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齊桓公兵定孤竹
關燈
小
中
大
絕無人行,急教尋路出去。
奈東沖西撞,盤盤曲曲,全無出路。
桓公心下早已著忙。
管仲進曰:“臣聞老馬識途,無終與山戎連界,其馬多從漠北而來,可使虎兒斑擇老馬數頭,觀其所往而随之,宜可得路也。
”桓公依其言,取老馬數匹,縱之先行,委委曲曲,遂出谷口。
髯翁有詩雲: 蟻能知水馬知途,異類能将危困扶。
堪笑淺夫多自用,誰能舍己聽忠谟①? 再說黃花元帥引齊将高黑先行,徑走陽山一路。
高黑不見後隊大軍來到,教黃花暫住,等候一齊進發。
黃花隻顧催趱。
高黑心疑。
勒馬不行,被黃花執之,來見孤竹主答裡呵。
黃花瞞過殺密盧之事,隻說“密盧在馬鞭山兵敗被殺,臣用詐降之計,已誘齊侯大軍,陷于旱海。
又擒得齊将高黑在此,聽憑發落。
”答裡呵謂高黑曰:“汝若投降,吾當重用。
”高黑睜目大罵曰:“吾世受齊恩,安肯臣汝犬羊哉?”又罵黃花:“汝誘吾至此,我一身死不足惜,吾主兵到,汝君臣國亡身死,隻在早晚,教你悔之無及!”黃花大怒,拔劍親斬其首。
真忠臣也!答裡呵再整軍容,來奪無棣城。
燕莊公因兵少城空,不能固守,令人四面放火。
乘亂殺出,直退回一團一子山下寨。
再說齊桓公大軍出了迷谷,行不十裡,遇見一枝軍馬。
使人探之,乃公孫隰朋也。
于是合兵一處,徑奔無棣城來。
一路看見百姓扶老攜幼,紛紛行走。
管仲使人問之,答曰:“孤竹主逐去燕兵,已回城中,吾等向避山谷,今亦歸井裡耳。
”管仲曰:“吾有計破之矣!”乃使虎兒斑選心腹軍士數人,假扮做城中百姓,随著衆人,混入城中,隻待夜半舉火為應。
虎兒斑依計去後,管仲使豎貂攻打南門,連摯攻打西門,公子開方攻打東門,隻留北門與他做走路。
卻教王子成父和隰朋分作兩路,埋伏于北門之外,隻等答裡呵出城,截住擒殺。
管仲與齊桓公離城十裡下寨。
時答裡呵方救滅城中之火,招回百姓複業。
一面使黃花整頓兵馬,以備厮殺。
是夜黃昏時候,忽聞炮聲四舉,報言“齊兵已到,将城門圍住。
”黃花不意齊兵即至,大吃一驚,驅率軍民,登城守望。
延至半夜,城中四五路火起,黃花使人搜索放火之人。
虎兒斑率十餘人,徑至南門,将城門砍開,放豎貂軍馬入來。
黃花知事不濟,扶答裡呵上馬,覓路奔走。
聞北路無兵,乃開北門而去。
行不二裡,但見火把縱橫,鼓聲震地,王子成父和隰朋兩路軍馬殺來。
開方、豎貂、虎兒斑得了城池,亦各統兵追襲。
黃花元帥死戰良久,力盡被殺。
答裡呵為王子成父所獲。
兀律古死于亂兵之中。
至天明,迎接桓公入城。
桓公數答裡呵助惡之罪,親斬其首,懸之北門,以警戎夷,安一撫百姓。
戎人言高黑不屈被殺之事,桓公十分歎息,即命錄其忠節,待回國再議恤典。
燕莊公聞齊侯兵勝入城,亦自一團一子山飛馬來會。
稱賀已畢,桓公曰:“寡人赴君之急,跋涉千裡,幸而成功。
令支、孤竹,一朝殄滅,辟地五百裡。
然寡人非能越國而有之也,請以益君之封①。
”燕莊公曰:“寡人借君之靈,得保宗社足矣,敢望益地?惟君建置之。
”桓公曰:“北陲僻遠,若更立夷種,必然複叛,君其勿辭。
東道已通,勉脩②先召公之業,貢獻于周,長為北藩,寡人與有榮施③矣。
