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寶玉與其三位表姊妹
關燈
小
中
大
十二金钗之中,寶玉的表姊妹共有三位,依年齡大小的順序舉之,一是薛寶钗,二是林黛玉,三是史湘雲。
此三人與寶玉均有結婚的可能。
在昔,婚姻是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
然薛、林、史三人均與寶玉有親戚關系,而又朝夕相見,則媒妁之言,固無必要,而父母之命卻能決定寶玉的親事。
榮府之中,賈母地位最高,她的意見最有權威。
但王夫人是寶玉之母,鳳姐極受賈母的寵愛和信任,所以鳳姐的意見常可影響于賈母。
總之,寶玉的親事乃決定于賈母、王夫人及鳳姐三人。
今舍寶玉的心意而不談,先談榮府三代主婦與三位小姐的親疏關系。
由賈母觀之,黛玉最親,湘雲次之,寶钗最疏。
由王夫人觀之,寶钗最親,黛玉次之,湘雲最疏。
由鳳姐觀之,鳳姐乃王夫人的内侄女,她與三位小姐的關系完全和王夫人相同,寶钗最親,黛玉次之,湘雲最疏。
故以親屬關系的親疏為标準,湘雲的地位比不過林、薛二位小姐,自始就不在選擇之中。
所以剩下的,隻有林黛玉與薛寶钗。
由寶玉的立場說,就父親賈政方面言,姑表黛玉最親,就母親王夫人方面言,姨表寶钗最親。
在過去,姑表比姨表親些。
由今日血統關系言之,姑表與姨表,其親相同,故凡以血統遠近為标準,而謂血統太近,不宜結婚,則寶钗與黛玉的機會相差無幾。
現在試來一看寶玉對林、薛兩人的感情如何?凡讀過《紅樓夢》的人自會知道寶玉心中所欲追求的,乃是黛玉。
據寶玉對黛玉說: 當初姑娘來了,那不是我陪着玩笑?……一個桌子上吃飯,一個床兒上睡覺。
丫頭們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氣,我替丫頭們都想到了。
我心裡想着:姐妹們從小兒長大,親也罷,熱也罷,和氣到了兒,才見得比别人好。
如今誰承望姑娘人大心大,不把我放在眼裡,倒把外四路兒的什麼寶姐姐鳳姐姐的放在心坎兒上。
三日不理,四日不見的,我又沒個親兄弟,親妹妹,雖然有兩個,你難道不知道是我隔母的?我也和你是獨出,隻怕你和我的心一樣;誰知我是白操了這一番心,有冤無處訴!(第二十八回) 我心裡的事也難對你說,日後自然明白。
除了老太太、老爺、太太這三個人,第四個就是妹妹了。
要有第五個人,我也起過誓。
(第二十八回) 寶玉誤認襲人為黛玉,對她又說出心裡的話。
這幾句話對于襲人有很大的沖擊;又依襲人愛憎黛玉的心理,對于黛玉可發生很大的影響。
好妹妹!我的這個心,從來也不敢說;今日膽大說出來,就是死了也是甘心的!我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又不敢告訴人,隻好捱着!等你的病好了,隻怕我的病才得好呢。
睡裡夢裡也忘不了你!(第三十二回) 到了紫鵑要試探寶玉是真情或是假意,故意騙他明年黛玉要回蘇州去,害得寶玉大發颠狂。
薛姨媽說:“寶玉本來心實,可巧林姑娘又是從小兒來的,他姐妹兩個一處長得這麼大,比别的姐妹更不同。
”(第五十七回)寶玉心中隻有黛玉一人,經此番事件發生之後,賈母應該知道。
一是自己的孫子,一是自己的外孫女,豈能毫不關心。
但是吾國古代結婚,是以傳宗接代為第一目的,個人隻是宗族譜牒的一階段。
個人與誰結婚,不依個人的意思,而以全家幸福為标準。
因之,我們要知道钗、黛二人之中,誰與寶玉結婚的希望最大,一須比較兩人的體格,觀誰能生育健康的嬰兒;二須比較兩人的性情,觀誰能與家人和平共處。
就體格說,兩人均是千金小姐,養尊處優,但寶钗身體實比黛玉強些,黛玉自幼多病,黛玉亦不之諱。
衆人見黛玉……身體面貌雖弱不勝衣,卻有一段風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因問:“常服何藥?為何不治好了?”黛玉道:“我自來如此,從會吃飯時便吃藥到如今了。
經過多少名醫,總未見效。
那一年,我才三歲,記得來了一個癞頭和尚,說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自是不從。
他又說:‘既舍不得他,隻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時,除非從此以後總不許見哭聲,除父母之外,凡有外親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生。
’這和尚瘋瘋癫癫說了這些不經之談,也沒人理他。
如今還是吃人參養榮丸。
”(第三回) 反之,寶钗“生得肌骨瑩潤,舉止娴雅”(第四回),“寶钗原生的肌膚豐澤……臉若銀盆,眼同水杏,唇不點而含丹,眉不畫而橫翠,比黛玉另具一種妩媚風流”(第二十八回),由體格看,寶钗比之黛玉,健康而又有福相。
在這一回合,寶钗已打了勝仗。
就性情說,“寶钗行為豁達,随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深得下人之心。
便是那些小丫頭們,亦多與寶钗親近”(第五回)。
