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

關燈
進來的是一個頭戴法國式貝雷帽的男人,瘦瘦的,三十歲左右。

     “把昨晚的東西給您帶來了。

    ” “真快呀。

    ”律師興緻很高。

     “那以後我立即顯影,連忙沖洗出來了。

    ” 瘦男人遞上一個紙袋。

     “太辛苦了。

    搞到很晚吧!” 律師邊打開紙袋邊慰勞了一句。

    取出來的是五、六張照片。

    律師一張一張地仔細看着。

     “到底因為不能使用閃光燈,所以拍得都不太理想。

    ”瘦男人用手摸摸貝雷帽,“不過,我看總算顯出了本人的特征。

    ” “嗯。

    ” 律師一張一張很感興趣地專心翻着。

    地點在寺院内。

    一對男女正在樹林裡緊挨着走路的背影,女方穿着白色的衣服,男的個頭很高。

    遠處的燈光照着人物的一側。

    大約使用了高感度的膠卷,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拍的算是蠻不錯的。

     “比想象的要好呢!”律師稱贊說。

     “是嗎?” “老弟,沒叫他們本人發覺吧?” “那當然。

    不過,倒也費了好大勁。

    因為再沒有旁人,所以忒怕對方聽到我這邊的腳步聲,簡直是提心吊膽啦。

    ” 瘦男人報告着自己的辛勞,煩手從裡面選出一張給律師看。

     “這張使用了遠距離聚光鏡。

    這樣臉看得很清楚吧?” “嗯,果然不錯。

    ” 照片上是個特寫鏡頭,小野木和賴子正臉貼着臉說話。

     “好!這張就解決問題了。

    ” 這是一對男女正在幽會的一組照片。

    背景是夜深人靜的森林。

     “喂!”律師招呼正在工作的年輕辦事員,“到這邊來!給你們看一樣好東西。

    ” 兩個辦事員湊了過來。

     “瞧瞧!”律師把那套照片攤到辦公桌上,“怎麼樣啊?” “哈哈!”兩個辦事員臉上微微露出輕蔑的笑容,小心地翻檢着一張一張的照片。

     “是幽會嗎?”辦事員說。

     “真是個好地方呀!在哪座山裡?”一個辦事員朝律師擡起頭,問道。

     “在市郊。

    ” “看情形這兩位是特意到那兒去的哪。

    ” “是偷拍的嗎?”另一個辦事員一面仔細端詳着照片,一面沖貝雷帽男人問道。

     “對。

    ”“貝雷帽”有點很自負的樣子。

     “這些全是正在走路的照片嘛。

    接吻的場面沒拍下來嗎?” “沒有。

    這個,”瘦男人用手掌拍拍額頭,“要是拍上那種場面,效果就十全十美啦。

    到底因為太暗,結果就那張沒有成功。

    ” “老弟,”律師轉向“貝雷帽”,“兩個人确實接吻了嗎?” “是的。

    哎呀,看着看着我都要氣破肚皮啦。

    因為有活計,所以才忍住了!否則,我真想朝他們吹一聲口哨呢!” “嗯……” 律師略思索了一下,然後把兩個辦事員趕回他們的座位。

     “照片拍得很好。

    下面你講講吧。

    按順序一步一步地講。

    ” “我暗地埋伏在結城先生家前面。

    後來,太太出來了,我就在後面盯着。

    太太叫住一輛跑空的出租汽車走了,我立即跳上事前準備好的車子,從後面跟了上去。

    ” 瘦男人口若懸河地動着薄嘴唇講述着事情的經過。

     “下車的地方在S車站附近。

    太太是在車站小賣店前等着那個男的。

    兩人一見面,馬上走進車站裡面去了。

    我想他們這次要坐電車了吧!結果又朝這邊折回來了。

    然後乘車站前的出租汽車,跑上甲州街道,就到了深大寺……” 律師一面頻頻點頭,一面作着記錄。

     “這樣大體上就清楚了。

    ”瘦男人講完,律師這樣說道,“還有,派你去的那家秘密偵探社的情況怎樣了?” “啊,那個也取來了。

    ”瘦男人又從另外的口袋裡拿出一個紙袋。

     “就是這個。

    ” 律師把紙袋打開。

    裡面出現三張照片。

     “嗯,不錯。

    這是另外一個地方嘛。

    ”律師入神地細心看去。

    地點是橫濱新豪華飯店的餐廳。

    照片拍的是側影,漫步深大寺樹林的一男一女,隔着白色的餐桌相對而坐,正在高高興興地吃飯。

     這以後大約又過了一個小時左右,女辦事員送來一張名片。

     “這位先生要見您。

    ” 律師探頭仔細看了看。

