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五百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出秘方,全活不可勝計。
劉承宗 按《蘇州府志》:劉承宗,字繼仁,别号培橘,吳縣南濠人。
年十五從其祖授醫方,祖所診療竊識之。
有大驵祝某得奇疾,醫弗能治,适祖他往,乃迎承,宗承宗曰:易治耳,用某藥可愈。
諸醫以年少,诋之然,竟愈。
于是承宗名大着。
嘉靖甲寅,倭變檄客兵來援,遠騎而馳多病疫,承宗以釜鬲煮藥飲之,僵踣立起,日應四方延請,風雨不辭。
萬曆初。
子弘道登第人,以子既貴,不敢以疾求診,承宗辄赴之。
晚頗好聲技,年六十五卒。
殷榘 按《儀真縣志》:殷榘,字度卿,号方山。
美姿髯貌,老猶若童子,家世十全上醫也。
至榘獨精于診視投劑,無不奇中。
俗呼為殷神仙雲。
然手目不去書卷,所至辄效,不受人金帛,以救人命為志。
萬曆癸未歲大疫闾巷傳染,至阖門不火,榘部勒甲乙諸戶晝夜奔問,所活數千百人,皆不受饋遺。
歙人吳銑病七日,不食以飲,常醫補劑而死。
榘亟谕其人曰:若舌黑不挺,頰腫不裂,猶可活。
按如言,三逐其熱而愈。
鄰人臧娶新婦,半月而腹大,衆以為胎。
榘謂:新婦因空腹受漆毒。
命取蟹汁和甘草飲之而愈。
四川高命婦患内逼,衆以為痢。
榘以為月閉。
郭指揮患厥逆,衆以為陰,榘以為暑。
瓜洲趙臬司患脹遺血不,食不寐,衆以為熱,榘以為勞。
許進士崇志患吃逆,衆以為痰,榘以為怒。
文學張征伯跞躁,衆以為疫,榘以為熱,皆手到即愈。
萬曆庚寅,吉水羅從先假歸,一舟遍疫莫治,榘館從先痊之,羅以為再造,拜榘為父。
諸如已劉進士昱胃痛;已黃十六寒狂;已湯總嶽夫人胞胎而痢;已陝人高文痫所指切難更仆數。
有轶事三尤奇,一人疾病甚就榘診,一亡命無恙,方醉飽,随病夫欲試榘,榘出,亡命卧椟上候之,見榘歸,意欲急試,驟下椟,榘先診病者曰:汝無甚疾,一服可愈。
診亡命曰:汝病甚,速歸,夜分當絕。
亡命大笑,及陵晨,問之果然。
村女戲作反身筋鬥,忽視人,足上首下,視屋,砌上瓦下,衆莫解,榘曰:此勿藥可愈,命取碎針數千,使女低頭拾,竣方許起,亡何果愈。
見舁槥者淋血,血色尚新,榘曰:棺中人未死,奈何舁之?詢之舁者曰:此欲娩,身而不得者也。
榘曰:可立活。
以針刺心側,呱呱下一子,婦亦徐活。
或問之,榘曰:亡命方醉飽,卧椟上,以驟下而髒離。
村女以用力作反身筋鬥而肺反,蔽心竅,使兜其體可立正。
婦娩身時,兒手握母心,痛至死,子又不下,至淋血色鮮,針之兒,手痛必縮,得兒下,而母活。
後視兒掌背果有針痕。
人神其事,呼為仙。
胡任 按《瑞州府志》:胡任,高安人。
醫術最精,奇效非一,所濟利甚廣,筠人至今稱之。
着有《醫方》諸集。
賀良爵 按《平陽府志》:賀良爵,隰州人。
初為郡庠生,烺烺有聲,後慕道歸隐,與物無競,人鹹重之。
其于星曆醫蔔之術,無所不曉,尤精于易,凡人之吉兇,得失争往,蔔之尤着靈驗。
明萬曆丁巳春夏亢旸,爵登東山祈禱,食不下咽,衣不解帶,約七日而大雨滂沱,二禾成熟。
常施藥餌符水救人,賴以全活者甚衆。
姜扆 按《瑞州府志》:姜扆,南昌進賢人。
以醫久寓高安,頗有儒行。
萬曆戊子己醜間連荒,家戶病疫,扆施藥濟困,所活良多,貧者尤德之。
松陽道人 按《湖廣通志》:松陽道人,不知何許人。
