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關燈
小
中
大
,沒有工作,我外語不太行,去不了外企。
可我又非常需要錢,你知道,在夜總會裡一個小姐要是做得好的話,一個月不會少于一個巴掌。
海岩:五千。
呂月月:對。
沒人恨錢。
像我現在,每月光租這間破破爛爛的房子,就得八百多塊。
海岩:當然比你在公安局掙工資多多了。
可你覺得幹這活兒有意思嗎?以後年紀大了怎麼辦? 呂月月:談不上有沒有意思。
掙錢嘛,沒辦法。
我最怕的就是陪客人喝酒,最多的時候我一晚上喝二十多杯白蘭地,人都紫了(苦笑)。
有時候真是把苦膽都能吐出來,還得去陪。
一個晚上我就能為夜總會老闆掙幾千塊甚至上萬塊,我這錢掙得不容易,是拿命在掙。
海岩:就一直這麼掙下去?掙錢是你的生活目标嗎? 呂月月:等掙夠了,找個地方隐居去。
海岩:隐居?哦,月月,我過去一直試圖用文字來研究中國女性的心理。
前幾年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大型文學刊物《中國作家》搞過一期“女性愛情心理研究專号”,上面打頭條刊登了我寫的一個中篇小說,寫一個女人在十八歲到四十歲的漫長人生中,對一個男人的苦戀。
據我的體會,戀愛,對一個男人來說,隻是人生的一段插曲,而對女人來說,則常常是她的全部人生。
你還不到二十四歲,還有無數未來。
可你卻說,隊長一句話斷送了你的一生,那麼,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讓這句話斷送的,隻是你的戀愛呢? 呂月月: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是什麼。
你說戀愛是女人的全部人生,這話沒錯。
因為戀愛、婚姻、生育,确實決定了女人的一生。
但男人,男人隻是在很短的一個階段才需要這些。
海岩:月月,咱們也算是朋友了,作為朋友我很想知道一點你的童年、你的家庭…… 呂月月:你找我不是為了那個小提琴的故事嗎? 海岩:不,我覺得,關于你自己的故事,更讓人好奇。
你是生在北京嗎? 呂月月:我生在東北,黑龍江密山。
海岩:那是你老家? 呂月月:不。
怎麼說呢,我母親是北京長大的,一九六八年高中畢業到東北插隊落戶,再就沒回來。
海岩:也就是說,你姥姥家在北京。
呂月月:姥姥姥爺早不在了,我媽是獨生女兒,所以北京早沒什麼親人了。
海岩:你父親呢,現在也在東北? 呂月月:我的父親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北佬,他的老家離中蘇邊界很近很近。
很早以前我的祖上在那一帶深山老林之中統治着一個非常大的莊園。
那地方名叫刁林。
如果按毛主席關于《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的标準,在我的曾祖父以前,我家屬于名副其實的大地主一類,以我們呂家在刁林一帶的勢力和行徑而論,也夠得上土匪惡霸一級的人物。
我曾祖父有個綽号叫“黃半山”,他的莊園是一色的黃琉璃瓦的大屋頂,鋪了半個山坡。
黃琉璃瓦過去是皇室的專用品,臣民百姓絕對不準用的,用了就是謀反。
可刁林那地方山高皇帝遠,我的老祖宗占山為王,别說用黃瓦,他種了滿山的鴉片,誰管得了呀。
我曾祖父這一代,是呂家的鼎盛時代,光是看家護院的子弟兵,就有二百多人,一律白馬雙槍。
在當時的刁林,可算得上惟我獨尊。
滿洲國時期,日本人也不惹他,還請他出面維持地方治安。
抗聯也想争取他,以為他有點俠腸義膽,時不常地跟他講點民族大義什麼的。
