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公共汽車中的社會革命史
關燈
小
中
大
務,當然他們必須讓他們的兩眼,享受一些必要的權利。
于是,這位俠士照例便像一頭守戶之犬那樣緊緊矗立在這位姑娘之前,專等收取他所必需收取的東西。
在這時候,如果我們這位姑娘,她能向這位慷慨讓座的俠士,送上幾個感謝的眼色,那當然會使這位俠士,得到一種鼓勵與安慰。
可是不幸,在平常,我們這位姑娘,原是很知好歹的一個;而這一天,她非但忘了向這位俠士道謝,她連正眼也不向這位俠士一看,而反把她的俏媚的眼光,緊射在另外一個人的身上。
&mdash&mdash(這情形真可氣!&mdash&mdash連我(筆者)也在代他生氣了!) 那是一定的,那個被注意的幸運的家夥,一定他的狀貌,比我們這位讓座的俠士,漂亮得多吧? 不! 當時易紅霞所注意的人,那是一個衣衫并不十分整潔的人:那人穿着一件藍布大罩袍,披着一頭散亂的長發。
他把雙手一齊高舉,抓住車頂的銅梗,做成一種盤杆那樣可笑的姿勢。
那人活像一個轟炸機下的倫敦居民,似乎已有三晝夜,不曾獲得良好的睡眠,一雙失神的眼珠,也不像是開着,也不像是閉着,總之,現着極度疲倦的神色。
顯著的一點,卻是滿面病容,看神氣,好像再過一秒鐘,立刻就要躺下的樣子。
由于九分的恻隐,加上一分的好奇,這使我們這位姑娘,感到大為不忍。
好在她是從小練習過&ldquo跷工&rdquo的,在這活動的箱子裡,暫時站上一二十分鐘,于她卻也無所謂。
于是,她也仿效了那位俠士的慷慨的姿态,霍然站起身子,把她剛得到的位子,&ldquo無條件&rdquo地讓給了那個搖搖欲倒的家夥。
那個病容滿面的人,陡見身旁有了一個空座,由于疲乏不支,他已不暇問這空座的來由,隻在一秒鐘内,他以京戲班裡摔&ldquo僵屍&rdquo的勢子,猛跌進了那隻座位。
他的身子還未放穩,偶然擡起倦眼,方始發覺讓座給他的人,乃是一個女子,他的神情似乎有點窘;分明感到有點出乎意外了。
他想把身子撐起來,但終于沒有把身子撐起來。
連着,他向這位姑娘,較仔細地打量了一眼,忽而,他的疲憊的兩眼,突然睜得非常之大!一時他的視網膜上,似已通過了電流,而在恐射一種驚怖、疑訝與傷感所交織的情感的火花!隻見他的嘴角,開始微微顫動,一種呼喊的聲音,已經挂上了嘴唇,在這一瞬之間,顯然他已錯認了人。
不過,他這緊張的情緒,在他臉上隻維持了幾秒鐘,連着他向對方斜睨了最後的一眼,隻見他的眼角忽又閃出一絲苦笑,像釋卻重負那樣的噓出了一口氣,漸漸地,他又恢複了先前那種疲憊失神的狀态;但雖如此,他還不時努力撐起倦眼,在向這位仁慈的姑娘,偷偷投送一種又像留戀,又像畏怯的異樣的眼色。
這可怪的家夥,為什麼會有這種可怪的表情?我們不妨慢慢地談。
這裡,我先要請求讀者,千萬不要忽視了以上短短的一幕,因為,在上述這一個小鏡頭中,對街車讓座史上,确乎已開創了一個新的紀元;如果你是一個社會學者,那你也許會滑稽而鄭重地,誇張着說:這裡面,分明蘊藏一種社會革命的非常的意義!隻是世上任何一件含有改革性的事,必然地會引起另一方面的不滿;你看最初那位讓座的俠士,他把兩眼瞪得那麼圓,顯然地,他對我們這位姑娘,怪她不該&ldquo慷他人之慨&rdquo,是在大大生氣了。
幾站路程一瞥而過,我們這位姑娘,已到達了目的地,便匆匆跳下了這公共汽車。
她可全不知道,在這絕短的旅程中,她已做了一次社會革命的英雄;她更全不知道,當她下車之際,她的身後,已悄悄尾随着一個人,而由此,竟使那座狹小的舞台上,會展開了一幕意想不到的戲劇。