     “怎麼,是新聞記者嗎?” 嘴上這樣講,臉上卻是十分得意的神态。

    新聞記者來訪,這是不多見的。

    律師表示十分歡迎,證據是他對女辦事員所講的:“把他接到客廳去。

    馬上把茶和點心送上去。

    ” 律師接着又動手查閱文件,但就是沉靜不下來。

    本打算有意叫人家等一會兒,可自己卻忍耐不住了。

     “我姓林。

    ” 律師走進客廳,看到客人是一位二十七、八歲的高個子記者。

     “在您諸事繁忙之中前來打擾,實在對不起。

    ”新聞記者邊見向律師微低下頭說。

     “您有什麼事?”律師嘴角上露出悠然自得的微笑。

    女辦事員遵照吩咐送上來咖啡和點心。

    連她那彬彬有禮朝客人問候、而後再退下去的動作,也是照了主人的指示辦的。

     “對不起,我是突然造訪。

    ”邊見開門見山地說,“聽說先生在這次有關R省的貪污案件中擔任了律師,是這樣的吧?” 林律師拖着肥胖的雙下颏點了點頭,露出十分高興的樣子。

     “對的。

    這次決定為一名被告進行辯護。

    ” “噢。

    ”邊見從口袋裡掏出記錄用紙,“先生為之辯護的是哪一位呢?” “結城。

    一個叫結城庸雄的人。

    ” “是了,這人是居中幫助行賄的。

    ” “啊,不知道行賄是否能成立呢。

    ”律師很慎重。

     “不,我來訂正一下。

    ”邊見有點慌了,“就是站在企業家和政府官員之間的人吧?” “嗯,是這樣的。

    ” “這一案件的前景會怎麼樣呢?” “啊,還不十分清楚,因為調查似乎還沒正式開始嘛。

    ”律師流露出胸有成竹的微笑。

    他反問道:“案件是否會深入,你們記者還不詳細嗎?” “不,在我們這方面,說實話,真的不十分清楚。

    因為檢察部門對我們防不勝防呀,所以才想到來先生這裡請教,也許會明了大緻情形。

    ” “嗯……”律師含糊地回答說,“眼下還什麼都不便講喲。

    ” “不,我們不會立即把它見報的。

    先生的尊姓大名自然也不會在報上出現。

    隻是作為在這裡進行的談話,聽聽做參考而已。

    先生接受為結城先生辯護的重托以後,您的感想如何呢?我覺得結城先生是這個案子的核心人物之一。

    ” “也許确實象你講的那樣。

    ”律師回答說,“不過,我這方面也即将進行調查,在那之前還什麼也說不出來。

    因為有這麼個緣故,所以盡管你讓我談案件的前景,也還是無法講出明确的看法。

    ” “據外面的傳說,結城先生還在企業家和政府機關之間起了牽線搭橋的作用;他對事實承認到何種程度呢?” 邊見盯住不放,又繼續問道:“比如,人們傳說,結城先生從企業團體負責人那裡接受了向R省上層官員做工作的委托。

    這個問題,結城先生已經開始親口自供了嗎。

    ” “你是叫邊見先生吧?”律師又确認了客人的姓名,“你誘導詢問的技巧也很高明呢。

    對現在那些報社的先生可不敢馬虎。

    但是,正象我方才講過的那樣,現在連資料還沒有搜集齊全。

    ” “可是,”邊見并不放松,又追問道,“關于這個案件,先生所做的估計,是對被告方面有利的吧?” “這是毫無疑問的,我認為決不悲觀。

    ” “噢!那麼,有什麼根據?” “這現在還不能講。

    但是,我堅信不疑。

    ” “哦,原來如此。

    ”邊見稍沉默了一下,“結城先生親口所作的自供,在政府機關方面,比如關于R省方面,談到了何種程度呢?” “啊,這就不大清楚喽。

    ”律師噴出一口煙。

     “不過,某些方面已經出現了各種有關R省田澤局長周圍的傳聞,實際情況如何呢?” “是啊。

    ”律師好象激他一樣,收住了下半截話,“啊,這個問題現在還沒到談論的階段嘛。

    ” “結城先生是否在檢察官面前說到了田澤局長的問題,這一點您也不了解嗎?” “啊,其實我是昨天剛剛接受為結城先生辯護的,同他本人的商洽也還不很充分。

    請原諒我不作回答吧!” 律師這樣講過之後,又含蓄地笑着說:“不過,無論如何,關于結城先生的罪狀,我是抱着非常樂觀的态度的。

    ” “您的意思是說……?”邊見盯盯地注視着律師。

     “不,這個問題在此地不便講出來。

    可是,一旦我把這件事發表出去,就将給現在的檢察部門以巨大的打擊。

    從這個意義上講,此案的前途是光明的。

    ” 林律師煞象手腕高明的能幹家,信心十足地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