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頑固堡壘。
于是一片緊張。
女人們更哭。
孩子們更叫。
幾十名留守大本營的“炮轟派”戰士聚集到了一起。
其中一個大聲對女人和孩子們吼:“不要哭!不要叫!你們哭,你們叫,‘捍聯總’也是不會發慈悲的!有我們幾十個人在,就保證你們的安全,絕不會讓‘捍聯總’攻進來的!” 幾十名老工人也自覺組織起來,人人尋找到可以當武器的東西,對他們說:“我們跟你們一塊去守衛前後大門!今天拼死一個夠本,拼死倆賺一個!”“死了,咱們的人會給咱們報仇的!”“男的女的,老少爺們,王八蛋‘捍聯總’要是真攻進來了,誰也不許作孬種!咱們生是‘炮轟派’的人,死是‘炮轟派’的鬼!” 有個女人也振臂高呼:“姐妹們,咱們也要操家夥,跟王八蛋‘捍聯總’拼命呀!” 于是女人們,連同一些半大孩子,在這樣一種同仇敵忾情緒的互相煽動下,也紛紛尋找應手的武器,預備拼命。
我激動得要哭,何等豪烈的場面!我所渴望體驗的悲劇精神和英雄主義,是整個兒将我主宰了。
我尋找到了一跟長鐵棍,緊緊地握在手中。
于是人們沖到了院子裡。
幾盞探照燈開了,院子裡亮得如同白晝。
一部分人撲向前後門。
一部分人守衛在四面高牆下。
我甚至想象到了“哈一機”被攻占後的慘景:男女老少的屍體橫倒豎卧,人人死後手中仍緊握帶血的武器。
想象到了被母親死前掩護地壓在身下的幼兒,發出驚天地泣鬼神的哇哇哭聲。
想象到了我自己應該怎麼個死法才更英雄更悲壯,臨死應該呼喊什麼口号。
按照我的想象,也可以說按照我的意願,我應該在其它人全都死光了之後再死。
應該面對着無數的一步步包圍上來的“捍聯總”們,怒目而視,首先毀掉武器。
可惜我拿的是一根長鐵棍,隻有塞進煉鐵爐才能毀掉。
要拿的是一支槍就好了。
就可以做到死了也不将武器留給敵人了。
要拿的是一根爆破筒就更其好了!那就可以做到與敵人同歸于盡了。
關于武器的這一節想象,雖然英雄得可以壯烈得可以,悲劇味兒也十足,但分明地是隻能想象一番,根本無法實現,隻得不去細想。
呼喊什麼口号卻是完全可以早作打算的。
我想到了雨果小說中那個法國骠騎兵上尉,他在滑鐵盧為拿破倫而戰死的時候,面對一步步向他包圍的英軍喊了一句什麼來着?對,隻喊了一個字——“屎”!那當然是很輕蔑的意思啦!不過“捍聯總”們能領悟麼?他們要是沒看過雨果的《九三年》呢?要是雖然看過了并不記得那麼一名英雄的法國骠騎兵上尉呢?他可不是書中的主人公啊,僅僅是個被雨果一筆帶過的無名角色呀!那就再喊一句“炮轟派萬歲”吧! 屎—— “炮轟派”萬歲—— 英雄是足夠英雄的了!壯烈是足夠壯烈的了!似乎總歸還缺少點悲劇味兒…… 對,對,“毛主席萬歲”是不能不喊的!為毛主席而戰而死,毛主席在北京卻肯定不知道,還不是悲劇麼?當然是為毛主席而戰而死了!不是為了毛主席他老人家,我和這麼多人又是為了什麼圖的什麼呢? 隻喊三句口号。
再多一句也不喊了。
大概英雄地壯烈地死前,也隻來得及喊三句口号。
第三句不一定要喊完,可以喊到“萬”字,便張大着嘴,将“歲”字堵在口中,緩慢地倒下身去。
不要向前撲倒。
一定要向後仰倒。
一定要叉腿而立。
倒時一定要伸展開雙臂。
緩慢地直挺挺地倒下去。
屍體要呈“大”大形,倒在被鮮血染紅的土地上…… 我正徒自想得海闊天空,幾輛裝甲車和坦克從倉庫裡開了出來。
大本營的裝甲車坦克是足夠自衛用的。
高牆外,“捍聯總”的喇叭在喊叫:“炮匪們聽着,我們知道你們現在是演‘空城計’,趕快打開大門投降吧!否則我們攻進去,絕沒有你們的好下場!……” 高牆内,“炮轟派”的喇叭也響了:“耗子兵們聽着,你們有膽量就進攻吧!我們衆志成城,視死如歸!……” 前後大門打開了。
“捍聯總”們呐喊着沖了上來,但一見出現在門口的是裝甲車和坦克,又退了回去。
裝甲車向夜空掃射了一陣機槍。
槍聲過後,牆内牆外一片寂靜。
“捍聯總”們悄悄撤走了。
“炮轟派”的裝甲車和坦克卻一直象把門獸,堵在前後大門口。
然而都不敢麻痹。
怕“捍聯總”們是疑兵之計,再次襲擊。
隻是有些看去就分明不頂事的女人,被勸說着帶了所有的孩子們睡覺。
淩晨時分,“炮轟派”的大部隊回“營”了。
也就回了他們的戰友——十一個活的,六具屍體。
四人是被毒打至死。
兩人是因不堪忍受毒打,跳樓自殺的
