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2)
關燈
小
中
大
了嗎?他是怎麼把琴交給伍隊長的?
呂月月:這琴有非常明顯的标記和特征,老焦當時沒有認出大概是因為實在想不到。
我們走以後他清醒了,回想剛才的情形,恍若一對金童玉女,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地送來這把提琴,夢境一樣。
後來我們聽那個同室的病友說,老焦先是坐起身來看着小提琴發愣,後來突然喊了一聲,就連滾帶爬從床上滾下來,像發精神病一樣抱着小提琴跑出去,沖向值班台上的電話機。
走廊上很多人都聽到了他興奮的呼喊。
“啊——小提琴!意大利小提琴!意大利小提琴!” 他們還看到了老焦眼中那回光返照似的亢奮的光芒,緊接着他們又看到了他沖向電話機的步伐突然蹒跚,突然踉跄,站在電話機旁的值班醫生愣愣地大聲問:“焦長德,你這是幹什麼?”可老焦已經無法回答,他磕絆了一下就向前撲倒了。
他倒得那麼重,以緻幾乎所有人都聽到了“砰”的一聲悶響,幾個離他最近的人伸手要扶都來不及了。
小提琴護在老焦懷裡,安然無損,他倒下去時抱着它沒讓它受到半點磕碰。
焦長德死了。
等伍隊長他們趕到公安醫院時,形式上的搶救工作早已停止,老焦的家屬也剛剛趕到,急救室内外正是一片嚎啕。
搶救的醫生把伍隊長叫到辦公室,向他介紹情況。
“……他發病的時候,值班醫生剛好在場,所以基本上沒有耽誤,馬上做了搶救。
搶救的方法和措施都是恰當的、及時的。
應該說,醫院是盡了力的……” 伍隊長作為死者單位的負責人,當然希望從醫生這裡了解更詳細的死因和病情,以便對家屬有個交代。
“他上次發病搶救以後,不是恢複得還可以嗎?”伍隊長問,“上次你們不是說病情還可以穩定一段時期嗎?怎麼這樣快就又惡化了呢?” 這話在醫生聽來,多少有點指責質詢的味道,于是醫生馬上正色道: “這種心髒病就是這樣,可能幾年不犯,也可能朝夕不保。
特别是這種大面積突發性心肌梗死,一般很難搶救。
病人這幾天恢複得是不錯,我們估計可能是受了意外的刺激,你看,他死的時候就抱着這把小提琴,而且死前還不停地在走廊裡沖别人喊:‘小提琴,小提琴……’” 醫生把放在椅子上的小提琴拿給伍隊長看。
海岩:伍隊長怎麼反應? 呂月月:具體怎麼反應不知道,不過可想而知。
海岩:在驚奇之餘,恐怕他還想不到這琴究竟是如何從天而降的。
呂月月:恰好這時處裡來了不少同志,居然在這裡看到小提琴,無不驚異得目瞪口呆。
隊長就叫小提琴專案組的劉保華、薛宇幾個人暫時不要忙乎老焦的後事和家屬工作,組織他們立即着手開始了現場調查。
他們在醫院裡臨時找了個辦公室,把和老焦同室的那位病友請了來,先是長籲短歎地說了些為死者惋惜和遺憾的話,然後介入正題,隊長把那把小提琴拿出來了。
“這把提琴您見過嗎?這琴是老焦的嗎?” 那位病友幾乎都沒有再辨認一下就說:“這琴是别人送給他的。
” “什麼時候送的?” “就今兒上午呀。
我就琢磨這琴跟老焦準有點什麼故事。
你們是沒看見,老焦一瞅見這琴就跟瘋了似的。
” “是誰送他的,送琴的人您見過嗎?” “我當時在屋啊,來的是一男一女,琴是那女的送給老焦的。
” “男的多大歲數,什麼模樣您還記得嗎?” “二十來歲,高高的個兒,白白淨淨挺精神。
” “不是北京人吧?” “看着不太像,那男的一句話沒說,所以也聽不出口音來。
” “女的呢,多大歲數?” “也二十來歲,差不多吧。
