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平西王奉旨榮歸孟員外送女畢姻
關燈
小
中
大
孟家莊沈月姑,每日想的賢郎,早晚焚香禱告蒼穹,聞他奉旨平西,但願剿除宋文采,班師回朝!又不知何日仍得團圓,正在納悶在心,幸虧日裡與嬰兒耍玩,稍解心焦,并那安人母女作伴,時常勸解。
這一日安人正在獨坐,忽見員外匆忙走入内堂,哈哈大笑,安人忙問道:“員外有何事情,喜得這般模樣?” 員外取出一封書來,安人道:“不過是一封書來,又不是寶貝,這等快活,敢是瘋了麼?到底是哪裡來的?” 員外道:“就是這柳元帥如今平定山西,剿滅宋文采,奏凱班師,朝廷歡喜,封他為平西王。
還有衆位女英雄,随征有功,皇後娘娘,與她們結為姐妹,剿滅宋文采,一同奉旨還鄉。
順便要先來我家,送書的人現在廳上。
” 安人喜得滿面添花,叫聲:“員外,平西王此番到來,非比等閑,須要打發幾個安童,預先到着前途探聽,一面家中打掃潔淨,以便迎接。
送書的人須要相待。
” 員外道:“曉得了。
快說與月姑知情。
” 安人即将書信持入内與月姑觀看,月姑接書一看,喜從心生,萬種愁恨,頓覺盡消!幸得丈夫做了平西王,奉旨歸裡,便不怕父親再生賭氣。
又想小桃代我前去混賬,幫助平西成功,與馬後稱為姐妹,倘被她占了坐位,如何是好?且按下月姑心想情由,孟員外依了安人言語,一面欲待送書之人,又謹派莊丁到前途打聽平西王何日得到。
一面打掃書院,張燈結彩鋪設氈毯。
預叫樂人俟候平西王到日,大吹大擂迎接。
鬧動四處閑人,紛紛相傳,俱到孟家莊要看平西王。
沸沸揚揚,好不熱鬧。
這日忽見安童飛報,說:“平西王已到,大小各官,俱皆出廓迎接。
平西王令文武各官一概回衙,不必伺候,本藩要到孟家莊去,拜孟員外。
小男聞知,飛跑而來。
” 孟員外便吩咐安人同女兒們迎接女眷,自己到書房換了衣巾,帶同小使出外迎接。
果然威風凜凜,鬼伏神欽,閑人觀看,挨擠不開。
孟員外接着了平西王,屈膝道旁,口稱:“小老孟洪迎接千歲爺。
” 平西王一見,連忙下馬道:“老員外休得如此。
請起!” 二人挽手而行,放了三聲号炮,樂人吹打起來,安人母女與着沈月姑迎接衆姐妹入内堂,大家相見。
先說外面員外與平西王見禮分賓主坐定,獻茶畢,孟員外說道:“自從千歲爺進都之後,老朽夫婦時時懸念,後來聞千歲奉旨平西,老夫憂喜交加。
喜的千歲爺英雄蓋世,勇冠三軍;憂的是未蔔平西,何時得除叛逆。
難得如今奏凱回朝,又蒙君恩隆重,赫赫威名,千歲爺光臨荒僻真乃三生有幸!” 平西王道:“本王能得今日如此,全憑各位扶助,猶感老員外知遇之恩。
” 孟員外道:“自有天神扶助大将軍,八面威風。
又雲牡丹雖好,全仗綠葉扶持,千歲所說極是。
” 頃刻酒席完備,各分次序而坐。
座上閑談,無非說征西之事。
再說這些女眷在内堂,亦不過講些平西的事情。
隻有月姑低頭不語,孟安人便叫丫環裡面去抱小官官出來,衆姐妹一見,俱各稱贊。
果然生得好品格,好端正。
月姑聽見此話,羞慚的滿面通紅,立起身往内而去。
姐妹七人,大家歡喜,你也抱,我也抱。
