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與融貫

關燈
以凡夫之身學菩薩發心修行」。

    這裡有兩件事:一是學菩薩發心,二是學菩薩修行。

    本人還不能如菩薩那樣發心、修行,現在是學菩薩的發心,學菩薩修行。

    本來學菩薩是極難能的事,須經過十信而入初發心住,再經十住、十行、十回向修集福慧資糧滿足,始能進為聖位菩薩。

    今人不知此義,每每稍具信行,馬上心高氣傲自命成佛;不知少分之學發菩提心、學修菩薩行尚未做到呢!你們發心到佛法中修行,要切實認清這一點。

    照大乘起信論上講,真正初發心菩薩,須于入發心住以前,經過十千大劫修行六度萬行,才為真正初發心菩薩;然後再經過三大無數劫,方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所以本人亦為願學菩薩發真正菩提心而修行六度萬行者。

    至于發菩提心的修法,前新譯西藏宗喀巴大師着的菩提道次第論,根據印度龍樹、無着諸菩薩所說,曾有精密的闡明,可參照修習;俾不落于人天福報心、二乘自了心,而得發起修行六度的大菩提心。

    

  二、佛教中心與中國佛教本位的新

  甲、新的意義

  依上面的意趣,可以觀察本人的思想,即新的思想與融貫的思想。

    先說新的意義:平常說新乃對舊的反面而言,而佛法真勝義中無新無舊,緣生義中則沒有一定的分劃,小至一事一物,大至一世界乃至無量世界,都刹那刹那生滅相續的遷流着而新陳代謝。

    然依佛法契理契機的契機原則,以佛法适應這現代的思想潮流及将來的趨勢上,因為人類在一個區域之中一個時代裡面,适應其現在的将來的生活,則有一種新的意義。

    便是契機的意思。

    根據佛法的常住真理,去适應時代性的思想文化,洗除不合時代性的色彩,随時代以發揚佛法之教化功用,這在四悉檀中叫做世界悉檀,即是佛法活躍在人類社會或衆生世界裡,人人都歡喜奉行。

    如是,即為本人所提倡的弘揚佛法的新的意義。

    若是故步自封不能适應時代;或标奇立勝,從古代或異地另尋來一個方法,欲以移易當地原狀,則都不免落于非契機的病根上。

    一般為佛法傳持的人,若能依照契理契機去躬踐實行,則不但目前及将來的中國的佛教可以發揚光大,即全世界佛教亦會因此而鼎新起來。

    

  乙、佛教中心的新

  新、需要佛教中心的新,即是以佛教為中心而适應現代思想文化所成的新的佛教。

    這佛教的中心的新、是建立在依佛法真理而契适時代機宜的原則上。

    所以本人三十年來宏揚佛法,旁及東西古今文化思想,是抱定以佛教為中心的觀念,去觀察現代的一切新的經濟、政治、教育、文藝及科學、哲學諸文化,無一不可為佛法所批評的對象或發揚的工具,這就是應用佛法的新。

    然而、若不能以佛法适應時代、契衆生機,則失掉這裡所謂的新,在社會衆生界是一種沒有作用的東西:如此的佛教,會成為一種死的佛教!又若不能以佛教為中心,但樹起契機的标幟而奔趨時代文化潮流或浪漫文藝的新,則他們的新已經失去了佛教中心的思想信仰,而必然的會流到返俗判教中去!這都不是我所提倡的新。

    在這把握佛教中心思想、去适應時機、融攝文化和适應新時代新潮流去發揚宏通佛法,我有很多的寫作,都是如此的。

    

  丙、中國佛教本位的新

  本來、佛教是沒有民族和國界的限制的,現在講中國佛教本位的新,則因在中國已有一二千年曆史的佛教,有不得不注意的必要。

    而此中所謂中國佛教,更應簡别為華文佛教。

    今中國雖合漢、滿、蒙、回、藏,然漢文占十之九有餘,故通稱漢文為國文,那末漢文文化就是中國文化。

    海禁未開之前,交通不便,各國文字彼此互相研究非常困難,今日往來研究各國文字已比以前容易及繁廣得多。

    即如在這講堂裡,通外國文者,如巴利文、緬甸文、英文、日本文等,各有其人。

    在目前中國佛教裡的出家僧衆,是很有人能精通其他文字的了;所以現在彼此互觀各國之佛教,是感不到困難。

    但是我此中所雲中國佛教本位的新,是以中國二千年來傳演流變的佛法為根據,在适應中國目前及将來的需要上,去吸收采擇各時代各方域佛教的特長,以成為複興中國民族中的中國新佛教,以适應中國目前及将來趨勢上的需求。

    由此,本人所謂中國佛教本位的新,不同一般人傾倒于西化、麻醉于日本,推翻千百年中國佛教的所謂新!亦不同有些人憑個己研究的一點心得,批評中國從來未有如法如律的佛教,而要據佛法的律制以從新設立的新!此皆不能根據中國佛教去采擇各國佛教所長,以适應目前及将來中國趨勢上的需要。

    所以本人所謂的中國佛教本位的新,有兩點:一、是掃去中國佛教不能适應中國目前及将來的需求的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