哎,就是以前每次來給老焦送工資的那個,以前常來。
” 大家全都傻了,連隊長也愣住了,幾乎中斷了詢問,都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
好半天薛宇才哆哆嗦嗦地從自己的皮夾子裡取出一張我的照片,送給病友。
“是她嗎?” “沒錯,就是她!” 所有人都震驚了! 薛宇慌了,不知是反駁那位病友還是向隊長證明,他結結巴巴地說:“不,不,隊長,不會的,我昨天晚上還和她在一起,我們還約了今天一起去您家給伍冬冬過生日呢。
對,她說過要先到醫院來看老焦……” 對這個說明,伍隊長未置一詞,謝了那位病友,送他走以後,才轉身厲聲責問薛宇: “你是不是把前天咱們開會的情況告訴呂月月了?” 薛宇一頭冷汗出來:“我沒告訴她,我什麼都沒說,昨天我走的時候她情緒挺好的。
不過……”薛宇遲疑了一下,“不過,她早知道會議的情況。
” 伍隊長環顧在場的人,特别狠狠地看了劉保華一眼,“誰告訴她的?” 沒人吭聲。
就在他們在醫院裡進行這場調查的時候,我和潘小偉乘坐的出租車已經全速開上了京密公路,帶着激動和恐懼、幻想和不安、充實和迷惘,開始了我們危險的逃亡之旅。
下午兩點多鐘我們離開大路,拐進一條樹木掩映的山間小徑。
除了車輪沙沙的響動,路上靜得隻有樹葉的婆娑,越往前走越見山深林密,道路崎岖。
經過十多分鐘的輾轉盤旋,我們到達了潘氏兄弟的那個臨時藏身之所。
這座乳白色的别墅在槐楊郁郁的簇擁之下,甯靜而又一塵不染。
潘小偉付了司機多一倍的錢,然後領我跳躍着踏上台階。
别墅的大門意外地鎖着,潘小偉用力敲了敲,無人應聲。
他匆匆地圍着房子繞了一圈,發現那輛面包車也不見了,不禁疑惑。
愣了一會兒,他翻上陽台,陽台的門是虛掩的。
他拉着我爬上去,從陽台進了房間。
我們走以後他清醒了,回想剛才的情形,恍若一對金童玉女,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地送來這把提琴,夢境一樣。
後來我們聽那個同室的病友說,老焦先是坐起身來看着小提琴發愣,後來突然喊了一聲,就連滾帶爬從床上滾下來,像發精神病一樣抱着小提琴跑出去,沖向值班台上的電話機。
走廊上很多人都聽到了他興奮的呼喊。
“啊——小提琴!意大利小提琴!意大利小提琴!” 他們還看到了老焦眼中那回光返照似的亢奮的光芒,緊接着他們又看到了他沖向電話機的步伐突然蹒跚,突然踉跄,站在電話機旁的值班醫生愣愣地大聲問:“焦長德,你這是幹什麼?”可老焦已經無法回答,他磕絆了一下就向前撲倒了。
他倒得那麼重,以緻幾乎所有人都聽到了“砰”的一聲悶響,幾個離他最近的人伸手要扶都來不及了。
小提琴護在老焦懷裡,安然無損,他倒下去時抱着它沒讓它受到半點磕碰。
焦長德死了。
等伍隊長他們趕到公安醫院時,形式上的搶救工作早已停止,老焦的家屬也剛剛趕到,急救室内外正是一片嚎啕。
搶救的醫生把伍隊長叫到辦公室,向他介紹情況。
“……他發病的時候,值班醫生剛好在場,所以基本上沒有耽誤,馬上做了搶救。
搶救的方法和措施都是恰當的、及時的。
應該說,醫院是盡了力的……” 伍隊長作為死者單位的負責人,當然希望從醫生這裡了解更詳細的死因和病情,以便對家屬有個交代。
“他上次發病搶救以後,不是恢複得還可以嗎?”伍隊長問,“上次你們不是說病情還可以穩定一段時期嗎?怎麼這樣快就又惡化了呢?” 這話在醫生聽來,多少有點指責質詢的味道,于是醫生馬上正色道: “這種心髒病就是這樣,可能幾年不犯,也可能朝夕不保。
