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傳精功以殺制殺

關燈
動,不敢再亂想下去,趕忙凝神澄慮,全神貫注。

     隻聽覺夢大師清冷的聲音,傳了過來道:《達摩三劍》,實非平凡之學,雖隻是三招,但每招暗含九變,看着容易,學起來可就難了,快些舉起手來,以臂作劍,照我手勢移動,由熟生巧,當可貫通個中奧妙。

    ” 方兆南随那老人,學一招“巧奪造化”,苦習了兩個時辰隻,記住了一半,事後用盡了心機,仍是想它不出,前車之鑒,那裡還敢大意,當下舉臂作劍,依照覺夢大師掌勢變化移動。

     初學之時,尚無若何感覺,習約百遍之後,逐漸感覺到個中奧妙。

     那移動變化之中,似是隐含淩厲的猛攻,和嚴密的防守,當真是劍勢一出,攻防兼有的絕世奇學。

     覺夢大師眼看方兆南已把那招‘西來梵音’演練已熟,低聲說道:“這《達摩三劍》乃我少林派開山鼻祖達摩祖師親創之學,習此劍道,已然兼修内功,平時多用時間練習,自然由熟悟巧。

    ” 他微微一頓之後,又道:“這第二劍名叫‘一柱擎天’此招一出,有如君王臨朝。

    威武不可一世,你要用心學了。

    ” 方兆南垂首答道:“晚輩蒙大師如此看重,敢不盡我心力。

    ” 擡頭看去,隻見覺夢大師臉色變的一片莊嚴,右肘曲彎,當胸而立,緩緩向上舉去。

     方兆南依照施為,又練習了百遍之多。

     覺夢大師低喧了一聲佛号,正容說道:“《達摩三劍》我已傳授其二,這第三劍,名叫‘大羅一綱’,這一招乃〈達摩三劍〉中最為毒辣的一劍,對手如非萬惡不赦之人,不宜用此招對付。

    ” 說完,舉臂相授。

     方兆南習完三劍,足足耗了四個時辰。

     覺夢看他把三劍變化,練習已熟,長歎一聲說道:“這《達摩三劍〉,用了我十五年的時間,才把他精要變化,體會出來,如非我體會出這〈達摩三劍〉,也不敢講清我們少林武學中,包羅有劍道一學。

    ” 方兆南道:“晚輩這數月來,雖然連遇兇險,事事物物,都留下了慘痛的記憶,但武學一道卻是得天獨厚,先蒙陳老前輩,授以絕學,半劍一掌,技絕塵寰,晚輩隻一出手,無不得心應手。

     又蒙兩位大師垂青,傳授《達摩三劍),晚輩質雖愚劣,但已體會三劍妙用無窮,尤其練習出手之時,心境一片明朗,佛門密傳,實非尋常可比……” 覺夢大師聽的似是十分留心,方兆南說到實非尋常可比時,突然接口說道:“半劍一掌,技絕塵寰,你既能用出此等形容之詞,想那劍掌之學,定是有過人之處”覺非大師接道:“半劍之謂,是何用意老衲熟思不解?” 方兆南道:“那位陳老前輩,傳我劍法之時,因晚輩的一時疏忽,緻把那一招劍術,未能學全,事後雖然用盡心機,但因那一招劍學玄奇高深,竟然無法想起,晚輩隻記了一半變化,故而稱它半劍!” 覺非大師道:“原為如此。

    ”覺夢大師道:“你可否把那一劍施展出來,給我瞧瞧,老衲或能為你補上此憾。

    ” 方兆南道:“老禅師如有雅興,晚輩敬領教益……” 他微微一頓之後,又道:“不過自大師傳我達摩三劍之後,晚輩立時覺得這三劍招招氣度博大,使劍人自生一種恭謹崇敬之心,似乎這達摩三劍較陳老前輩相授的劍法,要正大光明得多了。

    ” 覺夢笑道:“你把謹記的半招劍術,用出來給我瞧瞧再說!” 方兆南低聲應道:“晚輩恭敬不如從命了!” 當下舉臂代劍,把那招“巧奪造化”施展出來。

     覺夢,覺非,都看的十分留心,凝神相注,目不轉睛。

     方兆南緩緩出手,施出了三個變化之後,停手笑道:“此招原有八個變化,但晚輩隻記住了三個。

    ” 覺夢大師點頭說道:“雖隻三變,已見詭辣,如你能記全八變,其兇辣勢将尤過‘大羅一綱’,此招盡極玄奇,老衲未窺全貌之前,也難評論,容我想上一段再說!” 方兆南笑道:“老禅師盡管慢慢想吧!但以晚輩感受之中,覺得這一招‘巧奪造化’失之偏激。

    似不着《達摩三劍》來的正大。

    ” 覺夢大師沉忖片刻,忽然臉色大變,道:“昔年四大門派,追剿那施用‘七巧梭’的妖婦時,鬧的傷亡狼借,但仍然被她逸走,本門一代英才的大智師侄,也在那一戰中,重傷而亡……。

