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除異己又動殺機
關燈
小
中
大
潛力,相擊相撞,渦旋成一股勁風,吹得室中人衣袖飄舞,枕翻被飛,壁間幾幅羅漢圖,也被吹得葉片碎裂,滿室飛灑,屋動窗搖,桌倒椅飛。
滿室混亂中響起了一陣金鐵交鳴,青雲道長手中的長劍,在失神難顧之下,被耿震白蛟劍削作兩斷。
隻聽佛号和怒喝并起,兩條人影,直沖入室。
僧袍飄飄的大愚禅師,躍擋在石三公的身前,另一個勁裝少年,卻揮劍直刺耿震。
童叟耿震耳目何等機敏,耳聞金刃破風之聲,立時判出了敵人來向,反手一劍橫掃過去。
滿室旋風中又一聲金鐵交鳴,那勁裝少年手中長劍,又被童叟耿震橫掃過來的劍勢削斷。
但來人甚是骠悍,手中兵刃被削,毫無畏縮之心,手腕一振,把餘下半截劍當作暗器,投擲過去,人卻緊随斷劍之後,疾撲而上。
童叟耿震怒聲喝道:“你要找死,怪不得老夫心狠手辣!” 白蛟劍随手一揮,挑飛了半截長劍,借勢下發,寒芒電奔,斜肩劈下。
那勁裝少年似是未料到對方的劍勢變化,來得如此迅速,趕忙一沉丹田真氣,收住疾動之勢,仰身向後退去。
隻覺一股冷芒,掠身而過,右肩衣服被削下一塊,金風劃肌,鮮血泉湧而出。
但聞青雲道長哈哈大笑之後,響徹禅室,喝道:“老前輩好毒辣的劍法!” 耿震如若劍勢一變,立時可把那勁裝少年劈死在劍下,但聞青雲道長的笑喝之聲,陡然收了劍勢。
大愚禅師擋住了石三公,合掌說道:“老前輩請看在貧道面上,勿再出手,彼此都為援救少林而來,不論傷到哪個,都叫老衲不安。
” 他口中雖然說得十分和氣,但身軀卻緊随石三公的身軀移動,顯然,石三公如若強行出手,大愚禅師勢必出手阻攔。
禅室中激勵的暗勁逐漸的消去,景物也已清晰可見,青雲道長面色嚴肅的站在南北二怪身後,左掌護胸,右手卻握三寸二分長短的五柄短劍,目光注視着耿震,蓄勢待發。
青城派的"流星五劍",被譽為江湖上暗器一絕,但那短劍之上無淬毒,絕在那擊出暗器的手法之上。
五劍一齊出手,籠罩了一丈方圓大小,最是難防無比,青雲道長以一派掌門之尊,居然控制在手,準備施展,顯然心中殺機已動。
激烈搏鬥,暫時停了下來,那右肩受傷的勁裝少年,仍然怒目逼視在童叟耿震手中的白蛟劍,滿腔不憤之氣。
隻聽天星道長莊嚴的聲音,起自禅室門口,道:“令師等不過一時興會,如再打了起來,造成傷亡,即将成一場火拼之局,還不給我退下!” 原來青雲道長和童叟耿震、石三公動手相搏,引起三派弟子的相互仇視,在方丈室外列陣相對,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
幸得大愚禅師及時趕到,勸請三方首腦停手,天星道長的及時鎮壓,使雙方即将展開一場混戰,停了下來。
耿震冷冷的望了青雲道長一眼,說道:“在下久聞青城派流星五劍之名,被譽江湖中暗器一絕,今日能得見機一番,倒是榮幸得很。
” 青雲道長見事态已漸平息,張雁的傷勢,亦不很嚴重,緩緩收了手中短劍,淡淡一笑道:“雕蟲小技,難登大雅之堂,老前輩如若有幸,日後貧道自當獻醜眼下,以求教益。
” 隻見天星道長大步走入禅室,目光環掃了全場一眼,搖頭說道:“幾位都是武林中極有身份之人,怎的忍不下幾句氣憤之言,就動手打了起來?” 大愚禅師暗自忖道:“看來這勸人之言誰都會說,一旦事情落到自己頭上時,要忍受談何容易,此人和南北二怪為兩句氣憤之言,不惜約在少室峰頂,比武一決勝負,如非方兆南從中勸說,不知鬧到何種田地……” 一念及此,忽然心中一動,回目對石三公道:“那位方大俠呢?” 石三公目光一瞥禅室外弟子,搖搖頭道:“不知道那裡去了。
” 原來方兆南早已被押解離去。
大愚禅師肅然說道:“老衲想起了幾件事來,前後印證,恍然而悟,那位方大俠絕非冥嶽中派來的奸細!” 石三公口齒啟動,欲言又止。
童叟耿震幹咳了一聲,道:“大師來早了一步,使老夫不能一睹青城派中流星五劍的絕技,實在是一件極大的遺憾之事。
” 青雲道長知他在岔開話題,當下微微一笑,充耳不聞,較臉望着南北二怪。
