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藏教理融會談

關燈
出世的一切法、都是因緣假名,其性本空。

    

  在有宗所說的,就複雜了。

    他說:這衆生世間及器世間,是依蘊等和續而起,但是世俗;而蘊處界法及染淨因果等,雖亦是依他起因緣生法,皆不離識。

    就識變上,破除遍計所執實我實法,對所破的遍計執方面說,此等依他起因緣生法亦可是勝義法。

    然若對圓成實而說,還是世俗而非真實,所以蘊處界及四聖谛等,對圓成實都是世俗的。

    即就證得勝義的二空真如,也尚帶有言說假立依他起相。

    比如四聖谛所說的苦集滅道,仍是依他起上的共相理,而并非離一切相的無相真理,故亦是世俗。

    因二空真如,是就能證二空的觀慧門上,說為人空、說為法空,而所證的空性,沒有人法的區别。

    如就人空觀,以能破除人我執,說為人空等,這猶對有為諸行說無常義,故說帶依他相,不過無漏空智已是淨依他了,至就究竟無差别性來說,這證真如的差别智境也不可安立,空平等性離一切分别,遺盡一切依他起相,才是勝義勝義谛。

    

  以上二說;雖可見空有二宗的不同,但于此二宗可就各人意樂的不同,或趣入有宗,或趣入空宗;如于有宗所說的重重二谛差别上。

    覺著從世間世俗到證得世俗皆無非是世俗假法,雖然彎彎曲曲的說世間勝義等,其結果仍不過說明緣生性空,不出空宗的二谛理,此空宗義豈不簡明确實?何用彎彎曲曲于勝義上生許多障礙,反使其不直截明顯!故不如空宗因緣生法自性皆空來得爽快。

    如弘一法師前在廈門曾對我說:他所以不喜歡研究法相唯識,因為研究的結果仍不過明人法二空。

    故中國昔時唯識學并不怎樣興盛,一般人都喜歡趨入天台、賢首、禅宗等。

    但是近代科學哲學昌明了,有宗義和科學哲學重重義相,有能攝受現代思想的機用,所以複成興盛的趨勢。

    如現在的世間常識所認的宇宙萬有、地球星球等等,就是世間世俗法。

    至于說到世間勝義道理世俗的蘊處等,在小乘中講明的如一切有部諸論及俱舍論等;而這些所說的,多近科學,如純理的自然科學等。

    

  純理科學的解析宇宙萬有,不出一、物理,二、生理,三、心理的三種現象。

    例如專從物理研究的對象上,就可以無整個的人物等而唯是質力,故從科哲學觀宇宙萬有隻為質力等的結合體,也猶小乘觀唯有蘊等法而沒有實我的意思。

    物理學對象即等于六塵,生理學對象即等于六根,心理學對象即等于六識。

    所以科學所見的萬有和常識上見的不同,科學所見的較為确實,而常識所見的不過就和續相的人物上的觀察;因此科學知識的境義較常識的境義為勝進,得名勝義。

    

  又小乘猶有執蘊處界等是實有者,科學知識上也認為物理等是實有,但在唯識則說蘊等法,都是唯識所變的,識就是五蘊中的識蘊或受、想、行、識,十二處中的意處,十八界中的意界及六識界。

    這同于現代的科學哲學之休谟經驗論、羅素新實在論等,他們說宇宙萬有所存在的原料唯是感覺經驗;這都歸之于感覺的說法,和唯識所明的前六識之現量性境同。

    其物理、生理、心理都從這感覺分析出來,這感覺就是根本的實在,這種科學哲學很可相通到唯識論,更可名為世間勝義。

    

  于蘊、處、界等法而明一切皆唯識,可接近科學的哲學而引科學者入佛法,因為科學的哲學所認為實在的,唯識亦然。

    但這所認為實在的,并不同于常識,常識的人物等必由概念以立種種名而起分别,感覺則不待概念而直接了知。

    如現前感覺冷熱等,不必有名相而有感覺自相,這和唯識所講的性境相似;就是于塵識等,不須起名言種類分别,在感覺即有自相,也就是正明其為唯識現。

    故唯識論能将世間世俗所不同于世間勝義之界限詳細分明,很合乎現代的常識與科哲學理智的區别。

    

  又從四聖谛的道理勝義以明,就是安立世出世間的染淨因果之理,所謂苦、集、滅、道。

    苦集就是世間的染果染因,滅道就是出世的淨果淨因。

    這在世間通名上說,就是宗教;即明此世出世染淨因果,皆唯識所現,就成宗教哲學。

    這裡的宗教哲學,是指佛法,依佛法所開導的斷染因果、證淨因果為趣向之目标。

    然不明唯識義則不能成立宗教哲學,因為對于世出世、染淨因果不能詳确精徹的說明,于現在有科學知識的人,便不能予以确實的認識而起其宗教信仰。

    故唯識所現,更是說明道理中的勝義,也就是唯識學的特長。

    至于就圓成實說後二重,以猶帶有依他起的世俗法,故在證得是勝義;在勝義勝義尚是世俗,若遣盡了世俗相就是勝義,也和空宗無何差别。

    這是就二谛上略說空有的不同點。

    

  空有宗二谛上的差别,在有宗世間勝義和道理勝義上,空宗不承認其為勝義而與之辯論。

    至于證得勝義以下,便沒有什麼差别了。

    然有宗說的世間勝義等,不過是對待世間世俗等而說,并不許為究竟勝義。

    明此,則二宗可無诤了。

    

  乙論法上觀察空有宗

  1有宗用科學邏輯立論

  有宗立論的方法,多用因明。

    因明和西洋論理學比觀,是包括演繹法、歸納法的。

    屬于歸納的一種,就是所謂科學邏輯。

    邏輯、譯為論理,是合理不矛盾的意義。

    這科學論理,為西洋近代文明特色。

    若從所立的一種假設去種種觀察而得同一的結論,成為公理定律,就叫歸納論理。

    此在因明上也有這種意義,例如瓶等所作故無常,證聲也是無常,這等字即指從瓶盆等多種觀察得到同一的結論。

    

  有宗從無著世親等造論以後,多用科學論理的方式。

    如于佛經上意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