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2)

關燈
“那我就當着你們的面,把這把納格希尼小提琴毀掉。

    ” 他這麼一個文文靜靜的人居然能如此暴殄天物,我不禁問: “這是無價之寶,多少人為它生生死死,毀掉不覺得可惜嗎?” “如果你欺騙我,這世界就沒什麼值得可惜的東西了。

    ” “你大概以為我沒有帶人來,否則你不會這樣輕松。

    ” “不,你帶沒帶人,我不知道。

    我都想過了,我到這裡來,已經把一切想過了,早就視死如歸!” 我看着他的清澈的目光,誠實而無矯飾,甚至還帶着點壯士一去不複返的悲壯。

    我不動聲色,而内心卻感動得發抖。

    “那我告訴你,我沒有帶人來。

    ” 他低了頭,過了片刻才擡眼,看我,說:“我相信的。

    ” 我問:“你見我,是想要和我說什麼嗎?” 他又撥了一下琴弦,出人意料地,把琴遞過來,“我想把它,送給你。

    ” “送給我?” “你們不是一直在找它嗎,這把可是真的。

    ” 我怎麼能想到竟會出現這樣的局面,我疑疑惑惑地愣着,沒有接。

     “為什麼,為什麼要送給我?” “因為你救了我,因為我愛了你,因為我從見到你的那一天就決定不離開你了。

    ” 我搖頭,我明白了他的意思,其實我早就明白但我隻能搖頭。

     “不不,小偉,你不懂,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 “天下沒有什麼事不可能。

    琴你盡可以交給你們的政府,但你要跟我走。

    這把琴價值至少兩千萬港币,難道你真的那樣傾國傾城?” “可你要我跟你去哪兒?” “先去香港,然後,我們到加拿大或是歐洲去。

    ” “我們的人都在抓你,你走得了嗎?” “我大哥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我們能走的。

    ” “你大哥?他也在這兒,在北京嗎?” “對,他在北京。

    ” “在哪兒?” “如果你跟我走,我們很快會見到他。

    ” 到這個時候我才知道潘大偉竟然也在北京,他顯然也參加并且指揮了美高夜總會的謀殺案。

    這一刹那我似乎對五月二十五日前後發生的一切都洞悉無餘了,我真感到害怕。

    也許我臉色發白,也許我全身打抖,潘小偉上前把我摟住,他沒有親我隻是把我像小妹妹似的貼在他的胸膛上緊緊摟住。

    我像木頭一樣一動不動,聽他在我耳邊喃喃不停。

     “跟我走吧,求你跟我走吧……” “不,不,”我想推開他,“為什麼,你為什麼要這樣?” 他依然堅決地把我抱在懷裡,“因為你是我一直幻想中的那個女孩。

    ” “可我們并不能靠幻想生存!” “可幻想中的東西突然出現了,我怎能放過?” “可我的家,我的親人,我的朋友,我熟悉的環境,都在這兒,離了他們我無法生活!” “可你有了我。

    你會熟悉新的環境,我發誓讓你一輩子快樂!” “可我不能抛下我的媽媽,你不知道,我媽媽是怎麼樣養育的我。

    ” “我們以後可以接她出去,我們一起生活,我發誓讓你們都快樂。

    ” 海岩,你如果見到潘小偉你就會知道,他好像一團火!他那時的每句話,每個表情,都讓我像燃燒起來一樣渾身發熱。

     海岩:你當時怎麼表示呢,答應,還是拒絕? 呂月月:你猜呢,依你看,我會怎麼說? 海岩:按理你當然不能答應,你應該明白如果真的跟他走将會承擔什麼後果。

    但我猜你是答應了。

     呂月月:為什麼? 海岩:因為你的年齡。

    像你這樣年輕的女孩,也許大多數人無力抗拒初嘗禁果的誘惑,山盟海誓會壓倒一切,明知飄渺得難以實現卻依然心向往之,這就是年齡的局限。

    為了愛,你們不計後果。

    我猜的對嗎? 呂月月:你猜對了。

     海岩:所以愛情有時候真是一種鴉片,這下問題可就真麻煩了,除非潘小偉的大哥真的神通廣大,能安全地帶你走。

     呂月月:潘大偉他們确實還沒有離開北京,他們藏在密雲縣境内一個外商住宅區的一座花園别墅裡,那别墅是一個台灣老闆買下的,那老闆和潘家有很深的交情。

    潘大偉在美高夜總會用來接應潘小偉的那輛面包車就是向這位台灣老闆借用的。

    他們在美高得手後,回馬天龍飯店取了寶物,然後直接把車開上京密公路,夜裡零點左右,開進了位于白龍潭不遠的這個外商休閑的别墅區。

     這兒沒人管,沒人查戶口。

    在這裡擁有這棟私人房産的外商來了幾個朋友,在這依山傍水、樹林環抱的地方一住,神不知鬼不覺,沒人覺得不正常。

     海岩:他們不至于真的想在這裡療養吧。

     呂月月:但至少并不行色匆匆。

    他們本來就計劃在這裡窩藏幾天,避開警方封堵的銳氣之後,再伺機南下,所以吃飯睡覺,倒也踏實。

     二十六日早上,别墅的主人因為要趕回城裡處理公司的業務,所以早早就走了。

    潘大偉醒來後就聽廣播,他想聽聽新聞是怎樣報道昨晚美高夜總會的血案的,想聽聽大陸的警方對這個事件都做了什麼障人耳目的分析。

    聽了半天,電台裡除了各行各業像廣告一樣的成就報道之外,就是國家政要人物的外交往來,幾乎沒有什麼社會新聞,對馮世民的死更是毫無反應。

    他有點掃興,就像英雄打擂時亮出一手絕招而台下竟無人喝彩那樣寂寞無趣。

     他關了收音機,懶洋洋地沖了一個澡,感到全身輕爽,之後就對着鏡子刮胡子。

    他看着鏡子裡的臉,依然年輕,不由心裡笑笑。

    馮世民幸而一死,天龍幫的内部,多年以來盤根錯節,山頭林立,矛盾深重。

    馮世民最親信的白頭阿華畢竟保镖出身,志大才疏,匹夫之勇,在幫内積怨甚多,不能服衆。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