萬曆初雲遊至桂陽州,與樵牧雜處。
一日遇雨,衣服沾濕,樵者爇火燎之,道人趺坐,氣蒸如炊,不移刻而衣燥。
衆異而問之,道人曰:吾體有真火,非薪火可及也。
問:能療疾乎?曰;吾療人疾。
即取藥于髒腑,非金石草木之比也。
會有咯血者,延之往視,道人命以舌餂紅紙,視之曰:脾未絕,可療也。
扶起坐,以己華池水日飲之,病者起,神氣漸複。
一日聞鄰有哭聲,問之則某已屬纩,道人至榻前,以手按摩其支體曰:可活。
以湯灌之,稍蘇,再按之。
旬日漸能步武,後竟愈。
授徒數人,皆為名醫。
鄭之彥 按《江甯府志》:鄭之彥,字蘭岩,江甯人。
父道光精六書,善琴并畫梅,與盛雲浦、方樵城輩相唱酬。
之彥少為諸生,屢試不售,辄棄去,好神仙吐納之術,體羸多病,遇異人授以刀圭,遂精于醫。
有名僧古昙者,設壇普德,之彥過遊其地,診視之,語其徒曰:爾師六脈沉溺,殆不起。
衆不以為然。
明日哄傳古昙坐化矣。
神驗如此,年八十卒。
長子笏有文名,少子簠亦以醫名,而篆隸冠一時。
孟繼孔 按《江甯府志》:孟繼孔,字春沂,亞聖公裔。
宋南渡以醫名,世居吳門。
洪武初隸太醫院,繼孔幼穎慧,習舉子業,遊焦澹園先生之門,父垂殁命,習世業,道術日進,聲滿都邑。
生平存活嬰稚未可數計,每痘疹流行間,從群兒遊嬉中,預決生死,無不奇中。
性通脫不羁,所得金錢,悉推予貧乏,随手辄盡。
殁之日,囊無餘物。
所著有《幼幼集》。
子三人皆能世其業,仲子景沂,尤以大方脈着。
朱儒 按《嘉興府志》:朱儒,由吳江徙居秀水,昆弟四人,儒析産讓弟,以醫顯入都,會大疫所起亡算,選授太醫吏目,後積赀為院使,嘗侍疾禁中。
一日,神宗禦文華殿暖閣召儒切脈,儒奏聖體病在肝腎,宜寬平以養氣,安靜以益精。
神宗首肯之。
自兩宮太後及後妃、公主有疾,率令中涓言狀從,儒授方多效。
缙紳争為倒屣,所得俸入,多以濟困阨,若貧而就醫者,不責其報,且潛置金藥帖中,周其急。
每裡中人入都,儒戀戀桑梓,又客死者,倡義經紀其喪。
年七十七卒。
以子國祚貴贈太子太保大學士。
衛周佐 按《江南通志》:衛周佐,字輔臣,淮安籍高郵人。
精醫術,應手而愈,施不責報,嘗救貧人,施濟丸散,淮人全活者無數。
項森 按《處州府志》:項森,字子秀,遂昌人。
祖泗父孔賢皆世以積善稱。
至森益弘其烈,嘗業儒,弗售,棄去。
精岐黃術,每以施藥濟人,為事雖傾橐勿恤也。
萬曆初,邑旱饑,乃鬻田赈粥,多所全活,其輕财重義,類如此。
幼時祖所置四茶亭田若幹,歲久為豪強侵沒,及長悉贖之。
嘗以己赀買山一所,堪輿家曰:是善地也,宜冢。
盍自營之,則以葬其父母,不從弟取均直焉。
課二子,鹹以經學。
顯邑有相構争者,得其言,即立解。
其為衆所推服,可比之王彥方雲。
葉以然 按《處州府志》:葉以然,字懋春,遂昌人。
讀書善記,以母病久,遍請諸名醫,因盡得其術。
兄弟五人,不異爨者五十餘年。
家始清素,晚以醫緻充裕,仍以均諸同産者,有餘則以周貧乏,婚葬及修理橋梁道路之費。
生平用藥所活者多而不責其報,且赈其不能具藥者,鄉人鹹敬信之。
蘇廷榮 按《處州府志》:蘇廷榮,遂昌人。
家世業醫,至榮益精其技。
歲大疫,遍行診治,其貧不能具藥者,則施之。
龍泉陳令得疾,請療,道拾囊金七十兩,坐候失主半日不至,前行十裡許有赴水幾危者,拯起飲以藥,俟少蘇,诘之雲是徽州木商汪榮,即失金之人也。
問其故,則曰:金既失矣,奚以生為?及驗其帳數皆合,遂全畀之,至龍泉投以劑,令亦愈。
