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五百二十(上)

關燈
奏臣女幼而多疾,不宜罪醫,遂寝。

     《渑水燕談錄》:祥符中諸王,有以患使醫有效,乞除遙郡。

    真宗曰:醫之為郡,非治朝美事,厚賜之可也。

    仍令宰相谕此意。

     《談苑》:京師語曰:宣醫喪命,敕葬破家。

    蓋所遣醫官雲,某奉敕來,須奏服藥,加減次第,往往必令餌其藥,至死而後已。

    敕葬之家,使副洗手帨巾,每人白羅三匹,他物可知也。

    元佑中,韓康公病革,宣醫視之,進金液丹,雖暫能飲食,然公老年真氣衰,不能制客陽,竟以背薨。

    朝廷遣使問後事,病亂中誤諾敕葬,其後子侄辭焉。

     滕元發雲:一善醫者雲,取本草白字藥,服之多驗。

    蘇子容雲:黑字是後人益之。

     《談圃》:徐君平,金陵人,親見荊公病革時,獨與一醫者對床而寝,荊公矍然起,雲:适夢與王禹玉露髻不巾,同立一壇上。

    已而遂薨,此可怪也。

     《晝墁錄》:州東王文公寝疾,真廟屢訪醫者視之,仍不得,辄歸,如是半年。

    一日,王氏以訃聞,而醫者語人曰:半年厮系絆,與一服藥,且大家厮離。

     《夢溪筆談》:國子博士李餘慶知常州,強于政事,果于去惡,兇人惡吏,畏之如神。

    末年得疾甚困,有州醫博士多過惡,常恐為餘慶所發,因其困,進利藥以毒之,洞洩不已,勢已危。

    餘慶察其奸,使人扶舁坐聽事,召醫博士杖殺之,然後歸卧,未及席而死,葬于橫山。

    人至今畏之,過墓者皆下。

    有病瘧者,取墓土著床席間辄差,其敬憚之如此。

     《避暑錄話》:蘇子瞻喜言神仙,晚得姚丹元者,奇之,直以為李太白複作,贈詩數十篇。

    姚本京師富人王氏子,不肖,為父所逐,事建隆觀一道士。

    天資聰慧,因取道藏遍讀,鹹能成誦,又多得其方術丹藥,大抵好大言,作詩間有放蕩奇谲語,故能成其說。

    浮沉淮南,屢易姓名,子瞻初不能辨也。

    後複其姓,名王釋。

    崇甯間,餘在京師,則已用技術進為醫官矣。

    出入蔡魯公門下,醫多奇中。

    餘猶及見其與魯公言從子瞻事,且雲:海上神仙宮阙,吾皆能以說緻之,可使空中立見。

    蔡公亦微信之。

    坐事編置楚州,梁師成從求子瞻書帖,且薦其有術。

    宣和末,複為道士,名元成。

    力诋林靈素,為所毒,嘔血死。

     《東坡志林》:龐安常為醫,不志于利,得法書古畫,喜辄不自勝。

    九江胡道士頗得其術,與餘用藥。

    無以酬之,為作行草數紙而已。

    且告之曰:此安常故事,不可廢也。

    參寥子病,求醫于胡,自度無錢,且不善書晝,求餘甚急,餘戲之曰:子粲可皎徹之徒,何不下轉語作兩首詩乎?龐胡二君與吾輩遊,不日索我于枯魚之肆矣。

     《墨莊漫錄》:段承務者,醫術甚精,貴人奏以不理選受恩澤。

    居宜興,非有勢力者不能屈緻。

    翟公巽參政居常熟,欲見之,托平江守梁仲谟尚書邀之,始來。

    乃日,平江一富人病求段醫,段曰:此病不過湯劑數服可愈,然非五百千為酬不可。

    其家始許其半,段拂衣而去。

    竟從其請,複以五十星為藥資。

    段複求益,增至百星,始肯出藥。

    果如其說而差。

    段載其所獲而歸,中途夜夢一朱衣曰:上帝以爾為醫,而厚取賄賂,殊無濟物之心。

    命杖脊二十,敕左右牽而鞭之。

    既寤,猶覺脊痛,令人視之,有捶痕,歸家未幾而死。

     《清波雜志》:輝嘗見父友許志康宦論太素脈,謂可蔔人之休咎。

    因及治平中,京師醫僧智緣為王荊公診脈,言當有子登科甲之喜。

    時王禹玉在坐,深不然之。

    明年,雱果登第。

    緣自矜語驗,詣公乞文以為寵。

    公為書曰:妙應太師智緣診父之脈,而知其子有成名之喜,翰林王承旨疑古無此,緣曰:昔秦醫和診晉侯之脈,知其良臣将死。

    夫良臣之命,尚于晉侯脈息見之,因父知子,又何怪乎?所書大略如此。

    許雲:非荊公之文,特其徒假公重名,矜衒以售其術耳。

     《程史》:宇文忠惠紹節在樞府,餘間見焉。

    因及五行之理,相與縱譚,有客在坐,偶曰:黥醫王泾者,昨鞭背都市,流遠方,及平原用事,始得歸,稍叙故秩。

    自言元不曾受杖,嘗袒而示某以背,完瑩無疵。

    初不解其如何也,後見他醫,言杖皆有瘢,惟噬膚之初,敷以金箔,則瘢立消,意金木之性相制耳。

    忠惠笑曰:昔人有以胝足之藥售于市者,辄揭扁于門曰:供禦。

    或笑其不根,聞于上,召而罪之,既而宥其愚。

    及出,乃複增四字曰:曾經宣喚。

    今此方無乃其比耶?子将誰售!客亦笑不敢應。

    時忠惠未識泾也。

    其二年,餘在裡下,聞忠惠不起,為位以哭。

    及都人來,乃雲:泾實用蠲毒瀉足疾,以緻大故。

    朝廷知之,再命追泾所複宮,免杖,流永興。

    餘因憶在京華時,傅著作行簡、姚冑丞師臯皆甘泾餌,目擊其殒。

    著作未啟手足,猶進一刀圭,不脫口而逝。

    餘一日,随班景靈,見冑丞殿門下,雲:痰癖新愈。

    因相勞苦。

    則曰:王禦醫實生我,癖去矣,痰下者數鬥。

    今顧疲苶,他則無恙。

    餘聞而私憂之,謂未必能勝,未旬果卒。

    嗟夫!醫之害如此哉!追思疇昔之言,為之流涕,并志颠末,以悼其庸。

     餘稚年入閩,過福,聞有黑虎王醫師者,富甲一郡。

    問之,則繼先之别名也。

    繼先世業醫,其大父居京師,以黑虎丹自名,因号黑虎王家。

    及繼先,幸于高宗,積官留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