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法有無自性問題

關燈
3>  四、唯識宗的有無自性說

  在廣泛的唯識學中,派别相當複雜,意見也很不一緻。

    這裡且以中國向來所傳的無著、世親、護法、玄奘的唯識義為依據。

    以唯識宗的立場來觀察諸法,首先要說明的是遍計執、依他起、圓成實三性,三性的範圍,也有廣狹不同。

    遍計執的構成,有能遍計、所遍計與遍計所執相;現在不是說的能遍計心與所遍計法,而是指的遍計所執之妄相。

    這狹義的遍計所執性最明顯的意義,是但由現行的意識名言分别,計無為有,計有為無,周遍地颠倒執著,所以叫做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的正義,就是緣起法,所以古來也有譯作“緣起性”的;依他衆緣和合生起的諸法,叫“依他起性”。

    圓成實性,狹義說:即于一切法所顯的本來普遍常住的圓滿成就真實性,所謂諸法勝義的真如是。

    這是唯識宗正确的三性義。

    這三性中,依他起的範圍最廣;假使作另一種的說法,無始虛妄分别習氣也攝在遍計性中,則擴大了遍計,連雜染依他也包括在内了。

    又把一切離颠倒的清淨緣起法(淨分依他)也攝于圓成實性中,那麼,依他起性的範圍便很狹小,或竟沒有了。

    雖有這第二種的說法,但唯識宗三性的标準義,還是以衆緣生起為依他起性。

    

  遍計執性,但由現行意言分别所起(現行意言分别之法,不一定都是遍計執性,但遍計執性,必定都是現行意言分别所起的),如非有計執為有,世間現量不可得,出世淨智現量亦不可得,隻是意言增益有的。

    這裡面有許多頗難辨别,如現前的桌子,在現見現覺中,隻是黑色方形和堅觸,并無桌子,桌子乃由意言增益起的名相;可是人們的習慣,都以為親自見到覺到的,所以實有桌子。

    這種意言增益起的,雖很難了知,但還有一些很明顯的,如龜毛兔角等,完全是名言增益而起。

    在名字上龜毛不是兔角,兔角不是龜毛,雖有差别,但離開名言之外,則世間見覺、出世淨智,都不能證有,很容易的辨明它隻是意言分别上所有的。

    由這明顯的龜毛兔角之唯名言有,也就可以例知上來所說的桌子房子等,也唯是名言分别有的了。

    遍計執性無不是名言假立的,離名言之外沒有自相,所以說他無自性。

    

  依他起性,有一分是由無始虛妄習氣現起的雜染法。

    這染分依他,不但由現行意言分别現起,同時也要由無始虛妄習氣的内因才生起。

    三界中的一切有為法、無不是由無始以來虛妄分别之熏習于内識中,現在成熟才現起的、它與唯是獨頭意識上意言分别現起的不同;如有些有情,意識不發達,沒有名言所起的分别,但還是有它的根身器界的識境。

    又如二禅以上的諸天,六識尋伺完全不起,當然沒有意言分别,可是由不動業所感身器,還有他的定中境界。

    遍計所執,則完全是依托名言的,離了意言亳無所有;這染分依他,則亦托過去的分别習氣為生起之因。

    例如龜毛兔角與翳華夢境,雖同是虛幻,但龜毛兔角隻在意言分别上有,離言無别自相;翳華則依眼病而幻現,眼病未愈,翳華不會消滅;夢境因睡眠心生起,睡眠心未息,夢境也不能沒有。

    染分依他也是這樣,無始來虛妄分别習氣沒有斷除,是無法使他不現起的。

    離現行意言之外,還是有世間現量的自相,所以說他有自性。

    

  依他起中,亦有離執因緣變事的清淨分。

    由出離煩惱所知二障和我法二執的無漏因緣所變起的清淨依他起法,如報化身土、四智菩提等是。

    這些既是因緣所起。

    所以也是依他起法;離開名言,還是有淨智現量的自相,所以說他有自性。

    

  圓成實性,是離執淨智所顯的真理,不是名言所假立的;雖在悟他方便上也可以有名字的安立,但它“無有相狀差别”。

    這無相狀差别的真實性,是由“無分别智”證明的,所以說“離言有無相性”。

    由此應知,唯識宗說依圓有性,遍計無性,是依離言有體無體說的,如定執離言無體,則必撥無染淨因果,落于損減執無疑。

    

  唯識的“識”,以标準的唯識宗義看,是屬依他起性衆緣所生的;若離開依他起性談識,則将超越唯識宗的思想範圍,走入他宗的思想體系。

    識、有能了别轉變一切法的雄力,是依他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