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平西王奉旨榮歸孟員外送女畢姻

關燈
房花燭的事,必要正身才使得,我丫頭依然是丫頭,快些打點回鄉,哪顧得許多羞恥!” 華愛珠聽了小桃之言,心中想道:“可怪這丫頭吃醋,說了些話,都有來由。

    待我回家說與夫君知曉,再行另眼看視她便了。

    ” 即向月姑說道:“賢妹莫慮父母生了賭氣,一齊回去,且在我家中住的,待我說與爹娘得知,到賢妹家中與員外安人讨個情面,不提前情,又是奉旨完婚,禮當遵旨是違不得的。

    管教前非一概付之東流。

    ” 孟安人亦勸道:“夫人不必愁煩,聽老身的言語;自古聖賢尚有差錯,若論抛撇椿萱,私下逃走,休怪高堂責備。

    所幸者乃是奉旨完婚,非同小可,是避不得的。

    你若不回家去,爹娘還要來尋你,如今乘此機會回去,父母必然歡喜,前情管教丢開。

    你若當真不回家,豈非急殺了我?若不然,待老身送你還鄉,包管你雙親大悅。

    倘有差遲,老身抵當便了。

    ” 衆姐妹又再勸解一番,月姑無奈,隻得應允,打點回家。

    選了吉日,瑞登起程。

    蘇保柴君亮二人成親未久,暫且逗留,孟員外備酒餞行,文武各官皆來相送。

    平西王與八美人,并小桃孟安人一齊起身,說不盡路上許多榮華光景。

    到處地方官誰敢怠慢,無不奉迎。

    再說柳太太自從接了登科家報,早已知道孩兒同了八美奉旨平西之事,大是放心不下。

    這一日接得榮歸的書信,不但太太歡喜,就是合府家人,無不個個歡喜。

    柳興喜得手舞足蹈,高聲叫滿街坊:“我家大爺本事實在高強,出兵剿滅叛寇,殺得賊兵屍積如山,血流成河,神驚鬼怕,雞不鳴,犬不吠,萬歲君王大悅,封為禦弟平西正國王。

    可見相國之後,原是不凡。

    ” 這些閑人,俱皆稱贊,柳大爺原來是個英雄,打盡杭州無敵手,如今征西得勝,享不盡榮華富貴。

    連我們鄰裡亦覺增光。

    不說街坊上閑人談論紛紛,再說柳太太喚齊合府家人,打整内外廳堂,張燈結彩,便有那親鄰,前來道喜,地方官上門稱賀。

     柳太太想了八美姻親,連忙寫了一封書信,打發柳興去嘉興請張相公到來,相議行聘之事。

    那張永林自從聞柳樹春同衆姐妹平西回京,以後日聽好音,他是公門中之人,京中文書出入,所以知道。

    這一日京中文書到,聞知封為平西正國王,同衆姐妹一齊奉旨榮歸,心中大喜。

    連忙回家說與柳大娘知曉。

    柳大娘喜道:“我家兄弟英雄蓋世,如今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姑娘亦建奇功,與馬後結為姐妹,算來是個皇親了。

    不知這件事情,各姐妹家中皆知道麼?” 永林道:“豈有不曉之理?隻是衆姐妹還有未曾行聘禮,當先去說明,然後到杭州見柳太太,兩邊行禮才是。

    ” 柳大娘道:“官人說得有理,隻是那沈老為人固執,不肯許姻,不知目下肯允麼?” 永林道:“如今是奉旨完婚的,這老頭兒若再推辭,豈不是違逆聖旨?待我明日與華老商量,預先安排計議,八美能得一齊團圓。

    ” 柳大娘道:“官人明日早些去。

    ” 永林答應曉得,此話按下。

    再說華鼎山夫妻,自從女兒們去後,也是天天煩悶,日日心焦,慮着她們女兒之輩,哪裡做得建功立業的事倘有差遲,如何是好?田氏更加煩惱,丢不下心。

    這一日正在堂上閑坐,隻見華鼎山哮喘進來,如疑如願地叫道:“隆興典當不要開了,移墨珠拿得出來了。

    ” 田氏忙問何事,這般言語。

    華鼎山道:“你哪裡知道!樹春同了那班女棍奉旨征西,實在本事,剿滅了叛寇,奏凱回京,聖上大悅,封為禦弟平西正國王,那班女棍又與皇後娘娘結拜為姐妹,皇帝叫她們就是個阿姨,現在奉旨榮歸,不日便到。

    我所以一發快活的要死了。

    ” 田氏聞言大悅:“難得蒼穹庇佑賢婿,峥嵘中了文武狀元,又兼平寇有功,封為禦弟。

    八美得共團圓。

    ” 華鼎山道:“我還想那沈老太覺無情,如今是奉旨完婚的,且看他再敢推辭不肯麼?” 夫妻正在言談,隻見家人禀說:“張相公在外要見。

    ” 華鼎山連忙出外迎接,施禮坐定,問說:“老賢侄,今日到臨敝舍,可是為八美完婚的事麼?” 張永林道:“正是,小侄特為此而來,與老伯商議。

    ” 華鼎山道:“還要相議怎麼?大家端正妝奁,等候平西王到日完婚便了。

    ” 張永林道:“隻是還有一言,雖然親事曾經說明,兩家尚未行聘禮,必須先安排行聘禮,然後擇吉成親。

    ” 華鼎山道:“如今是皇帝做主,奉旨完姻的,難道怕什麼變故不成?” 張永林道:“雖然不怕,衆家不依,還須行個聘禮。

    這事是免不得的。

    待小侄到杭州與柳太太商議便了。

    ” 華鼎山道:“既如此說,賢侄就即起身罷。

    ” 張永林告辭回家,次日又至陸府見了陸夫人,說了前情之事。

    陸夫人道:“兩個不肖女兒,無法無天,老身逐日氣惱,如今奉旨完婚,隻是老身家資微薄,不得端正,無甚妝奁,隻不過是推出她們姐妹二人而已。

    ” 張永林道:“夫人言謙了。

    ” 又談些閑話,告辭而别。

    來到田家,且說田家兄弟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