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變紀略
關燈
小
中
大
七日,李賊亦入城。
是夜,有數賊升都察院屋,而塗公室中人有投缳而救蘇者。
二十八日午,予往就塗公。
市民語予曰:賊兵搶刑部衙門,書吏妻女投井者無算,眢井為之滿;院門皆内扃,不敢啟。
少頃,門啟而入,予語塗公。
公謂明晨立極,百官且入賀,當得實。
二十九日,李賊登極後,即敕諸将士備行裝。
予視宅内,兵已群然束載秣馬矣;趣予從之走,否則,急趨他所,屋且火。
仰瞻屋梁,将己椅桌層架接椽,以燥葦實之。
予急走衙門,涕泣道之。
塗公曰:勿懼,已約熊吏部讨兵部信票;出城去,當無阻格。
是夜,止塗公所,五鼓,賊發大隊出齊化門去,猶留賊兵萬餘守九門,内外縱火:各賊兵寓宅火盡發,烈焰沖天,予劍佩、書囊悉付燼毀矣。
先是,熊吏部典試陝西,門下士多陷賊中;至是,挈吏部偕去。
及城門,不得出,吏部複折而回。
塗公以是不敢出,又恐吳平西入城讨僞,無敢留。
傍晚,火稍息,偵者來言:平西逐賊而南,城門毀。
塗公聽書吏某言,可西避。
是夜,熊吏部及直指使龔鼎孳俱集塗公所,各攜眷屬及本衙書吏家口共百餘人,衣服器皿俱棄之,止帶細軟随身;男婦各持拄杖一,以五月朔平明出都察院衙門,市民已遵三桂令,各頭裹白巾為帝挂孝。
自貫城坊至德勝門,各街巷口盡将木石壘塞;四長班導前而行,或僅留隙,纔容一人,或用大石闆橫闌,行者從上越。
初,吏部用一蹇駝載行囊,至是亦舍去。
及出平則門,日已向西,城中扶老挈幼西奔者絡繹不絕。
三公皆短襖敝褲雜俦伍中,予亦從水火夫乞得一敝衣,被服而走。
諸内人各幅絹蒙首,寬舄短衣,狼狽疾趨。
獨龔直指夫人美而豔,即舊院顧湄生也,恒俯拾塵土自污。
于是有掖而行者,有倦而憩地者,有颠踬不能行、使人負而趨者。
半日危途,艱辛萬狀;行二十裡許,望見一梵剎,甍宇嵯峨,額曰「摩诃庵」;諸女眷莫能前,因止而求息焉。
主僧辭不便,于庵旁覓得一空舍;從僧假鍋市米,支土坯作竈,炊粥療饑。
夜則席地為榻;房屋堂庑無門壁立,予仰卧檐下,星辰炯炯,不成寐。
次日,傳土寇猖獗,前途狠于豺虎,停止不敢進。
向晚,聞大兵已入京,四出追捕逸賊,諸先生慌甚。
黎明,與内人避之危樓,尋又從園林僻莽處;數晝夜不得晷刻停。
至初四日,諸從人以久居近地不便,謀取道西往。
會虛車數乘向西發,寺僧謂三先生可命載也。
諸内人覓輿不得,則各以柳筐坐其中,使兩人舁之;而予亦斂鼻息,坐車上。
計出寺門,已向暝矣。
路徑崎岖,車卼■〈兀臯〉如舟曆波濤;比更時,約行十五裡許,星鬥在天,岡隴閴寂。
甫顧仆趣行,則綠林一嘯,阻道不前。
予俛首睨視,見四騎奄至,匿影旁逸。
腰間尚為塗公強纏五十金一錠,己囊約有三十金;斜走裡許,猶慮賊或踵而至,因以白镪穴土中,身倚林莽坐,仰視星夜色已分,亟趨孔道,見三先生與諸内人、仆從等鹹席地号歎,亡金且遭楚。
予竊謂獨有天幸,呼一人前往取所穴,則惘然無應者。
因獨往迷向,既曙發,始知已歧。
馳數裡問土人,夜來數車已被掠。
複東,随尋至前所,己囊金已為刈麥人掇去。
而大錠穴中兀然,佯為被盜傷足者,跛蹩攜回,奉還塗公,公喜過望;予則腰纏悉化烏有矣。
是日午節,塗公諸人向午俱未飯;予亦心煩意亂,吸井泉而已。
平則門外迤西一帶,遊騎雜沓,而土豪混列其中。
