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2)
關燈
小
中
大
又止假意看海。
“走啦寶貝。
” 我依然看海。
我說:“小偉,假使這時警察突然發現了我們,你說怎麼辦?” 他說:“你不要胡思亂想了,我們今晚就能到澳門啦,你不用擔心的。
” “假使我們沒有走掉,假使就在下海的一刹那,或者就在海上,被警察突然攔住了,然後審問你,你準備怎麼說?” “喂,你今天怎麼總是神經兮兮的。
” “我是說,萬一。
” “你放心啦,我會說,是我們把你硬搶到這裡的。
” “不,我是要你對他們說,是馮世民要殺你,你才動手殺他的,是隔壁阿強他們沖進來幫你脫險的。
” “你是說那天在美高夜總會嗎?大陸警察會那麼笨嗎?你不要太天真了。
” “他們信不信是另一回事,但你必須這樣說,隻要你不承認主動殺馮,他們就沒有足夠的證據,是不能審判你的。
” “月月,我們該回去了,大哥要着急的。
” “你答應我,你按我的話去說。
” 他看着我的眼睛,有點疑惑,但終于點了一下頭。
“好,我答應。
” 于是我和他一起轉身往回走,因為怕找不到那座小樓,所以我們依然沿着那條蛇形的小街原路返程。
這時早已到了吃午飯的時間,街上的餐館無不人滿為患,其他店鋪則相對冷清了些。
潘小偉問我餓不餓,我說還行早飯吃得晚,他說他也不餓。
我們觀景一樣從一家一家熱鬧的飯館門前走過,聞着菜香聽着堂倌的吆喝。
那吆喝聲全是廣東方言,其意不甚了了,卻能使人體會到一種人生的喧嘩與誘惑。
他問:“月月,你最愛吃什麼?” 我說:“餓時野菜都香,不餓時山珍無味,我不像你們香港人,那麼好吃。
” “我知道你不太愛吃西餐。
” “西餐嘛,排場不小,可一人一份菜,不實惠。
中國人吃飯講究七碟八碗。
” “我喜歡吃海鮮。
” “怪不得你這麼細皮嫩肉,全是吃幾千塊錢一條的魚滋養出來的。
” “以後帶你去加拿大,去吃那裡的大螃蟹,哇!比中國的大閘蟹還要好。
” “真是崇洋媚外,螃蟹也是外國的好。
” 一路閑聊,一路走來,我被他極放松極本色的情态感染,也變得開朗起來,以緻樂而忘憂。
還未出街,兩人都覺口渴,看見路邊有一涼茶店,店内清靜無人,也很幹淨,于是不約而同進店入座。
沒要任何點心,隻各要一杯苦寒敗火的涼茶,慢慢啜談。
潘小偉依然堅持己見,說他并不喜歡香港和美國,總是那麼擁擠嘈雜,到處是人,到處是高樓大廈,到處是世俗的争鬥和欺詐。
他說加拿大就是這一點好——空曠,有許多美麗的沒有被人踐踏過的山水,人也安分善良,黃種人和黑人不被歧視。
所以很多人現在都想移居加拿大,盡管那裡的稅收很高。
他反複着強調他并不崇拜美國,也不留戀香港。
以後也絕不會和大哥姐夫他們攪在一起做世界的。
他的最大的幻想就是帶上自己心愛的人,去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
他說這世界四十億人,他隻需要得到一個人的愛,就足夠了。
他問我喜歡哪裡,我說當然是北京。
他問為什麼,我說那當然了,北京很美麗,現代的節奏和古老的情調并存。
北京很現實,但也不缺浪漫,至少,她是一個很有思想的城市。
這種很入世很講究坐以論道的感覺,讓人特喜愛也特留戀。
他對我的思鄉之情有點不舒服,撇着嘴故作醋意,然後曆數北京的短處——太髒,到處是塵土,公園裡的人多得煞了風景,全世界也難找到那麼臭氣沖天的公共廁所,簡陋的小面包車鋪天蓋地,像蝗蟲成災……總之他不喜歡北京。
北京不是沒有缺點,可對我來說可能是因為熟悉了,連她的那些缺點我也覺得那麼親切。
我反唇相譏說小偉我知道你喜歡什麼,你喜歡的東西也有一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這東西本身是不存在的。