聞茲事加敬,因贈以詩,有常施箧裡君臣藥,笑擲人遺子母錢之句。
壽八十終,與鄉飲一十三次。
宋金镛 按《無為州志》:宋金镛,精于痘疹,子春從,孫一秀與祖父齊名,尤樂施急難,之聖之美皆其後也。
何宜健 按《河南通志》:何宜健,洛陽人。
舉人,阜城知縣以病歸,遂究心岐黃之術,其效如神,凡診視,無不立判死生。
劉一鵬 按《扶溝縣志》:劉一鵬,少落魄,遊燕薊間,為寇所得,既逸歸,遂遍走徼塞,寓都門,逢海内異能士,辄師事之,立譚間即能悉其蘊奧。
久之博通諸家天文、太乙、奇門遁甲、選擇六壬、地理、宅法之屬,醫術、五運六氣之理,濟以辯博人無窮其說者,嘗以策幹元戎為幕賓,去遊河朔濮上與諸缙紳談醫,間以詩相詠和,其詩亦逸曠有俠氣。
王朝憲 按《無為州志》:王朝憲,字叔安,精醫治,傷寒尤神,能療奇疾。
州人有病,久不起者,請蕪湖名醫殷某治之,殷曰:奈何舍叔安而求我也?凡朝憲所不治者,殷亦不複予藥。
管澤 按《陝西通志》:管澤,字子民,鹹甯學生父中丞楫以疾在告,日躬侍湯藥,因究心醫脈,遠近求醫者甚衆,由是名聞關輔。
王尚德 按《陝西通志》:王尚德,西安右衛人。
幼敏慧,博覽經史,過目不忘,善詩賦,尤精醫術。
秦肅王疾,諸藥弗瘳,征德至,一匕而愈。
王曰:神醫也。
遂奏請授迪功郎秦藩醫正,兼宜川合陽兩王府教授事教。
子孫七人入庠,以壽終。
崔瑞生 按《太平縣志》:崔瑞生,字衷白,東鄉人。
幼業儒,克敦孝友,改習岐黃之術,專以濟世活人為念,診脈施藥,絕不較利,貧病者甚德之。
得養身妙訣,葆攝天真,年逾九旬,容顔如童,燈下猶能摸黃庭小楷,不用拄杖,疾行如飛,人稱異雲。
黃用卿 按《鳳陽府志》:黃用卿,鳳陽縣人。
通五運六氣,精脈理,診人疾,生死數年前
劉承宗 按《蘇州府志》:劉承宗,字繼仁,别号培橘,吳縣南濠人。
年十五從其祖授醫方,祖所診療竊識之。
有大驵祝某得奇疾,醫弗能治,适祖他往,乃迎承,宗承宗曰:易治耳,用某藥可愈。
諸醫以年少,诋之然,竟愈。
于是承宗名大着。
嘉靖甲寅,倭變檄客兵來援,遠騎而馳多病疫,承宗以釜鬲煮藥飲之,僵踣立起,日應四方延請,風雨不辭。
萬曆初。
子弘道登第人,以子既貴,不敢以疾求診,承宗辄赴之。
晚頗好聲技,年六十五卒。
殷榘 按《儀真縣志》:殷榘,字度卿,号方山。
美姿髯貌,老猶若童子,家世十全上醫也。
至榘獨精于診視投劑,無不奇中。
俗呼為殷神仙雲。
然手目不去書卷,所至辄效,不受人金帛,以救人命為志。
萬曆癸未歲大疫闾巷傳染,至阖門不火,榘部勒甲乙諸戶晝夜奔問,所活數千百人,皆不受饋遺。
歙人吳銑病七日,不食以飲,常醫補劑而死。
榘亟谕其人曰:若舌黑不挺,頰腫不裂,猶可活。
按如言,三逐其熱而愈。
鄰人臧娶新婦,半月而腹大,衆以為胎。
榘謂:新婦因空腹受漆毒。
命取蟹汁和甘草飲之而愈。
四川高命婦患内逼,衆以為痢。
榘以為月閉。
郭指揮患厥逆,衆以為陰,榘以為暑。
瓜洲趙臬司患脹遺血不,食不寐,衆以為熱,榘以為勞。
許進士崇志患吃逆,衆以為痰,榘以為怒。
文學張征伯跞躁,衆以為疫,榘以為熱,皆手到即愈。
萬曆庚寅,吉水羅從先假歸,一舟遍疫莫治,榘館從先痊之,羅以為再造,拜榘為父。
諸如已劉進士昱胃痛;已黃十六寒狂;已湯總嶽夫人胞胎而痢;已陝人高文痫所指切難更仆數。