塗公及諸内人俱坐後園大杏樹井邊,奴子借釜炊飯;至碗箸不給,共以手抟食。
予與諸人,饑則持錢逐村店就食,亦鮮飽。
午後,不知誰何,導一騎入,諸人惶駭無措。
騎強牽一婢子令去,婢子投井中,騎尚盤桓審視;塗公跪而進之金,始去。
公至是始泣,以幼子托予。
予慰公曰:此時殒命,無為也。
且往問城中耗,複來為若計。
遂入城,至劉完白所,則攝政王已大張告示,與諸朝紳蕩滌前濊。
亟返報,會朱刑科亦走長班王某持劄要公還。
次日,遂偕熊、龔二人挈眷入城。
塗公與熊公并舍南昌内館,龔他往。
初八日,攝政王下薙發令。
三日内,官發盡薙。
是時,予從劉完白于樂平會館旅食。
塗公蒼頭某拉予南去,予畏天暑不能,渠遂扮乞丐而獨往。
時仲夏,早夜仍苦寒。
予身衣短袷,衣囊盡失。
前曾以衣衾數事寄族弟應曜,兼委十數金為制葛服;至是,以被掠為言,絲縷不複還矣。
李賊被平西追至定州,大敗,帶敗殘人馬西奔。
平西還京,朝紳并勸攝政王正位。
王曰:國家自有家法,非爾等所知。
自是,無敢複言者。
設施新政,無非解網弛禁,期與臣民更始;故朝野一時歡然服從,如大旱之得時雨也。
數日後,吾鄉李太仆、李春坊、朱刑科、熊吏部、羅庶常及塗公并予官如故。
但以中城處滿兵,諸缙紳徙家順城門外,予驚魂始定。
是月中旬,長安市上仍複冠蓋如故矣。
賢明側席,車乘翹翹;搜求遺逸,振拔沈淪,随允提學禦史曹溶之請,羁旅寒微皆得邀恩食祿。
熊史部與塗公推毂及予,予謝不敏;徙倚都下,凡兩閱月。
同鄉劉玉為銜新命,牧武定;七月既望,予遂從之而東。
塗公餞予于郊外,骊歌一阕,黯然銷魂。
自是,遂不複問長安馬足矣。
甲中秋朔,南州聾道人述于無隸公廨。
是夜,有數賊升都察院屋,而塗公室中人有投缳而救蘇者。
二十八日午,予往就塗公。
市民語予曰:賊兵搶刑部衙門,書吏妻女投井者無算,眢井為之滿;院門皆内扃,不敢啟。
少頃,門啟而入,予語塗公。
公謂明晨立極,百官且入賀,當得實。
二十九日,李賊登極後,即敕諸将士備行裝。
予視宅内,兵已群然束載秣馬矣;趣予從之走,否則,急趨他所,屋且火。
仰瞻屋梁,将己椅桌層架接椽,以燥葦實之。
予急走衙門,涕泣道之。
塗公曰:勿懼,已約熊吏部讨兵部信票;出城去,當無阻格。
是夜,止塗公所,五鼓,賊發大隊出齊化門去,猶留賊兵萬餘守九門,内外縱火:各賊兵寓宅火盡發,烈焰沖天,予劍佩、書囊悉付燼毀矣。
先是,熊吏部典試陝西,門下士多陷賊中;至是,挈吏部偕去。
及城門,不得出,吏部複折而回。
塗公以是不敢出,又恐吳平西入城讨僞,無敢留。
傍晚,火稍息,偵者來言:平西逐賊而南,城門毀。
塗公聽書吏某言,可西避。
是夜,熊吏部及直指使龔鼎孳俱集塗公所,各攜眷屬及本衙書吏家口共百餘人,衣服器皿俱棄之,止帶細軟随身;男婦各持拄杖一,以五月朔平明出都察院衙門,市民已遵三桂令,各頭裹白巾為帝挂孝。
自貫城坊至德勝門,各街巷口盡将木石壘塞;四長班導前而行,或僅留隙,纔容一人,或用大石闆橫闌,行者從上越。
初,吏部用一蹇駝載行囊,至是亦舍去。
及出平則門,日已向西,城中扶老挈幼西奔者絡繹不絕。
三公皆短襖敝褲雜俦伍中,予亦從水火夫乞得一敝衣,被服而走。
諸内人各幅絹蒙首,寬舄短衣,狼狽疾趨。
獨龔直指夫人美而豔,即舊院顧湄生也,恒俯拾塵土自污。