而且黛玉疑心太重,她看到史湘雲挂了金麒麟,寶玉最近也得到一個金麒麟,“便恐(寶玉)借此生隙,同湘雲也做出那些風流佳事來”(第三十二回)。
此三人與寶玉均有結婚的可能。
在昔,婚姻是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
然薛、林、史三人均與寶玉有親戚關系,而又朝夕相見,則媒妁之言,固無必要,而父母之命卻能決定寶玉的親事。
榮府之中,賈母地位最高,她的意見最有權威。
但王夫人是寶玉之母,鳳姐極受賈母的寵愛和信任,所以鳳姐的意見常可影響于賈母。
總之,寶玉的親事乃決定于賈母、王夫人及鳳姐三人。
今舍寶玉的心意而不談,先談榮府三代主婦與三位小姐的親疏關系。
由賈母觀之,黛玉最親,湘雲次之,寶钗最疏。
由王夫人觀之,寶钗最親,黛玉次之,湘雲最疏。
由鳳姐觀之,鳳姐乃王夫人的内侄女,她與三位小姐的關系完全和王夫人相同,寶钗最親,黛玉次之,湘雲最疏。
故以親屬關系的親疏為标準,湘雲的地位比不過林、薛二位小姐,自始就不在選擇之中。
所以剩下的,隻有林黛玉與薛寶钗。
由寶玉的立場說,就父親賈政方面言,姑表黛玉最親,就母親王夫人方面言,姨表寶钗最親。
在過去,姑表比姨表親些。
由今日血統關系言之,姑表與姨表,其親相同,故凡以血統遠近為标準,而謂血統太近,不宜結婚,則寶钗與黛玉的機會相差無幾。
現在試來一看寶玉對林、薛兩人的感情如何?凡讀過《紅樓夢》的人自會知道寶玉心中所欲追求的,乃是黛玉。
據寶玉對黛玉說: 當初姑娘來了,那不是我陪着玩笑?……一個桌子上吃飯,一個床兒上睡覺。
丫頭們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氣,我替丫頭們都想到了。
我心裡想着:姐妹們從小兒長大,親也罷,熱也罷,和氣到了兒,才見得比别人好。
如今誰承望姑娘人大心大,不把我放在眼裡,倒把外四路兒的什麼寶姐姐鳳姐姐的放在心坎兒上。
三日不理,四日不見的,我又沒個親兄弟,親妹妹,雖然有兩個,你難道不知道是我隔母的?我也和你是獨出,隻怕你和我的心一樣;誰知我是白操了這一番心,有冤無處訴!(第二十八回) 我心裡的事也難對你說,日後自然明白。
除了老太太、老爺、太太這三個人,第四個就是妹妹了。
要有第五個人,我也起過誓。
(第二十八回) 寶玉誤認襲人為黛玉,對她又說出心裡的話。
這幾句話對于襲人有很大的沖擊;又依襲人愛憎黛玉的心理,對于黛玉可發生很大的影響。
好妹妹!我的這個心,從來也不敢說;今日膽大說出來,就是死了也是甘心的!我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又不敢告訴人,隻好捱着!等你的病好了,隻怕我的病才得好呢。
睡裡夢裡也忘不了你!(第三十二回) 到了紫鵑要試探寶玉是真情或是假意,故意騙他明年黛玉要回蘇州去,害得寶玉大發颠狂。
薛姨媽說:“寶玉本來心實,可巧林姑娘又是從小兒來的,他姐妹兩個一處長得這麼大,比别的姐妹更不同。
”(第五十七回)寶玉心中隻有黛玉一人,經此番事件發生之後,賈母應該知道。
一是自己的孫子,一是自己的外孫女,豈能毫不關心。
但是吾國古代結婚,是以傳宗接代為第一目的,個人隻是宗族譜牒的一階段。
個人與誰結婚,不依個人的意思,而以全家幸福為标準。
因之,我們要知道钗、黛二人之中,誰與寶玉結婚的希望最大,一須比較兩人的體格,觀誰能生育健康的嬰兒;二須比較兩人的性情,觀誰能與家人和平共處。
就體格說,兩人均是千金小姐,養尊處優,但寶钗身體實比黛玉強些,黛玉自幼多病,黛玉亦不之諱。
衆人見黛玉……身體面貌雖弱不勝衣,卻有一段風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因問:“常服何藥?為何不治好了?”黛玉道:“我自來如此,從會吃飯時便吃藥到如今了。
經過多少名醫,總未見效。
那一年,我才三歲,記得來了一個癞頭和尚,說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自是不從。
他又說:‘既舍不得他,隻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時,除非從此以後總不許見哭聲,除父母之外,凡有外親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生。
’這和尚瘋瘋癫癫說了這些不經之談,也沒人理他。
如今還是吃人參養榮丸。
”(第三回) 反之,寶钗“生得肌骨瑩潤,舉止娴雅”(第四回),“寶钗原生的肌膚豐澤……臉若銀盆,眼同水杏,唇不點而含丹,眉不畫而橫翠,比黛玉另具一種妩媚風流”(第二十八回),由體格看,寶钗比之黛玉,健康而又有福相。
在這一回合,寶钗已打了勝仗。
就性情說,“寶钗行為豁達,随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深得下人之心。
便是那些小丫頭們,亦多與寶钗親近”(第五回)。
而且黛玉疑心太重,她看到史湘雲挂了金麒麟,寶玉最近也得到一個金麒麟,“便恐(寶玉)借此生隙,同湘雲也做出那些風流佳事來”(第三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