他問,我喜歡什麼? 我說,你還記得你說過你很崇拜詩人顧城嗎?你也想像他那樣找一個類似于“激流島”的世外桃源隐居起來,帶上一個女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體驗野人穴居的那份田園式的浪漫。
他說也許現在還不可能吧。
他說他隻是崇拜顧城的才華和蔑視錢财權勢的生存态度,可說實在的還沒想過自己也真的脫離開現代生活。
我問:“你崇拜顧城的精神和才華,那他的結局,你也崇拜嗎?” “什麼?” “你也會厭世,也會自殺嗎?” “不知道。
如果世間已别無所戀,去死也是一個正常的選擇。
死對絕望和厭世的人是一種最激動人心的歸宿,我想大概自殺的人就是有意識地決定把自己的肉體投向自然、永恒和天地日月了吧。
” “你這是從哪裡學來的理論?” “在美國上學時,同學老師之間經常讨論這些問題的。
人固有一死,所以不值得大驚小怪,不值得神秘。
” “那麼,我還想問你,你也會像顧城那樣,死的時候要先殺了自己的妻子做墊背嗎?” 他愣了一會兒,這是一個沒有預料到的問題。
他笑笑,想用笑來回避,“沒有那麼瘋狂吧。
” “我覺得人到那時就已經是瘋子了,一個瘋子什麼都幹得出來。
” 他又笑,笑着把臉湊近我,充滿親昵地說: “如果我殺了你,那就是舍不得離開你呀,我舍不得你,所以要帶你走,永遠和我在一起。
難道你不怕我在陰間太孤獨嗎?” 我沒回答。
他那樣子半真半假,所以不必回答。
可他似乎意識到這個原以為是閑址的話題其實對他十分重要,所以不肯住口,反過來一再追問,盡管表面上依然半真半假。
“那你告訴我,如果我決定自殺,我要你跟我去,你會不會去呢?” 我沉默半天,不知為什麼我竟感到這就像是一場真實的考試,像兩個人之間的一個盟約。
我最後說: “随
“走啦寶貝。
” 我依然看海。
我說:“小偉,假使這時警察突然發現了我們,你說怎麼辦?” 他說:“你不要胡思亂想了,我們今晚就能到澳門啦,你不用擔心的。
” “假使我們沒有走掉,假使就在下海的一刹那,或者就在海上,被警察突然攔住了,然後審問你,你準備怎麼說?” “喂,你今天怎麼總是神經兮兮的。
” “我是說,萬一。
” “你放心啦,我會說,是我們把你硬搶到這裡的。
” “不,我是要你對他們說,是馮世民要殺你,你才動手殺他的,是隔壁阿強他們沖進來幫你脫險的。
” “你是說那天在美高夜總會嗎?大陸警察會那麼笨嗎?你不要太天真了。
” “他們信不信是另一回事,但你必須這樣說,隻要你不承認主動殺馮,他們就沒有足夠的證據,是不能審判你的。
” “月月,我們該回去了,大哥要着急的。
” “你答應我,你按我的話去說。
” 他看着我的眼睛,有點疑惑,但終于點了一下頭。
“好,我答應。
” 于是我和他一起轉身往回走,因為怕找不到那座小樓,所以我們依然沿着那條蛇形的小街原路返程。
這時早已到了吃午飯的時間,街上的餐館無不人滿為患,其他店鋪則相對冷清了些。
潘小偉問我餓不餓,我說還行早飯吃得晚,他說他也不餓。
我們觀景一樣從一家一家熱鬧的飯館門前走過,聞着菜香聽着堂倌的吆喝。
那吆喝聲全是廣東方言,其意不甚了了,卻能使人體會到一種人生的喧嘩與誘惑。
他問:“月月,你最愛吃什麼?” 我說:“餓時野菜都香,不餓時山珍無味,我不像你們香港人,那麼好吃。
” “我知道你不太愛吃西餐。
” “西餐嘛,排場不小,可一人一份菜,不實惠。
中國人吃飯講究七碟八碗。
” “我喜歡吃海鮮。
” “怪不得你這麼細皮嫩肉,全是吃幾千塊錢一條的魚滋養出來的。
” “以後帶你去加拿大,去吃那裡的大螃蟹,哇!比中國的大閘蟹還要好。
