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群疑滿腹
關燈
小
中
大
1基金晨會
不到泡沫破裂,人們就沒辦法斷定它是不是泡沫——格林斯潘
早上八點出頭,何渙趕到公司投資部中央會議廳,基金經理、研究員和交易員早已開始忙碌了:看報、翻着研究報告、整理盤口數據。
桌面上好幾份當天的《上海證券報》、《上市公司》等專業性報紙,報紙上密密麻麻有不少圈圈點點,這是每天都必須要做的功課。
八樓會議廳中坐滿了人,不過目前仍有不少研究員和基金經理在外調研,所以現在人數連一半都不到。
何渙的出現并沒引起大家太多的注意,甚至很少有人擡頭看他一眼,似乎此人并不存在。
八點半鐘晨會正式開始,劉憶如走進來:“好了,現在人都到了,咱們開會。
今天重點探讨宏觀調控問題,大家盡管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 晨會是可以相互诘問的。
整個過程當中,職位不分高低,資曆不分深淺,可以沒大沒小,可以相互責難。
這是海泰基金整個管理體系當中,唯一有民主色彩的地方。
劉憶如希望每天這時候,都能激起頭腦風暴。
“今天公布的宏觀數據怎麼看?” “外彙儲備增量仍然較大,表明人民币的升值壓力還會持續存在。
不過貸款增幅較上個月有所回落,所以市場傳聞周末加息可能性應不大。
” 晨會節奏不斷加快,一位女研究員聲音脆亮,語速極快,像連珠炮一樣:“我看,加不加息不是重點。
加息會帶來經濟增長放緩的預期,不過這點市場完全會預料到,而且會很快将其消化掉。
股市隻對未預料到的壞消息産生惡性波動,從這個角度看,加息對行情的影響是中性的。
況且牛市當中,往往是‘利空出盡即利好’,最近幾次加息,股市積極的反應都能證明這一點。
” 接下來的研究員的發言同樣是短、平、快:“利空利好完全可以相互轉化,關鍵就看怎麼解讀。
就拿加息這事來說,也可以說如果央行選擇加息,将導緻人民币加速升值,吸引熱錢流入,從而推高國内資産價格。
倘若事實果真如此,加息反倒是個利好。
” 林建榮慢悠悠地站起來:“加息究竟利好還是利空股市,這類問題純粹屬于戰術層次,格局就這麼大一點。
” 劉憶如瞪了他一眼:“那依你的格局,該怎麼看?” 領導似乎不太高興,在場的人暗自偷笑,林建榮的驕狂又惹事了。
林建榮的年紀比何渙小兩歲,曾在濱州證券研發部門任職,做過五年的研究員。
五年中林建榮始終沒有進步,一直都是最底層的職員。
這都源于他太執著,總愛較真,導緻在公司裡人和欠缺。
有時光為研究報告這等小事,林建榮也能和同事擡半天杠,常會鬧個不歡而散。
券商研究報告普遍采用“八股文”的形式,甚至很多研究員都是先得到一個結論再去編些理由,從研究的角度來看實在荒唐。
不過一篇研究報告好幾千字,而且隔三差五要寫,保證絕對原創确實有些困難。
有幾個研究員能有那麼大體力的創作激情?其實,研究員寫東西是很有技巧的。
這個圈子本就不大,混的時間長了,圈裡的人差不多都熟悉。
大家關注的公司無非就那麼幾家,經常打個電話互相交換一下報告,大家你抄我、我抄你,基本都能應付過去。
再說,觀點雷同又有什麼不好?要出了錯,那也是集體性誤判,法不責衆。
可林建榮偏偏就是普遍性中的特殊性。
此人平時喜歡琢磨,寫出來的東西個性十足。
不光如此,林建榮經常當同事的面痛斥抄襲之風,為了保護“知識産權”,他從不和别人交換研究報告。
此人一貫孤傲,驕狂,心态上就十分脫離群衆,有意無意總容易得罪人,因此很不受人歡迎。
研究總監對林建榮的印象也不好,林建榮腦子很靈活,而且沖勁十足,但在領導看來未免過于浮躁,特别那股狂勁,讓人很不舒服。
2制勝之道 2005年底,國際有色金屬價格出現一輪瘋狂飙升,不少金融機構因投資金屬類股而獲利頗豐。
加上美國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鼓吹商品期貨的十年牛市,很多機構加大對有色金屬行業的投入力度。
林建榮對此很不以為然,不僅不随大流唱多,還公開寫文章看法金屬類股。
當時恰有媒體詢問他的看法,林建榮趁機極刻薄地諷刺羅傑斯:“竊鈎者盜,竊國者侯。
一般人詐騙錢财是要坐牢的,羅傑斯詐騙全世界投資者的錢财卻被捧為投資大師。
” 果然到了2006年的八月,當時銅、鋁、鋅都維持高位震蕩局面,鋁的調整幅度更大一些。
機構陸續出現分歧,部分機構獲利豐厚,選擇落袋為安。
巨大的抛壓使很多有色金屬股票已經先行調整,股價的跌幅遠遠超過商品價格的回落幅度。
研究總監并沒因此對林建榮提拔重用,反而更加不滿他的狂妄,借故降低他的待遇,逼他辭職。
