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小孟嘗當珠贈銀華鼎山看數藏珍
關燈
小
中
大
好劈面逢着一人,此人姓張名永林,嘉興府憲衙門充典吏,是樹春嫡堂姊丈,住居水霸頭放生橋,原是百畝之家;有一妹子,名金定,乃是八美圖中第五位姑娘,此言慢表。
且說張永林一見樹春之面,便問道:“未知尊兄有何貴幹,來至嘉興?舟船現在停泊何處?為何過門不入室?況且你令姊時常十分思念,令堂伯想多納福?” 樹春答道:“不過托天庇佑,小舟現在西門,況天色已晚了,明日到府打攪罷。
” 張永林道:“明日可将寶舟放來我家後門上岸,小弟在家恭候,不可失約,請了請了!” 樹春别了永林,下路想道:“我竟忘記嘉興此處親戚,方才路上遇見他說我過門不入室,又極懇意相邀,是我執意推托;明日到家相探,看來還要再耽擱幾天,不能即速回家。
” 主仆二人出了西門回至船中。
且按下樹春主仆二人之事。
先說嘉興府東門外六裡街有一富戶,姓華名法字鼎山,家資巨萬,田園千頃。
那隆興典當,是他開的。
又捐納了州同之職。
妻房田氏,同庚五十歲并無男子,單生一女,名叫愛珠,年方二九。
還有柴氏,名叫素貞,乃是乳姑所生,系揚州人氏。
父母俱皆亡過,隻有她胞兄生的兇勇非常,長保舟船為生;回下保船在處。
素貞認拜華鼎山夫妻做了幹爹娘,那素貞共有結義姊妹八人訂期往來,講究拳棒;此話按下不提。
那日華鼎山在家無事,即喚家人讨一乘轎子,家人領命,備了轎子禀告道:“老爺轎已備好,不知老爺要去哪裡?” 鼎山道:“可吩咐擡轎子的人,直往隆興典當,我要巡巡看看,查那當贖賬簿,出入銀數一番便回。
” 即往書房更換衣帽,乘着轎子,直來至隆興當門首下轎。
汪老朝奉接進内廳坐定,華鼎山叫道:“老汪賬簿拿來與我看一看。
” 汪朝奉即往外邊取了賬簿入内,雙手遞上。
華鼎山接了賬簿,睜開二目自頭一行細細觀看,至樹春的珠子當銀五十兩,大嚷道:“豈有此理!什麼珠子,值着許多銀子?老汪,我看你老誠之人,所以将典當盡托于你。
” 汪朝奉道:“未知東家見怪何因?” 華鼎山将賬簿取與汪朝奉觀看道:“本日為珠子一粒,銀五十兩,還要強辯麼?若然此珠是個寶貝,亦賣不得許多銀子,他若三年不來贖此珠,拿出來要賣五分銀,到無一個買的!豈不壞我本銀?” 汪朝奉道:“東翁且息怒,容晚生告禀。
今日當此珠,乃杭州人姓柳名濤字樹春,是晚生故舊東人。
” 華鼎山道:“原來是你舊東家,應該容情掉我銀子。
” 汪朝奉道:“他要當銀五十兩,晚生依他銀兩。
珠子猶恐失落,晚生就時刻帶在身邊。
” 說罷,忙将珠子遞上與華鼎山觀看。
那華鼎山一見珠子,更加大怒道:“放屁!這粒珠子有幾錢重?要賣時,還不值七個銅錢。
” 你道那鼎山為何一見珠子,更覺大怒?原來别的珠子是光亮雪白的,這移墨明珠,是晖色的,所以不曉得是寶貝,更加大怒。
汪朝奉在旁立着,心中想道:“你看他為人如此性急,又不曉什麼寶貝好歹,一味亂嚷亂鬧。
我慢與他說此來曆,待他氣一個半死,方才向他說明。
” 衆夥計聽得東翁在内大鬧,未知何事,走進來一看。
見華鼎山怒目睜圓,觀着汪朝奉,即向前問道:“東翁為何怒氣?” 華鼎山道:“**老汪為人老實,幫我做生意,什麼将我本錢做情;一粒珠子,不值幾個銅錢;今日有個杭州人氏,拿此珠子當銀五十兩;你們衆人亦是與他一班的,沒一個有見識的?” 衆人道:“東翁怪錯了!今日那人來當珠子,要當銀五十兩,晚生輩皆不能識,故請教老汪。
他說此珠在着杭州柳府,乃是先皇欽賜他祖上的,名叫移墨明珠,原算奇珍,價值連城之寶。
老汪走出來,見是他故舊東翁,即當足五十兩銀付他;我們彼時大家都不信移墨二字,試驗幾回,果然是奇珍異寶。
