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佛學苑之佛法系統觀
關燈
小
中
大
佛法則又大大不同,此在西藏佛學原論,頗說得清楚。
将來,須綜合華文藏文所得,更徵之印度原文,方可成為世界佛學之密咒行。
丁、淨土林律禅皆是依自力的行法,密咒與淨土雖同是依他力的行法而又有不同。
通常一說到淨土,即以為是念彌陀佛、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法門,不知此僅是淨土法的一種;淨土有十方淨土,如東方有藥師琉璃淨土,上方有香積淨土,本界有彌勒兜率淨土。
但往生他佛淨土,亦即證自心修證到之淨土,故是易行道。
四、效果之成就
教法是研究所根據的,理是所研究了解的,行是依研究了解之理而修習的;故修行之後,即有證果。
證果的階段甚多,今且以四種來包括: 甲、信果學佛最先決的條件,即是發起真實的信心。
但此信心并非泛泛的信仰,而是從研究教理,或實習修行後所得成的真誠确信。
謂信三寶、四谛、業果報等,真實不虛。
若此信心成就,即成為佛的七衆弟子之一。
此七衆弟子,皆首須皈依三寶,即信心成就的表現。
信心成就仍可言持戒修禅定等,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故信果成就始為真正之佛弟子。
乙、戒果戒、即佛學中的五戒、八關齋戒、十戒、二百五十戒、菩薩戒等,此即律儀清淨所得之果。
若信心真切到要實行所信的法,則自然要受戒得到戒體,進而成就為真能持戒的戒果。
但在家衆,于信果成就,即可為佛之弟子;而出家衆則不但信果成就,必須律戒精嚴無犯,由持戒清淨而得戒果,方能住持佛教,宏揚佛法,為真正之僧寶。
丙、定果此即為修禅觀所得之果。
若定果成就,即入三乘賢位。
賢、即小乘中五停心、别相念、總相念、及四加行之七賢;大乘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的三賢。
以成就定果即能暫伏煩惱,如修初禅成就,即能伏令欲界煩惱不行也。
丁、智果此智果即依上信戒定果增上所成就。
在三乘共般若與大乘不共般若,皆是修所成慧所引發之真實智,以能斷除一切煩惱而成為三乘聖果;成究竟之聖果──即成佛。
故有信果未必有戒果;而有戒果者必有信果,否則戒非佛戒。
有信戒果,未必有定果;有定果則必有信戒果,否則定非佛定。
乃至有信戒定果,未必有慧果;有慧果,必有信戒定果。
故此智果,即佛法中證生空法空之智慧,而非普通一般人所說之智慧也。
若未有信戒定果相應之慧,但是狂慧。
若定無戒信,但是味禅,執之則成為邪定。
若戒無信,但是人天善行,執之則成外道戒。
要之、無信果則不成為佛之弟子,故根本最要的在得成信果。
世界佛學苑之佛法系統觀,即由教理行果确樹修學佛法的體系,與境行果的三法亦相合,謂佛理即境,律儀等行即行,信等果即果。
故由教理明了;而信心确切成就,始能成為在家之佛弟子;而其餘行果則可随力随分修證。
至于出家衆,則須于教理有能确切的了解,并能真實的持戒修行,成就信果戒果方可。
若單是多聞智慧,而不持戒清淨,或雖能持戒清淨而不能多聞智慧,那是做一個凡夫僧尚且不足,而況為聖賢之僧乎!故欲成真正之僧寶,住持佛法,須由解理持律,而做到信戒成就,為真正之福田僧也。
本館研究員在研究中修學,須解到行到,然後乃可教化衆生,自他俱達到賢聖之果。
要把佛法真實的建立起來,自度度他,最低限度需信果戒果成就。
故世界佛學苑之佛法系統觀中,應于此作特别努力的修習。
(葦舫記)(見海刊十四卷十一期)
将來,須綜合華文藏文所得,更徵之印度原文,方可成為世界佛學之密咒行。
通常一說到淨土,即以為是念彌陀佛、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法門,不知此僅是淨土法的一種;淨土有十方淨土,如東方有藥師琉璃淨土,上方有香積淨土,本界有彌勒兜率淨土。
但往生他佛淨土,亦即證自心修證到之淨土,故是易行道。
證果的階段甚多,今且以四種來包括:
但此信心并非泛泛的信仰,而是從研究教理,或實習修行後所得成的真誠确信。
謂信三寶、四谛、業果報等,真實不虛。
若此信心成就,即成為佛的七衆弟子之一。
此七衆弟子,皆首須皈依三寶,即信心成就的表現。
信心成就仍可言持戒修禅定等,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故信果成就始為真正之佛弟子。
若信心真切到要實行所信的法,則自然要受戒得到戒體,進而成就為真能持戒的戒果。
但在家衆,于信果成就,即可為佛之弟子;而出家衆則不但信果成就,必須律戒精嚴無犯,由持戒清淨而得戒果,方能住持佛教,宏揚佛法,為真正之僧寶。
若定果成就,即入三乘賢位。
賢、即小乘中五停心、别相念、總相念、及四加行之七賢;大乘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的三賢。
以成就定果即能暫伏煩惱,如修初禅成就,即能伏令欲界煩惱不行也。
在三乘共般若與大乘不共般若,皆是修所成慧所引發之真實智,以能斷除一切煩惱而成為三乘聖果;成究竟之聖果──即成佛。
故有信果未必有戒果;而有戒果者必有信果,否則戒非佛戒。
有信戒果,未必有定果;有定果則必有信戒果,否則定非佛定。
乃至有信戒定果,未必有慧果;有慧果,必有信戒定果。
故此智果,即佛法中證生空法空之智慧,而非普通一般人所說之智慧也。
若未有信戒定果相應之慧,但是狂慧。
若定無戒信,但是味禅,執之則成為邪定。
若戒無信,但是人天善行,執之則成外道戒。
要之、無信果則不成為佛之弟子,故根本最要的在得成信果。
故由教理明了;而信心确切成就,始能成為在家之佛弟子;而其餘行果則可随力随分修證。
至于出家衆,則須于教理有能确切的了解,并能真實的持戒修行,成就信果戒果方可。
若單是多聞智慧,而不持戒清淨,或雖能持戒清淨而不能多聞智慧,那是做一個凡夫僧尚且不足,而況為聖賢之僧乎!故欲成真正之僧寶,住持佛法,須由解理持律,而做到信戒成就,為真正之福田僧也。
要把佛法真實的建立起來,自度度他,最低限度需信果戒果成就。
故世界佛學苑之佛法系統觀中,應于此作特别努力的修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