後來林建榮進入海泰基金做了一名交易員,每天機械地執行基金經理發出的交易指令。
基金經理的交易指令會傳達給多個交易員,每個交易
桌面上好幾份當天的《上海證券報》、《上市公司》等專業性報紙,報紙上密密麻麻有不少圈圈點點,這是每天都必須要做的功課。
八樓會議廳中坐滿了人,不過目前仍有不少研究員和基金經理在外調研,所以現在人數連一半都不到。
何渙的出現并沒引起大家太多的注意,甚至很少有人擡頭看他一眼,似乎此人并不存在。
八點半鐘晨會正式開始,劉憶如走進來:“好了,現在人都到了,咱們開會。
今天重點探讨宏觀調控問題,大家盡管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 晨會是可以相互诘問的。
整個過程當中,職位不分高低,資曆不分深淺,可以沒大沒小,可以相互責難。
這是海泰基金整個管理體系當中,唯一有民主色彩的地方。
劉憶如希望每天這時候,都能激起頭腦風暴。
“今天公布的宏觀數據怎麼看?” “外彙儲備增量仍然較大,表明人民币的升值壓力還會持續存在。
不過貸款增幅較上個月有所回落,所以市場傳聞周末加息可能性應不大。
” 晨會節奏不斷加快,一位女研究員聲音脆亮,語速極快,像連珠炮一樣:“我看,加不加息不是重點。
加息會帶來經濟增長放緩的預期,不過這點市場完全會預料到,而且會很快将其消化掉。
股市隻對未預料到的壞消息産生惡性波動,從這個角度看,加息對行情的影響是中性的。
況且牛市當中,往往是‘利空出盡即利好’,最近幾次加息,股市積極的反應都能證明這一點。
” 接下來的研究員的發言同樣是短、平、快:“利空利好完全可以相互轉化,關鍵就看怎麼解讀。
就拿加息這事來說,也可以說如果央行選擇加息,将導緻人民币加速升值,吸引熱錢流入,從而推高國内資産價格。
倘若事實果真如此,加息反倒是個利好。
” 林建榮慢悠悠地站起來:“加息究竟利好還是利空股市,這類問題純粹屬于戰術層次,格局就這麼大一點。
” 劉憶如瞪了他一眼:“那依你的格局,該怎麼看?” 領導似乎不太高興,在場的人暗自偷笑,林建榮的驕狂又惹事了。
林建榮的年紀比何渙小兩歲,曾在濱州證券研發部門任職,做過五年的研究員。
五年中林建榮始終沒有進步,一直都是最底層的職員。
這都源于他太執著,總愛較真,導緻在公司裡人和欠缺。
有時光為研究報告這等小事,林建榮也能和同事擡半天杠,常會鬧個不歡而散。
券商研究報告普遍采用“八股文”的形式,甚至很多研究員都是先得到一個結論再去編些理由,從研究的角度來看實在荒唐。
不過一篇研究報告好幾千字,而且隔三差五要寫,保證絕對原創确實有些困難。
有幾個研究員能有那麼大體力的創作激情?其實,研究員寫東西是很有技巧的。
這個圈子本就不大,混的時間長了,圈裡的人差不多都熟悉。
大家關注的公司無非就那麼幾家,經常打個電話互相交換一下報告,大家你抄我、我抄你,基本都能應付過去。
再說,觀點雷同又有什麼不好?要出了錯,那也是集體性誤判,法不責衆。
可林建榮偏偏就是普遍性中的特殊性。
此人平時喜歡琢磨,寫出來的東西個性十足。
不光如此,林建榮經常當同事的面痛斥抄襲之風,為了保護“知識産權”,他從不和别人交換研究報告。
此人一貫孤傲,驕狂,心态上就十分脫離群衆,有意無意總容易得罪人,因此很不受人歡迎。
研究總監對林建榮的印象也不好,林建榮腦子很靈活,而且沖勁十足,但在領導看來未免過于浮躁,特别那股狂勁,讓人很不舒服。
2制勝之道 2005年底,國際有色金屬價格出現一輪瘋狂飙升,不少金融機構因投資金屬類股而獲利頗豐。
加上美國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鼓吹商品期貨的十年牛市,很多機構加大對有色金屬行業的投入力度。
林建榮對此很不以為然,不僅不随大流唱多,還公開寫文章看法金屬類股。
當時恰有媒體詢問他的看法,林建榮趁機極刻薄地諷刺羅傑斯:“竊鈎者盜,竊國者侯。
一般人詐騙錢财是要坐牢的,羅傑斯詐騙全世界投資者的錢财卻被捧為投資大師。
” 果然到了2006年的八月,當時銅、鋁、鋅都維持高位震蕩局面,鋁的調整幅度更大一些。
機構陸續出現分歧,部分機構獲利豐厚,選擇落袋為安。
巨大的抛壓使很多有色金屬股票已經先行調整,股價的跌幅遠遠超過商品價格的回落幅度。
研究總監并沒因此對林建榮提拔重用,反而更加不滿他的狂妄,借故降低他的待遇,逼他辭職。
後來林建榮進入海泰基金做了一名交易員,每天機械地執行基金經理發出的交易指令。
基金經理的交易指令會傳達給多個交易員,每個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