于是有掖而行者,有倦而憩地者,有颠踬不能行、使人負而趨者。
半日危途,艱辛萬狀;行二十裡許,望見一梵剎,甍宇嵯峨,額曰「摩诃庵」;諸女眷莫能前,因止而求息焉。
主僧辭不便,于庵旁覓得一空舍;從僧假鍋市米,支土坯作竈,炊粥療饑。
夜則席地為榻;房屋堂庑無門壁立,予仰卧檐下,星辰炯炯,不成寐。
次日,傳土寇猖獗,前途狠于豺虎,停止不敢進。
向晚,聞大兵已入京,四出追捕逸賊,諸先生慌甚。
黎明,與内人避之危樓,尋又從園林僻莽處;數晝夜不得晷刻停。
至初四日,諸從人以久居近地不便,謀取道西往。
會虛車數乘向西發,寺僧謂三先生可命載也。
諸内人覓輿不得,則各以柳筐坐其中,使兩人舁之;而予亦斂鼻息,坐車上。
計出寺門,已向暝矣。
路徑崎岖,車卼■〈兀臯〉如舟曆波濤;比更時,約行十五裡許,星鬥在天,岡隴閴寂。
甫顧仆趣行,則綠林一嘯,阻道不前。
予俛首睨視,見四騎奄至,匿影旁逸。
腰間尚為塗公強纏五十金一錠,己囊約有三十金;斜走裡許,猶慮賊或踵而至,因以白镪穴土中,身倚林莽坐,仰視星夜色已分,亟趨孔道,見三先生與諸内人、仆從等鹹席地号歎,亡金且遭楚。
予竊謂獨有天幸,呼一人前往取所穴,則惘然無應者。
因獨往迷向,既曙發,始知已歧。
馳數裡問土人,夜來數車已被掠。
複東,随尋至前所,己囊金已為刈麥人掇去。
而大錠穴中兀然,佯為被盜傷足者,跛蹩攜回,奉還塗公,公喜過望;予則腰纏悉化烏有矣。
是日午節,塗公諸人向午俱未飯;予亦心煩意亂,吸井泉而已。
平則門外迤西一帶,遊騎雜沓,而土豪混列其中。
塗公及諸内人俱坐後園大杏樹井邊,奴子借釜炊飯;至碗箸不給,共以手抟食。
予與諸人,饑則持錢逐村店就食,亦鮮飽。
午後,不知誰何,導一騎入,諸人惶駭無措。
騎強牽一婢子令去,婢子投井中,騎尚盤桓審視;塗公跪而進之金,始去。
公至是始泣,以幼子托予。
予慰公曰:此時殒命,無為也。
且往問城中耗,複來為若計。
遂入城,至劉完白所,則攝政王已大張告示,與諸朝紳蕩滌前濊。
亟返報,會朱刑科亦走長班王某持劄要公還。
次日,遂偕熊、龔二人挈眷入城。
塗公與熊公并舍南昌内館,龔他往。
初八日,攝政王下薙發令。
三日内,官發盡薙。
是時,予從劉完白于樂平會館旅食。
塗公蒼頭某拉予南去,予畏天暑不能,渠遂扮乞丐而獨往。
時仲夏,早夜仍苦寒。
予身衣短袷,衣囊盡失。
前曾以衣衾數事寄族弟應曜,兼委十數金為制葛服;至是,以被掠為言,絲縷不複還矣。
李賊被平西追至定州,大敗,帶敗殘人馬西奔。
平西還京,朝紳并勸攝政王正位。
王曰:國家自有家法,非爾等所知。
自是,無敢複言者。
設施新政,無非解網弛禁,期與臣民更始;故朝野一時歡然服從,如大旱之得時雨也。
數日後,吾鄉李太仆、李春坊、朱刑科、熊吏部、羅庶常及塗公并予官如故。
但以中城處滿兵,諸缙紳徙家順城門外,予驚魂始定。
是月中旬,長安市上仍複冠蓋如故矣。
賢明側席,車乘翹翹;搜求遺逸,振拔沈淪,随允提學禦史曹溶之請,羁旅寒微皆得邀恩食祿。
熊史部與塗公推毂及予,予謝不敏;徙倚都下,凡兩閱月。
同鄉劉玉為銜新命,牧武定;七月既望,予遂從之而東。
塗公餞予于郊外,骊歌一阕,黯然銷魂。
自是,遂不複問長安馬足矣。
甲中秋朔,南州聾道人述于無隸公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