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五百十五

關燈
不必拘拘刀圭,當其意到,眼前一草一木拈用,往往沉疴立起。

    貧而修謝者辄卻之,少卿夏時正嘗謂子平晦道以醫,行醫利人,不以利己,稱杏林先生。

     俞承春 按《奉化縣志》:俞承春,号桃源,北山人。

    攻小兒科,凡小兒危急證,悉能調治。

    更攻跌打損傷,傷重垂絕,藥能下咽,率得不死。

    貧無藥資,不計其直。

    弟承曆,号鳳山,承曆子應震能世其業,遠近就問者如市,多所全活焉。

     張恺 按《鄱陽縣志》:張恺,良醫。

    季民孫善療奇疾。

    有女子呵欠,兩臂直上不能下,諸醫莫治。

    恺令其母解女子裙襦坐寝室,乃揚言醫入,女忽執手下掩體,舉動遂如故。

    又小兒坐高處懸跌于地,瞳人倒視,見房舍皆翻覆,恺令有力者将小兒颠倒數次,其視則順。

    凡疾非藥石可療者,恺不執方脈,以意治之,無不立愈。

     程世光 按《鄱陽縣志》:程世光,淮藩良醫,專小兒科。

    憲王誕長子,初出胎不知吮乳。

    曰:以難産傷氣。

    持人參煎湯灌半匕,即吮。

    又舟工生子,胞而無皮,取土數升,糁其體即成肌。

    有胎婦,兒腹啼,皆不能治,乃傾豆子于地,令婦低首拾之,兒啼止。

    其醫多以意出,弗拘方書,神效如此。

     楊贲亨 按《鄱陽縣志》:楊贲亨,博覽群書,精脈理,每心計造方。

    有患饑者,諸醫以火證治,亨久思之,未得頃,見堂上木凳自仆,乃為濕氣所蒸緻朽,忽悟,水能消物,不獨屬火,此濕消爾,投熱劑而愈。

    又有顯者目障性躁,日憂切益不瘳。

    亨绐曰:目可計日,即痊。

    第懼毒發于股,又日撫其股憂之,後目忽瘳而股亦無恙。

    蓋誘其心火下降爾,名遂大震。

     盛宗祯 按《寶應縣志》:盛宗祯,字心國。

    其先高郵人,世工醫術。

    父濟寰居寶應之黎城,因家焉。

    宗祯于醫無所不通,幼科尤神異。

    兒之未患痘也,宗祯視耳紋,辨黃紫、曲直,驗遲速、輕重,可治、不可治,百不失一。

    嘗過某家,有兒戲階下,語其媪曰:可教嬉戲豐食飲,但三月活耳。

    後果如其言。

    又某氏患痘最輕,自謂可勿藥,宗祯曰:勿藥十二日死矣。

    不聽,十二日果死。

    奇驗多此類。

    宗祯治痘大旨辨虛寒實熱,虛寒者人參主之;實熱者紫草主之,服至數斤者,證愈險,收功愈奇。

    他醫竊其方試之,亦有效。

    宗祯術雖工而為人計利,賤而貧、富而吝者延之,多不往,往亦不肯盡出技能,以故數與邑人忤。

    喬禦史嘗曰:蘇秦、張儀取其術,不取其心,彼太丘彥方之行,與病何益哉?宗祯術本家傳,然嗜學博涉,古今醫方、醫案手不釋卷,以故術益工。

     姚英煥 按《寶應縣志》:姚英煥,字伯章,工醫術。

    為人謙和,不論貴賤富貧皆竭力調治。

    以故,城市村落遠近之人就而治證者,戶外踵相接也。

    縱寡效,終無怨言。

     姚德征【姚懼】 按《寶應縣志》:姚德征,字允符,工醫術。

    子懼業儒,初不名。

    懼嘗夢提學使者案發第四,姚懼也,因名。

    懼是年果充附學生,名在第四。

    後邑罹水患,家貧以醫術遊京師,禦史謝兆昌者,患寒證,汗後發斑,諸醫投犀角、黃連,久之絕食飲,士大夫皆必兆昌不起。

    懼進理,中湯數劑而愈。

    以此名重京師,諸貴人争延緻之。

    德征妻顔氏賢淑,德征與邑人丁翁善丁無子家貧,不能置妾,顔出白金二十兩,勸德征代置妾,丁之妻感泣,因不妒。

    後生子四,邑人傳為美譚雲。

     金璇 按《江甯府志》:金璇,字符善,精于醫,旁及繪事。

    璇治病不計利,常責人禮貌。

    戶部尚書延之醫夫人痰火,兩服而愈。

    尚書寫數百言叙病源、索丸、藥方,因圈其句,讀以與之。

    璇援筆答一書,亦圈其句讀。

    尚書見其文法、古字、畫工,乃愧曰:吾之過也。

    命駕訪之,遂為知己。

    每雲金陵醫中有人。

     盛躍龍 按《高郵州志》:盛躍龍,号濟寰,覺仙十九世孫,習祖傳醫業,濟人疏财,盱眙馬壩。

