不弱。
這時魯叔孫僑如又派人去報告郤鮤,說執政季孫行父等确有貳心于齊、楚,對晉國不忠實,于是晉人拘了季孫。
魯侯派大臣子叔聲伯向晉國再三讨饒,晉國才把季孫放回。
叔孫僑如大失所望,立不住腳,奔齊而去。
季孫行父與晉郤鮤
晉、魯、衛諸國會于瑣澤,申明了和議。
晉厲的西伐晉、楚和局既定,兩國又互派使臣往還結盟。
晉國解除了南顧的憂慮,便把精力移轉到西方。
這時秦國聳動楚、狄兩方,想引導他們去伐晉,晉人先把狄兵在交剛地方打敗,然後派使臣呂相去絕了秦好,把罪狀都推在秦國身上,邀合齊、魯、宋、衛、鄭、曹、邾、滕等諸侯朝見周王,請周王派大臣監兵,大張旗鼓去伐秦。
兩方在麻隧(在今陝西泾陽縣)開戰,秦兵大敗,諸侯的兵渡過泾水,一直打到侯麗(也在今泾陽縣附近),方才回去。
第一次晉楚弭兵之約的破裂隔了三年(魯成公十五年),楚國想違背盟約,出兵北略。
大夫子囊道:“我們剛和晉國結盟,就違背了盟約,似乎說不過去。
”司馬子反道:“隻要于本國有利就可以幹,管什麼盟約!”楚共王聽了子反的話就興兵侵擾鄭、衛兩國。
這次因楚國先輸了理,所以鄭國也發兵侵楚,奪取新石地方。
晉國見楚背約,就邀合諸侯的大夫與吳人會于鐘離(在今安徽鳳陽縣),預備對付楚人。
這是吳與中原上國會盟的開始。
楚國見勢不利,又割了汝陰的田買服鄭國。
鄭伯叛晉,與楚結盟,又起兵替楚伐宋。
衛國也起兵替晉伐鄭。
到這時,中原的和平便破裂了。
鄢陵之戰晉厲公發動大兵讨鄭,鄭國向楚告急,楚共王親征救鄭。
晉兵渡河,與楚兵在鄢陵(在今河南鄢陵縣)相遇。
晉中軍佐将士燮不願開戰,中軍元帥栾書和新軍佐将郤至卻都主張接戰。
楚兵又抄了?戰的老樣,乘天氣陰暗,一早起來全軍壓迫晉營結陣。
晉軍很是畏懼。
小将範匄(士燮子)獻策道:“我們把井塞了,竈平了,在軍中結陣,打開營壘作為戰道就是,何必怕楚!”元帥栾書也道:“楚兵很是輕佻,我們固守着營壘候他,三天之内他們必退。
等他們退了順勢攻擊過去,定能獲勝的。
”郤至也竭力說明楚有可乘之機。
楚亡臣苗贲皇報告晉侯道:“楚兵的精華都在中軍王族,如果分了精兵去攻擊他的左右軍,再合三軍之力去攻王卒,楚兵必然大敗。
”兩方開戰,楚軍果然失利。
晉将魏锜一箭射中楚王的眼睛,楚王叫神箭手養由基回射,把魏锜射死。
楚兵敗退,臨了險地,養由基連射晉軍,箭無虛發;大力的叔山冉也搏了人去投擊晉車,把晉軍的車轼折斷,晉兵才止住不追,俘獲了楚将公子罿。
楚兵與晉兵打了一天,到夜還未息手。
楚司馬子反命令軍吏查恤傷兵,修補卒乘,整理軍器,預備明天再戰。
晉軍方面,苗贲皇也替晉侯下令,命部下修補車卒,秣馬厲兵,固陣等待;一面把捉來的楚國俘虜縱放回營,讓他們去報信。
楚王派人召子反商議,哪知子反喝醉了酒,不能出見。
楚王歎道:“這是天敗楚了!”不能久待,連忙乘夜帶兵逃走。
晉軍抄了城濮之戰的老文章,占領楚營,把營中糧饷吃了三天。
楚兵回國,司馬子反自己覺得有罪,就自殺了。
這次戰争,又是晉國方面獲得大勝利。
沙随之會與晉厲的南略晉厲公大敗楚兵于鄢陵以後,就邀合齊、魯、宋、衛、邾諸國會于沙随(在今河南甯陵縣附近),預備伐鄭。
在提起這回伐鄭的事之前,有一件魯國的故事應當補叙一下。
當鄢陵之戰時,齊、魯、衛三國的當局和國君都出來做晉國的援應。
就在這時,魯國内部發生變亂,隻為大夫叔孫僑如與成公的母親穆姜通奸,想去掉與他并立的季孫、孟孫兩家,所以在成公将要出國去的時候,穆姜就要求他趕走季孫和孟孫。
成公說這事回來再談吧,穆姜聽了很不高興。
成公一看情勢不對,先在宮中置了守備,設了留守的人,然後出國。
為了這一耽擱,他到鄢陵時已過了晉、楚戰期了。
到這一次沙随之會,叔孫僑如公報私仇,便派人向晉臣郤鮤說了成公壞話。
郤鮤是晉國的公族大夫、新軍的将領,主管東方諸侯的事,權力很大的,他向僑如要了賄賂,就在晉侯面前進讒言,訴說成公已有二心于楚。
于是晉侯不給魯侯面子,不去見他。
不久,晉國集合諸侯的兵伐鄭,成公又去赴會,穆姜重向成公提起舊話,成公始終不肯答應,依舊安置好了戒備然後動身。
諸侯的兵駐在鄭西,魯兵又來晚了,駐在鄭東,不敢越過鄭境,隻得向晉國請了接應,方才得與諸侯的兵一同會集。
晉下軍佐将知帶領諸侯的兵先侵陳、蔡兩國,諸侯留守的軍隊遷駐颍上,鄭國乘夜出來攻擊,齊、宋、衛三軍都大受損失。
于此可見鄭國到底不弱。
這時魯叔孫僑如又派人去報告郤鮤,說執政季孫行父等确有貳心于齊、楚,對晉國不忠實,于是晉人拘了季孫。
魯侯派大臣子叔聲伯向晉國再三讨饒,晉國才把季孫放回。
叔孫僑如大失所望,立不住腳,奔齊而去。
季孫行父與晉郤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