” 華鼎山道:“有這等事?” 即将當簿上兩個字,将珠在字上隻一拭,那字果然不見了。
喜得華鼎山手舞足蹈,連忙賠下笑臉向
且說張永林一見樹春之面,便問道:“未知尊兄有何貴幹,來至嘉興?舟船現在停泊何處?為何過門不入室?況且你令姊時常十分思念,令堂伯想多納福?” 樹春答道:“不過托天庇佑,小舟現在西門,況天色已晚了,明日到府打攪罷。
” 張永林道:“明日可将寶舟放來我家後門上岸,小弟在家恭候,不可失約,請了請了!” 樹春别了永林,下路想道:“我竟忘記嘉興此處親戚,方才路上遇見他說我過門不入室,又極懇意相邀,是我執意推托;明日到家相探,看來還要再耽擱幾天,不能即速回家。
” 主仆二人出了西門回至船中。
且按下樹春主仆二人之事。
先說嘉興府東門外六裡街有一富戶,姓華名法字鼎山,家資巨萬,田園千頃。
那隆興典當,是他開的。
又捐納了州同之職。
妻房田氏,同庚五十歲并無男子,單生一女,名叫愛珠,年方二九。
還有柴氏,名叫素貞,乃是乳姑所生,系揚州人氏。
父母俱皆亡過,隻有她胞兄生的兇勇非常,長保舟船為生;回下保船在處。
素貞認拜華鼎山夫妻做了幹爹娘,那素貞共有結義姊妹八人訂期往來,講究拳棒;此話按下不提。
那日華鼎山在家無事,即喚家人讨一乘轎子,家人領命,備了轎子禀告道:“老爺轎已備好,不知老爺要去哪裡?” 鼎山道:“可吩咐擡轎子的人,直往隆興典當,我要巡巡看看,查那當贖賬簿,出入銀數一番便回。
” 即往書房更換衣帽,乘着轎子,直來至隆興當門首下轎。
汪老朝奉接進内廳坐定,華鼎山叫道:“老汪賬簿拿來與我看一看。
” 汪朝奉即往外邊取了賬簿入内,雙手遞上。
華鼎山接了賬簿,睜開二目自頭一行細細觀看,至樹春的珠子當銀五十兩,大嚷道:“豈有此理!什麼珠子,值着許多銀子?老汪,我看你老誠之人,所以将典當盡托于你。
” 汪朝奉道:“未知東家見怪何因?” 華鼎山将賬簿取與汪朝奉觀看道:“本日為珠子一粒,銀五十兩,還要強辯麼?若然此珠是個寶貝,亦賣不得許多銀子,他若三年不來贖此珠,拿出來要賣五分銀,到無一個買的!豈不壞我本銀?” 汪朝奉道:“東翁且息怒,容晚生告禀。
今日當此珠,乃杭州人姓柳名濤字樹春,是晚生故舊東人。
” 華鼎山道:“原來是你舊東家,應該容情掉我銀子。
” 汪朝奉道:“他要當銀五十兩,晚生依他銀兩。
珠子猶恐失落,晚生就時刻帶在身邊。
” 說罷,忙将珠子遞上與華鼎山觀看。
那華鼎山一見珠子,更加大怒道:“放屁!這粒珠子有幾錢重?要賣時,還不值七個銅錢。
” 你道那鼎山為何一見珠子,更覺大怒?原來别的珠子是光亮雪白的,這移墨明珠,是晖色的,所以不曉得是寶貝,更加大怒。
汪朝奉在旁立着,心中想道:“你看他為人如此性急,又不曉什麼寶貝好歹,一味亂嚷亂鬧。
我慢與他說此來曆,待他氣一個半死,方才向他說明。
” 衆夥計聽得東翁在内大鬧,未知何事,走進來一看。
見華鼎山怒目睜圓,觀着汪朝奉,即向前問道:“東翁為何怒氣?” 華鼎山道:“**老汪為人老實,幫我做生意,什麼将我本錢做情;一粒珠子,不值幾個銅錢;今日有個杭州人氏,拿此珠子當銀五十兩;你們衆人亦是與他一班的,沒一個有見識的?” 衆人道:“東翁怪錯了!今日那人來當珠子,要當銀五十兩,晚生輩皆不能識,故請教老汪。
他說此珠在着杭州柳府,乃是先皇欽賜他祖上的,名叫移墨明珠,原算奇珍,價值連城之寶。
老汪走出來,見是他故舊東翁,即當足五十兩銀付他;我們彼時大家都不信移墨二字,試驗幾回,果然是奇珍異寶。
” 華鼎山道:“有這等事?” 即将當簿上兩個字,将珠在字上隻一拭,那字果然不見了。
喜得華鼎山手舞足蹈,連忙賠下笑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