有轶事三尤奇,一人疾病甚就榘診,一亡命無恙,方醉飽,随病夫欲試榘,榘出,亡命卧椟上候之,見榘歸,意欲急試,驟下椟,榘先診病者曰:汝無甚疾,一服可愈。
診亡命曰:汝病甚,速歸,夜分當絕。
亡命大笑,及陵晨,問之果然。
村女戲作反身筋鬥,忽視人,足上首下,視屋,砌上瓦下,衆莫解,榘曰:此勿藥可愈,命取碎針數千,使女低頭拾,竣方許起,亡何果愈。
見舁槥者淋血,血色尚新,榘曰:棺中人未死,奈何舁之?詢之舁者曰:此欲娩,身而不得者也。
榘曰:可立活。
以針刺心側,呱呱下一子,婦亦徐活。
或問之,榘曰:亡命方醉飽,卧椟上,以驟下而髒離。
村女以用力作反身筋鬥而肺反,蔽心竅,使兜其體可立正。
婦娩身時,兒手握母心,痛至死,子又不下,至淋血色鮮,針之兒,手痛必縮,得兒下,而母活。
後視兒掌背果有針痕。
人神其事,呼為仙。
胡任 按《瑞州府志》:胡任,高安人。
醫術最精,奇效非一,所濟利甚廣,筠人至今稱之。
着有《醫方》諸集。
賀良爵 按《平陽府志》:賀良爵,隰州人。
初為郡庠生,烺烺有聲,後慕道歸隐,與物無競,人鹹重之。
其于星曆醫蔔之術,無所不曉,尤精于易,凡人之吉兇,得失争往,蔔之尤着靈驗。
明萬曆丁巳春夏亢旸,爵登東山祈禱,食不下咽,衣不解帶,約七日而大雨滂沱,二禾成熟。
常施藥餌符水救人,賴以全活者甚衆。
姜扆 按《瑞州府志》:姜扆,南昌進賢人。
以醫久寓高安,頗有儒行。
萬曆戊子己醜間連荒,家戶病疫,扆施藥濟困,所活良多,貧者尤德之。
松陽道人 按《湖廣通志》:松陽道人,不知何許人。
萬曆初雲遊至桂陽州,與樵牧雜處。
一日遇雨,衣服沾濕,樵者爇火燎之,道人趺坐,氣蒸如炊,不移刻而衣燥。
衆異而問之,道人曰:吾體有真火,非薪火可及也。
問:能療疾乎?曰;吾療人疾。
即取藥于髒腑,非金石草木之比也。
會有咯血者,延之往視,道人命以舌餂紅紙,視之曰:脾未絕,可療也。
扶起坐,以己華池水日飲之,病者起,神氣漸複。
一日聞鄰有哭聲,問之則某已屬纩,道人至榻前,以手按摩其支體曰:可活。
以湯灌之,稍蘇,再按之。
旬日漸能步武,後竟愈。
授徒數人,皆為名醫。
鄭之彥 按《江甯府志》:鄭之彥,字蘭岩,江甯人。
父道光精六書,善琴并畫梅,與盛雲浦、方樵城輩相唱酬。
之彥少為諸生,屢試不售,辄棄去,好神仙吐納之術,體羸多病,遇異人授以刀圭,遂精于醫。
有名僧古昙者,設壇普德,之彥過遊其地,診視之,語其徒曰:爾師六脈沉溺,殆不起。
衆不以為然。
明日哄傳古昙坐化矣。
神驗如此,年八十卒。
長子笏有文名,少子簠亦以醫名,而篆隸冠一時。
孟繼孔 按《江甯府志》:孟繼孔,字春沂,亞聖公裔。
宋南渡以醫名,世居吳門。
洪武初隸太醫院,繼孔幼穎慧,習舉子業,遊焦澹園先生之門,父垂殁命,習世業,道術日進,聲滿都邑。
生平存活嬰稚未可數計,每痘疹流行間,從群兒遊嬉中,預決生死,無不奇中。
性通脫不羁,所得金錢,悉推予貧乏,随手辄盡。
殁之日,囊無餘物。
所著有《幼幼集》。
子三人皆能世其業,仲子景沂,尤以大方脈着。
朱儒 按《嘉興府志》:朱儒,由吳江徙居秀水,昆弟四人,儒析産讓弟,以醫顯入都,會大疫所起亡算,選授太醫吏目,後積赀為院使,嘗侍疾禁中。
一日,神宗禦文華殿暖閣召儒切脈,儒奏聖體病在肝腎,宜寬平以養氣,安靜以益精。
神宗首肯之。
自兩宮太後及後妃、公主有疾,率令中涓言狀從,儒授方多效。
缙紳争為倒屣,所得俸入,多以濟困阨,若貧而就醫者,不責其報,且潛置金藥帖中,周其急。
