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少林寺鳴鼓驚鐘
關燈
小
中
大
都異常奇特,連服飾都是奇服異裝,隐遮去本來面目,似是那冥嶽嶽主,故意在他那秘境之内,布置成一處人間鬼域。
奇怪的是那些鬼面奇服的人,個個都有着甚高武功,晚輩曾和他們動手相搏數次,不論身受何等慘重之傷,都聽不到他們一聲慘叫和呻吟之聲。
” 大悲禅師側目望了右面首坐上,身着白袈裟的老僧一眼,低聲說道:“師兄判事智謀,素為掌門方丈推重,不知對此事有何高見?” 那老僧閉目沉思了片刻,說道:“就目下情勢而論,已非我等能力所及,看來隻有設法恭請兩位師叔出山了!” 隻聽大悲禅師輕輕歎息一聲,道:“兩位師叔,三十年關期未滿,難道咱們能破關驚擾不成?” 那緊靠方兆南而坐,身披鵝黃袈裟的和尚,突然站了起來,說道:“驚擾二位師叔禅關一事,小弟之見,千萬不可。
兩位師叔道行,雖極深遠,但擅破禅關,非同小可,如害得兩位老人家走火入魔,那就罪該萬死了!” 大悲禅師道:“如不驚擾禅關中二位師叔,不知師弟有何良策?” 身披鵝黃袈裟的和尚微一沉吟,道:“小弟之意,不如盡出咱們少林寺中高手,趕往冥嶽一探究竟,先查出大方師兄生死下落,再以羅漢陣,誘那冥嶽嶽主深入陣中,設法生擒……” 那身披白袈裟的老僧搖頭接道:“師弟自信比你大方師兄如何?” 那身着黃色袈裟和尚道:“大方師兄一代絕才,小弟萬難相比!” 那老和尚道:“這就是了,大方師弟在咱們這一代師兄弟中,成就最高,不論武道,佛經,咱們都望塵莫及,三十六位護法弟子,亦都是‘達摩院’中一時精選……” 他兩道冷電的眼神,忽然逼視在方兆南的臉上說道:“如若這位方施主說的不錯,三十六位弟子盡遭屠殺,試問目下本寺三代弟子們,有幾個能和他們成就相比……” 大悲禅師緩緩點頭道:“師兄說的不錯。
” 那老僧長長歎息一聲,道:“大方師弟率師遠征冥嶽,主盟天下英雄大會,臨去之時,似已預感此行兇多吉少,因此曾悄然走訪‘戒持院’,和小兄促膝長談,那半宵剪燭夜話,使小兄更驚訝大方師弟的成就,遠在咱們意料之上……” 他目光環掃了大殿一周,隻見群僧一個個面容莊嚴,凝神靜聽。
這才接口說道:“小兄曾和他談起冥嶽之行,相勸他不如改由小兄或大悲師弟率衆前往,當時大方師兄搖頭不允,小兄曾據理力争,說他乃少林一派掌門之尊,豈可輕舉妄動。
萬一有了什麼兇險,不但少林寺群龍無首,而且贻羞咱們少林門戶,那知大方師弟,早已胸有成竹,竟然提出和小兄以比武決定的方法。
得勝之人,就率衆遠行,不得再有異議,不瞞諸位師弟,小兄雖然早已佩服大方師弟在佛學經籍上的成就,遠勝小兄,但如單以武功而論,隻怕未必能強得過我。
心中暗暗歡喜,那知十招相拼之後,大方師弟竟以雷音掌神功,破了我四十年苦練的金剛指、觀音足。
羅漢七式三種武功,迫小兄落于下風……” 此等搏鬥經過,談與一般人聽,還沒有什麼,但眼下之人,都是少林寺中一時高手,對本門中的絕技,自是耳熟能詳,是以聽得大感驚愕。
