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秦晉的崛起與晉文稱霸前的國際形勢

關燈
的後半期已與黃河下遊諸國發生相當的關系;第三方面便是黃河上遊秦、晉、虞、虢諸國的曆史,這一地域直到春秋中期才與上兩地域正式的發生關系,在此以前,它的曆史是獨立的,自應當分别叙述。

     齊霸的結束從魯莊公十五年,齊桓公再合諸侯于鄄,開始稱霸,到魯僖公十七年,三十餘年間,“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齊國的盟主地位始終沒有變遷。

    直到齊桓公去世,齊國才漸漸中衰了。

    原來齊桓公雖是個有名的霸主,但一方面卻又是一個好色的庸人。

    他娶了三位夫人,是周、徐、蔡三國的女兒,都沒有生兒子。

    又收納了許多庶妾,内寵地位如夫人的共有六人,生了六個兒子:衛國的女兒長衛姬生公子無虧(武孟),少衛姬生公子元(後來的惠公),鄭國的女兒鄭姬生公子昭(後來的孝公),葛國的女兒葛嬴生公子潘(後來的昭公),密國的女兒密姬生公子商人(後來的懿公),宋國華氏的女兒宋華子生公子雍。

    這六位公子都是庶妾所生,地位平等,大家都可以做太子;齊桓公恐怕死後諸子争位,就預先與管仲把公子昭囑托給宋襄公(桓公子,名茲父,嗣桓公位),立為太子。

    那時齊國有個雍巫,又名易牙,以善于烹調為長衛姬所寵,又得桓公的寵閹寺人貂的引薦,做菜給桓吃,也得了寵。

    這班嬖幸大家在桓公的面前撺掇立公子無虧為太子,桓公就答應了。

    後來管仲去世,齊國失了鎮壓的大臣,五公子都起來圖謀儲位,齊國的内部就栽下了變亂的種子。

    等到齊桓公去世,易牙進宮,與寺人貂奉了長衛姬們作亂,殺死群吏,擁立公子無虧為君;公子昭逃到了宋國去。

    宋襄公見齊國有亂,想乘機起來搶奪盟主的位子,就結合曹、衛、邾三國起兵伐齊。

    齊人殺了公子無虧向諸侯解說。

    宋襄公想送公子昭回國,齊人也情願迎立公子昭為君,隻因四公子之徒在中作梗,隻得與宋兵開戰。

    宋襄公把齊兵在飌的地方打敗,送公子昭回國即位,是為孝公,在宋兵伐齊的時候,魯國曾起兵救齊,狄國也來救齊。

    魯、狄兩國都曾受過齊桓公的壓迫的,到這時反來救援齊國,這可見齊桓公遺烈之盛了。

    但鄭國卻乘齊喪去朝楚國;邢國也乘機聯合狄兵伐衛,圍困了衛國菟圃地方。

    衛文公甚至想把國家讓給父兄子弟與朝衆,大衆不肯,合力起兵在訾婁地方抵禦狄兵;狄兵見衛國強硬,就回國去了。

     宋襄的圖霸宋襄公既打敗了齊兵,自以為國勢強盛,足以代齊為盟主,就先向諸侯示威,拘了滕君嬰齊以為不服的諸侯的榜樣。

    又邀合曹、邾等國在曹地結盟,?國的君赴會稍遲,宋襄公就叫邾人把他拘了,當作犧牲品去祭祀次睢地方的社神,想借此威服東夷。

    不久襄公又因曹國不服,起兵圍了曹都。

    衛國也在這時起兵伐邢,報複他勾結狄人圍困衛邑的仇恨。

    陳國邀合了楚、魯、鄭、蔡諸國在齊地結盟,重修桓公之好。

    過了些時,齊國也邀合狄國在邢地結盟,狄人侵衛,替邢國打算抵抗衛國的侵略(這時衛國已複興,滑國也叛鄭而服于衛)。

    但邢國不久仍被衛國滅了。

    這時的諸侯中,大概楚、齊、魯、鄭、陳、蔡、邢、狄諸國合成一大集團,共同威脅宋國;宋襄公的一黨隻有衛、邾、許、滑等寥寥幾國,勢力實在很是薄弱。

    宋襄公卻不度德,不量力,仍妄想做盟主。

    魯僖公二十一年,宋襄公在鹿上地方邀齊、楚兩國結盟,向楚國請求諸侯;楚人假意允許了他,暗地裡卻布下了天羅地網。

    到了這年秋天,楚、鄭、陳、蔡、許、曹諸國在盂的地方邀宋結會,宋襄公自矜信義,不帶兵去赴會,楚國乘機把他拘住,起兵伐宋。

    魯僖公代宋國向楚國讨饒,在薄(即亳)的地方會合諸侯結盟,就在這次會裡,楚國把宋襄公釋放回國。

     楚宋的争衡與宋的失敗宋襄公被楚國玩弄于股掌之上,仍不覺悟,回國以後,因鄭伯到楚國去朝見,又邀合衛、許、滕諸國的兵伐鄭,想征服鄭國。

    楚人哪裡容他猖狂,就起兵伐宋以救鄭。

    宋襄公将要與楚兵開戰,宋國的大司馬公孫固谏勸襄公道:“老天爺丢棄商國已很久了,你硬要重興祖業,恐怕是不容易的事情吧。

    ”原來春秋時有一種“一姓不再興”的迷信,以為一國滅了,就不能重新興起來,如果勉強去興複已滅的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