孟安人笑說:“官官,你道她們是什麼人?” 那孩子隻管嘻嘻地笑。
孟安人道:“官官,你這般乖巧,怎麼不會稱呼?待我教你多叫她母親。
” 衆姐妹說道:“安人休得取笑。
” 那孩子嘻嘻的把手指的小桃,小桃接抱道:“官官,休要認差了,我是局外之人,不在算内。
” 安人道:“不要睬她,也要叫她母親的。
” 不一刻酒席已齊,安人命丫環請月姑出來,八姐妹與小桃挨次而坐。
安人母女主位陪坐。
再說外面孟員外令安童端正床褥,留住平西王并諸将在家安歇。
其随從人等,暫在船中耽擱。
夜夜開筵,演唱戲文,地方官日日暴登門庭,絡繹不絕。
那孟員外與安人相議道:“飛雲女兒已對了柴君亮,隻是采雲尚未對親,我看蘇總兵人材也好,目今未有妻室,欲将采雲許他為妻,未知你意下如何?” 安人聽說大喜,孟員外便與平西王說明其事。
柴君亮道:“待我做個冰人,”即向蘇保言知。
蘇保歡喜,不推辭,員外忙選擇日期。
那小桃聞知其事,口内不言,心中想道:“蘇保乃是做賊出身,如今做了賊總兵,采雲就是賊婆賊夫人。
隻是不知我終身事務哪樣光景?我想與他們同心合膽,費了多少辛苦,他們如今榮封歸裡,八美一齊團圓,總不肯與我改做九美圖,也罷,且待我供親的時節,見機行事便了。
” 不提小桃心内思想,且說吉期已到,員外送飛雲與柴總兵成親,采雲與蘇總兵成親,說不盡那夜兩對少年夫婦相親相愛。
再過幾日,平西王相辭要起身回家,孟員外再三款留不住,隻得排酒餞行。
隻有月姑不肯同去,大家勸了一回,亦是不肯。
小桃道:“小姐總要悔當初,不該逃去姑蘇,如今事已到其間,也無可奈何。
為人媳婦,總要見過公婆。
你若還不肯去,難道八美圖改做七美圖?考武場,平西破天羅陣,吃苦的事,我小桃代得你,洞
這一日安人正在獨坐,忽見員外匆忙走入内堂,哈哈大笑,安人忙問道:“員外有何事情,喜得這般模樣?” 員外取出一封書來,安人道:“不過是一封書來,又不是寶貝,這等快活,敢是瘋了麼?到底是哪裡來的?” 員外道:“就是這柳元帥如今平定山西,剿滅宋文采,奏凱班師,朝廷歡喜,封他為平西王。
還有衆位女英雄,随征有功,皇後娘娘,與她們結為姐妹,剿滅宋文采,一同奉旨還鄉。
順便要先來我家,送書的人現在廳上。
” 安人喜得滿面添花,叫聲:“員外,平西王此番到來,非比等閑,須要打發幾個安童,預先到着前途探聽,一面家中打掃潔淨,以便迎接。
送書的人須要相待。
” 員外道:“曉得了。
快說與月姑知情。
” 安人即将書信持入内與月姑觀看,月姑接書一看,喜從心生,萬種愁恨,頓覺盡消!幸得丈夫做了平西王,奉旨歸裡,便不怕父親再生賭氣。
又想小桃代我前去混賬,幫助平西成功,與馬後稱為姐妹,倘被她占了坐位,如何是好?且按下月姑心想情由,孟員外依了安人言語,一面欲待送書之人,又謹派莊丁到前途打聽平西王何日得到。
一面打掃書院,張燈結彩鋪設氈毯。
預叫樂人俟候平西王到日,大吹大擂迎接。
鬧動四處閑人,紛紛相傳,俱到孟家莊要看平西王。
沸沸揚揚,好不熱鬧。
這日忽見安童飛報,說:“平西王已到,大小各官,俱皆出廓迎接。
平西王令文武各官一概回衙,不必伺候,本藩要到孟家莊去,拜孟員外。
小男聞知,飛跑而來。