    有婦懷孕出痘九朝,死。

    往視曰:此人非死,乃毒盛發暈。

    即用數劑,婦遂生。

    過六合冢傍,有李老名從先哭曰:此是我子,昨晚已死,求看之可複活否?用數劑而蘇。

     吳彥德 按《德安府志》:吳彥德,随州人。

    少業儒,不售,棄就醫。

    凡人疾病不瘳者,大小鹹詣其家欣然療之。

    遇窮困者凍與衣,饑與糧,鄉人稱為笃行君子。

    子旻舉于鄉。

     葛方覃 按《高郵州志》:葛方覃,字寅谷,禦史萱七世孫也。

    事繼母晏以孝,聞晏病,方覃親嘗湯藥,衣不解帶者月餘。

    因歎曰:為人子者不可以不知醫。

    遂學醫。

    嘗書一誠字于座右曰:凡人立身制行在于誠,況醫死生大事哉!裡中歲數祲,人多疫,方覃盡心醫療。

    遇貧不能具藥餌者,辄解橐中金與之,多所存活,裡人德之。

    如臯一孀婦病邪瘧數年不愈,方覃至,婦聞鬼語曰:此正人也,吾當避之。

    服藥尋愈。

    郵人朱某病傷寒笃甚,方覃與藥治之,衆醫不可,家人棄藥神龛下。

    朱病且死,藥忽移動,衆異之,乃以藥療之,朱因複生。

    其神異類如此。

    方覃醫不拘古法,往往以意為變通,診視時問病者所疾苦,辄以手向己身揣度其處,如與同患。

    年七十四卒于家,後數降乩廣陵人,傳其仙去雲。

     李法謙 按《池州府志》:李法謙,以字行山東,樂安人。

    本姓宋,其父以武官因随之,家于石埭之七裡,隐于醫,術甚精,心甚正,不甚責人酬,以故藥每效而家長貧。

    既死,人思其德,周其家。

     林存祥 按《福建通志》:林存祥,龍溪人。

    善醫,用藥詳性味而變通之,不拘類方,治療多愈。

    年七十卒。

     許宏 按《建安通志》:許宏,字宗道。

    幼業儒而隐于醫,奇證異疾醫之辄效。

    又工詩文、寫山水花卉皆臻其妙。

    卒年八十一。

    所著有《通元錄》行世。

     鄒福 按《瓯甯縣志》:鄒福,字魯濟。

    業醫,善察脈,決人生死于數載前,奇證人不治者,福投劑辄愈。

    嘗曰:病知其源則治,證不泛藥,劑不多品,舉其要斯效速矣。

    嘗集《經驗》、《良方》十卷。

    仲子遜克世其業,季子員領鄉薦任連山知縣。

     黃世德【黃錦】 按《瓯甯縣志》:黃錦,字子絅。

    祖世德太醫院判授秘術,錦學而精之,治傷寒、痘疹尤有奇功。

     潘承秀 按《瓯甯縣志》:潘承秀,字君實。

    七歲孤,産業讓叔,叔死,仍撫其子治。

    醫藥極精,多起死功。

     吳敬泉 按《蘭溪縣志》:吳敬泉,博通内典,精于醫理。

    凡延請診視或貧富齊至,必先其貧者,且贈以藥而不取其資。

    若貧而居遠鄉不能再請者,察其病之淺深,自初疾至疾愈,按日立方,不爽毫末。

     包元第 按《蘭溪縣志》:包元第,号敬字。

    天性孝友,術擅岐黃。

    祖父伯兄俱以儒醫濟世。

     江文照 按《蘭溪縣志》:江文照,字紹源,太平鄉人。

    父故遺腹子也,幼習舉子業,後其母欲其改業習醫救人,由是精于岐黃,名聞兩浙。

    遠方之人凡有疑難危證,接踵就醫,靡不立效。

    又恪遵母命,救人不取财利,誠杏林中之翹楚也。

    明兵部尚書王家彥暨諸當道名公俱有傳贊。

     郭居易 按《蘭溪縣志》:郭居易,字惟恒。

    以醫為業,時芳之裔孫也。

    凡病無論深山、窮谷、童子、村媪必曰:請郭先生來則生矣。

    為人平易,以濟人為念,貧家延之診視,不受其謝,更贈以藥。

    其子庠生德昌字日生,醫理甚明,克承父業,人多稱之。

     倪一位 按《蘭溪縣志》:倪一位,字光遠。

    世本業儒兼精醫術,更慷慨好施,赈藥療世,當道鹹旌扁額。

     童尚友 按《蘭溪縣志》:童尚友,字以賢,香溪人。

    精于岐黃之術,端以濟人為心,舉世皆稱名醫。

     吳淇 按《蘭溪縣志》:吳淇,太平鄉人,号悠齋。

    世習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