于是一片緊張。
女人們更哭。
孩子們更叫。
幾十名留守大本營的“炮轟派”戰士聚集到了一起。
其中一個大聲對女人和孩子們吼:“不要哭!不要叫!你們哭,你們叫,‘捍聯總’也是不會發慈悲的!有我們幾十個人在,就保證你們的安全,絕不會讓‘捍聯總’攻進來的!” 幾十名老工人也自覺組織起來,人人尋找到可以當武器的東西,對他們說:“我們跟你們一塊去守衛前後大門!今天拼死一個夠本,拼死倆賺一個!”“死了,咱們的人會給咱們報仇的!”“男的女的,老少爺們,王八蛋‘捍聯總’要是真攻進來了,誰也不許作孬種!咱們生是‘炮轟派’的人,死是‘炮轟派’的鬼!” 有個女人也振臂高呼:“姐妹們,咱們也要操家夥,跟王八蛋‘捍聯總’拼命呀!” 于是女人們,連同一些半大孩子,在這樣一種同仇敵忾情緒的互相煽動下,也紛紛尋找應手的武器,預備拼命。
我激動得要哭,何等豪烈的場面!我所渴望體驗的悲劇精神和英雄主義,是整個兒将我主宰了。
我尋找到了一跟長鐵棍,緊緊地握在手中。
于是人們沖到了院子裡。
幾盞探照燈開了,院子裡亮得如同白晝。
一部分人撲向前後門。
一部分人守衛在四面高牆下。
我甚至想象到了“哈一機”被攻占後的慘景:男女老少的屍體橫倒豎卧,人人死後手中仍緊握帶血的武器。
想象到了被母親死前掩護地壓在身下的幼兒,發出驚天地泣鬼神的哇哇哭聲。
想象到了我自己應該怎麼個死法才更英雄更悲壯,臨死應該呼喊什麼口号。
按照我的想象,也可以說按照我的意願,我應該在其它人全都死光了之後再死。
應該面對着無數的一步步包圍上來的“捍聯總”們,怒目而視,首先毀掉武器。
可惜我拿的是一根長鐵棍,隻有塞進煉鐵爐才能毀掉。
要拿的是一支槍就好了。
就可以做到死了也不将武器留給敵人了。
要拿的是一根爆破筒就更其好了!那就可以做到與敵人同歸于盡了。
關于武器的這一節想象,雖然英雄得可以壯烈得可以,悲劇味兒也十足,但分明地是隻能想象一番,根本無法實現,隻得不去細想。
呼喊什麼口号卻是完全可以早作打算的。
我想到了雨果小說中那個法國骠騎兵上尉,他在滑鐵盧為拿破倫而戰死的時候,面對一步步向他包圍的英軍喊了一句什麼來着?對,隻喊了一個字——“屎”!那當然是很輕蔑的意思啦!不過“捍聯總”們能領悟麼?他們要是沒看過雨果的《九三年》呢?要是雖然看過了并不記得那麼一名英雄的法國骠騎兵上尉呢?他可不是書中的主人公啊,僅僅是個被雨果一筆帶過的無名角色呀!那就再喊一句“炮轟派萬歲”吧! 屎—— “炮轟派”萬歲—— 英雄是足夠英雄的了!壯烈是足夠壯烈的了!似乎總歸還缺少點悲劇味兒…… 對,對,“毛主席萬歲”是不能不喊的!為毛主席而戰而死,毛主席在北京卻肯定不知道,還不是悲劇麼?當然是為毛主席而戰而死了!不是為了毛主席他老人家,我和這麼多人又是為了什麼圖的什麼呢? 隻喊三句口号。
再多一句也不喊了。
大概英雄地壯烈地死前,也隻來得及喊三句口号。
第三句不一定要喊完,可以喊到“萬”字,便張大着嘴,将“歲”字堵在口中,緩慢地倒下身去。
不要向前撲倒。
一定要向後仰倒。
一定要叉腿而立。
倒時一定要伸展開雙臂。
緩慢地直挺挺地倒下去。
屍體要呈“大”大形,倒在被鮮血染紅的土地上…… 我正徒自想得海闊天空,幾輛裝甲車和坦克從倉庫裡開了出來。
大本營的裝甲車坦克是足夠自衛用的。
高牆外,“捍聯總”的喇叭在喊叫:“炮匪們聽着,我們知道你們現在是演‘空城計’,趕快打開大門投降吧!否則我們攻進去,絕沒有你們的好下場!……” 高牆内,“炮轟派”的喇叭也響了:“耗子兵們聽着,你們有膽量就進攻吧!我們衆志成城,視死如歸!……” 前後大門打開了。
“捍聯總”們呐喊着沖了上來,但一見出現在門口的是裝甲車和坦克,又退了回去。
裝甲車向夜空掃射了一陣機槍。
槍聲過後,牆内牆外一片寂靜。
“捍聯總”們悄悄撤走了。
“炮轟派”的裝甲車和坦克卻一直象把門獸,堵在前後大門口。
然而都不敢麻痹。
怕“捍聯總”們是疑兵之計,再次襲擊。
隻是有些看去就分明不頂事的女人,被勸說着帶了所有的孩子們睡覺。
淩晨時分,“炮轟派”的大部隊回“營”了。
也就回了他們的戰友——十一個活的,六具屍體。
四人是被毒打至死。
兩人是因不堪忍受毒打,跳樓自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