”燕伯乃不敢辭。
桓公即無棣城大賞三軍,以無終國有助戰之功,命以小泉山下之田畀之。
虎兒斑拜謝先歸。
桓公休兵五日而行,再渡卑耳之溪,于石壁取下車輛,整頓停當,緩緩而行。
見令支一路荒煙餘燼,不覺慘然,謂燕伯曰:“戎主無道,殃及草木,不可不戒!”鮑叔牙自葵茲關來迎,桓公曰:“饷饋不乏,皆大夫之功也。
”又吩咐燕伯設戍葵茲關,遂将齊兵撤回。
燕伯送桓公出境,戀戀不舍,不覺送入齊界,去燕界五十餘裡。
桓公曰:“自古諸侯相送,不出境外。
寡人不可無禮于燕君。
”乃割地至所送之處畀燕,以為謝過之意。
燕伯苦辭不允,隻得受地而還。
在其地築城,名曰燕留,言留齊侯之德于燕也。
燕自此西北增地五百裡,東增地五十餘裡,始為北方大國。
諸侯因桓公救燕,又不貪其地,莫不畏齊之威,感齊之德。
史官有詩雲: 千裡提兵治犬羊,要将職貢達周王。
休言黩武非良策,尊攘須知定一匡。
桓公還至魯濟,魯莊公迎勞于水次,設飨稱賀。
桓公以莊公親厚,特分二戎鹵獲之半以贈魯。
莊公知管仲有采邑,名曰小比,在魯界首,乃發丁夫代為築城,以悅管仲之意。
時魯莊公三十二年,周惠王之十五年也。
是年秋八月,魯莊公薨,魯國大亂。
欲知魯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①病:害。
②膺:抵抗。
③師:軍隊;被師,被犯。
④剪:斬斷。
⑤趾:腳。
①汰:淘汰。
①仰:依靠。
①綴:辍,停止。
①糲:幹糧。
①迓:迎接。
②幸:幸虧。
①綽:抄取。
②囟:擄。
①谟:謀略。
①益君之封:增加你的封地。
②勉脩:盡力繼承。
③榮施:因施惠而感榮光。
奈東沖西撞,盤盤曲曲,全無出路。
桓公心下早已著忙。
管仲進曰:“臣聞老馬識途,無終與山戎連界,其馬多從漠北而來,可使虎兒斑擇老馬數頭,觀其所往而随之,宜可得路也。
”桓公依其言,取老馬數匹,縱之先行,委委曲曲,遂出谷口。
髯翁有詩雲: 蟻能知水馬知途,異類能将危困扶。
堪笑淺夫多自用,誰能舍己聽忠谟①? 再說黃花元帥引齊将高黑先行,徑走陽山一路。
高黑不見後隊大軍來到,教黃花暫住,等候一齊進發。
黃花隻顧催趱。
高黑心疑。
勒馬不行,被黃花執之,來見孤竹主答裡呵。
黃花瞞過殺密盧之事,隻說“密盧在馬鞭山兵敗被殺,臣用詐降之計,已誘齊侯大軍,陷于旱海。
又擒得齊将高黑在此,聽憑發落。
”答裡呵謂高黑曰:“汝若投降,吾當重用。
”高黑睜目大罵曰:“吾世受齊恩,安肯臣汝犬羊哉?”又罵黃花:“汝誘吾至此,我一身死不足惜,吾主兵到,汝君臣國亡身死,隻在早晚,教你悔之無及!”黃花大怒,拔劍親斬其首。
真忠臣也!答裡呵再整軍容,來奪無棣城。
燕莊公因兵少城空,不能固守,令人四面放火。
乘亂殺出,直退回一團一子山下寨。
再說齊桓公大軍出了迷谷,行不十裡,遇見一枝軍馬。
使人探之,乃公孫隰朋也。
于是合兵一處,徑奔無棣城來。
一路看見百姓扶老攜幼,紛紛行走。
管仲使人問之,答曰:“孤竹主逐去燕兵,已回城中,吾等向避山谷,今亦歸井裡耳。
”管仲曰:“吾有計破之矣!”乃使虎兒斑選心腹軍士數人,假扮做城中百姓,随著衆人,混入城中,隻待夜半舉火為應。
虎兒斑依計去後,管仲使豎貂攻打南門,連摯攻打西門,公子開方攻打東門,隻留北門與他做走路。