其實我曾祖父八面玲珑,既不抗日也不反共,甭管是誰,隻要不妨礙他種大煙就行。
後來蘇聯紅軍對日宣戰,進軍中國東北,就是從刁林入的境。
我曾祖父夜郎自大慣了,又沒什麼文化,别人跟他一說老毛子來打二毛子了,他就火兒了,說二毛子是我的朋友,老毛子憑什麼來搶地盤。
老毛子二毛子是我們東北土話,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海岩:知道,你們東北人管俄國人叫老毛子,管日本人叫二毛子。
呂月月:我曾祖父想在日本人面前露一手,做點仗義行俠的事。
在某一天天沒亮的時候就帶着他那二百人,一色的白馬雙槍,很神氣地到邊境線的一個山口那裡去堵老毛子。
他想先把老毛子勸回去,不行的話就撂倒他幾個,給他們個下馬威。
他們趕到邊境山口時正趕上蘇聯紅軍的裝甲部隊過境,坦克車、裝甲車、十輪大卡一輛接一輛隆隆開過,到中午還沒過完。
他們躲在山上看到山谷裡煙塵蔽日,馬達聲震耳欲聾,看了将近一天,到黃昏時他們拖着槍回來了。
我曾祖父一句話也沒有說。
回來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爺爺送到省裡去讀書,老毛子的鐵甲部隊使他明白了外面的世界無限大。
我爺爺到省城上學以後,解放軍進軍東北,刁林也開始清匪反霸,土改建政,曾祖父的白馬雙槍的子弟兵很快瓦解,曾祖父後來被解放軍當作土匪鎮壓,莊園土地全部沒收。
我爺爺和我父親在後來的幾十年中,戴着土匪惡霸的孝子賢孫的帽子,難見天日,沒過過一天直腰瞪眼的日子。
我媽就常對我說,呂家祖上一輩一輩的罪孽太大太大了,現在輪到你爸爸來還這筆債了。
我爸年輕的時候長得英俊極了,人也特别老實,我媽就喜歡他這樣的。
要不然我媽這樣一個出身沒問題的知青,也不可能甯願刀劈火烤嫁給他這樣一個黑五類。
我爸一輩子壓抑,我和我媽就是他的
可我又非常需要錢,你知道,在夜總會裡一個小姐要是做得好的話,一個月不會少于一個巴掌。
海岩:五千。
呂月月:對。
沒人恨錢。
像我現在,每月光租這間破破爛爛的房子,就得八百多塊。
海岩:當然比你在公安局掙工資多多了。
可你覺得幹這活兒有意思嗎?以後年紀大了怎麼辦? 呂月月:談不上有沒有意思。
掙錢嘛,沒辦法。
我最怕的就是陪客人喝酒,最多的時候我一晚上喝二十多杯白蘭地,人都紫了(苦笑)。
有時候真是把苦膽都能吐出來,還得去陪。
一個晚上我就能為夜總會老闆掙幾千塊甚至上萬塊,我這錢掙得不容易,是拿命在掙。
海岩:就一直這麼掙下去?掙錢是你的生活目标嗎? 呂月月:等掙夠了,找個地方隐居去。
海岩:隐居?哦,月月,我過去一直試圖用文字來研究中國女性的心理。
前幾年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大型文學刊物《中國作家》搞過一期“女性愛情心理研究專号”,上面打頭條刊登了我寫的一個中篇小說,寫一個女人在十八歲到四十歲的漫長人生中,對一個男人的苦戀。
據我的體會,戀愛,對一個男人來說,隻是人生的一段插曲,而對女人來說,則常常是她的全部人生。
你還不到二十四歲,還有無數未來。
可你卻說,隊長一句話斷送了你的一生,那麼,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讓這句話斷送的,隻是你的戀愛呢? 呂月月: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是什麼。
你說戀愛是女人的全部人生,這話沒錯。
因為戀愛、婚姻、生育,确實決定了女人的一生。
但男人,男人隻是在很短的一個階段才需要這些。