于是,這位俠士照例便像一頭守戶之犬那樣緊緊矗立在這位姑娘之前,專等收取他所必需收取的東西。
在這時候,如果我們這位姑娘,她能向這位慷慨讓座的俠士,送上幾個感謝的眼色,那當然會使這位俠士,得到一種鼓勵與安慰。
可是不幸,在平常,我們這位姑娘,原是很知好歹的一個;而這一天,她非但忘了向這位俠士道謝,她連正眼也不向這位俠士一看,而反把她的俏媚的眼光,緊射在另外一個人的身上。
&mdash&mdash(這情形真可氣!&mdash&mdash連我(筆者)也在代他生氣了!) 那是一定的,那個被注意的幸運的家夥,一定他的狀貌,比我們這位讓座的俠士,漂亮得多吧? 不! 當時易紅霞所注意的人,那是一個衣衫并不十分整潔的人:那人穿着一件藍布大罩袍,披着一頭散亂的長發。
他把雙手一齊高舉,抓住車頂的銅梗,做成一種盤杆那樣可笑的姿勢。
那人活像一個轟炸機下的倫敦居民,似乎已有三晝夜,不曾獲得良好的睡眠,一雙失神的眼珠,也不像是開着,也不像是閉着,總之,現着極度疲倦的神色。
顯著的一點,卻是滿面病容,看神氣,好像再過一秒鐘,立刻就要躺下的樣子。
由于九分的恻隐,加上一分的好奇,這使我們這位姑娘,感到大為不忍。
好在她是從小練習過&ldquo跷工&rdquo的,在這活動的箱子裡,暫時站上一二十分鐘,于她卻也無所謂。
于是,她也仿效了那位俠士的慷慨的姿态,霍然站起身子,把她剛得到的位子,&ldquo無條件&rdquo地讓給了那個搖搖欲倒的家夥。
那個病容滿面的人,陡見身旁有了一個空座,由于疲乏不支,他已不暇問這空座的來由,隻在一秒鐘内,他以京戲班裡摔&ldquo僵屍&rdquo的勢子,猛跌進了那隻座位。
他的身子還未放穩,偶然擡起倦眼,方始發覺讓座給他的人,乃是一個女子,他的神情似乎有點窘;分明感到有點出乎意外了。
他想把身子撐起來,但終于沒有把身子撐起來。
連着,他向這位姑娘,較仔細地打量了一眼,忽而,他的疲憊的兩眼,突然睜得非常之大!一時他的視網膜上,似已通過了電流,而在恐射一種驚怖、疑訝與傷感所交織的情感的火花!隻見他的嘴角,開始微微顫動,一種呼喊的聲音,已經挂上了嘴唇,在這一瞬之間,顯然他已錯認了人。
不過,他這緊張的情緒,在他臉上隻維持了幾秒鐘,連着他向對方斜睨了最後的一眼,隻見他的眼角忽又閃出一絲苦笑,像釋卻重負那樣的噓出了一口氣,漸漸地,他又恢複了先前那種疲憊失神的狀态;但雖如此,他還不時努力撐起倦眼,在向這位仁慈的姑娘,偷偷投送一種又像留戀,又像畏怯的異樣的眼色。
這可怪的家夥,為什麼會有這種可怪的表情?我們不妨慢慢地談。
這裡,我先要請求讀者,千萬不要忽視了以上短短的一幕,因為,在上述這一個小鏡頭中,對街車讓座史上,确乎已開創了一個新的紀元;如果你是一個社會學者,那你也許會滑稽而鄭重地,誇張着說:這裡面,分明蘊藏一種社會革命的非常的意義!隻是世上任何一件含有改革性的事,必然地會引起另一方面的不滿;你看最初那位讓座的俠士,他把兩眼瞪得那麼圓,顯然地,他對我們這位姑娘,怪她不該&ldquo慷他人之慨&rdquo,是在大大生氣了。
幾站路程一瞥而過,我們這位姑娘,已到達了目的地,便匆匆跳下了這公共汽車。
她可全不知道,在這絕短的旅程中,她已做了一次社會革命的英雄;她更全不知道,當她下車之際,她的身後,已悄悄尾随着一個人,而由此,竟使那座狹小的舞台上,會展開了一幕意想不到的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