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種族疆域與列國世系追述

關燈
立的攜王,對于平王很有功勞,平王賜給他纒鬯(纒是黑色的黍,鬯是鬯草,用以釀酒的)和彤弓彤矢、盧弓盧矢(彤是紅色,盧是黑色)等器物,命他與鄭國夾輔周室。

    文侯死後,子昭侯伯即位,封文侯的弟成師于曲沃,稱為“曲沃桓叔”。

    過了七年,晉國的大臣潘父殺了昭侯,想迎立桓叔為君,被晉人所拒絕,由昭侯的兒子孝侯平嗣位。

    不久曲沃桓叔也去世,桓叔的兒子莊伯嗣位,帶兵伐翼(晉的國都),殺了孝侯;翼人又立孝侯的弟鄂侯為君。

    鄂侯二年,曲沃莊伯十一年入《春秋》。

     秦國世系(四)秦。

    秦是嬴姓之族。

    據傳說,他們的始祖叫做大業;大業生大費,又叫做柏翳,與禹同平水土有功,做了帝舜的女婿。

    大費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做大廉,為鳥俗氏的始祖;一個叫做若木,為費氏的始祖。

    大廉的玄孫叫做“孟戲中衍”,身體是一頭鳥,卻會說人話,他做了殷帝太戊的禦者,世有功績,遂為諸侯。

    傳了多少代之後到蜚廉,蜚廉生惡來,父子兩人都以材力做商纣的寵臣。

    周武王滅商,把蜚廉、惡來都殺了。

    蜚廉的孫子叫做孟增,又叫作宅臯狼,做了周成王的臣子。

    以上所述的世系,當然不可盡信。

    大約秦人本是東方的種族,與春秋時的郯國是同族。

    據古書記載,武庚叛周時,有熊盈族與他同叛,周公東征熊盈族的國家有十七國,俘虜回來的有九國。

    “盈”就是“嬴”,秦人大約就在那時被遷到西方的(據《史記·秦本紀》:中衍的玄孫中贑已因親歸周,保西垂,其說似不可信)。

    宅臯狼再傳為造父,造父替周穆王駕馬有功,受封于趙城,便是後來趙氏的始祖。

    另有一個與造父同族的人叫做非子,也是蜚廉的六世孫,住在犬丘的地方,善于養馬,做了周孝王養馬的官,服務很有成績,孝王封他在秦地作附庸,稱為“秦嬴”。

    秦嬴三傳到秦仲,适當周厲王時,那時西戎作亂,把住在犬丘地方的秦嬴同族滅了。

    周宣王即位,命秦仲為大夫,叫他去讨伐西戎,反被西戎所殺。

    秦仲有五個兒子,長子莊公,得到周的幫助,打敗了西戎,兼有了犬丘之地,做周室的西垂大夫。

    莊公死,子襄公嗣位。

    七年,犬戎殺周幽王,襄公帶兵救周,戰伐很有功勞。

    平王東遷,襄公又用兵護送,于是平王就封他為諸侯,叫他去攻打“戎”族,許他如把“戎”族趕走,就拿岐山以西的地方賜給他。

    到襄公的兒子文公的時候,居然把“戎”族趕跑,占有了岐山一帶的地方;據說他把岐山以東的地獻給周室。

    文公四十四年入《春秋》。

     楚國世系(五)楚。

    楚的王室是芈姓之族。

    據傳說,他們的始祖叫做祝融,做高辛氏的火正。

    祝融的後裔分為六姓,最末的一支便是芈姓。

    芈姓的祖先叫做季連;季連的後裔有個叫做鬻熊的,做周文王的臣子。

    三傳到熊繹,受了周成王的封,立國于丹陽,那就是楚國的第一代君主。

    以上的世系,也是很有疑問的。

    查甲骨蔔辭裡有一片“辛卯,帚楚&hellip&hellip”的記載,可見殷代已有楚的國名。

    又“鬻熊”或許就是“祝融”的演變,他的時代當在殷代。

    楚王室實在也是東方的種族。

    周初的銅器銘文記周王伐楚,駐兵在炎的地方,這該是後來的郯國,地在山東。

    《左傳》又記昆吾之虛在衛,昆吾是楚的同族。

    《詩經·睟風》裡也有楚宮、楚室的名稱。

    《春秋》裡更有楚丘的地名:一在現在山東省曹縣,一在河南省滑縣。

    大約楚人本來居住在現今山東省與河南省之間。

    《逸周書》記周公東征熊盈族十七國,俘回來的九國,“熊”是楚氏,“盈”就是“嬴”,所以我們很疑心楚人同秦人一樣,都本是東方的種族而被周人硬遷到西方去的。

    楚人遷到西方以後,就住在丹陽,當丹水、淅水交流之處;《史記》載秦、楚交兵在丹陽,這個丹陽就是楚的初國。

    熊繹五傳到熊渠,當周夷王時,興兵伐庸和揚越,一直到鄂,封他的大兒子康為句亶王,中兒子紅為鄂王,小兒子執疵為越章王。

    在這裡有個疑問,便是楚在熊渠時既已強盛,為什麼到若幹傳之後的若敖,羛冒和武王、文王,《左傳》中反說他們“筚路藍縷以啟山林”,“土不過同”(方百裡為一同)?我以為這大約是因為周人平定南方,開辟疆域直到“南海”,楚人在那時受了一次大壓迫,被逼南遷,重新經營,因而直到武王時才漸漸的複興起來。

    武王名熊通,是熊渠的十一傳孫。

    武王十九年入《春秋》。

     宋國世系(六)宋。

    宋是殷宗室微子啟的封國。

    周公攝政時,纣子武庚叛周,被周公打滅,便封已投降的殷室宗親微子啟于宋,代武庚為殷後。

    周公的用意,大約是叫他幫助周室鎮壓殷民的。

    微子十二傳為宣公力,宣公死時讓位給他的弟和,是為穆公。

    穆公七年入《春秋》。

     衛國世系(七)衛。

    衛國公室的始祖是周武王的弟康叔封。

    康叔原先封于康地,彜器銘文和《易經》裡的“康侯”就是他(康國不知在何處)。

    武王、周公滅殷,命康叔監視殷國,《周書》裡《康诰》、《酒诰》兩篇便是武王或周公命康叔的訓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