特别是這種大面積突發性心肌梗死,一般很難搶救。
病人這幾天恢複得是不錯,我們估計可能是受了意外的刺激,你看,他死的時候就抱着這把小提琴,而且死前還不停地在走廊裡沖别人喊:‘小提琴,小提琴……’” 醫生把放在椅子上的小提琴拿給伍隊長看。
海岩:伍隊長怎麼反應? 呂月月:具體怎麼反應不知道,不過可想而知。
海岩:在驚奇之餘,恐怕他還想不到這琴究竟是如何從天而降的。
呂月月:恰好這時處裡來了不少同志,居然在這裡看到小提琴,無不驚異得目瞪口呆。
隊長就叫小提琴專案組的劉保華、薛宇幾個人暫時不要忙乎老焦的後事和家屬工作,組織他們立即着手開始了現場調查。
他們在醫院裡臨時找了個辦公室,把和老焦同室的那位病友請了來,先是長籲短歎地說了些為死者惋惜和遺憾的話,然後介入正題,隊長把那把小提琴拿出來了。
“這把提琴您見過嗎?這琴是老焦的嗎?” 那位病友幾乎都沒有再辨認一下就說:“這琴是别人送給他的。
” “什麼時候送的?” “就今兒上午呀。
我就琢磨這琴跟老焦準有點什麼故事。
你們是沒看見,老焦一瞅見這琴就跟瘋了似的。
” “是誰送他的,送琴的人您見過嗎?” “我當時在屋啊,來的是一男一女,琴是那女的送給老焦的。
” “男的多大歲數,什麼模樣您還記得嗎?” “二十來歲,高高的個兒,白白淨淨挺精神。
” “不是北京人吧?” “看着不太像,那男的一句話沒說,所以也聽不出口音來。
” “女的呢,多大歲數?” “也二十來歲,差不多吧。
哎,就是以前每次來給老焦送工資的那個,以前常來。
” 大家全都傻了,連隊長也愣住了,幾乎中斷了詢問,都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
好半天薛宇才哆哆嗦嗦地從自己的皮夾子裡取出一張我的照片,送給病友。
“是她嗎?” “沒錯,就是她!” 所有人都震驚了! 薛宇慌了,不知是反駁那位病友還是向隊長證明,他結結巴巴地說:“不,不,隊長,不會的,我昨天晚上還和她在一起,我們還約了今天一起去您家給伍冬冬過生日呢。
對,她說過要先到醫院來看老焦……” 對這個說明,伍隊長未置一詞,謝了那位病友,送他走以後,才轉身厲聲責問薛宇: “你是不是把前天咱們開會的情況告訴呂月月了?” 薛宇一頭冷汗出來:“我沒告訴她,我什麼都沒說,昨天我走的時候她情緒挺好的。
不過……”薛宇遲疑了一下,“不過,她早知道會議的情況。
” 伍隊長環顧在場的人,特别狠狠地看了劉保華一眼,“誰告訴她的?” 沒人吭聲。
就在他們在醫院裡進行這場調查的時候,我和潘小偉乘坐的出租車已經全速開上了京密公路,帶着激動和恐懼、幻想和不安、充實和迷惘,開始了我們危險的逃亡之旅。
下午兩點多鐘我們離開大路,拐進一條樹木掩映的山間小徑。
除了車輪沙沙的響動,路上靜得隻有樹葉的婆娑,越往前走越見山深林密,道路崎岖。
經過十多分鐘的輾轉盤旋,我們到達了潘氏兄弟的那個臨時藏身之所。
這座乳白色的别墅在槐楊郁郁的簇擁之下,甯靜而又一塵不染。
潘小偉付了司機多一倍的錢,然後領我跳躍着踏上台階。
别墅的大門意外地鎖着,潘小偉用力敲了敲,無人應聲。
他匆匆地圍着房子繞了一圈,發現那輛面包車也不見了,不禁疑惑。
愣了一會兒,他翻上陽台,陽台的門是虛掩的。
他拉着我爬上去,從陽台進了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