卻教王子成父和隰朋分作兩路,埋伏于北門之外,隻等答裡呵出城,截住擒殺。
管仲與齊桓公離城十裡下寨。
時答裡呵方救滅城中之火,招回百姓複業。
一面使黃花整頓兵馬,以備厮殺。
是夜黃昏時候,忽聞炮聲四舉,報言“齊兵已到,将城門圍住。
”黃花不意齊兵即至,大吃一驚,驅率軍民,登城守望。
延至半夜,城中四五路火起,黃花使人搜索放火之人。
虎兒斑率十餘人,徑至南門,将城門砍開,放豎貂軍馬入來。
黃花知事不濟,扶答裡呵上馬,覓路奔走。
聞北路無兵,乃開北門而去。
行不二裡,但見火把縱橫,鼓聲震地,王子成父和隰朋兩路軍馬殺來。
開方、豎貂、虎兒斑得了城池,亦各統兵追襲。
黃花元帥死戰良久,力盡被殺。
答裡呵為王子成父所獲。
兀律古死于亂兵之中。
至天明,迎接桓公入城。
桓公數答裡呵助惡之罪,親斬其首,懸之北門,以警戎夷,安一撫百姓。
戎人言高黑不屈被殺之事,桓公十分歎息,即命錄其忠節,待回國再議恤典。
燕莊公聞齊侯兵勝入城,亦自一團一子山飛馬來會。
稱賀已畢,桓公曰:“寡人赴君之急,跋涉千裡,幸而成功。
令支、孤竹,一朝殄滅,辟地五百裡。
然寡人非能越國而有之也,請以益君之封①。
”燕莊公曰:“寡人借君之靈,得保宗社足矣,敢望益地?惟君建置之。
”桓公曰:“北陲僻遠,若更立夷種,必然複叛,君其勿辭。
東道已通,勉脩②先召公之業,貢獻于周,長為北藩,寡人與有榮施③矣。
”燕伯乃不敢辭。
桓公即無棣城大賞三軍,以無終國有助戰之功,命以小泉山下之田畀之。
虎兒斑拜謝先歸。
桓公休兵五日而行,再渡卑耳之溪,于石壁取下車輛,整頓停當,緩緩而行。
見令支一路荒煙餘燼,不覺慘然,謂燕伯曰:“戎主無道,殃及草木,不可不戒!”鮑叔牙自葵茲關來迎,桓公曰:“饷饋不乏,皆大夫之功也。
”又吩咐燕伯設戍葵茲關,遂将齊兵撤回。
燕伯送桓公出境,戀戀不舍,不覺送入齊界,去燕界五十餘裡。
桓公曰:“自古諸侯相送,不出境外。
寡人不可無禮于燕君。
”乃割地至所送之處畀燕,以為謝過之意。
燕伯苦辭不允,隻得受地而還。
在其地築城,名曰燕留,言留齊侯之德于燕也。
燕自此西北增地五百裡,東增地五十餘裡,始為北方大國。
諸侯因桓公救燕,又不貪其地,莫不畏齊之威,感齊之德。
史官有詩雲: 千裡提兵治犬羊,要将職貢達周王。
休言黩武非良策,尊攘須知定一匡。
桓公還至魯濟,魯莊公迎勞于水次,設飨稱賀。
桓公以莊公親厚,特分二戎鹵獲之半以贈魯。
莊公知管仲有采邑,名曰小比,在魯界首,乃發丁夫代為築城,以悅管仲之意。
時魯莊公三十二年,周惠王之十五年也。
是年秋八月,魯莊公薨,魯國大亂。
欲知魯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①病:害。
②膺:抵抗。
③師:軍隊;被師,被犯。
④剪:斬斷。
⑤趾:腳。
①汰:淘汰。
①仰:依靠。
①綴:辍,停止。
①糲:幹糧。
①迓:迎接。
②幸:幸虧。
①綽:抄取。
②囟:擄。
①谟:謀略。
①益君之封:增加你的封地。
②勉脩:盡力繼承。
③榮施:因施惠而感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