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不是‘炮轟派’,要求參加‘别動隊’幹什麼?”
我們七言八語告訴她,我們是“炮轟派”。
“什麼人批準你們加入了‘炮轟派’的?” “沒誰批準,我們同情你們,我們自己批準自己是‘炮轟派’了!” 一個夥伴振振有詞地回答。
她微笑了,轉身望着她的部下們,大聲說:“聽清楚了嗎?連這幾個中學生也同情我們了!我們的處境真落到這般田地麼?” 她的部下們卻一個也沒笑,異口同聲回答:“有我無敵!有敵無我!浴血奮戰!死而後已!”字字铿锵,顯示出堅如磐石的意志。
她又轉身望着我們,充滿自信地笑道:“你們也聽清楚了麼?‘炮轟派’并不認為自己可憐呀!” 我們争搶着回答她,正因為“炮轟派”在強權鎮壓下不屈不撓,我們才由衷地敬佩“炮轟派”!我們既然投奔“炮轟派”而來,就絕不回去!我們要和他們戰鬥在一起,勝利在一起! 我們呈出血書交給她。
她看了一會,似乎大受感動,遞給另一個人看。
那人看完,傳給第三個人。
我們的血書在“炮轟派”的隊列中一一傳閱。
忽然隊列中有人帶頭高呼口号:“打倒潘複生!救回我戰友!” 大棒擎舉如林,數千人連聲高呼:“救回我戰友!打倒潘複生!打倒汪家軍!打倒耗子兵!” 省軍區司令員汪家道又是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故“炮轟派”稱省軍區為“汪家軍”。
“捍聯總”捍衛“東北新曙光”,“曙”字被“炮轟派”貶為“鼠”字,故“炮轟派”稱“捍聯總”為“耗子兵”。
我們的棉褲棉衣都被下水道的污水泡濕了,直到我們的一個夥伴凍昏過去,才使他們發現。
她趕快命令一個人:“帶這些小鬼到浴池去洗洗澡,再找幾套棉衣給他們換上!” 于是我們被帶到“哈一機”的職工浴池去洗澡。
等我們洗完熱水澡,換上替我們找來的“炮轟派”孩子們的衣服走出浴池,偌大的院子裡已空寂無人。
我們奇怪地問人都到哪裡去了? 帶我們洗澡的那個人說:“去營救我們的戰友!今天是我們的一次大規模行動,一定要給潘複生一次嚴厲警告!” 我們質問,為什麼不等等我們。
他說:“這不是兒戲,有生命危險!頭頭命令不許讓你們跟去!” 我們正是為了要冒幾次生命危險才來投奔他們的,趕上了這樣一次機會卻沒讓我們去!我們又遺憾又憤怒,質問是哪個頭頭的命令? 他嚴肅地回答道:“是潘二嫂的命令!” “潘二嫂?就是‘黑大’那個潘二嫂?” “就是曾在省‘革命委員會’門前為‘炮轟派’家屬募捐那個潘二嫂麼?” “就是剛才跟我們說話的那個女頭頭麼?” 他告訴我們,正是。
我們見到了“潘二嫂”!而且還跟她說了話!我們一個個都感到榮幸極了!這稍稍彌補了我們因為錯過了一次出生入死機會的遺憾。
“潘二嫂”在我們心目中是比“阿慶嫂”更加了不起的智勇雙全的“炮轟派”女豪傑! “潘二嫂”是她的綽号。
她是黑龍江大學中文系的學生。
并沒結婚。
何以被她的“炮轟派”戰友們稱為“二嫂”,我們則不得而知了。
一次,“炮轟派”的廣播車和“捍聯總”的廣播車在鬧市區相遇。
所謂“仇人對面,分外眼紅”。
但那一次雙方展開的是一場文鬥,不是武鬥。
“捍聯總”的廣播車内坐的是一名男廣播員,手中拿着厚厚的一份廣播稿,照稿宣讀。
“炮轟派”的廣播車内坐的是“潘二嫂”,手中無稿。
一方是男,一方是女,一方有稿,一方無稿,優勢似乎全在“捍聯總”一邊。
“潘二嫂”雖然無稿,卻鎮定自若,唇槍舌劍,出口成章,滔滔不絕,遣詞用句,尖刻辛辣,應答質問,邏輯清晰,冷嘲熱諷,幽默百出,引馬恩列斯之經,如數家珍,據古今中外之典,似文在目。
持續三個多小時的一場車頭抵車頭的辯論,甘拜下風的倒是“捍聯總”!裡三層外三層站在人行道上看熱鬧的市民,為“潘二嫂”大鼓其掌。
