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歐美佛教之鳥瞰

關燈
一成立佛教之根本原理二佛教普及之範圍三亞洲佛教古代之概況四亞洲佛教在近代之大系五亞洲佛教在近代之傳播六歐洲佛教之近況七美洲佛教之近況

  一、成立佛教之根本原理

  對于佛教,向來讨論者多矣,或雲是哲學,或雲是宗教,或雲非宗教非哲學,言之各有其理,實則皆非圓滿之說,蓋佛教是包括宗教哲學者也。

    佛教既是宗教亦是哲學,究與各宗教哲學有以異乎,無以異耶?曰:異。

    蓋其餘宗教無不于人世外另立一渺渺之神,若上帝、梵天等,令人可思而不可及,此為諸宗教所共也。

    佛教則不然,佛教之所言佛者,非于人世外另有所謂佛,而即在吾人之世界可求而得之也。

    所謂佛者;本屬梵語佛陀,此方譯為覺者,即覺悟人生宇宙之真理而得其解決苦痛之方法,并且能夠與一切人同覺悟而解決之,如是即曰佛。

    由是以觀,佛之所以為佛者。

    非可思而不可及,而實一切人皆可為佛者也。

    其餘宗教唯知俯首乞憐以向他求(上帝等)佛教則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而求自己得為圓滿覺悟之佛陀,即此點與餘宗教不可同日語矣!故佛教不同餘宗教。

    至佛教中心哲學,已為世界公認為甚深哲理,不待贅言。

    然于一般哲學者,一是推論,一是實證;若能稍涉佛經藩籬者,不待言而自知。

    故佛教根本原理無他,即在求其究竟圓滿覺悟人生宇宙之根本,既覺悟後,複曉之而宣暢之,是謂佛教。

    

  二、佛教普及之範圍

  佛教發源于印度,漸而播向于世界,水濕火燥,是所當然。

    然在現在普及之範圍觀之,亞、歐、美三洲,佛教均有蒸蒸日上方興未艾之觀,而澳、非二洲則尚未聞有佛教之傳入也。

    餘此次遊亞、歐、美、非,而澳洲則未涉足共間,或已有佛教之傳入未可知也。

    蓋今世界文化昌勝之區,亦唯推亞歐美而澳非二洲不及也。

    雖亦曾有埃及之古代文化,久已消弭殆盡,現已不足道矣。

    以文化蔽塞,佛教之傳播亦無由而入,故佛教普及之範圍最顯然而易見者,唯亞歐美之三洲耳。

    

  三、亞洲佛教古代之概況

  佛教之發源于印度,蓋非偶然。

    當時諸外道之歧見紛纭,目睹社會之階級制度而心戚不安,遂振臂起而改革者,即生于二千五百餘年前印度釋迦牟尼佛也。

    蓋印度當時系一割據之國體,而釋迦族亦諸國中之一小國也。

    印度之人民分為四級,一婆羅門族,二刹帝利族,三吠舍族,四首陀族,前二皆屬貴族,其生活之愉快,固不待言;而後二族,尤其是首陀族(佃者),其被卑視壓迫之苦,不堪設想。

    釋迦原系刹帝利族(貴族),睹斯不欲睹之情形,遂慨然舍王位而思設法以革除之,由斯遍訪諸師,結果皆不滿所求。

    乃憑自己之思量,而獲最深之覺悟,是名曰佛。

    以所得之覺悟,同時而影響得一般風附雲從者,佛教之團體由斯成立。

    

  佛滅後一二百年頃,有統一印度之阿育王出世,并征服四方,西至波斯、東至新疆、南至錫蘭、緬甸,北至今俄領之地。

    既有威振四方之勢力,兼為佛教之誠笃信仰者,于是以勢力之所及地,選優秀人才,四方傳播,并立舍利塔以紀念之。

    時當中國秦始皇時代,彼時有室利房者來華傳教,因禁制未行。

    繼之佛教在印度傳千餘年,此期間以印度為中心,已成為亞洲之佛教矣。

    其後印度佛教優秀人才播教于四方,兼婆羅門教複活,于是佛教衰落;繼為回教侵入,佛教遂亡。

    白人入而印度再亡。

    向來不明印度史者,謂印度之亡于佛教,實則先不信佛教而後緻印度于亡也。

    

  四、亞洲佛教在近代之大系

  在距今千五百年前之佛教,蓋以印度為中心,而南傳入于錫蘭、緬甸、北傳入蒙古、新疆等地,東傳入西藏及中國本部。

    餘前于巴黎博物院見各種古物,知新疆、波斯、阿富汗、爪哇等地,皆曾有佛迹,于此可見一斑;然現時則均變為回教國矣,此過去印度為中心之佛教也。

    至就近代言之,亞洲之佛教,有三大系,一中國系,由中國而傳往朝鮮、安南、日本等地。

    二錫蘭系,由印度傳入而複傳緬甸、暹羅等地。

    三西藏系,傳向于滿、蒙、尼泊爾等地。

    其相傳亦千餘年矣。

    

  五、亞洲佛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