天星道長緩護走到了童叟耿震身側,低聲說道:“老前輩-------” 青城和雪山、崆峒兩派,已形成了仇視之局,昆侖一派的舉足輕重,力可左右大局,童叟耿震急急回頭,應道:“言重了,彼此既非同門,道兄這稱呼老夫如何敢當?” 天星道長淡淡一笑道:“咱們千裡跋涉,趕來此地,明裡是援救少林,實則為聯手自保,冥嶽妖婦所圖所謀,并非少林一派,唇亡齒寒,成敗一體,如今強敵未犯,咱們先來一場自相殘殺,授敵以可乘之機,未免太不值得了。
” 耿震拂髯笑道:“道兄說的不錯,但禦敵必先肅奸。
” 天星道長道:“貧道經三思之後,深覺那方大俠實非内奸------” 大愚禅師接道:“老衲亦有同感。
” 耿震一聽天星道長忽然偏袒起方兆南來,心中暗生驚駭,忖道:“此人如若倒戈相向起來,強弱立即易勢……” 他心念輪轉,口中卻沉默不言。
大愚禅師目光環掃了禅室内外,不見方兆南的行蹤,心中大是焦慮,急聲問道:“耿老前輩,方大俠那裡去了?” 耿震搖頭一笑,"這個老夫就不清楚了。
"大愚禅師急道:“老打輩手中拿的什麼?” 耿震道:“一把寶劍。
” 大愚禅師道:“此劍乃敝寺鎮山之寶,老衲奉送于方大俠,以酬他相助敝寺之恩……” 耿震道:“寶劍為何人所有,老夫不知,但我确從姓方那娃兒手中奪過來的。
” 大愚禅師道:“既然從他手中奪過寶劍,自然是知道他的行蹤了?"耿震道:“适才相見,雖曾動手相搏,但他此刻行蹤,老夫卻未留心。
” 青雲道長忽然接口道:“方大俠已被人押解出少林寺了,待貧道召來這室外弟子,問他一聲。
” 忽見一個僧侶,急急奔了進來,低聲對大愚禅師說了幾句。
大愚禅師哦了一聲,揮手說道:“快給我追上去!” 那和尚應了聲,匆匆轉身奔去。
大愚禅師重重喘了兩口氣,望着石三公道:“帶走方兆南的兩個大漢,可能是貴邦中的弟子了。
” 石三公目光一瞥禅室外弟子,果然少了兩個武功最好之人,心知方兆南是為兩個雪山弟子帶走,輕輕的咳嗽了兩聲,含糊過去,不答大愚禅師之言。
形勢至此,又有了一個極大轉變。
天星道長的态度和大愚禅師的轉變,使得童叟耿震和那石三公無法再固執下去,兩人隻有避
滿室混亂中響起了一陣金鐵交鳴,青雲道長手中的長劍,在失神難顧之下,被耿震白蛟劍削作兩斷。
隻聽佛号和怒喝并起,兩條人影,直沖入室。
僧袍飄飄的大愚禅師,躍擋在石三公的身前,另一個勁裝少年,卻揮劍直刺耿震。
童叟耿震耳目何等機敏,耳聞金刃破風之聲,立時判出了敵人來向,反手一劍橫掃過去。
滿室旋風中又一聲金鐵交鳴,那勁裝少年手中長劍,又被童叟耿震橫掃過來的劍勢削斷。
但來人甚是骠悍,手中兵刃被削,毫無畏縮之心,手腕一振,把餘下半截劍當作暗器,投擲過去,人卻緊随斷劍之後,疾撲而上。
童叟耿震怒聲喝道:“你要找死,怪不得老夫心狠手辣!” 白蛟劍随手一揮,挑飛了半截長劍,借勢下發,寒芒電奔,斜肩劈下。
那勁裝少年似是未料到對方的劍勢變化,來得如此迅速,趕忙一沉丹田真氣,收住疾動之勢,仰身向後退去。
隻覺一股冷芒,掠身而過,右肩衣服被削下一塊,金風劃肌,鮮血泉湧而出。
但聞青雲道長哈哈大笑之後,響徹禅室,喝道:“老前輩好毒辣的劍法!” 耿震如若劍勢一變,立時可把那勁裝少年劈死在劍下,但聞青雲道長的笑喝之聲,陡然收了劍勢。
大愚禅師擋住了石三公,合掌說道:“老前輩請看在貧道面上,勿再出手,彼此都為援救少林而來,不論傷到哪個,都叫老衲不安。
” 他口中雖然說得十分和氣,但身軀卻緊随石三公的身軀移動,顯然,石三公如若強行出手,大愚禅師勢必出手阻攔。
禅室中激勵的暗勁逐漸的消去,景物也已清晰可見,青雲道長面色嚴肅的站在南北二怪身後,左掌護胸,右手卻握三寸二分長短的五柄短劍,目光注視着耿震,蓄勢待發。
青城派的"流星五劍",被譽為江湖上暗器一絕,但那短劍之上無淬毒,絕在那擊出暗器的手法之上。
五劍一齊出手,籠罩了一丈方圓大小,最是難防無比,青雲道長以一派掌門之尊,居然控制在手,準備施展,顯然心中殺機已動。
激烈搏鬥,暫時停了下來,那右肩受傷的勁裝少年,仍然怒目逼視在童叟耿震手中的白蛟劍,滿腔不憤之氣。