隻聽大愚禅師,黯然歎息一聲,道:“大方師弟勝我之後,此事已成定局,老衲自是不能毀棄諾言,再予争論,大方師弟話鋒一轉,不再議論赴約冥嶽之事。
” 話題轉到了兩位閉關坐禅的師叔身上,他記憶清晰,把二十年前,兩位師叔閉關前的相囑之言,均能一字不漏的轉告小兄。
” 方兆南吃了一驚,暗道:“佛門中閉關坐禅,和道家的入定,武林中的運氣調息大同小異,三月五月,已是相當的成就,一年兩年,更不容易,一坐幾十年,那可是從未聞見之事。
” 但聞大悲禅師說道:“難道大方師兄臨行之前,已預留遺言不成?” 大愚禅師點點頭道:“他曾告訴小兄,眼下咱們這一代師兄弟中,武功成就能夠超過他的,隻怕難以選得出來,他此行冥嶽,勝敗甚難預料。
萬一有了什麼不幸,叫我勸阻諸位師弟,不可任性而為,盡起少林寺中僅存的精萃弟子,趕去替他報仇,他說咱們少林寺一派的興亡,并不僅是咱們一門的盛衰。
因為千百年來,少林派一直是江湖上正大門戶的一個象征,少林一門覆亡,武林間必将大亂,叫我屆時全力勸阻幾位師弟,務必依照他留言去做。
” 隻聽那身披鵝黃袈裟,年紀最輕的和尚高聲說道:“師兄之意,對咱們大方師兄的生死下落不用再多追詢查問了,是嗎?” 大愚禅師道:“大方師弟留言,要待明年三月,兩位師叔,禅關屆滿之後,恭請兩位師叔裁奪。
” 方兆南插嘴說道:“冥嶽中一戰大敗天下武林同道餘威,隻怕不會等明年,就找上貴寺了。
” 大愚禅師突然站起來,對那身披鵝黃袈裟的和尚說道:“大道師弟,請陪這位施主,到‘達摩院’中休息一下。
” 方兆南心知少林寺僧侶們将有要事相商,不願自己聽到,當即抱拳一揖,大步向外走去。
大道禅師也緊随離開了座位,跟着方兆南向外走去。
奇怪的是那些鬼面奇服的人,個個都有着甚高武功,晚輩曾和他們動手相搏數次,不論身受何等慘重之傷,都聽不到他們一聲慘叫和呻吟之聲。
” 大悲禅師側目望了右面首坐上,身着白袈裟的老僧一眼,低聲說道:“師兄判事智謀,素為掌門方丈推重,不知對此事有何高見?” 那老僧閉目沉思了片刻,說道:“就目下情勢而論,已非我等能力所及,看來隻有設法恭請兩位師叔出山了!” 隻聽大悲禅師輕輕歎息一聲,道:“兩位師叔,三十年關期未滿,難道咱們能破關驚擾不成?” 那緊靠方兆南而坐,身披鵝黃袈裟的和尚,突然站了起來,說道:“驚擾二位師叔禅關一事,小弟之見,千萬不可。
兩位師叔道行,雖極深遠,但擅破禅關,非同小可,如害得兩位老人家走火入魔,那就罪該萬死了!” 大悲禅師道:“如不驚擾禅關中二位師叔,不知師弟有何良策?” 身披鵝黃袈裟的和尚微一沉吟,道:“小弟之意,不如盡出咱們少林寺中高手,趕往冥嶽一探究竟,先查出大方師兄生死下落,再以羅漢陣,誘那冥嶽嶽主深入陣中,設法生擒……” 那身披白袈裟的老僧搖頭接道:“師弟自信比你大方師兄如何?” 那身着黃色袈裟和尚道:“大方師兄一代絕才,小弟萬難相比!” 那老和尚道:“這就是了,大方師弟在咱們這一代師兄弟中,成就最高,不論武道,佛經,咱們都望塵莫及,三十六位護法弟子,亦都是‘達摩院’中一時精選……” 他兩道冷電的眼神,忽然逼視在方兆南的臉上說道:“如若這位方施主說的不錯,三十六位弟子盡遭屠殺,試問目下本寺三代弟子們,有幾個能和他們成就相比……” 大悲禅師緩緩點頭道:“師兄說的不錯。
