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
關燈
小
中
大
于是我先去飯店門前的停車場找老紀,老紀正在車裡聽北京交通台的廣播。
他說我不吃了,我在車裡等你們。
我又回到咖啡廳。
潘小偉已經在那裡找了一個靠窗的座位坐着等我。
那咖啡廳的名字叫“夏之原”,裡邊有許多綠色植物,朝南一面牆全是落地的大玻璃窗,外面便是一片寬闊的綠地,綠地的盡頭栽了些細嫩的小樹,樹葉都被五月的太陽熱烈地照透。
早餐的時間已經過了,客人已經很少,潘小偉獨坐在窗前,全身被耀眼的陽光籠罩着。
頭上修剪得既整齊又新潮的短發,也被燦爛的光芒塗得朦胧,襯着他白白的臉,筆直的鼻子,紅紅的嘴唇,像油畫一樣華麗。
我記得那是一個十分安靜和溫暖的上午。
第11次談話 海岩:上次我們談到你和潘小偉去了亞洲大酒店的“夏之原”咖啡廳,你特别描繪了一下那個上午,說到那些寬大的落地窗,說到窗外的綠地和樹木,還說到燦爛炫目的陽光。
好像你對那個晴朗的上午有着一種不同尋常的記憶和非常懷戀的印象。
呂月月:對,那個上午我記得很深。
海岩:為什麼呢,有什麼特别值得記住的東西嗎? 呂月月:說不清楚,反正我印象很深,也許是因為獨坐在陽光中的潘小偉,他那時的形象突然給我一種視覺上的特殊的感受,也可能是因為那天我們彼此談到了自己的許多往事和對未來生活的種種設計。
那天我們的心情都很好,好像不約而同地願意傾訴也願意傾聽。
海岩:你們主要談了些什麼話題? 呂月月:先是他問我的經曆,老家在哪裡,在哪裡上學。
我簡單說了說我的母親。
對我父親,我隻是說他早幾年病死了。
我祖上占山為王種大煙這一段,也沒說。
因為我的祖輩無論是綠林好漢還是胡子土匪,在潘小偉這種剛剛從美國念完大學回來的純都市青年的眼裡,很難把我這樣一個女孩子和這種嘯聚山林的家族聯想在一起,盡管他自己的身上也流淌着黑色的血液。
後來我又問他在美國學的什麼,他說他學酒店管理。
他說這是他父親臨死前給他指定的專業。
“父親希望我今後成為一個管理人員,不做生意,不搞公司,不參與政治,他想要我做一個憑本領掙工資的白領,一個平平安安生活的普通人。
” “那他為什麼不讓你大哥也和你一樣,也學一門專業呢?”我問。
“兄弟兩人,總要有一個人子承父業吧,總不能把公司交給我姐夫他們吧。
”他答。
我又問他:“你們潘家,是不是仇人很多?” 他說:“可能吧,我父親在世時還好,後來我就去台灣上中學,又去美國讀大學,很少在家,也不問家裡的事。
直到這次大哥和天龍幫傷和氣動了手,我才知道大哥和馮老闆互相不開心已經有很多時間了。
” 我問:“你母親還在嗎?” 他說:“母親還在,身體不好,很少出家門。
哥哥姐姐對我很好,姐夫也對我好。
姐夫是父親公司裡的一個經理,很能幹的。
現在替我大哥做事。
” 說完他自己,他反問我:“打算做一輩子警察嗎?” 我說:“沒想太遠。
”又問:“你呢,你想幹什麼,就準備學以緻用去做酒店經理嗎?” 他想了半天,說:“也許吧。
雖然哥哥姐姐對我好,媽咪也疼我,但我總是覺得很孤單。
這個家我不會待下去的,他們總是和人家打來打去。
連我小時候的朋友現在也不敢和我多來往,怕不安全的。
在香港,隻要人家知道我是潘家的人,都要敬而遠之,讓人好難過的。
我媽咪答應我移民到加拿大去,已經派人給我辦理入籍手續了。
現在去加拿大做投資移民很方便的,那裡氣候環境挺不錯,華人多,也沒什麼種族歧視之類的問題。
我在美國上學時去那裡旅遊過一次,風景很美的,我家在多倫多開了幾個餐館,生意還不錯。
” 我問:“你哥哥姐姐同意你去加拿大移民嗎?” 他說:“他們也希望我去的,他們現在也拿了加拿大護照,怕一九九七年中國接管香港以後不好辦,所以早早就辦好了這些事情。
他們也不希望我參與公司裡的生意,特别是我姐夫,很怕我參加進來使他在公司裡的地位受影響。
其實我才不會去管他們的事呢,我才懶得待在香港。
” 海岩:從潘小偉的這些話中好像可以看出來,在這些黑社會家族的成員之中,也還是有很多複雜的利害關系的。
呂月月:可能是吧。
也許正是由于潘小偉年齡小,不參政,又與人無争,所以家族裡的人才都能接受他。
他後來還和我說起過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那是在他剛畢業回到香港不久,有一次去淺水灣遊泳,一位四十多歲的珠光寶氣的富婆看上他了,和他搭讪,問他是上學呢還是已經上班了,他說自己現在既沒上學也無工作,于是那富婆就叫她的一個跟班來和潘小偉談條件,想請他給那富婆做經紀人,月薪開到二萬五,這在香港對一個二十來歲沒工作的人來說,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了。
海岩:經紀人是幹什麼的? 呂月月:我也是這樣問潘小偉,他先是笑,反問我:“我要說了你不會取笑我吧?”簡直是個孩子,我說不會的。
他又笑,說經紀人你真沒聽說過嗎?我說真沒聽說過,他說:“經紀人就是男妓呀!” 海岩:啊,我還以為是讓他替