    ” 他微微一頓之後,歎道:“如若大智師侄還在人世,老衲也不會把數十年禅關靜坐悟得的本門之學,傳授與你了……” 覺非似是突然悟解了師兄心中所想之事,急急接口說道: “師兄可是想到那招‘巧奪造化’,是羅玄所創嗎?” 覺夢道:“不錯,此招辛辣絕倫,偏走極端,正和羅玄的性格相同,高傲不群,目空四海,如若冥嶽妖婦出自羅玄門下,僅此一招,少林寺劫難已生……” 話到此處,突然轉眼望着方兆南道:“咱們雖然無師徒之名,總有傳藝之情,我和師弟均已身受重傷,而且是傷到了經脈要穴,如非禅中靜修,内功精進,早已橫屍絕壑。

     今生一世能否修續斷脈,複我神功,眼下還很難說,但我少林之危,已然迫在眉睫,老衲願以授藝之情,交換你挽救我們少林一劫!” 方兆南似是也警覺到情形不對,霍然站起身來,說道:“老禅師言重了,縱然老前輩對晚輩沒有傳藝之情,亦有救命之恩,若有所命萬死不辭!” 覺非急道:“他隻不過學會《達摩三劍》,而且尚未純熟,一人之力,豈能挽救大局?”覺夢大師道:“事已至此,隻有冒險釋放南北二怪了,由這兩人之力,或可挽救目前咱們少林一次劫難了。

    ” 覺非道:“甯可防其有,不能信其無,事不宜遲,師兄就快些吩咐他吧!” 方兆南也接口說道:“大師快些說吧!貴寺目下處境,确實險惡萬分,晚輩雖然自知武功不足助人,但願盡我心力……” 覺夢輕輕歎息一聲道:“兩害相權取其輕,南北二怪雖然兇狡絕倫,但兩人的武功,确實是當代中極罕見的武林高手。

    ” 他突然扶着山壁站了起來,接道:“走吧!我指給你看看他們被囚禁的地方。

    ”扶着山壁向外走去。

     方兆南忽然發覺這位德高望重,武功絕世的老和尚,兩個肩膀,一高一低,搖搖晃晃的向外走去,心中暗暗驚道:“此人受傷果然是甚重……” 忖思之間,那老和尚突然加快了腳步,手也放開了石壁,急急向外奔去。

     方兆南急急追了過去,片刻之間,已出了突岩。

     覺夢大師停在絕壑正中,伸手向正西方指着說道:“向西三百步,有一棵突出的矮松,就在矮松下面有一個可以推動的石門,但那石門已經數十年沒有打開過了。

     那本是我們藏經閣通往外面的密道,除了負責守護經閣的首座弟子外,寺中再無人知道,眼下事情緊急,老衲不得不通權應變了……” 他輕輕咳了一聲,又道:“那矮松下有一道人工雕刻的花紋,仔細一點,就可以看出來了!你推開那石門之後,直向裡走,大約有一裡左右,到了一處岔道的地方,左面向上的一道,通往我們寺中的藏經閣,右面向下的一道,是通往南北二怪的囚禁之地。

     不過此去十分危險,你一見到二怪,立時高聲說出來意,千萬不可和他們動手,二怪隔室相囚,這數十年來他們火氣也許已小了甚多,但也可能變得更為兇殘,你必須見機而作!” 方兆南道:“這個晚輩自有應對之策,不用老禅師費心了,如若二怪被晚輩說動,答應出手相助,不知如何釋放他們?” 覺夢大師道:“本來有一把金鑰,可以打開他們身上的枷鎖,但這金鑰我已交給大愚師侄,目下唯一的辦法,就是把他們手上緊縛的天蠶絲索解去。

     但此物堅牢無比,刀劍難斷,必需先知道他結縛之法,然後才能解開,幸得大師兄逝世時,已把這結縛之法,傳授給我方兆南道:“事情不宜再延誤下去,就請老禅師傳晚輩解那絲索之法吧!” 覺夢大師道:“去了兩人身上枷鎖,還有天蠶絲索,縛束他們的手腳,但如解去絲索之後,他們完全恢複了自由,萬一他們兇性未改,仍是當年的殘忍,勢必又為江湖上帶來了莫大的災害。

    ” 方兆南道:“冥嶽的兇殘,老禅師從未見過,晚輩身臨其境,想來餘悸猶存,好好的人,卻被那冥嶽妖婦,故意把他們扮裝成鬼怪模樣,除了她三個女弟子外,整個的冥嶽,就未見過一個衣着整齊的人!二怪縱然兇殘,也不過嗜殺成性,晚輩到時見機而作就是!” 覺夢大師迅快的傳授了方兆南解縛之法,然後囑道:“老衲之意,方施主最好先由藏經閣,進入寺中瞧瞧,如若情勢不是咱們預料的那般惡化,先别釋放二怪……” 方兆南道,“兩位老前輩閉關坐禅之事,是何等隐密,隻怕連貴寺中大部分弟子,都不知道此事,但冥嶽中人,卻能直接找到兩位禅關重地,如若說事情湊巧,被他們無意尋到,衡諸情理,成份确實極小。

     因而使晚輩懷疑到,此事可能有貴寺中的人洩露隐密,如若晚輩這推斷不錯,目下貴寺處境,已然面臨存亡絕續的關頭。

     老禅師一念仁慈,隻怕将緻貴寺永劫不複之境,晚輩既不通休咎之術,亦不通星蔔之理,隻不過就事論事而已……” 他微微沉忖了一陣,道:“晚輩去了,不論成敗,晚輩當盡可能早些回來!” 說完,長揖作禮,轉身疾奔而去。

     覺夢大師望着方兆南遠去的背影,長長歎息一聲,才回身扶壁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