海岩:月月,咱們也算是朋友了,作為朋友我很想知道一點你的童年、你的家庭…… 呂月月:你找我不是為了那個小提琴的故事嗎? 海岩:不,我覺得,關于你自己的故事,更讓人好奇。
你是生在北京嗎? 呂月月:我生在東北,黑龍江密山。
海岩:那是你老家? 呂月月:不。
怎麼說呢,我母親是北京長大的,一九六八年高中畢業到東北插隊落戶,再就沒回來。
海岩:也就是說,你姥姥家在北京。
呂月月:姥姥姥爺早不在了,我媽是獨生女兒,所以北京早沒什麼親人了。
海岩:你父親呢,現在也在東北? 呂月月:我的父親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北佬,他的老家離中蘇邊界很近很近。
很早以前我的祖上在那一帶深山老林之中統治着一個非常大的莊園。
那地方名叫刁林。
如果按毛主席關于《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的标準,在我的曾祖父以前,我家屬于名副其實的大地主一類,以我們呂家在刁林一帶的勢力和行徑而論,也夠得上土匪惡霸一級的人物。
我曾祖父有個綽号叫“黃半山”,他的莊園是一色的黃琉璃瓦的大屋頂,鋪了半個山坡。
黃琉璃瓦過去是皇室的專用品,臣民百姓絕對不準用的,用了就是謀反。
可刁林那地方山高皇帝遠,我的老祖宗占山為王,别說用黃瓦,他種了滿山的鴉片,誰管得了呀。
我曾祖父這一代,是呂家的鼎盛時代,光是看家護院的子弟兵,就有二百多人,一律白馬雙槍。
在當時的刁林,可算得上惟我獨尊。
滿洲國時期,日本人也不惹他,還請他出面維持地方治安。
抗聯也想争取他,以為他有點俠腸義膽,時不常地跟他講點民族大義什麼的。
其實我曾祖父八面玲珑,既不抗日也不反共,甭管是誰,隻要不妨礙他種大煙就行。
後來蘇聯紅軍對日宣戰,進軍中國東北,就是從刁林入的境。
我曾祖父夜郎自大慣了,又沒什麼文化,别人跟他一說老毛子來打二毛子了,他就火兒了,說二毛子是我的朋友,老毛子憑什麼來搶地盤。
老毛子二毛子是我們東北土話,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海岩:知道,你們東北人管俄國人叫老毛子,管日本人叫二毛子。
呂月月:我曾祖父想在日本人面前露一手,做點仗義行俠的事。
在某一天天沒亮的時候就帶着他那二百人,一色的白馬雙槍,很神氣地到邊境線的一個山口那裡去堵老毛子。
他想先把老毛子勸回去,不行的話就撂倒他幾個,給他們個下馬威。
他們趕到邊境山口時正趕上蘇聯紅軍的裝甲部隊過境,坦克車、裝甲車、十輪大卡一輛接一輛隆隆開過,到中午還沒過完。
他們躲在山上看到山谷裡煙塵蔽日,馬達聲震耳欲聾,看了将近一天,到黃昏時他們拖着槍回來了。
我曾祖父一句話也沒有說。
回來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爺爺送到省裡去讀書,老毛子的鐵甲部隊使他明白了外面的世界無限大。
我爺爺到省城上學以後,解放軍進軍東北,刁林也開始清匪反霸,土改建政,曾祖父的白馬雙槍的子弟兵很快瓦解,曾祖父後來被解放軍當作土匪鎮壓,莊園土地全部沒收。
我爺爺和我父親在後來的幾十年中,戴着土匪惡霸的孝子賢孫的帽子,難見天日,沒過過一天直腰瞪眼的日子。
我媽就常對我說,呂家祖上一輩一輩的罪孽太大太大了,現在輪到你爸爸來還這筆債了。
我爸年輕的時候長得英俊極了,人也特别老實,我媽就喜歡他這樣的。
要不然我媽這樣一個出身沒問題的知青,也不可能甯願刀劈火烤嫁給他這樣一個黑五類。
我爸一輩子壓抑,我和我媽就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