” 孟員外便吩咐安人同女兒們迎接女眷,自己到書房換了衣巾,帶同小使出外迎接。
果然威風凜凜,鬼伏神欽,閑人觀看,挨擠不開。
孟員外接着了平西王,屈膝道旁,口稱:“小老孟洪迎接千歲爺。
” 平西王一見,連忙下馬道:“老員外休得如此。
請起!” 二人挽手而行,放了三聲号炮,樂人吹打起來,安人母女與着沈月姑迎接衆姐妹入内堂,大家相見。
先說外面員外與平西王見禮分賓主坐定,獻茶畢,孟員外說道:“自從千歲爺進都之後,老朽夫婦時時懸念,後來聞千歲奉旨平西,老夫憂喜交加。
喜的千歲爺英雄蓋世,勇冠三軍;憂的是未蔔平西,何時得除叛逆。
難得如今奏凱回朝,又蒙君恩隆重,赫赫威名,千歲爺光臨荒僻真乃三生有幸!” 平西王道:“本王能得今日如此,全憑各位扶助,猶感老員外知遇之恩。
” 孟員外道:“自有天神扶助大将軍,八面威風。
又雲牡丹雖好,全仗綠葉扶持,千歲所說極是。
” 頃刻酒席完備,各分次序而坐。
座上閑談,無非說征西之事。
再說這些女眷在内堂,亦不過講些平西的事情。
隻有月姑低頭不語,孟安人便叫丫環裡面去抱小官官出來,衆姐妹一見,俱各稱贊。
果然生得好品格,好端正。
月姑聽見此話,羞慚的滿面通紅,立起身往内而去。
姐妹七人,大家歡喜,你也抱,我也抱。
孟安人笑說:“官官,你道她們是什麼人?” 那孩子隻管嘻嘻地笑。
孟安人道:“官官,你這般乖巧,怎麼不會稱呼?待我教你多叫她母親。
” 衆姐妹說道:“安人休得取笑。
” 那孩子嘻嘻的把手指的小桃,小桃接抱道:“官官,休要認差了,我是局外之人,不在算内。
” 安人道:“不要睬她,也要叫她母親的。
” 不一刻酒席已齊,安人命丫環請月姑出來,八姐妹與小桃挨次而坐。
安人母女主位陪坐。
再說外面孟員外令安童端正床褥,留住平西王并諸将在家安歇。
其随從人等,暫在船中耽擱。
夜夜開筵,演唱戲文,地方官日日暴登門庭,絡繹不絕。
那孟員外與安人相議道:“飛雲女兒已對了柴君亮,隻是采雲尚未對親,我看蘇總兵人材也好,目今未有妻室,欲将采雲許他為妻,未知你意下如何?” 安人聽說大喜,孟員外便與平西王說明其事。
柴君亮道:“待我做個冰人,”即向蘇保言知。
蘇保歡喜,不推辭,員外忙選擇日期。
那小桃聞知其事,口内不言,心中想道:“蘇保乃是做賊出身,如今做了賊總兵,采雲就是賊婆賊夫人。
隻是不知我終身事務哪樣光景?我想與他們同心合膽,費了多少辛苦,他們如今榮封歸裡,八美一齊團圓,總不肯與我改做九美圖,也罷,且待我供親的時節,見機行事便了。
” 不提小桃心内思想,且說吉期已到,員外送飛雲與柴總兵成親,采雲與蘇總兵成親,說不盡那夜兩對少年夫婦相親相愛。
再過幾日,平西王相辭要起身回家,孟員外再三款留不住,隻得排酒餞行。
隻有月姑不肯同去,大家勸了一回,亦是不肯。
小桃道:“小姐總要悔當初,不該逃去姑蘇,如今事已到其間,也無可奈何。
為人媳婦,總要見過公婆。
你若還不肯去,難道八美圖改做七美圖?考武場,平西破天羅陣,吃苦的事,我小桃代得你,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