隻聽天星道長莊嚴的聲音,起自禅室門口,道:“令師等不過一時興會,如再打了起來,造成傷亡,即将成一場火拼之局,還不給我退下!” 原來青雲道長和童叟耿震、石三公動手相搏,引起三派弟子的相互仇視,在方丈室外列陣相對,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
幸得大愚禅師及時趕到,勸請三方首腦停手,天星道長的及時鎮壓,使雙方即将展開一場混戰,停了下來。
耿震冷冷的望了青雲道長一眼,說道:“在下久聞青城派流星五劍之名,被譽江湖中暗器一絕,今日能得見機一番,倒是榮幸得很。
” 青雲道長見事态已漸平息,張雁的傷勢,亦不很嚴重,緩緩收了手中短劍,淡淡一笑道:“雕蟲小技,難登大雅之堂,老前輩如若有幸,日後貧道自當獻醜眼下,以求教益。
” 隻見天星道長大步走入禅室,目光環掃了全場一眼,搖頭說道:“幾位都是武林中極有身份之人,怎的忍不下幾句氣憤之言,就動手打了起來?” 大愚禅師暗自忖道:“看來這勸人之言誰都會說,一旦事情落到自己頭上時,要忍受談何容易,此人和南北二怪為兩句氣憤之言,不惜約在少室峰頂,比武一決勝負,如非方兆南從中勸說,不知鬧到何種田地……” 一念及此,忽然心中一動,回目對石三公道:“那位方大俠呢?” 石三公目光一瞥禅室外弟子,搖搖頭道:“不知道那裡去了。
” 原來方兆南早已被押解離去。
大愚禅師肅然說道:“老衲想起了幾件事來,前後印證,恍然而悟,那位方大俠絕非冥嶽中派來的奸細!” 石三公口齒啟動,欲言又止。
童叟耿震幹咳了一聲,道:“大師來早了一步,使老夫不能一睹青城派中流星五劍的絕技,實在是一件極大的遺憾之事。
” 青雲道長知他在岔開話題,當下微微一笑,充耳不聞,較臉望着南北二怪。
天星道長緩護走到了童叟耿震身側,低聲說道:“老前輩-------” 青城和雪山、崆峒兩派,已形成了仇視之局,昆侖一派的舉足輕重,力可左右大局,童叟耿震急急回頭,應道:“言重了,彼此既非同門,道兄這稱呼老夫如何敢當?” 天星道長淡淡一笑道:“咱們千裡跋涉,趕來此地,明裡是援救少林,實則為聯手自保,冥嶽妖婦所圖所謀,并非少林一派,唇亡齒寒,成敗一體,如今強敵未犯,咱們先來一場自相殘殺,授敵以可乘之機,未免太不值得了。
” 耿震拂髯笑道:“道兄說的不錯,但禦敵必先肅奸。
” 天星道長道:“貧道經三思之後,深覺那方大俠實非内奸------” 大愚禅師接道:“老衲亦有同感。
” 耿震一聽天星道長忽然偏袒起方兆南來,心中暗生驚駭,忖道:“此人如若倒戈相向起來,強弱立即易勢……” 他心念輪轉,口中卻沉默不言。
大愚禅師目光環掃了禅室内外,不見方兆南的行蹤,心中大是焦慮,急聲問道:“耿老前輩,方大俠那裡去了?” 耿震搖頭一笑,"這個老夫就不清楚了。
"大愚禅師急道:“老打輩手中拿的什麼?” 耿震道:“一把寶劍。
” 大愚禅師道:“此劍乃敝寺鎮山之寶,老衲奉送于方大俠,以酬他相助敝寺之恩……” 耿震道:“寶劍為何人所有,老夫不知,但我确從姓方那娃兒手中奪過來的。
” 大愚禅師道:“既然從他手中奪過寶劍,自然是知道他的行蹤了?"耿震道:“适才相見,雖曾動手相搏,但他此刻行蹤,老夫卻未留心。
” 青雲道長忽然接口道:“方大俠已被人押解出少林寺了,待貧道召來這室外弟子,問他一聲。
” 忽見一個僧侶,急急奔了進來,低聲對大愚禅師說了幾句。
大愚禅師哦了一聲,揮手說道:“快給我追上去!” 那和尚應了聲,匆匆轉身奔去。
大愚禅師重重喘了兩口氣,望着石三公道:“帶走方兆南的兩個大漢,可能是貴邦中的弟子了。
” 石三公目光一瞥禅室外弟子,果然少了兩個武功最好之人,心知方兆南是為兩個雪山弟子帶走,輕輕的咳嗽了兩聲,含糊過去,不答大愚禅師之言。
形勢至此,又有了一個極大轉變。
天星道長的态度和大愚禅師的轉變,使得童叟耿震和那石三公無法再固執下去,兩人隻有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