” 那老僧長長歎息一聲,道:“大方師弟率師遠征冥嶽,主盟天下英雄大會,臨去之時,似已預感此行兇多吉少,因此曾悄然走訪‘戒持院’,和小兄促膝長談,那半宵剪燭夜話,使小兄更驚訝大方師弟的成就,遠在咱們意料之上……” 他目光環掃了大殿一周,隻見群僧一個個面容莊嚴,凝神靜聽。
這才接口說道:“小兄曾和他談起冥嶽之行,相勸他不如改由小兄或大悲師弟率衆前往,當時大方師兄搖頭不允,小兄曾據理力争,說他乃少林一派掌門之尊,豈可輕舉妄動。
萬一有了什麼兇險,不但少林寺群龍無首,而且贻羞咱們少林門戶,那知大方師弟,早已胸有成竹,竟然提出和小兄以比武決定的方法。
得勝之人,就率衆遠行,不得再有異議,不瞞諸位師弟,小兄雖然早已佩服大方師弟在佛學經籍上的成就,遠勝小兄,但如單以武功而論,隻怕未必能強得過我。
心中暗暗歡喜,那知十招相拼之後,大方師弟竟以雷音掌神功,破了我四十年苦練的金剛指、觀音足。
羅漢七式三種武功,迫小兄落于下風……” 此等搏鬥經過,談與一般人聽,還沒有什麼,但眼下之人,都是少林寺中一時高手,對本門中的絕技,自是耳熟能詳,是以聽得大感驚愕。
隻聽大愚禅師,黯然歎息一聲,道:“大方師弟勝我之後,此事已成定局,老衲自是不能毀棄諾言,再予争論,大方師弟話鋒一轉,不再議論赴約冥嶽之事。
” 話題轉到了兩位閉關坐禅的師叔身上,他記憶清晰,把二十年前,兩位師叔閉關前的相囑之言,均能一字不漏的轉告小兄。
” 方兆南吃了一驚,暗道:“佛門中閉關坐禅,和道家的入定,武林中的運氣調息大同小異,三月五月,已是相當的成就,一年兩年,更不容易,一坐幾十年,那可是從未聞見之事。
” 但聞大悲禅師說道:“難道大方師兄臨行之前,已預留遺言不成?” 大愚禅師點點頭道:“他曾告訴小兄,眼下咱們這一代師兄弟中,武功成就能夠超過他的,隻怕難以選得出來,他此行冥嶽,勝敗甚難預料。
萬一有了什麼不幸,叫我勸阻諸位師弟,不可任性而為,盡起少林寺中僅存的精萃弟子,趕去替他報仇,他說咱們少林寺一派的興亡,并不僅是咱們一門的盛衰。
因為千百年來,少林派一直是江湖上正大門戶的一個象征,少林一門覆亡,武林間必将大亂,叫我屆時全力勸阻幾位師弟,務必依照他留言去做。
” 隻聽那身披鵝黃袈裟,年紀最輕的和尚高聲說道:“師兄之意,對咱們大方師兄的生死下落不用再多追詢查問了,是嗎?” 大愚禅師道:“大方師弟留言,要待明年三月,兩位師叔,禅關屆滿之後,恭請兩位師叔裁奪。
” 方兆南插嘴說道:“冥嶽中一戰大敗天下武林同道餘威,隻怕不會等明年,就找上貴寺了。
” 大愚禅師突然站起來,對那身披鵝黃袈裟的和尚說道:“大道師弟,請陪這位施主,到‘達摩院’中休息一下。
” 方兆南心知少林寺僧侶們将有要事相商,不願自己聽到,當即抱拳一揖,大步向外走去。
大道禅師也緊随離開了座位,跟着方兆南向外走去。