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一機”、“哈師大”等幾處“炮轟派”的“據點”。

    他們由“捍聯總”的“敢死隊”、工廠裡的學徒工、郊區的農民和省軍區的戰士組成。

    凡參加攻打的郊區農民,每人發十元錢,也有說發五元錢的。

    工廠裡的學徒工提前轉正。

    “捍聯總”的“敢死隊”和省軍區的戰士們得到什麼具體的好處和犒勞,就不知内情了。

    那是一場真正的戰鬥。

    真槍、真炮、真子彈和真手榴彈。

    預先派出偵察員實地偵察。

    并由省“革命委員會”常委們和省軍區作戰處的參謀們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

     “哈一機”在那一天夜裡被攻陷了。

     “哈師大”在那一天夜裡被攻陷了。

     所有的“炮轟派”據點在那一天夜裡全被攻陷了。

     守方有飲彈身亡者。

     攻方也有飲彈身亡者。

     攻方身亡者追認為烈士,其家屬享受烈士家屬待遇。

     守方身亡者死有餘辜,其家屬為他們承擔“現行反革命家屬”的罪名。

     有人說那天夜裡雙方共死了十幾人。

    也有人說不止十幾人,而是幾十人。

    究竟死了多少人,無法确知。

    但雙方都死了人是無疑的。

     “炮轟派”那天夜裡将全部裝甲車和坦克都盡數發動了起來,準備全軍覆滅,決一死戰。

    後來是幾個頭頭們決定,宣布無條件投降。

     他們宣布時說:“我們有罪,讓我們幾個人來承擔這一武鬥事件的曆史罪名吧!讓曆史的法庭隻審判我們吧!……” “炮轟派”們被命令高舉雙手排隊投降,每人身上都至少挨了一刺刀,女性也不例外…… 範正美和馮昭逢在掩護下逃離“東方紅城”,赴京請罪,替廣大“炮轟派”向“中央文革”墾求對廣大“炮轟派”群衆恕免專政…… “潘二嫂”當天被捕,投入監獄。

    幾日後召開了全市公審大會,以“現行反革命”罪被宣判死緩。

     據說她在公審大會上不卑不亢,一切罪名俱認不諱。

    不失以往辯論風度。

    宣判後,她慷慨陳詞,企圖替廣大“炮轟派”群衆進行申訴,剛說了幾句話,便被押了下去…… 省市廣播電台,廣播了一舉殲滅“炮匪”的重大勝利和宣判會的實況錄音。

    省市報發表了重要社論及清查“炮轟派”的通告。

     我家的錄音機已為哥哥賣到了寄賣店去,一直無錢贖回。

    我是在姜叔家聽的廣播。

    沒聽完,我便跑回自己家,撲在炕上,抱頭痛哭了一場。

     我自然是并沒有被清查到頭上。

    十八歲的我,内心裡又是覺得僥幸,又是覺得羞恥。

    倘我也與許許多多“炮轟派”一起被公審,被宣判,可能我内心的痛苦倒會少些。

     但果而那樣的話,母親是肯定會瘋的。

     我所渴求的英雄主義和悲劇精神,從此深深地埋葬在了我心裡。

     那一次我是哭出了太多太多的眼淚。

     我還是瞞着母親到“哈一機”去了一次,去憑吊我所渴望實現而終于沒有追求到沒有能實現的英雄主義和悲劇精神。

     我是什麼主義也沒有追求到什麼精神也沒有能實現…… “哈一機”的所有樓房的所有窗子都不存在了。

    遍地是被子彈擊碎的玻璃。

    仍有些孩子在各處尋找子彈頭。

    據說第一天有些孩子竟撿了滿滿一桶子彈頭,賣了幾十元錢。

     每一個房間的四壁都布滿了彈洞。

    我在一個房間裡數了一下,竟有四十三個彈洞之多! …… 如今這一切是早已成為過去,成為曆史了。

    它成為過去是真的。

    但它真的成為曆史了麼?它記載在曆史的哪一頁了呢?哪一頁也沒記載着。

    倒是“文化大革命”千真萬确地載入了史冊。

    或許因為它畢竟是偉人所發動的吧?不能光芒萬丈,也足警世千秋。

    但願我的這篇“自白”,可當為曆史的一份“補遺”,權作對那些為“文化大革命”而死的人們的悼詞,亦權作對我們千百萬普普通通的中國人的膚淺的“箴言”…… 潘複生是已經死了。

    不知對他下了怎樣的一個結論。

     範正美又在哪裡呢? 馮昭逢又在哪裡呢? “潘二嫂”又在哪裡呢? 倘他們都已不在我們無産階級的監獄中押着,并沒有被定為“文化大革命”的終身罪犯,獲得了自由的話,我願他們都有一個好妻子或好丈夫,都有一個溫暖的家庭,正過着他們自己的平平凡凡的日子…… 一代天驕,十年浩劫,俱往矣! 算起來他們都是四十多歲的人了。

     子曰:四十而不惑。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 我的鬼頭發長了發後,天氣已暖,我便懷着一顆什麼也沒追求到什麼也沒能實現的徹底的失落了一切的心,為着每個月十五元的報酬,掃馬路去了…… 第二年我就下鄉了…… 一九八七年二月十五日于北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