每裡中人入都,儒戀戀桑梓,又客死者,倡義經紀其喪。
年七十七卒。
以子國祚貴贈太子太保大學士。
衛周佐 按《江南通志》:衛周佐,字輔臣,淮安籍高郵人。
精醫術,應手而愈,施不責報,嘗救貧人,施濟丸散,淮人全活者無數。
項森 按《處州府志》:項森,字子秀,遂昌人。
祖泗父孔賢皆世以積善稱。
至森益弘其烈,嘗業儒,弗售,棄去。
精岐黃術,每以施藥濟人,為事雖傾橐勿恤也。
萬曆初,邑旱饑,乃鬻田赈粥,多所全活,其輕财重義,類如此。
幼時祖所置四茶亭田若幹,歲久為豪強侵沒,及長悉贖之。
嘗以己赀買山一所,堪輿家曰:是善地也,宜冢。
盍自營之,則以葬其父母,不從弟取均直焉。
課二子,鹹以經學。
顯邑有相構争者,得其言,即立解。
其為衆所推服,可比之王彥方雲。
葉以然 按《處州府志》:葉以然,字懋春,遂昌人。
讀書善記,以母病久,遍請諸名醫,因盡得其術。
兄弟五人,不異爨者五十餘年。
家始清素,晚以醫緻充裕,仍以均諸同産者,有餘則以周貧乏,婚葬及修理橋梁道路之費。
生平用藥所活者多而不責其報,且赈其不能具藥者,鄉人鹹敬信之。
蘇廷榮 按《處州府志》:蘇廷榮,遂昌人。
家世業醫,至榮益精其技。
歲大疫,遍行診治,其貧不能具藥者,則施之。
龍泉陳令得疾,請療,道拾囊金七十兩,坐候失主半日不至,前行十裡許有赴水幾危者,拯起飲以藥,俟少蘇,诘之雲是徽州木商汪榮,即失金之人也。
問其故,則曰:金既失矣,奚以生為?及驗其帳數皆合,遂全畀之,至龍泉投以劑,令亦愈。
聞茲事加敬,因贈以詩,有常施箧裡君臣藥,笑擲人遺子母錢之句。
壽八十終,與鄉飲一十三次。
宋金镛 按《無為州志》:宋金镛,精于痘疹,子春從,孫一秀與祖父齊名,尤樂施急難,之聖之美皆其後也。
何宜健 按《河南通志》:何宜健,洛陽人。
舉人,阜城知縣以病歸,遂究心岐黃之術,其效如神,凡診視,無不立判死生。
劉一鵬 按《扶溝縣志》:劉一鵬,少落魄,遊燕薊間,為寇所得,既逸歸,遂遍走徼塞,寓都門,逢海内異能士,辄師事之,立譚間即能悉其蘊奧。
久之博通諸家天文、太乙、奇門遁甲、選擇六壬、地理、宅法之屬,醫術、五運六氣之理,濟以辯博人無窮其說者,嘗以策幹元戎為幕賓,去遊河朔濮上與諸缙紳談醫,間以詩相詠和,其詩亦逸曠有俠氣。
王朝憲 按《無為州志》:王朝憲,字叔安,精醫治,傷寒尤神,能療奇疾。
州人有病,久不起者,請蕪湖名醫殷某治之,殷曰:奈何舍叔安而求我也?凡朝憲所不治者,殷亦不複予藥。
管澤 按《陝西通志》:管澤,字子民,鹹甯學生父中丞楫以疾在告,日躬侍湯藥,因究心醫脈,遠近求醫者甚衆,由是名聞關輔。
王尚德 按《陝西通志》:王尚德,西安右衛人。
幼敏慧,博覽經史,過目不忘,善詩賦,尤精醫術。
秦肅王疾,諸藥弗瘳,征德至,一匕而愈。
王曰:神醫也。
遂奏請授迪功郎秦藩醫正,兼宜川合陽兩王府教授事教。
子孫七人入庠,以壽終。
崔瑞生 按《太平縣志》:崔瑞生,字衷白,東鄉人。
幼業儒,克敦孝友,改習岐黃之術,專以濟世活人為念,診脈施藥,絕不較利,貧病者甚德之。
得養身妙訣,葆攝天真,年逾九旬,容顔如童,燈下猶能摸黃庭小楷,不用拄杖,疾行如飛,人稱異雲。
黃用卿 按《鳳陽府志》:黃用卿,鳳陽縣人。
通五運六氣,精脈理,診人疾,生死數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