他說我不吃了,我在車裡等你們。
我又回到咖啡廳。
潘小偉已經在那裡找了一個靠窗的座位坐着等我。
那咖啡廳的名字叫“夏之原”,裡邊有許多綠色植物,朝南一面牆全是落地的大玻璃窗,外面便是一片寬闊的綠地,綠地的盡頭栽了些細嫩的小樹,樹葉都被五月的太陽熱烈地照透。
早餐的時間已經過了,客人已經很少,潘小偉獨坐在窗前,全身被耀眼的陽光籠罩着。
頭上修剪得既整齊又新潮的短發,也被燦爛的光芒塗得朦胧,襯着他白白的臉,筆直的鼻子,紅紅的嘴唇,像油畫一樣華麗。
我記得那是一個十分安靜和溫暖的上午。
第11次談話 海岩:上次我們談到你和潘小偉去了亞洲大酒店的“夏之原”咖啡廳,你特别描繪了一下那個上午,說到那些寬大的落地窗,說到窗外的綠地和樹木,還說到燦爛炫目的陽光。
好像你對那個晴朗的上午有着一種不同尋常的記憶和非常懷戀的印象。
呂月月:對,那個上午我記得很深。
海岩:為什麼呢,有什麼特别值得記住的東西嗎? 呂月月:說不清楚,反正我印象很深,也許是因為獨坐在陽光中的潘小偉,他那時的形象突然給我一種視覺上的特殊的感受,也可能是因為那天我們彼此談到了自己的許多往事和對未來生活的種種設計。
那天我們的心情都很好,好像不約而同地願意傾訴也願意傾聽。
海岩:你們主要談了些什麼話題? 呂月月:先是他問我的經曆,老家在哪裡,在哪裡上學。
我簡單說了說我的母親。
對我父親,我隻是說他早幾年病死了。
我祖上占山為王種大煙這一段,也沒說。
因為我的祖輩無論是綠林好漢還是胡子土匪,在潘小偉這種剛剛從美國念完大學回來的純都市青年的眼裡,很難把我這樣一個女孩子和這種嘯聚山林的家族聯想在一起,盡管他自己的身上也流淌着黑色的血液。
後來我又問他在美國學的什麼,他說他學酒店管理。
他說這是他父親臨死前給他指定的專業。
“父親希望我今後成為一個管理人員,不做生意,不搞公司,不參與政治,他想要我做一個憑本領掙工資的白領,一個平平安安生活的普通人。
” “那他為什麼不讓你大哥也和你一樣,也學一門專業呢?”我問。
“兄弟兩人,總要有一個人子承父業吧,總不能把公司交給我姐夫他們吧。
”他答。
我又問他:“你們潘家,是不是仇人很多?” 他說:“可能吧,我父親在世時還好,後來我就去台灣上中學,又去美國讀大學,很少在家,也不問家裡的事。
直到這次大哥和天龍幫傷和氣動了手,我才知道大哥和馮老闆互相不開心已經有很多時間了。
” 我問:“你母親還在嗎?” 他說:“母親還在,身體不好,很少出家門。
哥哥姐姐對我很好,姐夫也對我好。
姐夫是父親公司裡的一個經理,很能幹的。
現在替我大哥做事。
” 說完他自己,他反問我:“打算做一輩子警察嗎?” 我說:“沒想太遠。
”又問:“你呢,你想幹什麼,就準備學以緻用去做酒店經理嗎?” 他想了半天,說:“也許吧。
雖然哥哥姐姐對我好,媽咪也疼我,但我總是覺得很孤單。
這個家我不會待下去的,他們總是和人家打來打去。
連我小時候的朋友現在也不敢和我多來往,怕不安全的。
在香港,隻要人家知道我是潘家的人,都要敬而遠之,讓人好難過的。
我媽咪答應我移民到加拿大去,已經派人給我辦理入籍手續了。
現在去加拿大做投資移民很方便的,那裡氣候環境挺不錯,華人多,也沒什麼種族歧視之類的問題。
我在美國上學時去那裡旅遊過一次,風景很美的,我家在多倫多開了幾個餐館,生意還不錯。
” 我問:“你哥哥姐姐同意你去加拿大移民嗎?” 他說:“他們也希望我去的,他們現在也拿了加拿大護照,怕一九九七年中國接管香港以後不好辦,所以早早就辦好了這些事情。
他們也不希望我參與公司裡的生意,特别是我姐夫,很怕我參加進來使他在公司裡的地位受影響。
其實我才不會去管他們的事呢,我才懶得待在香港。
” 海岩:從潘小偉的這些話中好像可以看出來,在這些黑社會家族的成員之中,也還是有很多複雜的利害關系的。
呂月月:可能是吧。
也許正是由于潘小偉年齡小,不參政,又與人無争,所以家族裡的人才都能接受他。
他後來還和我說起過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那是在他剛畢業回到香港不久,有一次去淺水灣遊泳,一位四十多歲的珠光寶氣的富婆看上他了,和他搭讪,問他是上學呢還是已經上班了,他說自己現在既沒上學也無工作,于是那富婆就叫她的一個跟班來和潘小偉談條件,想請他給那富婆做經紀人,月薪開到二萬五,這在香港對一個二十來歲沒工作的人來說,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了。
海岩:經紀人是幹什麼的? 呂月月:我也是這樣問潘小偉,他先是笑,反問我:“我要說了你不會取笑我吧?”簡直是個孩子,我說不會的。
他又笑,說經紀人你真沒聽說過嗎?我說真沒聽說過,他說:“經紀人就是男妓呀!” 海岩:啊,我還以為是讓他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