“捍聯總”的廣播車在掌聲中狼狽地退到一個街口,拐彎開走了。
“什麼人批準你們加入了‘炮轟派’的?” “沒誰批準,我們同情你們,我們自己批準自己是‘炮轟派’了!” 一個夥伴振振有詞地回答。
她微笑了,轉身望着她的部下們,大聲說:“聽清楚了嗎?連這幾個中學生也同情我們了!我們的處境真落到這般田地麼?” 她的部下們卻一個也沒笑,異口同聲回答:“有我無敵!有敵無我!浴血奮戰!死而後已!”字字铿锵,顯示出堅如磐石的意志。
她又轉身望着我們,充滿自信地笑道:“你們也聽清楚了麼?‘炮轟派’并不認為自己可憐呀!” 我們争搶着回答她,正因為“炮轟派”在強權鎮壓下不屈不撓,我們才由衷地敬佩“炮轟派”!我們既然投奔“炮轟派”而來,就絕不回去!我們要和他們戰鬥在一起,勝利在一起! 我們呈出血書交給她。
她看了一會,似乎大受感動,遞給另一個人看。
那人看完,傳給第三個人。
我們的血書在“炮轟派”的隊列中一一傳閱。
忽然隊列中有人帶頭高呼口号:“打倒潘複生!救回我戰友!” 大棒擎舉如林,數千人連聲高呼:“救回我戰友!打倒潘複生!打倒汪家軍!打倒耗子兵!” 省軍區司令員汪家道又是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故“炮轟派”稱省軍區為“汪家軍”。
“捍聯總”捍衛“東北新曙光”,“曙”字被“炮轟派”貶為“鼠”字,故“炮轟派”稱“捍聯總”為“耗子兵”。
我們的棉褲棉衣都被下水道的污水泡濕了,直到我們的一個夥伴凍昏過去,才使他們發現。
她趕快命令一個人:“帶這些小鬼到浴池去洗洗澡,再找幾套棉衣給他們換上!” 于是我們被帶到“哈一機”的職工浴池去洗澡。
等我們洗完熱水澡,換上替我們找來的“炮轟派”孩子們的衣服走出浴池,偌大的院子裡已空寂無人。
我們奇怪地問人都到哪裡去了? 帶我們洗澡的那個人說:“去營救我們的戰友!今天是我們的一次大規模行動,一定要給潘複生一次嚴厲警告!” 我們質問,為什麼不等等我們。
他說:“這不是兒戲,有生命危險!頭頭命令不許讓你們跟去!” 我們正是為了要冒幾次生命危險才來投奔他們的,趕上了這樣一次機會卻沒讓我們去!我們又遺憾又憤怒,質問是哪個頭頭的命令? 他嚴肅地回答道:“是潘二嫂的命令!” “潘二嫂?就是‘黑大’那個潘二嫂?” “就是曾在省‘革命委員會’門前為‘炮轟派’家屬募捐那個潘二嫂麼?” “就是剛才跟我們說話的那個女頭頭麼?” 他告訴我們,正是。
我們見到了“潘二嫂”!而且還跟她說了話!我們一個個都感到榮幸極了!這稍稍彌補了我們因為錯過了一次出生入死機會的遺憾。
“潘二嫂”在我們心目中是比“阿慶嫂”更加了不起的智勇雙全的“炮轟派”女豪傑! “潘二嫂”是她的綽号。
她是黑龍江大學中文系的學生。
并沒結婚。
何以被她的“炮轟派”戰友們稱為“二嫂”,我們則不得而知了。
一次,“炮轟派”的廣播車和“捍聯總”的廣播車在鬧市區相遇。
所謂“仇人對面,分外眼紅”。
但那一次雙方展開的是一場文鬥,不是武鬥。
“捍聯總”的廣播車内坐的是一名男廣播員,手中拿着厚厚的一份廣播稿,照稿宣讀。
“炮轟派”的廣播車内坐的是“潘二嫂”,手中無稿。
一方是男,一方是女,一方有稿,一方無稿,優勢似乎全在“捍聯總”一邊。
“潘二嫂”雖然無稿,卻鎮定自若,唇槍舌劍,出口成章,滔滔不絕,遣詞用句,尖刻辛辣,應答質問,邏輯清晰,冷嘲熱諷,幽默百出,引馬恩列斯之經,如數家珍,據古今中外之典,似文在目。
持續三個多小時的一場車頭抵車頭的辯論,甘拜下風的倒是“捍聯總”!裡三層外三層站在人行道上看熱鬧的市民,為“潘二嫂”大鼓其掌。
“捍聯總”的廣播車在掌聲中狼狽地退到一個街口,拐彎開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