” “真是崇洋媚外,螃蟹也是外國的好。
” 一路閑聊,一路走來,我被他極放松極本色的情态感染,也變得開朗起來,以緻樂而忘憂。
還未出街,兩人都覺口渴,看見路邊有一涼茶店,店内清靜無人,也很幹淨,于是不約而同進店入座。
沒要任何點心,隻各要一杯苦寒敗火的涼茶,慢慢啜談。
潘小偉依然堅持己見,說他并不喜歡香港和美國,總是那麼擁擠嘈雜,到處是人,到處是高樓大廈,到處是世俗的争鬥和欺詐。
他說加拿大就是這一點好——空曠,有許多美麗的沒有被人踐踏過的山水,人也安分善良,黃種人和黑人不被歧視。
所以很多人現在都想移居加拿大,盡管那裡的稅收很高。
他反複着強調他并不崇拜美國,也不留戀香港。
以後也絕不會和大哥姐夫他們攪在一起做世界的。
他的最大的幻想就是帶上自己心愛的人,去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
他說這世界四十億人,他隻需要得到一個人的愛,就足夠了。
他問我喜歡哪裡,我說當然是北京。
他問為什麼,我說那當然了,北京很美麗,現代的節奏和古老的情調并存。
北京很現實,但也不缺浪漫,至少,她是一個很有思想的城市。
這種很入世很講究坐以論道的感覺,讓人特喜愛也特留戀。
他對我的思鄉之情有點不舒服,撇着嘴故作醋意,然後曆數北京的短處——太髒,到處是塵土,公園裡的人多得煞了風景,全世界也難找到那麼臭氣沖天的公共廁所,簡陋的小面包車鋪天蓋地,像蝗蟲成災……總之他不喜歡北京。
北京不是沒有缺點,可對我來說可能是因為熟悉了,連她的那些缺點我也覺得那麼親切。
我反唇相譏說小偉我知道你喜歡什麼,你喜歡的東西也有一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這東西本身是不存在的。
他問,我喜歡什麼? 我說,你還記得你說過你很崇拜詩人顧城嗎?你也想像他那樣找一個類似于“激流島”的世外桃源隐居起來,帶上一個女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體驗野人穴居的那份田園式的浪漫。
他說也許現在還不可能吧。
他說他隻是崇拜顧城的才華和蔑視錢财權勢的生存态度,可說實在的還沒想過自己也真的脫離開現代生活。
我問:“你崇拜顧城的精神和才華,那他的結局,你也崇拜嗎?” “什麼?” “你也會厭世,也會自殺嗎?” “不知道。
如果世間已别無所戀,去死也是一個正常的選擇。
死對絕望和厭世的人是一種最激動人心的歸宿,我想大概自殺的人就是有意識地決定把自己的肉體投向自然、永恒和天地日月了吧。
” “你這是從哪裡學來的理論?” “在美國上學時,同學老師之間經常讨論這些問題的。
人固有一死,所以不值得大驚小怪,不值得神秘。
” “那麼,我還想問你,你也會像顧城那樣,死的時候要先殺了自己的妻子做墊背嗎?” 他愣了一會兒,這是一個沒有預料到的問題。
他笑笑,想用笑來回避,“沒有那麼瘋狂吧。
” “我覺得人到那時就已經是瘋子了,一個瘋子什麼都幹得出來。
” 他又笑,笑着把臉湊近我,充滿親昵地說: “如果我殺了你,那就是舍不得離開你呀,我舍不得你,所以要帶你走,永遠和我在一起。
難道你不怕我在陰間太孤獨嗎?” 我沒回答。
他那樣子半真半假,所以不必回答。
可他似乎意識到這個原以為是閑址的話題其實對他十分重要,所以不肯住口,反過來一再追問,盡管表面上依然半真半假。
“那你告訴我,如果我決定自殺,我要你跟我去,你會不會去呢?” 我沉默半天,不知為什麼我竟感到這就像是一場真實的考試,像兩個人之間的一個盟約。
我最後說: “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